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五章 巨变开始(1)皇甫端与岳镇邦

东晓三年的最后一个月。

一切都没有悬念,仓促出关的侯恂大败于李自成之手,比历史上的孙传庭还要惨。

李自成的大军没有花费多少功夫便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了西安。

此后,他让田见秀带领大军南下去攻打汉中,让刘宗敏督领贺锦、党守素、辛思忠西进,准备拿下整个陕西行都司。

他自己亲领大军北上,准备拿下陕北之地。

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兰州,肃王府,肃王朱识鋐正在与他的长史皇甫端激烈地争吵着。

“王爷,西安的秦王、平凉的韩王、银川的庆王都陷入贼手,阖府下场凄惨,兰州城只有三千兵马,岂能是贼寇的对手,赶紧收拾收拾逃到边墙之外去吧”

朱识鋐冷哼一声,“本王拿出一半家产,加上城里的青壮,总能抵挡十天半月吧,届时甘州的林日瑞巡抚、李栖凤总镇不会见死不救的”

皇甫端也冷笑一声,“王爷,洛阳福王的下场您是知道的,西北另外三王有的是主动投降,有的无奈被俘,结果都免不了身死族灭的下场,积蓄百多年的财产都成了贼寇的囊中物”

“本官知晓您舍不得离开兰州,可一旦贼寇大军围上来,您就是想走也走不脱了!”

朱识鋐依旧有些犹豫,半晌又说道:“从兰州到安宁堡还有几十里地,这中间……”

皇甫端说道:“马爌将军会派一小队士兵护送您前往安宁堡”

朱识鋐这才点点头,不过他依旧心有不甘,叹道:“难道大明的江山就这么完了?”

他连续唠叨了好几句,看到皇甫端一副笃定的模样,心里也有了疑窦,“你这厮是否一早打定主意降了贼寇?再者,本王过了边墙,那大夏国的人会不会同那贼寇一样为难我等?”

皇甫端摇摇头:“学生投降贼寇,其中自有隐情,学生若是卖主求荣,就不会安排您去关外,至于大夏国那边,您尽管放心,人家大夏国的皇帝陛下亲口说过,你等皇亲国戚尽管携带家眷到他那里去,既可暂住,又可从海路出发回到北京或南京”

朱识鋐还想再说几句,皇甫端赶紧拦住了他,“王爷,贼寇前锋已经抵达安定了,旦夕可至兰州,再不走恐怕来不及了”

朱识鋐最终还是听从皇甫端的劝告带着家小和一些便于携带的金银财宝走了,其府库大量的熔铸好的金银和粮食却留了下来,这也是皇甫端的意思,“你若是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带走,一是容易引起各方的觊觎,二来嘛,你肃王有钱在西北诸王之中是出了名的,贼寇一旦发现府库空虚,岂有不奋力追上劫夺的”

至于兰州副将马爌,他不准备投降,他准备去凉州,与那里的副将欧阳衮汇合后一起守城。

朱识鋐带着家眷和部分下人、财物出城后很快就被另外的人盯上了,兰州人、卸任总兵杨麒在城外有一处大庄子,得知肃王偷偷出城后,便带上了自己的一百家丁跟上了。

在接近安宁堡的一处山坳里,杨麒带着家丁突然出现了。

作为兰州的官绅,杨麒自然也认识朱识鋐,不过眼下天下局势已经很分明了,杨麒便起了将朱识鋐夺下交给马上就要抵达兰州的大顺军以作为进身之礼。

前面说过,皇甫端安排了马爌手下的一百人护送朱识鋐一行,马爌是从辽东陷落后仓皇逃到甘肃的,手底下的辽东兵一个也无,全部是在甘肃当地招募的,精锐的兵马他自然要留在身边,护送肃王的都是些老弱之辈。

这些人岂是人人有马的杨麒家丁的对手,片刻之间,这些护送的步军不是被杀便是跪地投降。

杨麒大喜,劫了肃王既可以向大顺军邀功,还能搜刮一笔,何况,肃王一行还有十几辆盖着上好布料的大车,这里面坐着的是什么人不问而知。

朱识鋐见状,心里又急又恨,大骂道:“杨麒,你世代深受国恩,难道想造反吗?”

杨麒一鞭子就抽了过来,他反骂道:“整个陇右之地,谁不知晓财富的一半都在你肃王府,而整个陕西行都司的军卒却时常在为薪饷闹腾,如今大顺已占了半个国土,王爷们一个个都像待宰的羔羊,你这个老小子还嚣张个甚?”

“拿下!”

说完他啐了朱识鋐一口,对左右大声喝道。

朱识鋐心里一凉,他不禁有些后悔让所有的王府护卫都留下来跟着皇甫端了,不过那些王府护卫也只有百人左右,平常也疏于操练,没准还不如马爌的手下。

“难道肃王一系到孤这里就要断绝了?”

杨麒冷冷地看着他,又看向那十几辆马车,心想:“听说肃王的几个王妃都是美色过人,咱挑一个出挑的留下,剩下连同朱识鋐父子一起全部献给那左金王,这么好的礼物,咱怎么着也能得一个节度使的位置吧”

节度使,大顺建国之后将设置的官位之一,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巡抚,也有由武官兼任的,左金王,大顺建国之后任命的仅次于刘宗敏、田见秀的制将军,原革左五营的左金王贺锦是也。

杨麒的家丁正要将朱识鋐等人拿下,不想此时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听那声势,规模还不小。

杨麒心念电转,离此地最近的驻军便是安宁堡了,难道是他?

无论如何,现在想轻轻松松将朱识鋐等拿下已经不行了,杨麒便分出三十骑看住朱识鋐一行,自己亲自带着七十骑迎了上去。

没多久,从一大片沙尘中出现了一队骑兵的身影,一看那架势,杨麒很快便知晓了来人是谁了。

岳镇邦,大宋名将岳飞的后人,今年才二十三岁,不过已经是边关的一个千总了,原本在庄浪卫下面的野狐城堡里做千总,不过前不久被调到了安宁堡,接替马爌的儿子马羲瑞,这还是甘肃巡抚林日瑞亲自安排的——他可是听说过兰州的马爌父子与边墙外的瀚海军勾勾搭搭的事情。

而岳镇邦,乃后世大清名将岳升龙之父,岳钟琪的爷爷。

岳镇邦虽然只是一个千总,不过武艺高强,又极富练兵才能,手下五百骑在甘肃一带也颇有名声。

倏忽间,岳镇邦便来到了杨麒的面前——一个身材中等,留着短须,神情却颇为剽悍的年轻将领。

若只是岳镇邦一人,身为北宋杨家后代的杨麒也不会将他放在心上,但岳镇邦是甘肃最大的土司家族、庄浪卫指挥使鲁家的女婿,鲁家,原本是元朝的蒙古贵族,投降明国后便世镇庄浪(永登县),是甘肃一带军力、财力最雄厚的土司。

此时,朱识鋐已经被杨麒绑了起来,岳镇邦一见不禁骂道:“杨麒老匹夫,您杨家乃山后杨令公之后,名头虽然不如岳家响亮,终究是忠君爱国之辈,如今怎能做起这杀人越货的事来?”

杨麒也不恼怒,他知晓凭着自己河西第一家杨家这偌大的势力,就算岳镇邦人多势众也不会将他怎么样,岳家自然响亮,不过也就出了一个岳镇邦,还是一个小小的千总,与杨家相比,何足挂齿?

“岳千总这话老夫可听不明白,肃王乃朝廷镇守兰州的宗亲,须臾不得离开,如今彼等仓皇出逃,意欲何为?多半是想经过千总镇守的安宁堡跑到关外,老夫虽然赋闲在家,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此等大事发生?”

岳镇邦一听此话也愣住了,他虽然在甘肃一带颇负名声,不过终究是一个刚刚弱冠不久的少年,在词锋上如何是老江湖杨麒的对手,不过他身边有一人,身形比他还高大一些,那人凑在岳镇邦身边耳语了几句。

岳镇邦听完后便大声喝道:“杨麒勾结流贼,图谋不轨,本将身为朝廷边关守将,岂能视而不见,来人,将彼等全部拿下!”

这下杨麒傻眼了,岳镇邦此人他也有所耳闻,能够与蒙古土司联姻的人物,绝对不是食古不化的,历史上的岳爷爷“精忠报国”的心思不可能在他身上出现。

而那刚才在岳镇邦耳边轻声说话的人杨麒依稀有些印象,不过又记不起来到底是谁。

就在踌躇间,岳镇邦的三百骑已经冲了上了,岳镇邦亲自带着两百骑冲向了杨麒这七十骑,而那人则带着一百骑冲向了留在马车附近的三十骑!

可怜杨麒,本来想获取一宗“惊天”的大富贵的,没想到半路上杀出来一个程咬金。

不多时,他这一百骑根本不是岳镇邦的对手,小半个时辰过后便死伤了一半,令他更为恼火的是,岳镇邦和那人似乎并没有留人一线的心思,彼等将马车附近的三十骑击杀之后又围了上来。

此时,杨麒身边只有三十骑了!

杨麒又气又惧,他喊道:“姓岳的,你想要这宗富贵,给你就是了,何苦要赶尽杀绝?”

“哈哈哈”

只见岳镇邦身边那人催马来到了他的面前,杨麒这才有些明白了。

此人正是以前在瓜州一带做过马贼的杨廷玉,不过在和硕特部占据瓜沙一带后,杨廷玉便消失了,没想到竟出现在岳镇邦的军中。

杨廷玉,正是杨麒的远房侄子,杨麒还是杨廷玉被赶出杨家,不远千里避祸瓜州的罪魁祸首。

这里面的勾当只有杨麒、杨廷玉两人知道,不过对于其他人来说并不重要,这里也不赘述,杨廷玉手中的长枪已经找上了杨麒!

一看那长枪的制式,杨麒顿时便明白了。

“你是……”

话音未落,杨廷玉的虎枪枪尖已经刺进了杨麒的喉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