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

木野狐,纹枰也,对弈也;野狐禅,妄悟也,迷悟也。

东晓三年(1643年)四月,大夏国境内大多还在一片寂寥苍茫中。

阳都,武德殿,北书房。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着,夹杂着枯草、沙尘的景象已经在阳都附近有好几天了。

寒冷、风沙,真正像“刀割一样”酷烈,若非有大毅力、大坚韧是坚持不下来了。

就是这样的气候,在呼伦贝尔附近先后孕育了拓跋鲜卑、蒙古等强大的部落。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来不得一丝的苟且、一丝的犹豫、一丝的彷徨,是不会诞生江南水乡那样的温软、闲适的,有的只是同样的刚烈、骁勇。

对于北书房的诸人来说更是如此。

三十三岁的尼堪、四十八岁的孙传宇、三十四岁的朱克图、三十四岁的阿林阿、三十六岁的恩索、四十岁的萧阿林、三十六岁的阿克墩,加上三十五岁的户部尚尔哈图、五十八岁的通政使刘若愚、三十二岁的副使王文慧,十人齐聚北书房,肯定有大事发生。

除了刘若愚年纪较大,大多都在当打之年,一个个不是强壮便是剽悍,没有任何的例外。

如今,尼堪在阳都的“勤政殿”、“武德殿”自然都是大厅,能容下几十人与会,但在勤政殿的南面、武德殿的北面都设有少数人与会的“偏殿”,尼堪自己分别命名为“南书房”、“北书房”。

北书房主兵事,南书房主政事,倒是与如今大明传统观念一致。

北书房不是传统书房的设置,书房的正中摆着一丈硕大的“桌子”。

说是桌子也不大像,长约一丈、宽约六尺的桌面上,四周都有高约一尺的挡板,挡板里赫然摆着用黏土捏制的山川地理模型。

树林、草原则用小树枝、枯草代替。

沙盘,第一次亮相在众人面前。

“这里是梨树城,位于辽河支流昭苏太河以南,原本是辽金的重要城池,通体用夯土垒成,毁于蒙金战火,满清收服科尔沁左翼后重建该城,最终形成方圆九里之大城”

(梨树城,四平附近)

“自开原向北,大致为满清满、汉镶红旗的辖区,开原卫城最大,方圆十二里,满洲镶红旗旗主岳讬亲自坐镇于此,开原,离梨树城约莫一百八十里”

“开原东北,大黑山里有一条河叫叶赫河,对,就是这里,也是辽河的支流,沿着该河可直达开原,离开原约莫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就是以前海西四部叶赫部城池所在”

“建州攻克此城后,废弃西城,独留叶赫河东侧之城,经过修葺、扩建后,此城方圆四里,包括附近的兵营,可驻兵五千”

“开原、梨树城、叶赫三地便是满、汉镶红旗最核心的防区,三地之间的距离都不足两百里,骑兵一日可达,互呈掎角之势”

正拿着一根细木棒对着沙盘介绍的正是帝国大内副总管、通政使司副使、灰衣卫都指挥使王文慧。

阿林阿刚抵达阳都不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物,眼见着“沙盘”上的山川城池、关隘都一目了然,心中不禁暗叹:“还真是睥睨天下啊”。

“根据按察司的情报,目前镇守梨树城的是汉军旗镶红旗的固山额真孟乔芳,有汉军五千左右,城池配有大小火炮一百门,其中红夷大炮二十门,剩余多为大弗朗机,孟乔芳部的具体配置不详,不过根据我等远远眺望,城头上的士兵有拿火枪的,也有拿弓箭的,其火枪、弓箭手的比例应该不少”

“汉军镶红旗的精锐兵力太半在此”

“叶赫城那里却是由一个很早就投靠了老奴的科尔沁部落大酋镇守,名唤恩格图,原本划在满洲八旗,后来从蒙古八旗独立出来,便任蒙古镶红旗固山额真,其麾下原本有精骑五千,一直未有与我大夏交过手,该城以及附近的兵力应该是他的全部了”

“开原城原本是明国韩王的封地,故此城池雄伟高大,比沈阳还大,仅次于辽阳,目前是岳讬镶红旗一万精锐以及三千镶红旗汉军的驻地,这三千镶红旗汉军的统领是另一位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的弟弟、梅勒额真金俊”

“也就是说”,孙传宇插了一句,“镶红旗的防区能够出动野战的也就是岳讬的那一万镶红旗骑兵了”

“是的,安国公”,王文慧答道,“据按察司的消息,除了岳讬之外,尚有我等的老对手,镶黄旗的鳌拜,以及岳讬的长子罗洛浑、镶红旗的巴图鲁/巴牙喇章京车尔布,鳌拜是皇太极的侍卫出身,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鳌拜肯定会独领一部,兼而监视镶红旗诸部”

“车尔步率领镶红旗的巴牙喇,同时护卫郡王岳讬,罗洛浑应该会指挥另一部骑兵”

“不知梨树城城墙的坚固度如何……”

梨树城离长春最近,而长春是朱克图的辖区,帝国想要进攻的话,梨树城首当其冲,而朱克图肯定是当然的领兵大将。

时至今日,今年三十四岁的朱克图已经长成了一个标准的“漠北人”了,宽脸庞、小眼睛,络腮胡子,满脸横肉,身体肥壮,若不是按照瀚海军的要求剃了短发,而是将头顶以及后脑勺的头发全部剃掉,只留下留海、左右三缕头发的话,妥妥的一个“一代天骄”。

尼堪后世是南京人,他的口音自然也是那里的,放到后世便是“江淮”口音了,他这样说话,弄得身边的将领自然都这样说。

好在南京官话一直到后世没怎么大变化,否则倒是贻笑大方。

朱克图说的也是南京话,如今也是大夏国的官话。

在尼堪手下的大将里,朱克图出自鄂伦春部,尼堪起兵后除了孙传宇,一直是首席大将,他看似憨厚,实则粗中有细,倒是与那位“一代天骄”有些像,他娶妻很早,在尼堪的撮合下,娶了克烈部首领苏布台的妹妹,如今膝下已经有了两儿一女,岁数与尼堪的几个儿女差不多。

王文慧听了一愣,随即便清楚他的意思,“这样一座没有包砖、纯粹夯土垒成的城池坚固吗?”

尼堪将手搭在朱克图肥厚的肩膀上,笑道:“以前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号称天下坚城,也是通体夯土垒成,可别小看这样的城池,唐代以前,大多数城池都是这样修成的,若是悉心营造的话,坚固程度不亚于包砖城池”

“是的”,见尼堪看着自己,王文慧赶紧将话茬接了过去,“此城原本是辽国的汉人所造,坚固自不待说,后来虽毁于战火,不过根基还在,满清重新修葺后,按察司的密探曾经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刺过该城墙”

“如何?”,还是朱克图。

“坚固异常”

一听这个回答,朱克图不禁大失所望,眼下按照纸面上他的长春军团战力位居各大军团之首,张隽亲自率领的火炮团实力更是冠绝诸部,若是城池脆弱的话,用尼布楚青铜炮一轰便解决了,若是太坚固的话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你的问题等会儿再说”,尼堪止住了朱克图还欲发话的企图,示意王文慧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王文慧继续说道,“再看东边,这是苏子河,它是浑河的支流,苏子河、浑河对于建州女真人来说就是崇圣之河,赫图阿拉城便建在苏子河南岸山上,满清建国后重新进行了修建,如今已是一座包砖、方圆四里的城池了”

“而赫图阿拉,以前便是建州卫的所在,也是建州女真人的龙兴之地,如今是老奴之弟舒尔哈齐的孙子屯齐带着三千镶蓝旗精锐驻守在那里”

“苏子河汇入浑河的地方又是一座新建的大城,萨尔浒城,原本是一座小城,满清建国后重新进行了扩建,如今是一座方圆六里的大城了,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带着一万两千镶蓝旗精锐就驻扎在这里”

“哦,这里满洲骑兵有七千,镶蓝旗汉军李国翰还有五千步军在此驻守”

“再往西,这里是抚顺城,方圆三里,原本是千户所,满清稍加改建后变了一座完全的军堡,舒尔哈齐的另一个孙子尚善带着另外三千人驻守在那里,这里却是两黄旗的镇守范围,尚善麾下的兵力来自满洲、蒙古、汉军,是一个大杂烩”

“整个浑河流域都是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防区,若是需要,济尔哈朗可以带领七千骑兵出战,除了济尔哈朗,原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的儿子固尔玛浑以及老奴弟弟穆尔哈齐的幼子乌达海都在他军中”

“呵呵”,听了这话尼堪不禁微微一笑,“这么说济尔哈朗如今成了除去努尔哈赤以外其几个兄弟后裔的旗帜”

“这倒不是”,王文慧说道,突然觉得这样拂尼堪的面子有些不妥,不过话已经说出来只得继续往下说:“大部分如同陛下所说,不过老奴的幼弟巴牙喇的儿子拜音图还是深受皇太极的器重,如今在镶黄旗也举足轻重”

“接下来就是沈阳、辽阳了”

“如今皇太极让正红旗的代善镇守辽阳,沈阳附近汇聚了两黄旗、正白旗、正蓝旗四支精锐,实力最强,特别是上三旗的两黄旗、正蓝旗,每旗的兵力都按照满编的一万五千人来设置的”

“不过,若是我军进攻梨树城,皇太极想要亲自前来救援的话,多半会以两黄旗、正白旗为主,如今的他时常晕厥,已经提前立了豪格为监国,豪格的正蓝旗肯定是不会动的,也就是说,皇太极可以从沈阳附近出动四万左右的大军,当然了,包括满汉八旗”

尼堪点点头,如今在大夏国的几次打击下,原本依附于满清的蒙古人异常凋敝,如今只剩下了左翼的吴克善一支,这与历史上左翼的兵强马壮完全不同,故此,就算豪格作死,也不大可能让出身科尔沁左翼、吴克善之妹布木布泰(孝庄)的儿子福临继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