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二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计

与尼堪等料想的不错,史可法的大本营就是在浍河汇入淮河的五河县城。

同样的烟雨朦胧,同样的愁容满面。

不出瀚海军所料,刘良佐、刘泽涵父子带着约莫一千骑、牟文绶的五千骑、李成栋收容的高杰部约莫两千骑都跑到了五河县。

原本在史可法面前都跋扈不堪的几人,眼下却老实得多,特别是那“花马刘”刘良佐,眼下他在龙亢集大败,精锐尽失,手下大将秦大鹏又投降了蛮贼,不用说寿州城、凤阳城已经落到了蛮贼手里(凤阳城是秦大鹏的驻地)。

胡守金的颍州目前倒是安然无虞,不过那地方紧邻河南,不用说也是险象环生了,刘良佐如今只能跑到原本由曹虎镇守的泗州再做打算了,于是他让刘泽涵拿着自己的兵符、令牌、令旗去接手泗州,自己却在五河县留了下来。

自己的偌大的凤阳府丢了,朝廷总得给自己一个说法吧。

牟文绶的想法却不同,龙亢集大败之后,自己的精锐步军丢了,虽然五千骑兵成功带了出来,不过随着这场战役的失败,淮河以北之地就剩下自己这一支孤军,肯定不是蛮贼的对手,朝廷也得赶紧定下方略才行。

而李成栋带着高杰的残兵败将却打着另外的主意,高杰战死了,他的儿子高元爵只是一个十岁的孩童,这兴平候的爵位自然可以落到他的头上,不过扬州总兵的大位朝廷就得掂量掂量了,若是胡茂桢、李本深没有战死,这扬州总兵的位子自然轮不到他李成栋,不过如今这两人却都战死了,这样一来他李成栋就有机会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李成栋眼下是高杰部下的“左协总兵”,并不是镇守一方的总兵。

所有的压力都到了当今的江北四镇总督、挂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的史可法身上。

五河县城县衙后院,原本意气风发,在皇帝那里拍下胸脯的史可法陡然老了许多。

原本乌黑油亮的长须竟然夹杂了不少雪花。

说实在的,论起忠君爱国,牟文绶他们几个加起来也没有史可法强,但论起大的军略,史可法并不比牟文绶他们强多少。

不过他也是有谋士的。

阎尔梅,一位来自徐州的举人,复社巨子,仅比史可法小一岁,白面长须,史可法最为倚重的人物。

宿迁猛将单长庚,他义子孙德威,这便是他江北总督身边的亲信。

前院,牟文绶、刘良佐、李成栋正在焦急地等待史可法的讯息,不过史可法自己却还没有定计。

若是放到正常的历史上,作为江北总督,江北职位上最高的官员,在龙亢集大败之后,继续以徐州、淮安府为中心,利用众多的城池,与蛮贼纠缠,自然是史可法不二的选择。

不过牟文绶的说法也不错,“放弃江北,收缩兵力于江南”,若是继续在江北与蛮贼大战,恐怕四镇的精锐会全部丧失,到时候江南之地就只有左梦庚、方国安两支精锐了,紧靠这两支人马,莫说对抗蛮贼大军了,能不能抵得过闯贼大军就是一个问题。

不过就这么放弃江北之地,不用说会面临朝堂上下千夫所指了,作为东林巨擘,这一点,史可法不会不清楚。

到底是杀身成仁,还是忍让为上?

史可法异常纠结。

与历史上不同,多铎大军南下时,高杰已死,徐州不战而下,刘良佐、刘泽清也望风而降,扬州的史可法兵微将寡,死守扬州倒是也能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虽然那时的史可法举措失当,种种行为实为可叹、可笑。

“可若是退到江南,将如何安置刘良佐、李成栋?”

眼下,牟文绶虽然损失了一万步军,但主力尚在,黄得功部依旧在寿州城下与蛮贼对峙,依旧没有失败,何况雨季来临之后,蛮贼虽然占优,不过想要一举战胜黄得功部也不是易事,于是,黄得功、牟文绶无论退到江南何处,必定有专门的地方供彼等栖身,但刘良佐、李成栋就不行了。

按照史可法的想法,将刘良佐安置到黄得功身边,将李成栋划到牟文绶麾下,将四镇变为两镇,减少朝廷的负担才是上策。

“宪公!”

阎尔梅忍不住了,他再一次大声提醒史可法要尽快下定决心,这也不能怪他,若不能尽早下定决心的话,若是黄得功大军不保,就算能与蛮贼达成和议,将江北之地让给彼等,全军退到江南也没有意义了,阎尔梅明白,在高杰战败之后,明军全部的希望都在黄得功身上。

黄得功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史可法字“宪之”,他的幕僚寻常都称呼他为宪公。

史可法的脾气倒是好得很,听到阎尔梅的大声呼叫也没有着恼,反而笑了笑,“用卿,兹事体大,非我一人能够决定,若是忤了朝廷的意思,我身死族灭事小,坏了朝廷的大事事情就大了”

“宪公!您是江北总督,自可一言而决!”

史可法摇摇头,“还是将牟文绶他们都叫进来吧,先前本督只听过牟文绶的建议,并没有聆听刘良佐、李成栋的意见,还是听一听吧,集思广益”

阎尔梅心想,“几个大头兵有什么真知灼见,您是东林翘楚,大可一言而决”

不过面上却说:“宪公,让他们进来分说自然可以,不过若是彼等的意见相左之时您可得尽快下定决心”

不多时,牟文绶、刘良佐、李成栋三人都进来了。

经过龙亢集之战后,这三人面上都很凝重,那李成栋身材瘦高,原本是高杰麾下仅次于胡茂桢、李本深的勇将,高杰、李本深、胡茂桢先后战死后,他倒成了兴平候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眼下他的神色是沉闷中带着一丝希望。

最落魄的便是刘良佐了。

这也难怪,这寿州一丢,这几年自己费尽心思搜刮的钱粮全没了,这还不算,自己的精锐人马几乎全部丢失,刘泽涵虽然控制了泗州,那里还有曹虎的一万步军,不过与以前自己手下有十万大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也清楚,在自己逃走后,步军统领曹虎、沈豹肯定会投降,那样的话,霍邱就会落到蛮贼手里,霍邱一丢,北边颍州的胡守金独木难支,多半也会投降。

刚才史可法让他们进来时,刘良佐还在这样安慰自己,“十年前自己与黄闯子在大别山与流贼大战时还是牟文绶手下的一个副将,身边只有五千精锐,如今虽然落魄了,可依旧有万余人马,以自己的能耐,依旧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故此,当史可法向他们询问战守之计时,牟文绶早就向史可法建议过,在他再一次陈述彻底撤到江南的意见后,不出意外,被刘良佐大声否决了,在他心目中,如今雨季来了,牟文绶、高杰、黄得功麾下还有众多人马,只要在寿州附近与蛮贼大战一场,胜败尚未可知,如何能轻言退却?

实际上他打的主意是,在寿州大战之时,自己还能将凤阳府各处的兵马召集一些,届时就算战败了,自己还能带着更多的兵马南下。

于是他大声说道:“阁部!我等作为大明军将,皆有守土之责,黄得功尚有万余精骑在寿州城下就轻言退却,朝廷、民间得知了,会如何看待我等?届时,我等自然是败军之将,阁部也会成为千夫所指!”

接着生怕史可法不听他的,他慷慨激昂道:“末将麾下虽然只有一万步军,千余精骑,不过愿意直驱寿州,与蛮贼决一死战!”

“不然!”,此时李成栋说话了,原本他是没有资格与刘良佐这样的封侯大将说话的,不过他眼下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却要着落在史可法身上,他必须紧紧抓住。

那就是,若还是在江北,还在扬州府,他李成栋就算是高杰硕果仅存的大将,不过想要其他将领拥戴他却并不容易,因为在扬州府三年后,高杰麾下的将领多半在当地成家立业了,扬州富庶,这些军将也捞了不少,人家自然对高杰感恩戴德,高杰一死,自然会拥戴他唯一的儿子高元爵上位,而不是他李成栋!

不过若是迁到江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生地不熟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届时,李成栋就可以上下其手,好好运作一番了,若是能让朝廷封一个爵位,哪怕是伯爵,也会大大镇住那些骄兵悍将。

故此,他一定是要劝说史可法放弃江北南下的。

二比一,史可法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了,本督决定了”

众人都站了起来。

“长庚,你作为本督的使者,带上我的书信,尽快去怀远,去见那贼酋,表明议和之意,德威,你去黄得功那里,让他稍安勿躁”

“用卿,你辛苦一趟,赶紧坐船去南京,向朝廷禀明此事”

“阁部!”

刘良佐大叫起来,其颌下的胡须根根直竖,颇有些“怒发冲冠”的意思,史可法赶紧劝慰道:“广昌候,在阎先生带着的书信里,本督自然会为你说话,我的初步意思是”

几人赶紧将目光都投向他。

“我的建议是,南下过江后,黄得功镇守芜湖-池州一带,东平侯镇守常州、苏州一带,李总镇,你带着兴平候余部退入松江府”

“广昌候,你去宁国府吧”

刘良佐还想说什么,一旁的李成栋说道:“咳咳,听说宁国府是徽州商人的老巢之一”

刘良佐一听便不说什么了。

“这只是我的建议,朝廷采不采纳我就不知晓了,不过如果皇上不治罪于我的话,我一定会为各位争取的”

史可法继续说道,当他说出这些话后,实际上将这些地方的百姓推了出去,特别是是松江府、宁国府。

史可法眼里闪过一丝不忍,最终还是缓了下来。

“与国家存亡大事相比,区区小民又算得了什么?切不可有妇人之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