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赢城

1625冰封帝国 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赢城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当李养性的三千人马的约莫一半进入到骑兵大营的校场之后,大营突然亮了起来!

而在大营的远端,马光辉的一千精骑严阵以待!

而在外面,马光辉也在等着一个机会,一个将孔有德手下的步军弄出大营的机会,可巧这个机会终于来了,除去一千步军在城头上,线国安的两千步军来到了骑兵大营的另一处营门。

那里,还有马光辉手底下的一千骑!

而在城池北端,马光辉亲自带着一千骑正驶向孔有德的大本营,那里,还有直接隶属于他孔有德的一千正红旗骑兵!

……

等到天明的时候,孔有德终于败了。

不是他的骑兵败了,而是李养性、线国安两人在马光辉镶黄旗两千骑兵的打击下大败,而孔有德自己的千骑与马光辉的千骑倒是打了个旗鼓相当。

大败李养性、线国安之后,马光辉干脆让自己的骑兵上墙,驱逐了东城城墙上的步军,让自己的人手接管了城防。

这一晚,马光辉在损失了大概一千骑之后乖乖地退回到了骑兵大营,而成功回到步军大营的李养性、线国安部只有不到两千——一个晚上,孔有德便损失了近三千步军!

盖州,自今日开始,城里弥漫着一股恐怖的气息。

……

得利赢城(瓦房店北边)。

得利赢城,又名得利寺山城,建于龙潭山之中,群山环抱,中有复州河穿过,既有山水之利,还扼控着辽南唯一的一条官道,虽然隶属于复州管辖,其位置实际上比复州城更为重要。

如此重要的地方,却不是汉军旗镶红旗固山额真之一的刘之源亲自把守,此城的守将名叫陈锦,原本的大凌河都司之一,却被皇太极钦点镇守此城。

而刘之源、刘光父子在此城西边六十里的复州城驻守。

陈锦,锦州人,与大夏国的皇帝尼堪同岁,今年三十三岁,自跟随祖大寿投降之后很快脱颖而出,当时在夏承德的出卖下,在大凌河、锦州一带投降清国的游击以上的军将接近三十名,其中除了祖家父子,张存仁、夏承德、孙定辽、刘武元、陈锦、邓长春还是脱颖而出。

夏承德能脱颖而出原因很复杂,前文已经说过,此处不再赘述。

剩下的几位却完全是靠能力和忠心上位的,其中,大凌河都司陈锦后来官至闽浙总督,长期与舟山的鲁王对峙,如今却是最年轻的。

得利赢城周长接近五里,陈锦带着三千汉军在此驻守。

眼下正是正午,在得利赢城正中的社戏高台上,城中的军民却在观赏一场“大戏”。

像得利赢城这样重要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夏国安插的探子,前不久探子终于找上了陈锦,此时,皇太极兵败梨树城消息已经传过来了,按说,此时“识时务为俊杰”才是辽东汉将的最佳选择,但刘之源、陈锦却不,依旧要誓死效忠“我大清”。

高台上,一处“凌迟”大刑刚刚开始,受刑的正是那位大夏国辽东密探。

那位密探一开始在被陈锦抓住后便准备咬舌自尽,可惜,舌头倒是咬下来了,自己却并没有死去,紧接着,一场惨烈的酷刑还在等着他。

陈锦面色如常地坐在台下,刚才在行刑前他还在高台上进行了一番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无非是“蛮贼必败,大清必胜,誓与城池共存亡,若再有二心者,便与此人同样下场”云云。

……

陈锦正在得利赢城观刑时,曲承恩带着六千骑兵、三千步军北上了,他的目标自然就是得利赢城了。

没有悬念,猛虎骑在拔除了得利赢城附近的哨卡,并驱逐了刘之源的侦骑后,九千人马全部进抵到得利赢城城下。

得知陈锦“誓不投降”,还抓了己方的探子后,曲承恩便知晓那探子肯定凶多吉少了,他也没有废话,立即安排步军对得利赢城展开了轰击。

由于陈锦并不准备出城战斗,曲承恩的步军便在城下摆好火炮后开始利用己方火炮的射程对摆在城头的火炮一一点名,半日后,当城里那名灰衣卫密探受尽酷刑咽气后,得利赢城城头的火炮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黄昏时分,一场“热弹”盛宴开始了。

与此同时,一场伏击战也在南面的瓦房店开始了。

瀚海军大举北上自然瞒不过复州-得利赢城一带的主将刘之源了,不过他要从复州过来,要不从北面绕道,要不从南面瓦房店过来。

一路上,刘之源也在想着,“按照侦骑的讯报,蛮贼有五六千骑,自己手下只有三千骑,肯定不是彼等的对手,不过眼看着得利赢城就要陷落,自己深受皇上大恩,岂能眼看要城失陷而作壁上观?”

故此,他不顾自己儿子的反对,将复州城的三千骑兵全部带过来了,大有与瀚海军“决一死战”的意思。

临走之前吗,他对自己的儿子刘光说道:“为父此去,九死一生,我可以死,但你不可以”

刘光有些不明所以,心想:“如今大势已去,要投降的话干脆一起投降好了,何苦要分出两拨?”,但他又不敢忤逆父亲的意思,只得在城头目送他远去。

刘之源抵近龙潭山时,瀚海军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低沉悠长的轰鸣声已经清晰可闻了,此时,若是站在龙潭山上,就会发现龙潭山的正中间,复州河谷上,原本得利赢城的所在已经成了一个大火球,河谷上空的黑烟滚滚,大火燃烧的声响在几里外都听得见。

按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利赢城完全没有援救的必要,不过刘之源还是来了。

一股必死的信念笼罩着刘之源。

说起来有些可笑,不过还真在这位清国大将身上显出来了。

刘之源想死,城里的陈锦却有些后悔了,不过城下的瀚海军却一开始就判了他的死刑,从一开始,火炮便将南北两座吊桥或击毁或烧毁,陈锦此时就算逃出去也不可得,最后,他见到利用水井里的水灭火完全于事无补,干脆放弃了。

“咣”,陈锦将手中的雁翎刀拔了出来,一幅凛然的模样走进了后院。

他的家属都在海州,不过跟着他到得利赢城的有两个小妾以及两个小妾生的两儿一女。

他首先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那还是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娃,他闭着眼睛一刀便刺了过去。

接着又见到了抱着儿子的一名小妾,那小妾见到陈锦杀气腾腾的样子也是吓坏了,她转身就准备向屋里跑,结果还是被陈锦追上了,一声惨叫之后,被陈锦一刀了结了。

不多时,后院不时响起了女人、孩童的哭喊声,此时,院子也燃起了大火,火中还不时响起陈锦那沙哑的大笑声。

最终,后院完全坍台了,所有的人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了的都化作了灰烬。

……

南面,刘之源的三千骑终于走进了瓦房店。

正前面,达春的三千骑拦住了去路,刘之源深吸了一口气,他也知道,两侧的山上恐怕还有不少“蛮贼”的骑兵在埋伏着。

“杀!”

他一摆手中的虎枪就要向前冲,突然感到后颈一凉,他强忍着剧痛转过身来,只见在他的后面,同样在大凌河之役中投降的骑兵将领、游击将军张可范正丝毫不怯地与他对视着。

“刘大人,对不住了,您看看前面,陈锦负隅顽抗,最后落得个城毁身灭的下场,您深受皇上的大恩,高官厚禄,我等却不是,我等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何况,那大夏国的皇帝虽出身漠北,不过却是汉人,都是汉人,又何苦死抓着大清不放?”

“大哥,与他啰嗦个甚”

在刘之源的另一侧,另一位祖家军出身的千总杨明世大喊道,刘之源再看向周围时,以往自己最亲近的手下,包括自己的外甥韩栋在内都将脸看向另一边,心里一股莫名的悲愤冒了出来,“你等……”

话音未落,杨明世的虎枪锋刃已经快若闪电般刺到了他脖子上,随着大量鲜血急喷而出,杨明世的枪尖已经将刘之源的头颅挑在手里了。

(张可范、杨明世、韩栋,均为在大凌河投降的祖家军将领,还是几个骑兵千总之一)。

达春接受张可范等人的投降后,立即带着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到复州城。

此时,或许是已经得知得利赢城已经失陷的消息,再加上看到张可范、杨明世等人完好无损地跟着“蛮贼”骑兵前来,刘光知道大势已去,他打开了城门,肉坦而出,跪在达春的面前。

达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人,那张可范、杨明世倒是争先恐后地来到他面前,“大人,是杀是绑,您一句话”

半晌,达春跳下马,他将刘光扶了起来。

“小刘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功莫大焉,快快请起”

……

复州、得利赢城一下,刘之源手下的另外一支兵马,在半岛东面海岸附近的归服堡、红嘴堡、萧家关一带镇守的方一元、方献可兄弟也忙不迭地投降了。

方一元、方献可,乃是浙江总兵方国安的堂弟,也是大凌河随着祖大寿投降清军的将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