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一章 边荒传说Ⅱ之一:“龙虎风云”

“叮…”

马鬃山那边传来了一阵驼铃声。

极目所至,大地一片荒凉,灰黄色的沙子、灰褐色的山体、金黄色的阳光。在盛夏阳光的灼烤下,沙漠、山体似乎都像着了火似的,隐隐地升腾着一阵阵烟雾。

此时的马鬃山,温度极高,周围别说人烟了,连此地常见的蝎子也没瞧见一只。

不过,当那阵驼铃声响起时,光秃秃的山腰还是冒出了一个脑袋。

没多久,又冒出了一大片,在这样的气候下还能埋伏在如此炙热的山体上的,便只有附近赫赫有名的马匪了。

瓜州马匪。

一百多年前,自从明国在附近设置的哈密七卫丢失后,瓜州、沙州(敦煌市)、赤斤(玉门市)三地便成了东察合台汗国、明国、吐鲁番的反复争夺、厮杀之地。

最后,各方都宣称对此地有管辖权,不过都没有能力稳稳地占住,一百年来,此地便成了又一处“边荒之地”,大部分牧民、农户不是迁往了哈密便是迁到了肃州(酒泉市),最后这里只有少量的蒙古土默特牧民。

固始汗占据青藏一带后,这些土默特牧民便越过祁连山去投靠,于是,这里成了真正的边荒之地。

不过,有绿洲的地方就不乏人烟。

这个时代,沙州、瓜州、赤斤三地的绿洲虽然面积不大,不过依旧可以养活一个大的游牧部落,或者上万的农户。

故此,这里便成了和硕特汗国、叶尓羌汗国、明国探查消息、私下贸易的场所,一个还有一千多人却没有王法的地方。

各国的罪犯、恶棍、凶徒、走投无路者云集,每一处都有不少客栈、妓馆,做的就是三国之间往来商旅、探子的生意。

当然了,像这样的地方,怎么少的了马贼呢。

马贼还不少,三地各有一拨,肯定是三地的老大,客栈、妓馆也大多都是他们开的,马贼开的客栈,不用说也没少做十字坡孙二娘那种生意了。

不过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狮群里的雄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接受流浪雄狮的挑战一样,这这三地的马贼也是起起落落,不停地改头换面。

头先将头冒出来的那人抱着一块红色的头巾,浑身也裹在红色的袍子里,加上面庞晒得通红,倒是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成了一体。

那人竟然年轻得很,最多二十出头,没有蓄须,一副典型甘肃一带的西北汉人模样,土色中透出一股浓浓的苍凉味道,那种味道,是自秦朝以来一直没有更改的——剽悍、古拙。

这伙马贼正是瓜州的马贼。

瓜州的马贼,为何跑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原来,他们埋伏的地方是一个三岔路口,北上可以抵达哈密,南下可达瓜州,东去可到喀尔喀或居延海。

作为一个刚刚将前任马贼团伙消灭,至今还没有开张的新马贼团伙,肯定不能就在瓜州干起来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北上马鬃山才是正经。

这个少年叫杨庭玉,也是出自甘肃杨家之人。

这里要多说几句了,就像大同麻家一样,甘肃杨家在明朝也是赫赫有名,高中武举、武进士者多达几十人,目前最有名的就是前甘肃镇总兵杨嘉谟以及凉州卫指挥使、西宁分守参将杨道显了。

此杨庭玉也是杨家的人,还是大夏帝国骑兵旅指挥使杨庭栋的远方亲戚。

像他这样的人,若非确实混不下去了,是不会逃出边墙跻身马贼队伍的。

一个月以前,他单枪匹马来到瓜州,拼着手中的长枪和背后的一石力开元弓,一个人就射杀了前瓜州马贼头目和他的亲信手下,这不,其他的马贼一看此人如此剽悍,便推举他做了新的头目。

瓜州、沙州、赤斤三地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每一地不过三四百人,自然不可能供养太多的马贼,故此,每一处的马贼也就是二三十骑。

二三十骑,足够支应大小事宜了,特别是在这种没有官府管辖的地方。

杨庭玉站了起来,他的脸上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山下,那是一支庞大的商队,护卫起码有百人,都带着弯刀、弓箭,一看就是从哈密过来的,这样的商队,别说杨庭玉这二十多人了,就算三地的马贼集合起来也不见得打得过。

不过,像这样不能力敌的商队,他们便会换一副面孔——好好的与他们做生意。

杨庭玉他们抄小路下山了,不远处还有他们的马匹。

不多时,在朝着瓜州的苍茫古道上,杨庭玉他们一行二十多骑还跑在了商队的前面。

等接近中午时分,商队的驼铃声在瓜州附近响起来时,杨庭玉等人又换了一副打扮,笑盈盈的站在那条唯一的、两侧约莫有六家客栈的街道西口迎着了。

这六家客栈只有两家属于马贼自己的,另外四家则是则是专门开客栈的,不过能在这种地方开客栈,肯定不是一般人,饶是如此,他们依旧要向杨庭玉他们交份子钱。

这么大的商队,一家肯定吃不下,恐怕至少需要三家。

杨庭玉自己两家,还挑了另外一个平时与他们关系最好的一家。

阿卜杜拉赫从马下下来了。

他其实一早便发现了这队马贼,不过见他们识相避开了也没有理会,他将缰绳扔给杨庭玉,带着随从走进了一家客栈。

杨庭玉见到他身边挎着的那把刀之后脸色也变了。

那是一把约莫三尺长的乌兹钢刀,刀鞘、刀柄装饰华美,而他的手下也差不多,不过装饰得没有他这把精美而已。

都穿着有头罩的灰色长袍、黑色的马靴,这样的打扮,只有如今占据着哈密一带的叶尓羌汗国的吐鲁番总督下面的人才有。

“吐鲁番的人,明显是要东去的,难道是要去给大明进贡?”

话说自从吐鲁番的人占据哈密之后,他们对于中原王朝一直比较恭顺,朝贡、贸易没有断绝过。

不过眼下大明自己风雨飘摇、江河日下,吐鲁番以及背后的叶尓羌汗国再找上他意欲何为?

“你不过是一个马贼而已”

杨庭玉接过缰绳,对自己恨恨地嘲讽了一下。

没多久,商队就歇下了,像这样的天气,他们就是要走也得等到再过两个时辰太阳西斜之后才行,如此高的气温,就连商队里的骆驼也有些受不了了。

“哒哒哒”

阿卜杜拉赫他们刚刚歇下,打东边又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杨庭玉侧耳听了一下,大约有十余骑的模样。

“戒备!”

像瓜州这处扼控哈密与肃州、沙州之间的要冲,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除了商旅,也有不少像杨庭玉这样避入边荒讨生活的人,没准就是来像杨庭玉挑战的。

半晌,杨庭玉带了十余骑迎了上去。

而阿卜杜拉赫本来正眯着眼打盹,听到这个动静后也起来了。

最后他也带了十余骑跟在杨庭玉他们后面。

马贼之间的纷争,他还是乐意见到的。

那十余骑是从东边过来的,也就是从肃州那边过来的。

“哒哒哒”,马匹卷起的沙尘完全笼罩住了他们的面目,等他们从沙尘里钻出来时,杨庭玉终于瞧清楚了。

正好十骑,寻常中原骑士打扮,不过都用麻布掩住了口鼻(抵御风沙),瞧不清具体面目。

不过杨庭玉一见到那为首的骑士,这瞳孔不禁收缩了。

那人见到见到杨庭玉也是微微顿了一下。

赵良栋!

三年前,杨庭玉还在凉州北边的镇藩卫当边军时就不安分,经常偷偷溜到边墙外面用手中的铁器、布匹等物与那里的蒙古人交换食盐,也就是说他一边干着边军,一边贩卖私盐。

这样的边军只有一种人能干——夜不收,只有夜不收才会有这么多的闲暇。

他避入瓜州,肯定是贩卖私盐的事情被上官发现了,这种事情,要不将贩卖所得的大头让给上官,要不等着接受惩罚,插箭游营那还算是好的,杀了祭旗也不过分。

杨庭玉就是在镇藩卫北面的沙漠与赵良栋见过,当然了,他还见过如今在大夏国如日中天的杨庭栋,说起来两人还是远亲,都属于杨令公的后代。

“这厮不是在宁夏种地吗?如今怎地如此威风?”

他可是看见了,跟着赵良栋的那些人都穿着灰色的麻衣,看着不起眼,不过那坐下的战马、身上的武器可都不一般。

他正犹豫着是否上前搭讪,“哒哒哒”,赵良栋他们的身后又卷起了大团的沙尘,不多时,有一大队人马从沙尘里露出来了。

“蒙古人!”

杨庭玉心里一惊。

那多半是从祁连山北麓过来了的蒙古人,还有可能是如今青藏之王固始汗的人,约莫三十多骑,都带着弯刀和弓箭,为首一人也是二十出头,不过却满脸横肉,异常粗壮。

“天啊,今儿个是怎么啦,老子刚坐上瓜州老大的位子,就给俺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

杨庭玉不禁一阵哀叹。

那粗壮汉子异常迅捷地跳下马,从赵良栋他们身边走过,将缰绳扔给杨庭玉,“我等包一间客栈,赶紧上酒水!”

说的是蒙古话,还是西边蒙古的口音。

正是和硕特蒙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