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章 尾声: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

东晓二年7月份,大夏帝国大多数土地都步入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分。

阳都,勤政殿。

尼堪接见了一个有些意外的人。

王承恩。

王承恩的岁数与尼堪差不多,他事先与刘若愚见了面,见到刘若愚后不禁大吃一惊。

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太监,若是在中原王朝,若不是一直得宠,在残酷的内宫斗争中(主要伴随着新君的上台)肯定是要凄风苦雨地被打发到某地区充任“净军”或者去某皇陵“种菜”的,不掉脑袋那便是万事大吉了。

不过这一切都划得来,在这之前,在他们掌权的时候,已经暗地里捞得盆满钵满,自己的亲戚也是明里暗里大发横财。

新上任的的太监对这一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一旦再次轮到新君上位自己下台该怎么办?

除非罪大恶极之人,一般来说,都会留一线的。

这也是虽然太监风险极大,还是有众多贫家子弟趋之若鹜的原因。

刘若愚自从上次在病中与尼堪一番长谈并最终确定了帝国的建立后,这地位便愈发高贵起来。

通政司通政使,这个职位在大明不显山不露水,不过在大夏国却是位高权重,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那就是后世中办主任啊。

何况,刘若愚还监管着尼堪的后宫。

加上他上次还获得了一个一等伯的爵位,在诸位文武官员的眼里,那可是妥妥的位高权重。

虽然像孙秀林、韩承影这些深受老传统“荼毒”的士子心里很不以为言,不过由于刘若愚目前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加上国家新立,万事总有例外的时候,故此他们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

国字脸,略显肥胖的身躯,满面红光,精神矍铄。

这便是刘若愚在王承恩眼里的形象。

得知了刘若愚现在的地位后,王承恩更是羡慕不已。

不过羡慕归羡慕,对于一直对皇家忠心耿耿的他来说,正事还是要办的。

何况,就算见到刘若愚,他也没有说此次来到草原所为何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王承恩的心目中高过一切。

故此,他见到高坐在上面的尼堪后,不仅没有下跪,而是大大咧咧拿出了一纸诏书。

“尼堪听旨!”

尼堪不想难为他,哼了一声“念吧”。

“大胆尼堪,你是大明钦封的宁北侯,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见了圣旨为何不下跪?!”

尼堪也是大怒,心里骂道:“还真是一个拧巴人啊”

他步下台阶走到王承恩面前,一巴掌就扇了过去,然后骂道:“你个不长眼的狗奴才!朕的帝国两年前都昭告天下,诏书也送到了北京,难道你不知晓吗?”

王承恩却不依不饶,嘴里依旧大喊着:“尼堪听旨!”

尼堪哭笑不得,他突然一把抢过那诏书,然后一脚将他踢到,然后走回自己的宝座。

王承恩还准备跟上去,一旁的王文慧赶紧将他拉住了。

“……兹尔秀荣,狂悖不尊,人神共愤,……,姑念初犯,降宁北侯为宁北伯,免去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一职,免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衔,仍以北海卫指挥使统领漠北……”

“哈哈哈”,尼堪看到这里不由大笑,这个要面子的皇帝,还真有他的,他突然想到一事,“喂,朕问你,如今这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放到谁的名下了?”

王承恩此时又恢复了镇定,他先是向南方施了一礼,然后对着尼堪说道:“天子圣明,威加海内,四夷咸服,如今东边的建奴已经上表去除伪号,改为清王,已有司礼监王德化公公前往册封,今后,清国将为大明的藩属国,并纳一质子往京师居住”

“哈哈哈”,尼堪自然明白发生了什么,“是那皇太极求着册封的吧,估计那奴儿干都司的指挥使也给了他吧,也罢,你等爱给谁就给谁,不过,朕的话也放在这里,如今已经没有奴儿干都司了,都是大夏帝国的疆土”

“任何有妄想染指朕之疆土者,虽万里,必诛之!”

“大汗,您尚未看完诏书”

王承恩依旧不为所动,反而说了一句。

尼堪听了,便拾起刚才扔在地上的诏书继续向下看。

“清国,乃大明之藩属,尔等,亦为藩属也,同为圣天子子民,不忍你等自相残杀,兹令北海卫指挥使孙氏秀荣见诏书后即刻罢兵止戈,钦此!”

尼堪嘴角显出一丝冷笑。

“还好,总算有些自知之明,没有写上‘若是不从,将亲提大军北上讨伐云云’”

他转瞬便恢复了冷静,“王承恩,朕问你,如今大明的形势如何?”

王承恩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尼堪冷笑道:“还真有你的,如今李自成横扫河南一带,张献忠就在南直隶附近肆掠,海奴在青海一带肆掠,并对甘肃一带虎视眈眈,如何称得上河清海晏?!”

海奴,那是有明一代对盘踞在青海湖附近的游牧部族的称呼,如今却是固始汗图鲁巴虎尔的专称。

图鲁巴虎尔占据青藏后,其实力比历史上大为增强,不仅吞并了原本林丹汗手下的察哈尔部,还将喀尔喀的却图汗一半吞了,眼下他的真实实力,至少在人数上与叶尓羌国差不多,如此庞大的的实力,区区一个地广人稀,草场不多的青藏所能满足?

按照大夏国按察司的情报,图鲁巴虎尔最近连续在河湟谷地以及和阗(新疆南疆)一带试探,估计是在试探大明以及叶尓羌汗国的反应。

按照目前的架势,叶尓羌汗国肯定是要做出迅猛的反应的,不过大明还有没有实力做出反应就天知道了。

图鲁巴虎尔拥有如此之大的实力还隐忍了这么多年,顾忌的肯定就是大夏国了,否则以他的实力早就占据河西走廊一带了。

而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满清多半与固始汗、巴图尔达成了某种协议,若自己全力对付满清,固始汗必定东出占了西宁、兰州一带。

王承恩听了也不恼怒,“天朝上国之事,自有圣天子决断,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些许流贼,何足挂齿”

尼堪正欲出言反讽,又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何必与一位太监置气,便向他招了招手,“你走近些,朕有话同你说”

王承恩依言走近了,就在台阶下面停住了。

“王承恩,朕接下来的话对明国未来的命运大有关联,你可听好了”

王承恩心里一凛,为了照顾大明的颜面正欲反驳,不过一想到眼前这人的真正实力,还是攸关大明的事,他这次倒是一声不吭静静地听着。

“大明的国祚将尽,李自成很快就要北上了,奉劝你等尽快打扫好自家的院落,不要理会我等了”

“以李自成、张献忠如今的事态,大明已经没有能力遏制了,你回去之后告诉你家皇上,就说是朕说的,若是赶紧迁都南京,抑或让太子南下监国,依托长江天险,明国尚有一线生机”

“否则将万劫不复”

王承恩心中大骇,大明的真实情形,作为崇祯帝的心腹太监他自然知晓,没想到眼前这人也是了如指掌,他现在就是想反驳也无话可说,何况此人既然能这么说,总算对大明还有几分牵挂。

“那张献忠虽然目前还在江西南部赣州一带盘桓,最终他还是会去四川的”

这是尼堪自己的判断,这个时代、这些人,一旦在年少时期有了深刻的印象就算长大了也不会有大的改观,张献忠对四川的觊觎,以及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对云南的觊觎(张献忠在谷城时曾与当时在谷城附近的云南土司首领往来密切,从他们嘴里得知了云南的繁华)都是可以预期的。

尼堪这么说,自然有所倚仗。

依照朱由检那厮的德性,肯定不会听自己的,不过终究是能够提前布置好京城附近的防御,若是这一点都不听自己的,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当然了,张献忠若是继续盘踞在江南一带那最好,若是不行也能祸乱湖南、贵州、四川一带,将当地的士族完全清除。

至于张献忠能不能抵达四川,在尼堪看来完全问题不大。

自从万丹伟征加入到他的旗下后,根据按察司的情报,他将骑兵的统兵权完全放给了李定国,而李定国操持的骑兵“领头子”战术与李自成的“三堵墙”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上三千蒙古骑兵的配合,实力已经大涨了一块,如今的左良玉已经阻挡不住他了。

而目前张献忠惧怕的大敌不是左良玉,而是李自成。

想到这里,尼堪心里已经对未来大夏国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决断。

一条界限已经在他的心里划出来了。

明年,东晓三年,也就是明国崇祯十三年,公元1643年,注定是风云剧烈变换的一年。

不仅是甲申剧变,西北的准葛尔汗国、青藏的和硕特汗国如今对河西走廊、南疆一带也是虎视眈眈,一旦明国有了剧变,彼等肯定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如今是七月份,离那个最终的时间点还有两年。

两年,尼堪准备好了吗?

第九卷《瀛贺之间》到此结束。

接下来的一卷,将是异常重要的一卷,届时,风云变幻,天地一片混沌,也是主人公重要的一卷,拭目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