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二章 来自马尼拉的消息(下)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二章 来自马尼拉的消息(下)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对了,就在这两年,由于焦急的等待,大明的商人逐渐焦躁起来,带动住在马尼拉王城外面的华人聚集区也焦躁起来,最后连几十里外的卡兰巴农场(华人农民的聚集地)、甲米地船坊(西班牙人设在菲律宾的最大的船坊,工匠主要以华人为主)也骚动起来。

西班牙人对付华人是有经验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又一次大屠杀发生了,甲米地地方的华人几乎被屠杀一空,连带的后来西班牙人的船只连保养都成了问题。

“甲米地船坊”,尼堪的眼睛不禁大亮。

果然,汪然明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想法,“但西班牙人又不许华商离开,还调兵围住了八连和甲米地,情况很是不妙”

尼堪笑道:“此事你等应该找福建或者广东的官府理论,找本汗有何用处?抑或找海上之王郑芝龙才是,他可是正经的福建总兵加南海之王……”

“大汗!”,汪然明突然有些激动,惹得站在尼堪后面的杨庭栋将横刀拔了半截出来,尼堪赶紧止住了他,并示意汪然明继续说下去。

“大汗”,兴许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而眼前此人可是货真价实的北境之王,将靼奴、建奴压得服服帖帖的大汗,自己千万不要被他的面容迷惑了,“大汗恕罪,小的也是一时情急……”

“不妨”

“是,大汗,别说福建、广东官府,就是南京的镇守太监、兵部尚书那里也得知了此事……”

“哦?如何?”

“唉,如今官府诸人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哪里还管那许多,何况是几千里以外的地方,再者,如今明面上可是禁止民间出海的”

“那郑芝龙呢?他可是不受这个限制吧”

“哼,他倒是好,纵横南洋一带,就算西班牙人、荷兰人也不敢轻易动手,自己的生意好便罢了,每年还有巨量的令旗费可收,哪里管得了我等死活”

“难道他的船只已经离开了马尼拉?”

“谁说不是呢!听说马尼拉的总督用当地的白银将他的货物买下来了,几日功夫便放他走了”

“那也无妨,等几日功夫,等西班牙人的大船一到,你等即可与他交易,无非是耗费时日罢了”

“大汗,您有所不知,那西班牙人对我等华人既倚仗又提防,他们自己住在石头砖瓦建造的大房子里,还用高大的围墙圈起来,而只准华人使用木头建房,可怜这些华人,几十年前辈屠杀过一次,很快又将八连重建起来”

“期间又烧过几次,还是飞蛾扑火一般重建起来”

“这是为何?”

“还不是为了银子?国内银钱稀少,那西班牙人不知在哪里发现了巨大的银矿,铸造的银币似乎多得用不完”

“好了,情况本汗已知晓,你从几千里的南京过来,难道就是告诉本汗一声?”

“自然不是”,汪然明突然站了起来,然后朝尼堪跪下了,“以那西班牙人狼子野心的惯例,彼等若是在大海上损失了船只,必定会通过屠杀、劫掠华商来弥补他自己的损失”

“如今在吕宋的华人有多少”

“具体不知,不过马尼拉附近恐怕就有四五万”

“那西班牙人呢?”

“最多五千”

“啊?四五万还怕五千?”

说着,尼堪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坐着说话,你好好说说,本汗听了再定夺”

“是。大汗您有所不知,马尼拉附近除了华人以外,还有大约五千左右的倭人,听说都是信奉切支丹教的人,后来被日本官府驱逐到吕宋,这些人除了少数人从事工商稼穑之事,大多数都是无所事事”

“那他们靠什么为生?”

“唉,这些倭人不像我等华人,青壮的,几乎人手一把长刀,且又剽悍难治,西班牙人为了压制我等华人,便大力提携倭人,在他们的农场、港口、矿场、市镇,多半任用倭人担任衙役事务”

“哦?”,这一节尼堪倒不知晓,按照后世的知识,说的是都是西班牙人勾结当地土人一起对付华人,没想到还有倭人掺乎其中。

“嗯,倭人一次能出动多少人手?”

“聚起来后,至少一千,王城的西班牙士兵也是此数,听说还有两百骑兵,更兼枪炮齐全,在王城西面,还有一个甚圣地亚哥堡,控制着通往马尼拉的巴石河,城堡里大炮十多门严密封锁着河面”

“大汗,想要对付西班牙王城,就要过圣地亚哥堡一关,可听说那城堡虽不甚大,不过城池却有三丈多厚,通体由巨石垒成,高达三丈,易守难攻……”

“呵呵”,听到这里,尼堪突然发出一阵笑声,他看向汪然明,面上颇有些不怀好意,“汪先生,你说你一个商人,不好好做生意,怎地对异域的城防工事如此上心?”

汪然明面色微红,嘴巴动了动,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在大汗面前,小的不敢有丝毫隐瞒,小的……小的就是在那马尼拉出生的!”

“啊?!”

“大汗勿慌,小的出生那年正遇上西班牙人的一次大屠杀,当时还没有倭人,是西班牙人和当地土人勾结起来做的,幸亏家父见机快,提早带着家母和刚出身不久的…小的…上船跑了”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尼堪也是有些意外,“你们徽商也这么早就下南洋了吗?”

“大汗,我父亲是浙江人,靠近福建,是……入赘汪家的…”

尼堪有些明白了,估计汪然明的父亲甚是了得,以赘婿的身份不禁将家族发扬光大,还隐隐将家族带到了徽商之首的高度,当然了,汪然明的母亲肯定不是以前的主母了,多半是小妾之类的,否则不会跟着他的父亲到处乱跑。

“大汗,后来听家父说起,汪家长房的一家人全部死在那里,家母刚生产不久,在海上颠簸,不幸染了重病,最终尚未抵达大明便在船上去世……”,说到这里时汪然明抹了一下眼睛,“汪家后来只能依靠二房,也就是我父亲家,后来……”

尼堪挥手打断了他,不问便知,估计是汪然明的父亲此时独挽狂澜,渐渐掌握占了汪家的大权,再后来等主母死后便一手遮天了。

其实尼堪不知道的是,汪然明的母亲也是一位名妓,否则他长大以后也不会对柳如是如此照顾。

“原来不光是为马尼拉的华商来请命的,多半还是为了他的母亲”,尼堪暗暗想到。

不过此人能为了自己的母亲,暗暗将马尼拉的一切情形摸得清清楚楚,虽然力有未逮,终究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有心人。

“马尼拉的华商呢?难道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四五万人,青壮至少上万吧,上万青壮,你等豪商将武器运过去武装起来,就算西班牙人与倭人联合起来也不怕了,为何……”

只见汪然明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大汗,我等华商虽说人多势众,不过却是一盘散沙,别说聚在一起了,如今还是各自为政,西班牙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各个击破,屡试不爽”

“各自为政?怎么讲?”

“大汗,那八连的华商最多,作坊也最多,加起来估计有两万多人,其中有两位势力颇大,一位叫林太平,福建人,控制了市面上丝绸、棉布、瓷器、茶叶、当铺等大宗生意,乃是华商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还有一人叫曾莞生,广东东莞人,铁匠出身,做过海盗,有了一定身家后便洗手不干了,不过家乡却是回不去了,最后便在马尼拉定居了”

“此人如今几乎控制了除开林太平控制的货物之外的物件儿,还几乎控制了所有的作坊,还与海面上的大大小小的海盗勾连不清,船上的赃物也多半通过他来贩售”

“林太平身边有一帮师出南少林的武师,曾莞生出身海盗,身边自然也不乏武力强横的人物,双方倒是在八连斗了个旗鼓相当”

“甲米地那边倒是没有这么乱,不过里面有一个以前广东官营船坊出身的大匠叫麦阿水的,由于手艺精湛,又懂得西班牙话,儿子麦维明又习得西班牙文字,父子二人深受当地的西班牙官员器重,目前整个甲米地船坊除了西班牙人,就算他父子二人说话算数,连倭人也插不上嘴”

“船坊那里有多少工匠?”

“只怕有好几百户,加上依附于船坊过活的,肯定上千了,那里有西班牙两百火枪手,还有几十骑兵,他们自己的船只包括那横跨大洋的大帆船多半也主要是华人建造的,西班牙工匠也就是从旁指点而已”

“在马尼拉南边约莫几十里的地方,叫卡兰巴,有一块大平地,那里水源丰富,有近千的华人农户在那里种地,原本那里都是荒地,华人很是死了不少人才将那里开辟成良田,按照西班牙官府的以前的说法,新开辟的田地是不需要收税的,而是由官府出钱收购”

“没想到第一季水稻出产后,官府又起了心思,又制订了繁重的税赋,那里的华人与卡兰巴的长官关系很是紧张”

“……”

“……”

随着汪然明的讲述,尼堪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了一幅西班牙统治下的马尼拉附近的画卷,那里面有西班牙人、华人、倭人、摩尔人(西班牙人来之前的统治者)、当地土人,有商铺、作坊、港口、马车、农田,按照汪然明的讲述,整个马尼拉的经济几乎是靠华人的一己之力支撑着的。

华人被西班牙人称为“桑磊”,实际上就是“商旅”的福建、广东话转音,大大小小的桑磊们养活了、滋养了以马尼拉为中心的几万西班牙人,而西班牙人却时刻提防着桑磊们,隔三差五便屠杀一番,好似养猪一般。

可叹的是,华人依旧像飞蛾扑火般涌向那个地方,屡禁不绝。

汪然明讲到最后,尼堪脑海里的记忆彻底被激活了。

就在今年年底、明年初,又一场大屠杀将在马尼拉上演,八连被杀超过八千人,甲米地的船工几乎没有幸存的,卡兰巴的农户由于杀掉了当地的长官最后大部被杀,田地也成了西班牙的“庄园”。

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