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诏对(上)

朝会中途歇息了大约十五分钟,尼堪不是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他不想将朝会一直开到一整日不带停歇、让老臣们摇摇欲坠的。 接下里就是诏对的时间了,原本尼堪是准备了几个话题让大臣们提前思考并在今日做出应对的,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他已经提前告知大家今日三院六部、各大总督辖区可以各提出一个最大的问题,以供众人商议决策。 张文俊手里还有两幅卷轴,那里肯定有既定的安排了,多半是一些任命,但尼堪并没有让王文慧立即宣告,而是准备完成诏对再说。 这次诏对,史称“十年首诏”,因为今年已经是东兴十年了,大家也过完了新年。 按照尼堪的想法,十年了,天下大定,该换年号了,不过那也是在第十一年才行,没办法,中国人讲究五、十的整数。 按照之前议定的顺序,六部提出诏对的顺序依次是礼部、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商部,然后是枢密院、理藩院,最后是一级总督辖区。 现任礼部尚书是韩承影,他是辽东汉人世家的代表,其实在李成梁以前,辽东韩家位居世家前列,不过在努尔哈赤时代,读书人并不吃香,后来他也跟随东江镇退到朝鲜,最后加入到大夏国行列,当然了,当时尚没有大夏国,只有瀚海军。 既然是辽东世家,韩承影本身还是设馆收徒的大儒,这一肚子四书五经自然少不了,但作为来自辽东的读书人,长期与女真人、蒙古人相对,这内里的性子异于内地的读书人,特别是迥异于执大明读书人牛耳的江南读书人。 与江南读书人相比,辽东的士子更像九边的读书人,比如孙传庭,多是文武双全之辈,就连被后世大清康雍乾三代交口称赞的范文程在皇太极时代的职位也是一个“参将”,可见他也是能上阵杀敌的。 韩承影也在此之列。 他号称大儒,实际上是严格按照“君子六艺”来修习的,别的不说,他也会剑术和射箭——当然了,也就是“会”而已。 像他这样的人大夏国改造起来就容易得多,长期浸染在部族里面,这心思也会简单一些。 江南的士子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占据半壁江山的复社众、东林党众的影响下,大夏国想要改造这些人殊为不易,能够认同大夏国的多半是像孙秀节、宋应星、方以智这样本身对西方的宗教、学识有些掌握的人。 韩承影虽然不大懂奇淫巧技,但对大夏国的风尚还是适应的很快。 他的议题一早便准备好了。 “陛下,微臣是掌管礼部的,眼下我国不惜一切代价让国内实现了圣人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还大进一步,对于学生上学所需费用全部豁免,此乃亘古未有的大仁政,仅此一节,陛下的威望就能震古烁今” “除了教育外,再就是外交了,眼下我国的礼部实际上是将以前的礼部、鸿胪寺、理藩院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了,而我国眼下的理藩院实际上管辖的是草原上未纳入博格拉部的诸部,他们实际上也在接受我国的治理,以微臣愚见,既然都是全面接受我国的管辖,专门用理藩院来管理就有些……不妥了” “完全可以纳入郡县制管辖,无非是管辖的紧密度不同罢了,反而是那些真正的藩国,比如盘踞台湾岛的满清余部,他们虽然去除了帝号,但依旧称王称汗,同样的,婆罗洲的尚可喜、缅甸的吴三桂、李自成,寮国的张献忠,甚至欧洲的乌克兰、罗马尼亚何尝不是如此,再者,雅安的印度汗国也有些类似,灭亡准噶尔之后,盘踞拉萨的和硕特汗国也派出了愿降为藩属的使者,并祈求我国的册封” “这样的势力才能有专门的衙门管辖才行,这才称得上理藩院,眼下全部纳入到礼部管辖,微臣不是不愿意,只不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已” 尼堪点点头,心想:“这倒是一件大事,我倒是没想到,到了此时,理藩院的事情确实不多,而那些介于独立势力与部落之间的国度确实是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治理了,老韩确实用心了” 便问道:“你可有具体的想法?” “陛下,您若是愿意修订理藩院的职责,微臣也大胆说几句,对于这些个势力,最核心的就在于册封,那些个纳贡、朝贡之事,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由于我国产品出众,商业能力又强,海上势力又大,不愁他们不过来交易,以往那些用纳贡来拉近双方距离的做法可以休矣” “微臣是辽东人,以前曾见过朝鲜人朝贡,彼等出产不多,无非人参、东珠之类,但每一次经过辽东前往北京朝贡时,人数都极为庞大,他们的内心不是去朝贡的,而是去做生意的,每一次,除了皇家赐给他们的东西,他们自己交易的都会赚得盆满钵满,微臣甚至听说过朝鲜国王每朝贡一次就能让宫中好几年的用度有了去处” “故此,这些纳贡不要也罢,但册封制度千万要拿住。这些国家既然与我国交好,除了少数真心朝向我国的,大多数是因为周边错综复杂,成为我国的藩国后有了保障而已,如此一来,他们王位的继承就异常重要了” “若是没有我国的册封制度,他们就失去了正统,没有正统,位置就会收到挑战,就坐不稳,故此,微臣建议册封王位、汗位、册封太子都要揽在手里,这才是大国控制藩国的不二法宝” 尼堪心理一凛,他突然意识到韩承影这厮名义上说的是那些藩国,实际上也是将自己几个儿子控制的势力也隐隐拉进来了,不过这样也好,自己本来就想要这样的,没想到有人提前说出来了,倒是省了自己的气力。 “同意” 尼堪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也要将各大活佛的册封也掌握在中央手里,这样,韩大人说的在理,当时成立理藩院时由于我国实力尚弱,不得已而为之,眼下局面完全不同了,这样,将理藩院管辖牧户的职能并入政务院,然后将理藩院整体并入礼部” “陛下” 只见吏部尚书沈默出列了。 “微臣协助政务院总理执掌吏部,虽然时日尚短,不过也有一些心得,与刚才韩大人所说的差不多,眼下我国在一般情况下下辖省、府、县三级,特殊的地方设置省直管州,位次介于府县之间,我国眼下已经将以前明国、清国、蒙古的土地全部纳入囊中,在牧区也设置了县级机构管辖” “省、府、州、县各级衙门,需要配备多少上官,多少吏员,都有一定之规,但唯一的问题却是官员的调动过于随意,微臣以为,像州县一级,若是平调倒是无所谓,一两年均可,但最少要两年” “府一级,微臣认为最少要干满三年才能调动,因为一府至少下辖三个以上的县域,按照陛下亲自制定,吏部细化的制度,府一级官员在任内至少要走遍辖内所有的村落,也就是村一级围子,如果是走马观花的话一年也就够了,但如果要细细体察,恐怕最少要两年,加上还要在衙门处置大事,三年是最少的” “故此,微臣以为将州县官的任期设置为两到三年,将府一级官员的任期设置为三到五年,省一级官员设置为五到十年为佳” 尼堪看向其他人,他看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求其他人的意见,而是为了看韩承影在做出这个提案之前是否与其他人商议过,特别是身为政务院总理的罗承志。 但如果罗承志聪明的话,此时就不应该首先站出来说话。 果然,罗承志依旧站着未动,其他几人也没有出声,显见得韩承影是提前与他们打过招呼的。 这样的事情,尼堪感觉很欣慰,沈默的提议看似简单,但却十分中肯,对于官员的治理正规化十分重要,以他一个“古人”的身份能提出来自然不太容易。 此时,罗承志才走出来了。 “陛下,沈大人事前与我等商议过了,我等虽略有分歧,但大略都同意了” “好,那就准了,吏部再细化吧,政务院会议上通过后再呈上来” “陛下”,沈默有些兴奋,“再就是异域的管理体制了,眼下我国有大都护府、总督辖区、督军辖区,各个辖区里的官员也有些不同,微臣建议还是统一起来,首先,既然在安西设置了大都护府,为何不在美洲设立?此其一,其二,微臣建议不要在总督下再设置督军了,有大都护府、总督府两级就行了” “这里面的关系是,若是地方够大,就设置大都护府、总督两级,若是地方不够大,也就是本土一个省份的面积,那就单单设置一个总督辖区就行了,再者,说是总督辖区,实际上就是一个省,高官、镇守使的职位由一个人承担罢了” “设置两个以上省份的,考虑设置大都护府” “故此,微臣以为,总督府里的一切官员设置、任期、考绩完全按照省一级 官员来就行了,至于大都护府,情形有些不同,微臣不敢随意置喙,需要陛下乾坤独断” 尼堪点点头,这一次,他愈发有些喜欢沈默了,不禁有些后悔以前没有发现他竟然有这么独到的眼光,至于在美洲等地设置大都护府,他再就有了定案,张文俊手里的另外两个卷轴里有一个就是专门说这个事的,没想到沈默提前为他说清了。 “很好” 尼堪不禁坐直了上身。 “此一节朕有所考量,既然韩大人提出来了,也罢,就一并宣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