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赏

1625冰封帝国 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赏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宋应星、范文程、洪承畴” 三位年纪超过六十岁的老臣听到皇帝的召唤后赶紧出列了,他们手持笏板,宽袍大袖,都身穿正二品文官朝服,弯着腰恭恭敬敬站在台下。 眼下,由于宋应星年过七十,他的工部尚书之位已经让出来了,不过让他还挂着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名号,名义上是让他辅佐都御史孙秀节的,但他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闲职罢了,与大明的都察院相比,大夏国的都察院已经丧失了随意在朝堂上弹劾他人的权利,但还是拥有事后弹劾、监察、起诉的权利。 “你等还好吗?”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让三人老泪纵横,都忍不住啜泣起来,三人中,洪承畴、范文程都是降臣,但尼堪还是力排众议让他们登上了高位,这些年下来,他们在辅佐他的儿子们,或者执掌一方或一部时都表现卓著,不负他们在历史上的声誉。 在这个时代,品德高洁者大多迂腐,能力肯定不足,像史可法等人虽然还健在,但尼堪也没有启用他们,反而是像洪承畴、范文程这些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者得到了重用,尼堪一开始用的自然是他们的才能,后来在其他人的影响下他们自然也高洁起来,这也是应有之意。 而宋应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科学家,又当过大明的知府,自然得到了尼堪的重用,眼下他的工部尚书职位已经被大明另外一位科学家方以智占据了,但他打下的根基尚在,自然要受到皇帝的尊崇。 何况,就算在尼堪的大夏国,在一般人眼里,工部尚书依旧属于六部中中下的存在,没办法,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想要朝夕扭转谈何容易? 但皇帝如此关切宋应星,体现了他对工部尚书的尊崇,除了宋应星是古稀老人,内中多半还有这个意思。 按照惯例,像他这样长期在外的皇帝,回到京城之后,若是放在历史上,多半要做出大赦天下或者减免赋税的举动的,但尼堪不是常人,他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接着他又将他熟识的大臣一个个叫到面前,或一句话,或三两言,或寒暄,或开玩笑,等他将诸人全部接见完毕后,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眼看天色大亮了,在尼堪的鼓励下,大殿里的气氛也热切起来,交头接耳的也多了起来。 虽然没有大赦天下或减免赋税的举动,不过必要的封赏还是要做出来的。 “诸位大臣,列位臣工” 抱着一柄玉如意拂尘站在尼堪身后的王文慧此时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跟着通政使司副使张文俊,张文俊手上抱着三个用金色绸缎卷成的黄澄澄的东西,好似三幅书画,但作为经常上朝的大臣们自然知晓那是三份诏书。 “陛下一回到京城便有大动作?” 所有人都微微弯下了腰,都隐隐有些激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诏书不是封赏便是有大事发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接下来自然是通过王文慧之口,尼堪将帝国成立二十年以来,上天的照应,自己的运筹帷幄,众人的襄助之功一一列出,诏书是王文慧亲自写的,全部采用了五言骈文形式,辞藻华丽,用词深究,那真是字字玑珠,句句琳琅,他说了半晌才切入正题。 “特晋一等公孙秀节为忠瑾郡王” 此话一出,不禁在大殿里造成了轩然大波。 在以前,得封王位的也只是尼堪的同父异母的大兄孙秀林,他得到了端肃郡王的名号。 而得到国公爵位只有孙秀节、孙传宇两位,他们都是一等公。 现在竟然要将至少在表面“闲置起来的”的孙秀节又晋升为郡王爵位,多半是皇帝要重新大用他了,不是重回政务院就是枢密院了。 虽然有些错愕,不过仔细一想,以往尼堪在外面奔波时,在内里主持政务正是他孙秀节啊,就算是罗承志、雅丹等人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职位,但在私下里还是要时时向孙秀节请教的。 孙秀节作为尼堪的堂兄,作为徐光启的亲传弟子,最受他的信重,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但没想到居然信重到这个程度。 孙秀节跪下了,激动地高举双手接过了象征着郡王地位的袍服、笏板、印信等物。 此时,尼堪亲自走下来将他扶了起来,还让人在大殿里设置了一处作为让他坐下了,这让才五十五岁的孙秀节有些不知所措。 “追晋先安国公孙传宇为顺平郡王,由其长子孙秀涛承袭” 这也算是应有之意,孙秀节、孙传宇曾经是尼堪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又是孙家的人,他们以前都是一等公,既然活着的孙秀节晋升为郡王了,也不能拉下已故的孙传宇了,也自然要荫及其子孙秀涛,何况孙秀涛本身的功劳也不小。 “陛下” 孙秀涛大哭着也跪下接过了印信等物。 “特晋阿林阿、朱克图、哈尔哈图、牧仁、阿克墩、雅丹、查克丹、恩索、罗承志、李延庚为二等公” 这些人中出了李延庚,都是最早在尼布楚大草原追随尼堪起兵的老人,阿林阿来自北山野人部落,朱克图、哈尔哈图、牧仁、查克丹来自乌扎鄂温克部,阿克墩来自鄂伦春部落,恩索来自达斡尔部落,罗承志来自罗佳部,雅丹来自安加拉部,也算是最早的索伦诸部的代表,至于李延庚,他代表了汉人,也是在辽东主动投降的满清大将,地位自然与他人不同。 他们以前都是一等侯,眼下一下跨了两级,直接晋升到二等公,也打破了以前建国时非近亲不得封公爵的规制。 “特晋王文慧、萧阿林、喀克笃礼、柳川静云、罗继志为三等公” 这又在大殿掀起了波澜。 萧阿林、喀克笃礼、罗继志他们没有意见,但身为大太监的王文慧以及日本人柳川静云得封三等公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他们没有想到,连王文慧自己也没想到,原本在昨日商议时,他只是晋升为一等侯的,没想到他刚才一念,竟然成了三等公,这自然是陛下亲自修改的,柳川静云也是大哭着跪下了。 想当初,他不过是对马藩藩主麾下家臣柳川调兴的义子,他能成为义子不是别的,仅仅是因为他是来自出羽国奥羽山双刀流的传人,在时下的日本,开设道场传授剑术的数不胜数,但柳川静云依旧在年轻一代声名鹊起,这才被柳川调兴相中,否则的话,成为浪人,最后成为诸藩国势力的炮灰是可以想象的。 当成为三等公后,按照日本的官制,他就成了有资格担任幕府将军这一级别老中甚至大老的资格,那真是位极人臣啊。 “慢着” 此时尼堪突然说话了,他手上又多了一封诏书。 “诸位,我国以农、牧立国,以商富国,但归根结底是以工强国的,在这方面,前工部尚书、现都察院右都御史宋应星功勋卓著,特晋为二等公!” 宋应星颤颤巍巍地跪下了,这一次,尼堪并没有马上将他扶起来,而是继续说道:“前伯力高等技工学校毕业生、后瀚海大学工程专业毕业生,高级工程师金孝海任劳任怨,大夏国每取一地,新建工坊设施时,都是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先后完成了定远府、临潢府、新天津、新金州、明斯克煤钢复合体的建造、调试、运转” “这还不算,十几年来,他还在工艺流程、成本控制上精益求精,先后修订了十多版本工艺流程图及说明,在短时间里让本来就占优的大夏国工坊实力更加遥遥领先,累计其功绩,特晋为三等公” 金孝海就是那位在朝鲜差点饿死的辽东汉民金不换的儿子,现在是工部的总工程师,位列工部尚书、左右侍郎之后,但待遇与右侍郎平齐,他对于自己不到四十岁就能位列高位已经很满足了,前不久他获得了侯爵,本来以为肯定到顶了,没想到陛下回来后一下到了公爵! 公爵,历史上,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功勋卓著的名将才有可能得到的爵位啊,在恍惚中,金孝海被张文俊拉着走到了前面,与宋应星并排名跪下了,半晌,他洪亮的哭声才响了起来。 这一幕,让在场的诸人深深震撼了。 “看来,我大夏除了做官当兵,就是这工场业最为吃香了,最被陛下看重了,今后子女择业时可得考虑这一点” “我那二小子读书不成,不过在奇淫巧技上颇有章法,不如……” “我家三小子本来要考京师高等师范学校的,以他的资质,也考不上大学,但他勤于动手,不如让他考京师高等技工学校!” “……” “特晋韩承影……,等为一等侯” 到一等侯了,这里面除了像韩承影这样很早就加入到大夏国的文官,也有像巴彦、孙秀刚、叶铎这样的军团司令,当然了,最出人意料的还是三位大学校长: 瀚海大学校长、科学院院长李光宗; 京师大学堂校长、科学院副院长刘文献; 孙秀节长子、原皮萨切克省总督,后来调回本土组建安西大学堂、科学院院士孙德馨。 这三人也位列一等侯。 “重奇淫巧技,重与之相关的学识” 同样得到一等侯爵位的洪承畴在接过自己的封赏,退后人群中后默默地想道。 倒是同为降臣出身的范文程身上没有那么多的羁绊,他暗暗想到:“通过今日的封赏,陛下展现了对旧人、老臣的恩宠,又展现了对工业、新学的特别关注,眼下大夏国如日中天,围绕自己身边的辽东旧人也有不少,以前我还是劝他们苦读四书五经,看来经过今日朝会之后,再与他们聚起来就不能那么说了,时代,真正变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