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四章 张北马市

1625冰封帝国 第十四章 张北马市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难民到来后,优先分配到正在建城的九原一带,剩下来的都分配到了土默川。

后续的难民才会分配到丰州故地(巴彦淖尔)。

土默川一带,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不过在几次战乱中他们不是被杀死,便是逃到了北面的阴山上,在山间谷地开辟一些田地聊以为生。

城里的匠人倒是没有跑掉,反正无论谁过来都少不了他们。

尼堪入主后,孙传宇立即派人上山联络,到了崇祯七年夏秋之际已经有一万多户从山上搬了下来。

穿越青城、大板升城的大黑河流域,适宜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不下千万亩,不过尼堪也不可能将其全部变成耕地。

下山的万余户,加上新近过来的近万户,一共两万余户无非是将大黑河两岸以前的耕地恢复起来而已,还是惯常的规制,每户五十亩,一共一百万亩。

(ps:自嘉靖至隆庆,因兵灾、叛乱亡命土默川、丰州川者不下十余万;土默特部落最强盛之时,“控弦之士十万”,可见山南的富饶)

将来九原、丰州附近各五十万亩,三地加起来便是两百万亩,此处土地不如林中、东北肥沃,不过亩产一石还是能够达到的,这便是两百万石,收取三成赋税的话便是六十万石,足够一个五万步骑的集群消耗一年了。

四万农户,加上两万户土默特牧民,绝对是一个大省了,如此重要的地方非得重臣驻守不可,除了孙传宇负责军事,尼堪将孙道成从工部调到了此处,就任山南省巡抚。

而工部尚书一职便由孙秀节担任了。

人才还是缺乏啊,孙秀节调往工部后,他的炮兵队伍一下又缺人了。最后只得在现有的炮兵中抽调一个叫张隽的原东江镇水兵,他曾在张焘手下干过炮兵,还跟孙元化请过来的葡萄牙雇佣兵学习过。

已经三十多岁了,不识字,也不识数,完全是凭着着经验在操炮,火炮打得非常准。

不过此人嗜酒如命,本来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很快就会在孙元化、张焘的部队里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嗜酒至今还是一个小兵。

尼堪一早便看上了他,还一直放在自己的亲卫队历练,这两年下来不仅学会了识字、算术,对于自己以前那些成功的“经验”也能说出个所以然了,最关键的,是将酒瘾给戒掉了。

尼堪见他历练得差不多了,便将他放回到炮兵队伍。

尼堪新增加的七百亲卫都是从两部土默特、鄂尔多斯部落里抽调出来的,多为三部大小台吉的亲属,他这么做有几个意思。

一是示好。类似于成吉思汗、耶律阿保机的做法。你看我都将你们的亲属放入到我的亲卫队了,我的安危全系于他们,你等总算放心了吧。

二是羁縻。这些人的岁数多是在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都未成婚,还多半是大小台吉的嫡支,半个人质的意思。

三是教化。进入尼堪的亲卫队后,必须学会读书识字算术,尼堪都亲自教授,至于寻常训练他也时常参加,这些人眼下是他的亲卫,今后没准会回到部落担任首领,平素多半也会按照尼堪所教来管理牧民。

一去二来,尼堪的目的便达到了,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共一千骑的亲卫还是按照飞龙、猛虎、龙骑的三类设置,其中飞龙骑四百骑,猛虎、龙骑各三百骑,此时的猛虎骑已经全部用上了佛朗机铳。

查克丹还是千骑的首领,他手下还有两个头目。

一个是从孙传廊那里回来的的噶里,如今尼堪已经一统漠南、漠北,喀尔喀几部与他的关系也正处于最好的时候,孙家商行在草原上没人敢招惹,范家等也是大力巴结,如今孙家商行的规模已经与范家相差无几了。

此时就不需要尼堪派人护卫他们的安全了,于是噶里便回来了,他负责那三百龙骑兵。

查克丹自己负责三百猛虎骑。

四百飞龙骑的统领却是鄂尔多斯珲台吉额璘臣的幼子俄木布楚琥尔,为了与和托辉特部的珲台吉俄木布区分,今后我们就叫他楚琥尔。

其实巴特尔、巴图尔、楚琥尔、巴图鲁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勇士的意思。

楚琥尔今年十六岁,身材矮壮,善使长枪,倒是统领飞龙骑的上好人选。

大队离开青城后穿过阴山、大青山之间的峡谷后径直向东,不多时便来到了尼堪划定的阿拉克卓特部落的牧场,后世乌兰察布一带。

巴图尔成功向阿鲁科尔沁复仇后便对尼堪死心塌地了,俘获了大量的丁口、牲畜后,部落势力也是大涨,除了自己以前的五千余帐,加上阿鲁科尔沁的丁口,户口直逼万帐。

如今镇守山南的还是孙传宇的三千骑兵、两千步军,镇守察哈尔的还是萧阿林的三千骑兵、两千步军。

在从丰州到上都的近两千里的漫长防线上,只有这区区一万步骑的常备军,不过尼堪并没有大肆扩军的意思。

也是,如今山南、察哈尔南面是明国,彼等完全不足为虑,北面是喀尔喀诸部,如今也是处于蜜月期。

稍可虑者,一是占据天山以北、巴里坤湖一带的卫拉特部,二是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蒙古诸部。

不过如今卫拉特部被哈萨克人牢牢地牵制着,何况自从巴图尔珲台吉上台后,他们首要的目标是天山以南的叶儿羌汗国、青海一带,注意力暂时还没有放到东边来。

至于辽西大草原,经过满洲、尼堪反复打击后丁口大为凋敝,彼等能固守目前的牧场就不错了,眼下尚没有能力前来袭扰尼堪的疆域。

至于实力强大的满清,在其北边有齐齐哈尔、哈尔滨、白城三大城池,东边有双城、绥芬河、林口三大前进基地,南面有济州岛的情形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没有万全之策的情形下,皇太极是不会蛮干的。

于是,尼堪放心的在他的辖地里“畅游”。

第一站便是巴图尔的牧地。

巴图尔进行了盛大的接待,自己也亲自半跪着给尼堪斟酒。

尼堪神色如常地与巴图尔喝酒、聊天,还不是哈哈大笑,一副宾主尽欢的模样,不过在三日后,尼堪再次出发时,双方都在沉思。

尼堪想的是,“他阿拉克卓特部本来就是察哈尔部落里面的精锐,如今占据着漠南最好的牧场之一的乌兰察布一带,丁口又逼近万帐,得想个法子分而治之才好”

巴图尔想的是,“此人年纪虽轻,却张弛有度,更兼酒量过人,该吃喝的时候吃喝,从来没有醉酒失态的时候,该显示威严的时候也一点也不含糊,一口蒙古话说的比蒙古人自己还好,比那林丹可是强太多了”

“蒙古人在他的掌管之下究竟是福还是祸?”

……

不多久,尼堪一行人便来到了后世张北县的地方,此时真正的超级“马市”所在,也是商家云集的地方。

后世繁荣的张家口“马市”此时尚未成型,其要大发展还得等到满清一统全国之后,当然了,在长城以内,张家口堡的北面山坡上也有一处马市,不过与张北的这处马市比较起来就不够看了。

在林丹汗西迁时,此处的马市一度关闭,汉商纷纷迁到内地躲避,尼堪一统漠南之后,马市又兴盛起来。

此地原本是元中都所在,如今就在中都的遗址上建起了一些建筑,大多数是中式的,也有一些帐篷,大致来说,建筑物分为两片,南边的是中式的庭院,北边的是帐篷。

“噼噼啪啪……”

得知如今名震天下的阿斯兰大汗要来视察此处,张北的商人们纷纷前出十里路迎接,还在道路的两侧挂起了长串的鞭炮。

除了孙传廊以外,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八人都跪在路上。

尼堪看着这几个被后世称为“八大皇商”、“八大汉奸”的汉商,心中也是颇不平静。

其实在尼堪的心目中,这些人倒没有那么不堪,商人以逐利为天职,满清给的利润高,他自然会为他服务,你要让一帮子商人都是满腔的“忠君爱国”,动不动就“断绝贸易”是做不到。

这一点,几百年以后的马克思早就分析过了,这里就不赘述。

何况如今尼堪已经掌控了漠南一带,满清不可能大规模化妆成蒙古人前来贸易,不过范永斗等人在辽东开设有商馆,还会不断将各类货物运到那边去,尼堪也没有阻拦的意思。

满清战胜大明,那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不是一些个商家可以左右的。

何况,尼堪此次来到“张家口”(实际上是张北,大明境内的张家口已经成了一个脸面而已),还有一宗大事要与诸位商家商谈。

“大量的布匹、茶叶,有多少我要多少,用兽皮、人参来交换”

尼堪的辖内,如今除了茶叶、布匹无法自产,其它的几乎都能生产了。

“我要与你等商议出一个基准的价格,然后根据具体情形在此基础上调整价格,而不是每次都是不同的价格,差距还很大”

等尼堪与众商家商定了茶叶、布匹的价格,他对范永斗说道:“听说贵号的分店已经开到江南一带了?”

范永斗不知面前这位“大汗”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他想要“扬州瘦马”呢,于是便谄媚地说道:“大汗,确实如此,就在扬州便有范氏的商号,无论何种稀奇货品都能能弄到”

尼堪内心一阵恶寒,赶紧打断了他,“本汗要的是出色的纺织匠户还有器械”

范永斗一愣神,“大汗,这些山西境内就有,何苦跑到江南去弄?”

尼堪说道:“不过是听说江南匠户的技艺更为精湛罢了”

一旁的王登库心里一凛,“难道草原上的人也要自己纺织布匹了吗?”附近几个商人都纷纷露出几乎同样的神色。

尼堪见状便笑道:“放心吧,草原上没有桑树,也没有麻树,更没有棉花,本汗是不会与你等抢生意的,你等给我弄来一些纺织匠户以及器械,本汗自有用处,江南的、山西的都可,最后各地都要一些,不要集中在一地”

等范永斗等人离开了,孙传廊拉住尼堪说道:“秀荣,你要这些织户作甚?确实需要的话,孙家就可办到,何须劳动他人?”

尼堪说道:“此时还不能说,今后叔叔便知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