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七章 皮萨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

当然了,不光是孙鲁,还有一人的到来让盖尔非常惊讶。

德.鲁伊特!

与历史上不同,德.鲁伊特阴差阳错去了东印度公司,并参加了与日本幕府

一起攻打大夏的战争,不幸被俘之后,他的人生轨迹便发生了剧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寂寂无名,原本在历史上并没有他有名的范.***

却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晋升为海军少将,成了荷兰人最有名的海军将领。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英荷战争末期,鲁伊特作为***的手下大放异彩,成为

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方难得的亮点,也为他们的议长德维特成功与克伦威尔签订和平协议多少施加了一些砝码。

眼下,鲁伊特被任命为统管新荷兰、维尔京群岛、库拉索、苏里南、圭亚那

等地的总督,在他启程前正好接到了大夏国与英国在加勒比海战事的消息,于是,他放缓了前往库拉索(总督府所在)的步伐,与德维特等人商议起今后在加勒比海以及北美洲东海岸的战略,期间,他们又接到了切萨皮克湾战事的消息。

这一次,德维特倒是力排众议,因为在欧洲北部,历史上的“第一次北方战争”如期上演了,瑞典与波兰又开展了,如此良机,已经有些崭露头角的普鲁士大公国怎会放过?

腓特烈.威廉与瑞典结盟了,准备瓜分波兰!

而对于荷兰来说,虽然北方有汉萨同盟,但荷兰人在波罗的海依旧是一家独大,他们怎会坐视自己的商业利益受到挑战?

于是,荷兰人准备介入北方战事,要介入北方战事,就不能在大西洋西岸有所闪失了,第一次,德维特以辞职相威胁,拿到了属于他国会议长的特别授权。

盖尔自然认识鲁伊特,一见他到了,便知道自己有可能获释了。

这次跟着鲁伊特的舰队一起来到美洲的还有一人。

孙鲁,那位大夏国驻欧洲全权代表,孙老道遁入林中之后娶了乌扎部寡妇生下的儿子。

几日后,盖尔便知晓了两件事。

其一是那道路的秘密。

“将石子垒起来填在事先挖好的地道里,可以让雨水顺利流走,避免由于雨水的侵蚀造成道路垮塌”

其二就是大夏人与荷兰人签订了秘密协议,这还是在回去的路上,鲁伊特告诉他的。

“大夏国与荷兰人签订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互派大使,大夏国的船只可以在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港停泊,荷兰放弃除了库索拉以外的安的列斯群岛所有权,由大夏国占据,但大夏国外销欧洲产品的五成必须交由荷兰商人代理”

(新阿姆斯特丹,后世纽约)

“双方按照产品目录在5%关税的基础上再进行商议”

“大夏银行可在阿姆斯特丹设置分支机构,并与阿姆斯特丹银行进行本票互换合作”

实际上,这就是荷兰人的特征了,在本质上,他们是一个商业国度,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与任何人做交易。

不过尼堪却明白,荷兰人能这么快与自己达成交易,有三个因素是最关键的。

一是德鲁伊特知道大夏国的真正实力,这在大夏人击败英国人后更是如此;

二是眼下由于荷兰人垄断了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并成为荷兰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若是惹恼了近在咫尺的大夏,他还能不能在南洋独享这一项贸易肯定要打一个问号。

第三是台湾岛的消息。

以前说过,在马国柱、满达海等人的谋划了,罢黜了豪格,让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上位了,并将豪格囚禁在鹿儿岛。

在得到大夏国水师的帮助后,硕塞果然不负众望,一举拿下了台湾岛北部,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年后,他的大军将荷兰人设在后世台南市附近的热兰遮城围了起来,由于他们是从陆上进攻的,进展便比后世郑成功容易得多。

与郑成功一样,荷兰人最后还是退出了台湾岛,但硕塞拿下台湾岛后也是力有未逮,几年与荷兰人之间的战事,让他又损失了几千精锐,这对丁口日益凋敝的清国来说非常致命。

何况,就在去年,硕塞如同历史上那样去世了,年仅二十五岁。

硕塞去世后,瓦克达、满达海、马国柱等拥戴其五岁的儿子博果铎继任清王,继续向大夏称臣。

基于此,荷兰人权衡再三后决定不再惹恼自己在东亚最大的敌人,于是,在德鲁伊特商人西印度公司总督时,一并带来了一纸和平协议。

……

先不说荷兰人的事情,在赤塔城,也就是后世的巴尔的摩,到索伦,也就是后世的华盛顿一带,一条路上通道也在加紧修建着。

陈牧之升任美洲舰队两名分舰队司令之一后——从此时起,尼堪决定将自海军的指挥官名字进行一番改动,他统辖的一艘金雕号、四艘游隼号、三艘雨燕号、三艘信天翁都驻扎在乌扎城港口。

今后,凡是能独立作战的分舰队指挥官都称为“司令”,职衔最小都是少将,像美洲舰队这样的指挥官则称为“总司令”,职衔最少是中将。

陈牧之很快发现,就在乌扎城的南面,一处英国人并没有大肆开发的地方才是上好的港口所在,于是,就在大夏人在皮萨切克大兴土木时,他也获准在那里建造港口。

他想的太对了,那里是后世是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诺福克海军基地。

占住了这里,便控制住了皮萨切克湾出口。

陈牧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建好了这座港口,还建好了岸上设施,并将自己的总部设置到了那里,那之后,他手下的三艘雨燕号便保持两艘在外海,一艘在海湾不断巡逻——当然了,作为一个完整编制的舰队,可不能光用雨燕号这样的舰只进行巡逻。

到了此时,雨燕号下面还有加装了蒸汽机的更小的巡逻船,在绝多数地方,特别是在切萨皮克湾里,用那种小船巡逻就行了。

这几日,陈牧之又有事做了。

他接到了让自己手下的一千多海军陆战队重新担当起“水上工兵”的角色。

不是去清理从乌扎城到布拉姆的那条原先叫做詹姆斯河,后被尼堪改为因果达河的河流,那条河流,在过去的一个月在就被他的海军陆战队按照同韩子龙一样的方法清理好了。

也不是那条流经已经被尼堪内定为今后省府的索伦城(华盛顿),以前叫波托马克河,后被尼堪改为石勒喀河的大河,那里沙洲并不多,以树木杂草为主的障碍物也被他们清理好了。

而是索伦与赤塔城之间的道路。

按照尼堪的规划,眼下利用皮萨切克湾以及众多汇入该海湾的河流,通过水路将各地串起来自是不成问题,不过万事没有绝对,想要深入地掌控这块土地,就必须在陆地上修建道路,何况他大夏国是一个有着庞大骑兵的国度。

赤塔与索伦之间只有一百里,海拔很低,沿途都是平地,不过都是厚厚的腐殖层,加上密林,想要修建道路依旧困难重重。

眼下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陈牧之分舰队的头上,这里要提一下,由于在以前尼堪在尼布楚大草原的时候,他乌扎部只是索伦五部之一,在大草原的最东端靠近石勒喀河河港的地方是墨尔迪勒部,陈牧之建好的海军基地今后就叫墨尔迪勒港,就是后世的诺福克海军基地。

以前说过,大夏国的每一艘战舰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里面有军人、医生、工匠,为了随时维修船只,其中的木匠、铁匠不在少数。

按照最小的雨燕号配置,木匠、铁匠加起来有五人,更大的船只自然更多,前不久尼堪带来的大型信天翁已经有一半在一支老式舰队的护卫下返回西海岸了,眼下在皮萨切克湾还停泊着一百艘,这就最少有五百木匠、铁匠!

加上海军陆战队自从成立后,少不了进行登陆夺岛的训练,那之后就要修建守卫岛礁的工事,里面自然也不乏有着土木工程背景的队员。

于是,陈牧之痛痛快快接下了这个任务——此时,位于尼布楚(哈里斯堡)西岸的水泥厂已经开始运转了,别的不说,它出产的水泥供应整个皮萨切克省还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将自己修建的道路打上海军陆战队的印记,陈牧之决定高标准地进行修建——按照大夏驰道的标准来进行!

所谓大夏驰道的标准,那就是双向四车道,这个“车”自然是指载重马车了,实际上与后世的小汽车也相差无几了,不过要成为大夏驰道,中间需要保留宽约一米的绿化带,并在里面栽种树木花草,在道路的两侧还要修建排水沟。

在这样的地方修建道路别的困难没有,就是要清除沿途厚厚的腐殖层比较麻烦,不过此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分到田地了,陈牧之决定将收集起来的腐殖层堆起来让农户自己运走,或者自己让海军陆战队用载重马车运到农户的田地里。

清理掉腐殖层后,再就是确定夯土层,标高,道路的走向了,在一处平地上,这样的操作在大夏国已经不是什么高技术的活计了,何况是有着“水上工兵”的海军陆战队?

故此,这一千多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仅清掉了百里筹划道路上的腐殖层,还修建了一段约莫二十里、用碎石子、煤渣、黏土混合起来的驰道!

此时,被俘的盖尔等荷兰人已经被释放了,但还有包括杰克逊在内不少英国俘虏还在,他们中的部分人留在了煤矿,部分人留在了铁矿,部分人留在西岸采集石灰石,一小部分也被发配到这里协助修路。

弗吉尼亚公司的前董事杰克逊很快就注意到了那二十里的驰道!

驰道上,中间的绿化带已经种上了农民们开荒时挖出来的松树苗,中间杂以海军陆战队员从野地里弄来的花草。

驰道一侧宽六米,旁边有镶嵌了石块的排水沟,杰克逊他们是坐着载重马车过来的,当马车奔驰在这条驰道上时,粗胶轮胎、弹簧的使用,加上大夏驰道的质量,让杰克逊这位布里斯托尔小贵族、曾经在英国饱受马车之苦的人感到了一阵绝望。

那是一阵既有母国迟迟没有人前来接洽赎回他们的绝望,也有对于大夏国强大无匹实力的绝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