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六章 皮萨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

与此同时,尼布楚的铁道建设也开始了。

首先是建设路基,威尔明顿市镇议员盖尔也在其中,他的旁边就是曾经当过

兵,但干满三年后就退伍了的山西代州阳明堡乡的李二愣。

以前说过,但凡在明朝时地方名里有“堡”字的,无一例外都是军户聚集所在,李二愣祖上就是军户,后来转成了民户,但他家里依旧拥有单刀和弓箭,当然了,像他这样的人就算到了瀚海军里,也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瀚海军的训练、管理、作战与大明的相差太远了,李二愣勉强干满三年后,郁闷地退伍了。

对他来说,做一个农民就要容易得多。

作为武装移民的一员,李二愣留在赤塔的木屋里还有一把燧发枪,一把单刀,这都是他答应移民到美洲后大夏国给他配置的武器。

这次他被抽调到尼布楚参与铁道建设,自然没有拿上那些累赘武器,不过腰间一把一尺多长的短刀还是有的。

就是这把短刀,就对剩下来的一千多白人俘虏形成了压制,李二愣在山西参军后虽然没有参加过战斗,不过三年的训练还是让他的气质与以前单纯的农户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夏国主政山西之后奉行的一丝不苟的清丈田地、颁发田契、征收田赋的工作,让山西的农户并没有受到半点苛待,有些胆子大的农户,贷款购买牛羊猪马鸡鸭的,若运气不是太差,这日子更是一日千里。

李二愣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是胆子大的,否则他也不会干满三年就忙不迭地退伍了,但这些年下来,他至少做到了吃得饱,逢年过节也吃得好!

这就相当不错了,像这样的光景,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开国盛世才有的,但就算有,时间也不会很长。

“跟着皇帝走,准没错”

这才是李二愣担心的,因为他村里一千的私塾先生曾经说过,“但凡新国初立,没有不励精图治的,这以后就说不准了”

大明初期,分发的田亩肯定没有大夏多,不过税赋并不重,勉强吃饱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立马出现问题了。

当李二愣来到尼布楚时,终于明白为何要从赤塔县抽调一千青壮加入到修建铁道的任务中去了。

因为不但有两百多乌漆墨黑的“黑皮”,还有一千多面相颇不善“白皮”,这些人若是光靠布置在这里的正规军来看管,一来看不过来,二来在干活时出现矛盾事事都由士兵来处置也不妥当。

于是,像李二愣这样有着军人气质、挎着短刀的武装移民与这些俘虏一起劳动更管用。

前威尔明顿市镇议员,镇子上唯一一家酒馆和船坊老板的盖尔也在其中。

他倒是没有起异样的心思,虽然对他这位在苏里南干过捕奴队的人来说,动不动就暴起发难也并不是难事。

但他还是忍住了,非常老实地按照工务厅工程师的要求老老实实干活。

当然了,作为有着丰富管理俘虏经验的大夏国来说,对于这样危险的俘虏,将工具发到他们手里也是很冒险的,于是,盖尔他们被安排去找石头,然后将石头堆到指定的地方。

那里,已经有了一台蒸汽机,在蒸汽机的附近,堆着黑人刚刚挖出来的煤炭——对了,这里就是铁道的起点。

盖尔很好奇,他从未见过蒸汽机,但对于大夏国“善于利用机器”的名声有所耳闻。

在他的故乡荷兰,在此时的欧洲诸国中,为什么商业、黑航海业最为发达?

那是因为荷兰作为一个低地国家,四周都是一马平川,修建起道路来也最为便捷,还有,他的水道也最发达,他们早已经用运河将国内大的据点连了起来。

这些大的据点基本是重要的商贸节点,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有市镇议会,最重要的六个: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代尔夫特、米德堡、霍恩、恩克赫伊,这六个市镇代表着六个商贸集团,就是这六个集团组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

盖尔来自代尔夫特,那是一个完全靠运河与超级大港鹿特丹连在一起的地方,来到美洲之前,盖尔干过马车夫,也干过水手,对于“道路”来说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此时的欧洲,陆上交通乏善可陈,不不不,非常烂,除了主要的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修建有还过得去的道路,其它地方非常糟糕,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在内都是如此,想要长途旅行,如果你坚持坐马车的话,肯定是“痛不欲生”,等你到了目的地,没有被马车颠散架的话,那就要感谢上帝了。

故此,通过水路是比较好的方式,但别的国家无法做到像荷兰这样到处都是平地,就算有水道也只有极少数河流可以通航。

此时的荷兰,在经过十五十六世纪的发展后,不仅大量修建运河将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还全部通航,路上也修建有能让四轮马车跑起来的用碎石子掺杂黏土夯出来的道路,这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独树一帜,这也是他们的商业为何如此发达,商船、商行遍布全欧洲的一个重要原因。

故此,作为曾经的水陆两栖“马车夫”,盖尔很想知道大夏人是如何修建道路的。

首先让他们搬运石头,石头有大有小,搬到那台不断轰鸣着的机器附近后,会有一些抡着大锤的黑人——看到这一幕,盖尔不禁暗骂,“什么时候黑奴的待遇还高过欧洲白人了?”

不过恼怒归恼怒,他还是想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干什么。

那些黑人将大石块用铁锤砸成大小差不多的石块,然后将那些石块用藤编的筐子倒进那台正在“怒吼”的机器里,艾盖尔见到,在那台机器明显是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似乎正在不停地吃“煤”,不断冒着白色的水汽,而另一台是一个大漏斗,当黑奴将石块倒在那漏斗后,原本比较大的石块从另一个出口出来了——它们已经变成了更小的碎石子!

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出令人牙酸的难听的声音。

一部分白人俘虏则在另一部分武装移民的带领下用草袋子在一旁的小河里装填沙子,装满之后同样放在机器附近。

还有一部分武装移民和黑人则在不远处开挖地面——这就是盖尔非常不解的——修建道路还要开挖地下?

几日后,一段地道挖成了,只见它呈倒梯形,开口大,里面小,此时,同样一台机器出现了,只见那台机器上装着一个至少重几百磅的重型铁锤,机器旁有一个人在操作它,随着他将一个物件儿扳来扳去,大铁锤不断砸向地道里面。

这一节,盖尔自然懂。

“夯实”

夯实后,便有专门的大夏人跳进地道开始作业了,黑奴在上面递石块,和一种用沙子以及从船上卸下来让他们这些白人俘虏扛到这里的草袋子里装的东西,草袋子里的东西呈灰褐色,已经在上面加水与沙子搅拌在一起。

大夏人用这种糊状的东西均匀地抹在石块之间,抹完地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将石块、糊状物砌在两侧。

三日后,盖尔听说那东西完全凝固了,他偷偷用手摸过。

“上帝啊,坚硬的跟石头一样,但这个地下通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是修建运河,也太窄了,难道是修建水渠用来灌溉农田?那就不需要夯实了”

当日,大夏人的下一步终于让他瞧见了,他们让白人俘虏用藤筐将机器碎好的石子倒进地道里,一直到露出地面约莫四寸左右,大夏人同样用机器将那些石子夯实,然后用糊状物将露出白面的石子连接起来。

“难道他们想要建造一条坚硬的只有三尺多的窄道?”

不过随着一日大夏人又押着他们去萨斯奎汉纳河边搬运东西,他终于有些明白了。

一艘巨舰停在早已经建好的码头上,那艘巨舰上层甲板上装着能够吊装东西的机械,将一些方形的铁条吊了下来,还有一些木头,一些很沉重明显用某种手段处理过的木头。

盖尔扛着一截铁条,一边费力地走着,一边想着它的用途,想了许久也没个头绪,最后一不小心还差一点摔倒了,立即引来同样扛着几块那种奇怪木头的李二愣的喝骂,当然了,李二愣那浓浓山西代州口音的喝骂他完全听不懂。

一日下来,他只跑了两趟,不过胜在人多,没多久,就在挖煤的地方已经堆满了那种铁条和木头,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铁质零件。

接下里的活计盖尔没有看见,因为这一日下来他是在太累了,每根铁条有几十磅重,他需要一个人扛到十里以外的地方,不过当他第二日继续干这个活计时,出现在他眼前的一幕让他更是疑窦丛生!

一段莫名其妙的“道路”出现在他面前:

总长度大约一百米,那种奇怪的木头横放着,隔一段距离便是一根,而那些铁条与木头紧紧连接在一起,原来那些铁质配件便是用来将铁条与木头连在一起的,当然了,可能不光是如此,还有些奇怪的配件与它们连在一起,也不知是起什么作用的。

就这样,大约二十日后,这条奇怪的道路终于修到了萨斯奎汉纳河边。

又一艘巨舰出现了,它的上面依然有巨大的吊装机械,但这艘巨舰上的机械明显更粗大一些,盖尔扫了一眼,发现这艘巨舰与之前的完全不同,之前那艘装载着铁条和重木的巨舰上还有桅杆,也有首尾舱,但这艘只有船首舱,然后首层甲板除了几根巨大的吊装机械,几根正在冒着黑烟的烟囱便没有其它物件儿了。

一台硕大的机器正放在巨舰的中间,那机器的模样实在巨大,按照盖尔的估算,至少有几万磅!

“嘎!”

一阵奇怪的声音传来,盖尔挤开人群,眼前的一幕又让他目瞪口呆!

那巨大的吊装机械将那同样巨大的机器吊了起来!

吊装机器的绳索,不不不,上帝啊,那肯定不是麻绳,再粗的麻绳也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铁家伙!

“好家伙,原来是无数根细小的铁丝抱在一起形成的‘铁绳’!”

铁绳绷得笔直,船只摇晃不动,似乎随时可能倾倒,让盖尔这个荷兰俘虏也有些揪心。

吊装作业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才最终完成!

原来机器是用在那奇怪的道路上的!

在接下里的几日,盖尔是听别人说的。

“又开来了好几艘那样的有着令人心悸的吊装机械的大船,每艘大船上有大量的铁质器具,有非常巨大的铁板,也有散发着难闻味道的铁轮子,他们将那些东西同样放在那奇怪的道路上进行组装,最后形成了一个大铁盒子,大铁盒子下面是大小不一的铁轮子”

“一共有六个大铁盒子,每一个都比如今欧洲最大的马车,用十匹夏尔挽马才能拉得动的马车还大”

这一日,盖尔终于见到了那机器,那铁盒子。

一阵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敌似乎在颤抖,没多时,那黑乎乎的大机器冒着黑烟出现了,后面拉着六个大铁盒子。

“嘎……”

似乎在刹车,“道路”上出现了一阵难听的声音。

一个铁盒子的一侧打开了,然后从上面放下了一架梯子。

一行人从上面走下来了。

“上帝啊”

盖尔见到了一个人,那人跟在一位器宇轩昂的大夏人身边,明显很小心的样子。

“特弗瑞!”

是的,那人是特弗瑞,他跟着尼堪到了尼布楚,目睹了大夏国美洲皮萨切克省第一条五公里的铁路开通仪式。

多年以后,在尼堪的要求下,五十岁的特弗瑞有些遗忘的荷兰语已经慢慢捡回来了,眼下他跟着尼堪来到这里是有着重要任务的。

而那边厢的盖尔,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在代尔夫特运河的运输船上,他的师傅就是特弗瑞!

不过自从特弗瑞加入到东印度公司后便没了踪影,没想到他竟然在大夏国!

(特弗瑞,荷兰东印度公司水手,坐船前往日本贸易时被飓风吹拂到济州岛,在原本的历史上与朝鲜人结了婚,还为朝鲜王国制作火炮、火枪,打理水师,立下不小功勋,大夏国占据济州岛时加入大夏水师,最高做到分舰队指挥长)

(历史上的众多岛屿、大陆都是在这种意外的情况下发现的,比如澳大利亚,比如马达加斯加)

(特弗瑞,真实历史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