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图阿拉(中)

金砺是大明在辽东地区最后一位武进士,在这个时代,想要当上武进士,光有武勇是不行的,你至少是半个读书人。

金砺恰好是这样的人。

他与尼堪同岁,都生于1610年,今年都是四十三岁,当他与英俄尔岱一起镇守镇江堡时,恰好碰到滚滚而来的豪格大军,没有办法,他也只能跟着大军南下,因为豪格将他的家眷也带来了。

而另一位伊拜,全名是赫舍里.伊拜,与索尼一样是赫舍里家族杰出的人物,皇太极在世时让他辅佐豪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伊拜阻止了一向刚强的费扬武准备对金砺的不敬,而是沉声喝道:“放肆,坐好,听金将军说!”

以往代善还在时,伊拜几乎不参加朝政,不过当代善一死,他伊拜的角色便凸显出来了,因为当豪格大举南下时,代善与他几乎是“托孤重臣”的角色,至于马国柱,不过是他二人摆在台面上的人物罢了。

费扬武虽然是皇太极近卫大将出身,还是正黄旗的巴牙喇护军统领,不过来到朝鲜、日本后,他能指挥的还是两黄旗,至于镶蓝旗、正蓝旗,还是伊拜的影响力更大,两黄旗在那场大夏与大清的大战中几乎损失殆尽,而两蓝旗却保存了不少实力。

若是放到以往,无论是面对伊拜还是费扬武,金砺只有跪下了磕头认罪的份儿,但今日却不同,他依旧坐在椅子上,然后不疾不徐地说出了让伊拜父子都很动容的话。

“两位国公爷,事关国家存亡大事,在下不得不说出心里话”

“当今皇上,勇武刚强,自从登位以来并没有什么大错,何况他才四十余岁,春秋方盛,若是稍有差池,我等作为臣子的苦苦劝谏就是,大清风雨飘摇,能在几千里以外的孤岛上立足就已经了不得了,若是再来这么一出,覆亡就在顷刻!”

“在下的建议是,皇上如今依旧沉浸在长州藩那场战事里,我等需要做的是尽快让他从那里挣脱出来? 若是他依旧眷恋那里,我等就需要提醒他尽快确立太子,让太子以监国的形式处理朝政”

“然后确立议政形式,眼下强敌环伺? 自然不需要以前在辽东那样各旗旗主、各部尚书济济一堂七嘴八舌争议不休,但仍需要确定一个能够参议大政的小范围人选,比如? 除了马大人以外,还有谁能够与他一起担当大任?以前大人实际上也在此列,不过并没有明确? 我等要做的就是要让此事明确下来”

“此其一? 然后? 马大人、国公爷可各推举二三位可参议朝政大事的人选,上报皇上最终选定? 最后? 为了让皇上从后宫挣脱出来,每日或者每三日一议的朝会就要恢复起来了? 有了国家大事的羁绊,相信陛下能够早日振作起来”

“国公爷? 大清目前国小力弱? 无论是日本还是大夏? 都不是须臾之间可以拿下的? 一切要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啊”

“……”

……

金砺走了,伊拜、费扬武二人亲自将他送出了府邸。

不过,当金砺一出伊拜府,作为混迹明、清两朝之人,又是武进士出身之人,他很快嗅到了不祥的味道。

这样的事情一旦酝酿起来,就不会有回头箭了,因为凶险实在太大,谁也停不下来,因为别看豪格整日窝在“后宫”,他手底下还是有贴心的人为他探查周边形势的。

这个人就是李国翰。

当豪格南下时,很快就意识到代善的两红旗对他威胁太大,而当时除了两红旗,便只有他的正蓝旗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当清军沿着凤凰城东进时,在萨尔浒的李国翰却收容了不少满汉八旗,其中以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以及勒克德浑的镶红旗为主。

那时,李国翰虽然在汉军旗,却有着“墨尔根”的满名,加上长期以来身体力行与满洲、蒙古联姻,他的儿子都是满蒙女人的后代,比如那位追随满达海去西域刺探情报的李进忠,满名就是海尔图,故此,皇太极上位后的满洲八旗多半将他视作石廷柱、佟图赖一样的人物。

抵达朝鲜后,李国翰摇身一变,挤进了满洲八旗,接替济尔哈朗掌管了镶蓝旗,非但如此,他还继续执掌这汉军镶蓝旗,有这样的机遇,李国翰自然感激涕零,眼下直接属于豪格的三千由满汉精锐的巴牙喇护军就是有五十三岁的李国翰统领的。

当然了,日常事务就是他那位叫做海尔图,今年三十岁的儿子在打理。

海尔图,是豪格的一等侍卫,类似于后世康熙身边的图里琛。

而海尔图可是大清立国之后自己的武进士,自从跟着满达海去了一趟西域后,对于探查之事也很上心,最后豪格干脆将以前由李永芳执掌的暗探系统交给他。

有这样的人物,像满达海这样堂而皇之召集亲贵大臣议事的,豪格不可能不知道。

金砺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担心好不容易在九州站稳脚跟的又要陷入腥风血雨之中,就像以前皇太极对付阿敏和莽古尔泰那样。

与满达、鳌拜这样武将出身的“权臣”不一样,金砺却是有着丰富而且敏感的政治嗅觉的。

这样的事一出,就没有停住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将宝压在任何一方都不妥。

怎么办?

……

几日后,在代善的灵堂里,人头攒动,异常热闹。

“大清”国内有爵位的高官都来吊唁了,最后随着当今皇上豪格以及皇长子齐正额的到来达到**。

不过,随之而来的一幕让人瞠目结舌。

就在代善的灵堂里,满达海发动了袭击,不过豪格却早有准备,他本就是勇将,这次来还在宽大的袍服里藏了铠甲,与他同来的费扬武也是如此,何况还有三十名精锐的巴牙喇护军一统进入到了灵堂前面。

不过满达海早有准备,在灵堂周围他可是准备了足足五百正红旗勇士。

厮杀开始了,豪格在以区区三十人面对着五百正红旗的勇士面前显示出了他超乎常人的勇猛,并成功支撑到海尔图带着大军赶到!

一场反屠杀开始了。

新赫图阿拉城门紧闭,满达海、瓦克达府邸被血洗一空,整个城池笼罩在恐怖之中。

不过,就在豪格狂性大发,要对整个正红旗甲喇章京以上将官下手时,他被李国翰拦住了。

不过豪格已经被血液蒙住了双眼,他拿着长刀刀背猛地击打李国翰,等他气力不支停手时,李国翰已经倒地而死。

这下,连带着巴牙喇护军对瓦克达、满达海家属刚刚进行屠杀的海尔图也不愿意了。

此时,金砺出现了,他还带来了一个人物。

豪格的五弟,硕塞。

“诸位,听我一言”

……

在失去李国翰父子的支持后,豪格孤立无援,最后只得听从金砺的安排,将皇位让给了硕塞。

硕塞上位后,做派倒是与豪格大相径庭,他将后宫没有怀孕的妃子全部赐给了八旗将士,又立金砺、达尔岱、马国柱、伊拜为四大辅政大臣,每日早朝,“大清国”,似乎又出现了“中兴”的迹象。

而豪格一家硕塞也没过多为难,他学起了以前的朝鲜国王,将他们“流放”到九州南部大海上的硫磺岛圈禁起来。

此时,硕塞已经得知瀚海军已经加入到攻打四国岛幕府大军的战斗,知道大势已定,便派了金砺前往高松城。

在提高松城之前,我等先将目光投向高知堡。

在瀚海军横扫除了土佐藩意外诸藩国的这一段日子,已经得知消息的德川赖宣大惊,眼下的他除了尽快击败眼前的多铎、孔有德部,便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在那几天,他的大军对城外的孔有德大营进行了疯狂的进攻,最后终于攻破了孔有德的大营,不过此时多铎却亲自带着骑兵从城里冲了出来。

作为掌管着上万精锐武士的御三家之一,德川赖宣手下自然也有骑兵,不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满洲八旗兵相去甚远,不过到了生死存亡时刻,他手下的武士以武士刀发动了疯狂的反攻。

他们学起了以前大宋时岳家军的做法,以血肉之躯在千军万马丛中不停地砍击马腿。

日本武士的这种做法倒是让多铎吓了一跳,不过终究是骑兵厉害,几日下来后,德川赖宣的武士全军覆没,农兵也全部投降,不过多铎、孔有德部也受损严重。

在大战之前,多铎部还有步骑万人,此战过后便锐减到一半,还能战斗的只有五千人了,孔有德那里也相差仿佛,朝鲜八旗丧失殆尽,汉军旗也锐减四成,只剩下六千汉军了。

但他们终于胜了,不过当他们得知瀚海军已经将四国岛除了高知堡意外的其它地方全部拿下,并封锁住岛屿四周的海域后,也是彷徨起来。

……

高松城。

得知德川赖宣覆没后,城里的德川光友知道光凭区区高松城是守不住的,因为,这几日,瀚海军的火炮不停歇的轰到城里,从昨日开始,他们开始用那让人闻风丧胆的“热弹”了。

可怜整个高松城,除了城墙,全部都是用木头搭建的建筑物,昨日瀚海军只是试射了几发便在城里造成了大火。

此时得幕府,已经将大夏、大清之战的细节了解的差不多了,他们自然也知晓了大夏国有这么一个大杀器。

与其被困在城里烧死,不如出城堂堂正正一战!

德川光友带着全部的军队出城了。

不过令他失望的是一出城,他手下的农兵就哗变了,纷纷跑到敌人那边。

“八嘎!”

德川光友大骂道,他将自己的上身衣服脱了,光着膀子带着五百武士冲向了瀚海军的炮兵阵地。

迎接他的是漫天飞舞的散弹。

瀚海军很卑鄙,留给他切腹自杀的机会也没有。

御三家完了,虽然他们在茨城、和歌山、名古屋还有一些力量,不过想要聚集到眼下这种程度,恐怕还要十年才行。

十年,大夏国还会给幕府这个时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