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图阿拉(上)

新赫图阿拉,也就是以前九州强藩熊本藩所在的熊本城。

以前的九州,战国时代号称九国,故称九州,其中熊本藩的位置处于正中间,周围平地也最大,实际上是九州三强藩,北面的福冈、中间的熊本、南面的萨摩中最强的。

九州之地,比台湾岛还要大四千平方公里,平地更是多过台湾岛,在以前的战国时代便有接近两百万人口,德川幕府开启后,虽然发生过岛原之乱以及豪格入侵事件,到了眼下,依旧有一百五十万户左右的丁口。

更为关键的是,“大清”皇帝豪格占据此地后,在大夏国的提点以及自己的领悟下,很快就意识到日本人主要是那些武士阶层在发挥作用,普通农户与之前辽东的汉人农户并无大的分别,恐怕服从性还在汉人农户之上。

于是,另外一场大屠杀开始了,整个九州岛的武士阶层在他们进入岛屿后的五年时间里几乎被屠戮殆尽。

当然了,如此大的岛屿,想要将武士全部除掉也不可能,有不少驾着船只逃到了南面的琉球群岛,然后就像那些大明嘉靖、万历年间的倭寇那样,以琉球群岛为基地,不断北上袭扰九州岛沿海,让豪格烦不胜烦。

当然了,此时,控制琉球群岛的是大夏国,他们放任了这种局面存在。

但豪格手下的孔有德毕竟是东江宿将,就在三年前,在一场海战中,他指挥舰队在九州岛南面的种子岛附近几乎全歼了来犯的原九州武士出身的海盗,那场战事过后,九州岛才稍微消停了一些。

一百五十万丁口,几乎与努尔哈赤拿下辽东后的丁口相差无几,何况,此时附近并没有关宁铁骑以及东江镇游击队,豪格的日子按照常理来说应该不错才是。

豪格也是这样想的。

在他的想法里,以九州岛为基础? 徐徐进图本州岛? 进而占据整个日本? 届时或北上“收复失地”,或就在日本列岛作威作福,都使得。

但他身边的代善、马国柱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他们异口同声说道:“陛下? 千万要对大夏国保持柔顺? 有半点忤逆之处,以彼等海上的实力? 大清再一次覆亡就在顷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原本的历史上,豪格的犹豫和懦弱让他的皇位被他人夺去,显示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人选? 机缘巧合之下? 他真正成了大清国的皇帝之后,身上种种弊端显露无遗。

最明显的是对待左近的多铎部。

按说在这种远窜异域立国,周围依旧强敌环伺之时,稍稍有头脑的就要放低姿态? 内里万众一心? 暗暗积蓄实力,对外则必须有清晰的战略才行。

比如对日本,你占了人家的地盘? 对方依旧有相对广袤的地盘,众多的丁口,更有强大的武士阶层,一点也不输于你满洲八旗,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发挥满洲人以前在长白山奔袭的特长,“御敌于本土之外”,学习毛文龙,以少数精锐兵力不断袭扰本州,抢劫其丁口、财货,让其防不胜防。

当敌人恼羞成怒,尽起大军前来复仇之时,由于两地隔着大海,此时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才是上上之选,豪格南下时,将朝鲜的龟船、板屋船搜刮一空,更得到了瀚海军不少退役的二手战舰,局部实力远在控制长州藩的毛利家族之上。

此时,依托强大的水师,不断在海上消耗敌人才是正理,因为你九州岛纵深太小,一旦被敌人突入领土,造成的伤害可不是区区一个岛屿所能承受的。

而幕府所在本州岛东西长达两千多里,就算被清国窜入部分领土,也不会伤及根本。

故此,清国若是想在九州岛立足,一个战略清晰的“持久战”是少不了的。

抵达九州岛三年后,代善、马国柱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代善提出的思路与上面所说的差不多,而马国柱更是提出了拿下福建对面的台湾岛,并以那里为根基,进图大明领地的战略。

其实,这两种想法只要实现一个,都会让清国的国祚延长一些,但豪格却都拒绝了。

轻松拿下九州岛之后,他便以为日本是另外一个大明,可以轻易占据,三年后,他亲自带领三万大军跨海来到长州藩,并在那里与幕府连番大战,大战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双方互有胜败,不过由于幕府有广阔的腹地,粮草、兵源可以源源不绝地从东面过来,最终豪格不支退出了长州藩。

那一战,豪格损失了约莫上万的人马,这还不算,在那一年他将国库三年的积存消耗一空。

故此,虽然幕府那边损失更大,但人家毕竟国力更强,很快就恢复过来,而清国却一直蹉跎至今,由于没有钱粮,无论是去本州岛的游击,还是南下攻略台湾都无从谈起。

而就在清国蹉跎岁月时,幕府发动了对付多铎部的战事。

此时,应该是豪格的第二个机会,全力支持多铎,打败日本后为自己再赢得几年喘息时间,不过一想起以前多尔衮、多铎兄弟与自己的不对付,豪格不顾代善、马国柱的劝告,并不打算支援多铎。

此后,若不是强大的大夏出面,多铎也不会派出孔有德。

熊本城,这座以前九州岛最大的城堡,已经完全修成了一座方圆六里的中式城堡,在代善的强烈建议下,也改成了他们建州女真人起家的赫图阿拉,此处称之为新赫图阿拉。

新赫图阿拉虽然不大,不过承袭了以前沈阳的建筑,分外内外两城,内城自然是皇城,也就是两处四进的建筑群连在一起而已,豪格南下时,不禁将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年轻妃子一股脑接受了,还将朝鲜国王的妃子也一并接受了,加上作为拉拢满汉贵族所接纳的众多妃子,他的后宫群比努尔哈赤、皇太极加起来都大得多。

兵败长州藩之后,悔恨、恼怒、失望等情绪一直缠绕着豪格,回到九州之后,他干脆将政事扔给代善,实际上他的长子齐正额已经十九岁了,若是自己不管事,应该让长子监国才是,但豪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新赫图阿拉,一场政变正在酝酿之中。

政变很快实施了。

代善死了,死在他七十岁大寿的宴会上,与历史上相比,代善还多活了五年。

若是代善还活着,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场政变发生的。

前面说过,来到九州的八旗主要以豪格亲领的正蓝旗以及代善统领的正红旗为主,基本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牛录建制,另外,便是李国翰汉军镶蓝旗、金砺的汉军镶白旗、孔有德的两红旗了。

豪格的下面还有伊拜、费扬武父子以及安费扬古的儿子达尔岱,达尔岱实际上控制着正蓝旗,伊拜、费扬武控制着包括两黄旗、镶蓝旗在内的满洲八旗余部。

由于达尔岱、伊拜都已经年老,豪格的实力实际上掌控在费扬武手里。

再就是掌握着两红旗的代善父子,代善一死,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满达海、瓦克达兄弟手里,满达海掌控着正红旗,瓦克达掌管着镶红旗。

日常政务主要掌控在代善、马国柱手里,代善一死,马国柱实际上大权独揽。

满达海府邸。

满达海、瓦克达、马国柱、达尔岱、费扬武罕见地聚到了一起。

议题只有一个。

拿掉“无能”的豪格,这已经成为众人的共识,不过是让另外的人上位,还是让齐正额提前上位,众人依旧各怀心思。

达尔岱、费扬武自然想让齐正额提前上位,而满达海却想自己干。

对于满达海,达尔岱倒是无所谓,因为无论是在朝鲜还是九州,满达海已经表现出了爱新觉罗家族新一代杰出代表的势头。

当然了,爱新觉罗家族除了他满达海,尚有一人不亚于他,那就是年仅二十四岁的豪格五弟硕塞,南下后,硕塞无论是文政还是武功都颇有建树,也是豪格用以对付诸王的一把尖刀,由于他的母亲实在太过卑贱,硕塞也丝毫不会他的皇位产生威胁。

对于马国柱来说,自然是倾向于齐正额,因为那样对国内造成的影响最小,否则一着不慎就会酿成轩然大波,大清偏隅于日本一岛之地,再也禁受不住折腾了。

不过,无论是满达海还是费扬武都不是自己能得罪的,故此,当他们在激烈地争论时,他都在闭着眼睛做养神状。

“马大人”

不多时,各方的讨论陷入了僵局,对皇位最为热切的满达海便将目光投向马国柱,这位眼下政务上的首席大臣。

在听到“马大人”三个字时,马国柱已经从神游中恢复过来了,他说道:“诸位王爷,不是微臣不敬,窃以为都不妥”

“你……”

满达海大怒,不过一旁的瓦克达赶紧拉住了他,刚才,他也意识到他们这样堂而皇之讨论皇位的更迭实在有些荒唐,不过如何个荒唐法他又说不出来。

马国柱缓缓说道:“大清能来到九州岛,殊为不易,再也禁不起太大的波折了,微臣以为,眼下我等只能讨论摄政王,而不能讨论继位者”

瓦克达问道:“你的意思是还是让齐正额上位,让摄政王辅佐他?”

马国柱点点头。

会谈不欢而散,不过由于涉及到皇位更迭这样异常凶险的大事,在座的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出去。

不过当费扬武回到自己的府邸时,却发现父亲伊拜与汉军镶白旗的固山额真金砺在一起。

费扬武终究是武人出身,不禁将今日所议之事说了出来,当然了,他没有直接说废立皇帝之事,而是旁敲侧击说出来当前的困局以及皇帝不堪其任的事实。

“万万不可!”

最近,金砺与伊拜走得很近,眼见得要成为伊拜的亲信了,这也是费扬武毫不顾忌地将此事说出来的原因,再者,将此事说出来可以将金砺拉进来,金砺手下的镶白旗汉军也是一支颇有实力的势力,真有大事发生,也是可以拉拢得力量,何况他还掌管着一部分水师。

但金砺却一下识破了费扬武等人的盘算,站起来大声发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