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岛省(下)

“有,丹后国的宫津藩藩主京极高国,鹤舞藩藩主安藤义门原本从未单独驾船来到济州岛,这一次竟然都来了”

“对了,眼下,宫津藩的藩主还是京极高广,不过其向来体弱多病,宫津藩实际上是由京极高国在打理,京极高国今年三十七岁,根据情报,其一向与其父不和,若不是京极高广喜欢的儿子尚幼,宫津藩真有改易的可能”

改易,时下日本国主、藩主、城主贬为平民的或变更藩主的。

“鹤舞藩的藩主安藤义门今年才十八岁,又是体弱多病,最近还染上了天花,这次是专门到济州岛来治病来了,上次我等治好了幕府秘密送过来的那人后,终究是纸包不住火,慢慢地在本州传开了,当然了,幕府对外宣称的是京都皇宫的近侍”

“宫津藩带了什么东西?”

“大人,宫津藩依山伴海,附近的白银产量可是仅次于久能山,京极高国这次带来银锭合计重量二十万两”

“哦?”,柳川静云一下站起来了,他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最后才说道:“他想换什么?”

“武器”

“换给他,对了,他的行踪可被幕府大目付发现了?”

“应该没有,如今的幕府将军大目付是由老中阿部忠秋兼任,不过实际的权力却操控在大老,那位连续辅佐了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德川家纲四代将军的井伊直孝手里,而井伊直孝的目付就是他的儿子,如今兼任着京都市町奉行的井伊直澄”

“而将军的侧用人,那位仅次于各位老中的近将军近侍板仓重矩,他的目付一直被我国灰衣卫监视着”

“井伊直澄、板仓重矩的人眼下将目光都盯在京都、江户、下关、出羽等地,对于近在咫尺的丹后诸藩却并没有用心”

“好,他想要换什么?”

“火枪、火炮,当然了,我等只能提供火绳枪和三百斤一下的小炮”

“他要多少?”

“大人”,那灰衣卫突然凑近了他,“区区宫津藩,他竟然需要三千杆火枪和一百门火炮”

柳川静云笑道:“你肯定打听到了什么”

那人点点头,“京极高国最近与京都北面比叡山兵学道场的由井正雪打得火热? 而由井正雪眼下深受天皇器重”

“好”,柳川静云说道,“如数换给他,另外还送给他一批冷兵器? 比如长枪? 至于鹤舞藩的安藤义门,让府城的医生给他种痘”

说到这里时? 柳川静云突然想到了什么。

“既然北面的宫津藩想要有所动作? 那么南面的多铎就不能平白让他消失了”

“可是陛下已经决定了”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有了变化,就不能太过拘泥了,秘密通知祖可法? 我军决定最后帮他们一次,会在四国岛西南处的冲之岛放置一批粮草和武器弹药,还是藏在老地方? 然他们尽快起出来,若是耽误了? 他们恐怕就起不出来了”

“大人……”

“你不用说了? 立即去办? 记住? 放一批震天雷进去,加上一批治疗战马湿疹的药材”

“是”

那人正要离去,柳川静云却叫住了他,“让下面的人去办就是了,对了,以前德川赖宣在赞岐、丹波两国大显神威,幕府那里有什么反应没有?”

“自然是有的,按照名分,德川赖宣可是当今将军的祖父辈的人物,在赞岐、丹波两战之后,声誉如日中天,在诸亲藩中的风头一时无两,为了压制他,天皇已经将以前在九州与我军水师作战大败的德川赖房调到了江户城,他不仅名列五位老中之一,还隐隐为取代井伊直孝成为大老的势头”

“嗯,对了,大明的商人有什么动静?”

“他们能有什么?眼下我国牢牢占据着江北,也并没有南下的迹象,大明的皇帝、官员、商人、百姓都是过一天算一天,对于商人来说,无非是多挣一些钱财罢了,哦,对了,明廷新近设置了提督东海洋面诸务一职,由熟悉海事的松江名士沈廷扬担任,听说也向西夷订购了不少船只和火炮”

……

盛大的交易会还在继续着,一直会延续到九月中旬,直到北风季节的到来,期间,不断有各种规模的船队到来,主持完交易会的开幕式后,柳川静云便带着十余名属下出发了。

他要视察济州岛接下来的收获情况。

后世的人都知道,济州岛虽然颇大,不过土地却较为贫瘠,到了眼下,大夏国在济东、济南、济西、济北四个县各安置了包括朝鲜、汉、日本在内的农户一万两千户,每个县大约三千户。

虽然土地贫瘠,不过由于此地都是由于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故此种植大夏国此时刚刚兴起不久的玉米、土豆还是可以的,这两样作物对土地的要求没那么高,加上蔬菜,这便是岛上农户的主要作物。

当然了,也有坚持不种地,仍旧以海产捕捞为主的渔户,就像这座岛历史上一直呈现的那样,不过在蒸汽机出现以前,由于济州岛正处于东海、日本海、黄海的风口位置,想要以海产捕捞为生,海难发生的频率实在太高,这也是此岛石头多、风多、女人多的由来。

眼下,有了蒸汽机,便可以有效逆着大风进行作业了,渐渐地,那些渔户都加入到了大夏国在济南设置的渔业公司,并进行统一的深潜培训后,再进行捕捞鲍鱼等物,如今,济州渔业公司由于气候温和,已经是大夏国最大的渔业公司之一。

柳川静云从济北出发后一直向南,朝着汉拿山的方向飞奔。

他的脸上有些焦躁。

以前迁到此处的图克塔纳部哈拉达兼济州府的同知达哈苏病重,他必须赶过去见他最后一面。

图克塔纳部是乌兰乌德索伦三部之一,原本的三部,如今的发展态势也大不相同。

罗佳部如今如日中天,部民几乎占据着整个希洛克河流域,罗家的长子罗承志是当今一等侯、驸马,次子罗继志是克里米亚总督辖区总督、一等伯,罗秀是大夏国首席大萨满,以前尼堪曾被族人准备尊以“绰勒果罗科汗”,意思与以前在漠北被族人推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差不多,都是伟大的、卓越的意思,不过是索伦人自己的语言罢了。

尼堪的位置越走越高,最后被索伦、女真、蒙古诸部尊称“博格达汗”后便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于是,为了凸显萨满教在国内的地位,尼堪便将绰勒果罗科的称号封给了罗秀,自那以后,罗秀便是“绰勒果罗科齐”了,意思是“大智慧之人”——齐,索伦语的后缀,意思是“什么样的人”,比如努尔哈赤,也叫努尔哈齐,意思是“像野猪一样凶猛的人”。

另一部纳哈塔部一直占据着希洛克河的上游,以前伊尔根布里亚特蒙古部落所在(后被尼堪消灭),哈拉达叫阿林,其子就是大夏国有名的灰衣卫安巴,在与大清之战中立下大功,后来担任顺天府同知,相当于大明的九门提督,眼下又接替皇甫端担任顺天府府尹(北京市市长),还娶了被崇祯帝砍伤但被李自成救过来的长平公主朱媺娖,也算是相当了不起。

罗佳部、纳哈塔部哈拉达罗锦、阿林都已病故,以前的乌兰乌德索伦三部便只剩下这位从贝加尔湖迁到济州岛的图克塔纳部的哈拉达达哈苏了。

故此,当达哈苏生病后,其子达春赶紧赶了回来,连尼堪也派人过来了,柳川静云不知道陛下派过来什么人,不过想一想也知道,以前的贝加尔湖以东索伦十一部哈拉达大部分都已经病逝,像达哈苏这样如此服从国家调度,迁徙到遥远济州岛的人,国家绝对不会怠慢,至少会派一个尚书一级的高官过来,没准也会将他的几位皇子之一派过来。

当柳川静云赶到汉拿山脚下时,眼前的一幕似乎让他想到了漠北草原一带。

大量的帐篷铺满了这一面的山坡,白色的帐篷掩映在青草和灌木丛中,若不是秋日依旧有些热意,不知就里的人还以为带了塞外。

实际上到了眼下这个光景,达哈苏的图克塔纳部早就整体转化成了国营牧场的职工,专门为大夏国在此地培育战马,辅以饲养一些牛羊。

当柳川静云看到达哈苏那处帐篷面前的几匹异常高大的战马,心里不禁一凛。

“陛下竟亲自到了!”

他赶紧下了战马,三两步跑了过去。

那确实是尼堪的战马,一种中亚的汗血宝马与乌珠穆沁黄骠马的后代,目前培育出来的并不多,不过已经比以往瀚海军骑兵那种以乞尔吉斯公马、乌珠穆沁黄骠母马杂交出来的战马更高了一级。

(黄骠马,蒙古马里面的上佳马种)

帐篷里,达哈苏已经在弥留之际了。

达春跪在他面前,尼堪坐在他身边,正牢牢抓着他的手。

“大汗……”

达哈苏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尼堪心中一凛,“这肯定是回光返照了”

“陛下,微臣有一个请求”

“你说”

“大汗,我生在乌兰乌德的乌德河,十几年以前,我答应大汗迁到济州岛后,当我一踏上这块土地我就后悔了,不过部族迁徙不易,国家又花了如此大的代价,我一直瞒着没说”

“……”

“大汗,我已经感觉到长生天的召唤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没告诉您”

“您说”

“大汗,您知晓以前我等索伦十一部的大汗根特木耳为何住在赤塔?”

“这?”

“大汗,赤塔,就是契丹,赤塔河,就是契丹河,契丹国败亡后大部逃到了林中,所有的索伦人几乎都是他们的后代,不过到了眼下,我等已经不是以前的契丹人了,身体里早已经掺杂了汉人、蒙古人、女真人得血液,已经分不清具体是什么人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大汗,我看这大夏就挺好,比那大辽还好,不过微臣还是希望回到乌德河,希望能埋在那里,与父母在一起”

尼堪有些哽咽了,“好,朕答应你”

达哈苏死了,随着他的病逝,如今的索伦十一部哈拉达便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尼堪的老岳父萨哈连了。

达春嚎啕大哭起来。

尼堪走出了帐外,看着远处的汉拿山发愣,连柳川静云跪倒在地也没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