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岛省(中)

第二日一早,船队就出发了,半日功夫便抵达了四岛省所在宇久岛。

时至今日,小小的宇久岛已经整体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市镇,她唯一的开口就在东南处的港口。

城堡呈菱形,外堡附近只种植蔬菜,主城堡将岛上的妙见山包裹在里面,方圆八里,是对马、壹岐、五岛各级学校、驻军、四岛海军分舰队以及仓储、航运的中心,可驻扎一个军团,眼见得大夏国是想要以此地为基础对附近的豪格、幕府势力保持威慑力。

港口常驻一个包含九艘新式战舰的舰队,另外在对马、壹岐、五岛还各有两艘雨燕号,一旦其它岛屿有事,以当下瀚海军战舰的机动力,蒸汽机开到最大速度时,除了济州岛,其它岛屿之间均可以在半日内抵达。

各岛屿上的日本、朝鲜、汉、女真人孩童都集中在宇久岛学习,除了各岛屿人口不多不得已为之外,还有在城里工业不太多的情形下充分利用附属设施的考虑。

没有悬念,在这里,依旧用汉语教学,在此时无论是朝鲜还是日本,尚未最终完成自己文字的创造,汉语文字依旧是主流文字,倒是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

柳川静云自从娶了精奇里江索伦大酋巴尔达齐的妹妹后,眼下膝下已经有了三儿一女,最大的柳川静泽也十三岁了,不过他与自己的母亲却只能住在江户城,柳川静云还娶了一名日本女子,还是五岛家的,算是他的侍妾,那个唯一的女儿就是她生的,眼下刚好十岁,叫柳川悠子。

得知柳川静云回来后,日本侍妾带着剩下的儿女来到码头迎候,柳川静云不在时,镇守宇久岛的是以前跟着他从吕宋岛回来的切支丹教徒获立花一郎,眼下也三十岁了,在经过大夏军政学校反复学习后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

而以前那名宇久岛的镇守使石田芳夫却不见踪影。

久别胜新婚,各种味道,自不待说。

柳川静云在这个时节赶回宇久岛,除了在江户城的住期已满,他可以回来外,最关键的是大夏秋季在济州岛的交易会还要他去主持。

柳川静云,暗地里还是四岛省的镇守使兼布政使。

几日后,他又带着船队出发去济州岛了。

宇久岛,作为军政中心、仓储/补给中心尚可,离豪格的九州岛实在太近,将这里设成交易中心实在太冒险。

当下,在东北亚,大夏国、大明、豪格、日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大致保持了面上的“友好”? 虽然彼此之间各有征战? 但若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势力居中主持交易,对各方都有利。

于是,东北亚最大的交易中心依旧放在济州岛。

到了东兴三年? 来自大明的大宗物品还是生丝、稻米、棉布、瓷器? 来自大夏的则是各种套件? 诸如铁器套件、化妆套件(含肥皂、香皂)、应季服饰套件、纸张、东珠、人参、皮毛等,在眼下的世界,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后三者,都保持着强大甚至垄断性的地位,这在大夏占据整个朝鲜半岛后更是如此。

实际上? 自从大夏国占据长江以北之地后稻米便不缺了? 不过在济州岛,他们依旧敞开收购。

而对于其他几家来说,提早乘着南风来到济州岛? 然后待上一个月,乘着东北季风回到原来的地方已经成了惯例。

只要能做生意,大夏是来者不拒? 包括郑芝龙在内都是如此。

眼下,柳川静云带了一艘雨燕号、两艘游隼号、一艘信天翁号(军用),加上豪格、日本诸藩国的船队浩浩荡荡出发了,于是一个罕见的情形出现了,按照常理,豪格对日本人来说是妥妥的敌人,但他们依旧聚在一起前往济州岛贸易。

这也是因为大夏国的实力实在强出其它势力太多所致,放在后世,那可是妥妥的超级大国,若是这样的地位放在除大夏意外任何一家头上,绝对办不成。

“哐哐哐……”

蒸汽机的轰鸣声,就是大夏强权在海上的证明,一想到大夏国竟然能“改天逆命”,不顾风季而兴,再有不甘的人也会在冰面上服服帖帖的,特别是对日本这个号称东照大神的子孙来说更是如此。

蒸汽机,可是时下大夏国最大的秘技,自然不可轻易示人,但由于日本诸藩国、豪格的船队都是帆船,柳川静云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最后几日后才抵达济州岛的北港。

大夏国在济州岛的经营迄今也接近二十年了,二十年过去后,这里已经成了一处东海明珠。

岛上设置了济南、济北、济东、济西四县,在汉拿山下设置有牧场,府城所在的济北城更是利用船运过来的煤炭、铁矿石、铜矿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铁器、铜器冶炼和制造,以前,这里是大夏国的冷兵器制造中心,眼下,除了冷兵器,也给他开放了火炮、火枪、手榴弹、火药的制造领域。

另外,由于大夏国先进的高炉冶炼工艺,这里出产的铁锭、铜锭也大受各方势力的欢迎,也是当下大夏国除了各种套件之外最大宗的利润来源。

当然了,为了有效管控风险,一个“外贸版”也是少不了的。

眼下,在济州岛主持日常政务的还是以前被朝鲜国王流放到此地的犯官后代郑大勋,得知柳川静云回来了,他也带着济州府大小官员在码头上迎接。

柳川静云第一个走下码头,紧跟着的他却是一名特殊人物。

以前在平户岛,郑芝龙设在那里的商务代表是他的次子田川七左卫门,豪格大军抵达后,将九州岛本地的国主、藩主、城主杀了个干干净净,不过田川七左卫门却很醒目,一早就驾着小船投奔了宇久岛。

得知他的事情后,尼堪询问他的打算,结果他想留在大夏,而不是回到福建郑芝龙的身边,没想到尼堪竟然同意了,还让他去金州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就分配到宇久岛的舰队。

实际上,稍有头脑的人略略分析一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经过多次与大夏国在海上的征战未果后,郑芝龙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大夏国只要存在一日,在如今东亚的洋面他就只能屈居老二,何况大夏国在以风卷残云之势拿下长江以北之地后,他更是放下了以往想在海面上一争高下的心思,老老实实与大夏国做起生意来。

田川七左卫门加入大夏国,多半是奉了郑芝龙的意思——与三国时琅琊诸葛家族诸葛诞在魏国,诸葛亮在蜀国,诸葛瑾在吴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了,自从大夏国在美洲大陆垦殖以来,来这里贸易的又增加了美洲人参(花旗参)、美洲土产烟叶等物品,也算是一些不算新鲜(这些东西也能移栽到亚洲,不过质量却依旧不如原产地)但还是有些稀奇的东西。

另外,来自勘察加、楚科奇以及东新西伯利亚内陆稀奇的野兽皮毛也是另一些稀奇物件儿。

八月十五,盛大的交易会开始了。

北港附近的市场眼下已经完成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的外城,以各种不同大宗物资的存储点为中心形成了好几个街市,围绕着仓储点而来的居住区、商业区、饮食娱乐区也随之兴起。

所谓开始,无非是由柳川静云正式在外城的广场上宣布交易开始,然后一名大汉敲响广场上一面大鼓而已。

作为大型交易中心,济州岛主要招待大型商户,按照配额制居间协调,否则某一家财大气粗者,比如江南的汪家、杨家等,他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将某些珍贵物资全部买下。

在大夏国的协调下,每家能够大致按照实力得到相应的配额以及货品,大致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不满意的还可以去大夏国控制下的崇明岛,也并非只有济州岛一处可以交易。

没有悬念,在除了大夏以外的地方,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土,抑或东南亚一带,都是四下割据的势力,如同唐末的五代十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样东西最紧俏。

一个自然是粮食,一个则是武器。

大夏国的武器套件最受欢迎,包括刀、枪、火铳(火绳枪)、弓箭、甲胄在内的各式外贸版武器应有尽有,当然了,对于外销的这些物品,大夏国自然也有配额,一来便于掌握各方买回去可能形成的实力,二来嘛,大夏国虽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不过也不是需要多少就能卖多少。

于是,大夏优质的铁锭就成了另外一宗最受欢迎的物资,这些物资运回去能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当晚,在第一日交易会结束后,在济州府的一座大宅第里,柳川静云正在听长期待在北港的灰衣卫的汇报。

“启禀镇守使,第一日交易无甚特别,值得关注的有这么几点”

“哦?”

“这一次,婆罗洲的尚可喜竟也派人过来交易了,他们打着大夏国外藩的旗号,堂而皇之地通过了郑芝龙的地盘,也没有购买郑芝龙的令旗……”

“他们用什么东西来交换物资?”

“黄金”

“?”

“镇守使,尚可喜虽然在婆罗洲站稳了脚跟,不过囿于丁口有限,加上水土不服,每年死去的人高达一成,他们没有实力吸引丁口过来垦殖,便当起了海盗,一方面劫掠周边的商船,除了劫夺财物,人口也是他们所觊觎的……”

“他们就不会打出自由垦殖,少收税的口号,以吸引大明两广、福建一带的人口迁移过去?”

“谁说不是呢,不过他尚可喜可没想到这些,依旧做起了他认为来钱、来人最快得海盗,如今他成了苏禄海最大的海盗,最后还在那里学起郑芝龙堂而皇之收起了通行费”

“他这样做不会引起周边势力的反弹?”

“自然是有的,眼下,听说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及当地的土人大酋都对他恨之入骨,包括一些大的华商,他们已经有暗地里联合起来对付他的迹象,您看……”

柳川静云挥挥手,“尚可喜一下还死不了,随他们去吧,还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