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六章 大夏监国(5)赤塔①

1625冰封帝国 第六章 大夏监国(5)赤塔①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这厮竟然如此大胆!”

孙德威的面色一下变了,一旁的王骘赶紧说道:“少爷,借一步说话”。

等孙德威跟着王骘来到街角,王骘说道:“殿下,以微臣所知,孙德舜刚接任赤塔省按察使才两年,并没有违法乱纪之事,何况,该省的镇守使是博格拉汗李木根,布政使是大夏国第一次科考状元魏象枢……”

孙德威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夏国立国也十四年了,不过尼堪对爵位还是异常谨慎,目前,除了他几个儿子得封亲王、郡王,另外封王的也只有他叔叔孙传廊,延熹郡王,他同父异母兄长孙秀林,端肃郡王。

然后就是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索伦名小根特木耳,汉名李木根者,不过当尼堪一统林中诸部,独享阿斯兰汗时,为了稳固索伦诸部,他还是封李木根为博格拉汗,在北境各部,有汗位者实际上就相当于王位了,故此,李木根实际上也是有爵位的。

当然了,他这博格拉汗也就是一个名号而已,博格拉部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这一部落与政务院/枢密院体系、理藩院体系实际上支撑起大夏国的全部。

按照尼堪的规划,为了保证大夏国的长治久安,在他百年之后,博格拉部将归属新皇帝直接管辖,而理藩院则归属亲王管辖,而政务院/枢密院体系有文官系统管辖,算是加强版的“南北大王”体制。

眼下博格拉汗是李木根任着,不过在尼堪的想法里,最多还有十年便要回到他自己的儿子手中,然后封李木根一个郡王或者公爵爵位也就是了。

李木根在大夏国海军、陆军、政务系统历练多年,想必不会有特殊的想法。

而端肃郡王自从退出政务院系统,一直管辖看似重要、实际事务并不多的宗人府,因为在眼下,除了尼堪的子女,也就是孙传廊、孙秀林、孙传宇(已故)、孙秀节、李木根五人而已,孙秀林生性疏阔,巴不得如此,在他退出政务院后? 倒是乐得游山玩水? 在他身边很快聚集了一帮与他有同样爱好的文人。

在他们的第二代中? 孙传宇的长子孙秀涛如今贵为瀛洲总督辖区海军都都指挥使,孙秀节的长子孙德馨贵为工部侍郎,都是一时俊杰,其他人中,皆为中人之姿,并不显山露水,说起来这孙德舜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在索伦人中,尼堪并没有直系亲属,算起来? 墨尔根幼子、如今的安西都护府军团指挥使巴彦算一个,妹夫罗承志算一个,妹夫阿林阿也算一个,大舅子阿克墩勉强算一个。

按照尼堪的想法? 在自己逐渐退出军政事务日常事务的管辖中? 他会在朱克图、阿林阿、哈尔哈图、牧仁、阿克墩、恩索中提拔一两位荣升公爵,并纳入宗人府管辖。

按照亲疏? 阿林阿、阿克墩似乎是铁板钉钉,不过朱克图在军中,哈尔哈图在政务系统都有很大威望,故此此事并没有一个定论。

刚才王骘的意思是,就算孙德舜有什么不妥,不过他身边还有李木根、魏象枢可以制他。

李木根贵为博格拉汗,若是漠北诸部,他名义上的威望应该仅次于尼堪,而魏象枢作为大夏开国第一届状元,自从从政一来,不禁政务娴熟,且以清廉刚正著称,别说孙德舜了,就是孙秀林当面,他也能百无禁忌。

不过按照大夏国宗人府的规矩,王、公的爵位只能传袭三代,并只能指定一人(无论亲疏)袭任,并不存在像明国、清国那样,郡王有人承袭后,其他子女还有辅国公、辅国将军可任,想要获得爵位,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为了避免明国那样到后期宗室子弟满天飞的弊端,尼堪已经明文规定将公爵以上宗室子弟的数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也即,每年年底拥有以上爵位的宗室子弟总数不得超过五十人。

若是五十人中还出不了一位能够在形势危急下力挽狂澜的人物,设置再多也没用。

当然了,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就算尼堪威望极高,一旦不在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但有规矩总比没有好。

这就是孙德舜眼下的状况。

作为端肃郡王的长子,却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但若是以自身的能力,以他现在三十岁的年纪,也达不到升任一省,还是北境最为重要的赤塔省按察使的水准,其中自然有政务院照顾的因素。

据说,当孙德舜的任命书提到尼堪面前时,他并没有犹豫,而是大大方方批准了,不过他同时将魏象枢调到此处担任布政使,平衡的意味也是显然的。

不过,像大夏国这种宗室的规定,在如今的天下是罕见的,不知晓内情的,还以为孙德舜来头大得不得了,逢迎讨好他的自然大有人在。

“殿下,据我所知,孙德舜上任赤塔按察使后,似乎并不高兴,在他看来,这里虽是陛下的根基之省,却是荒僻之处,故此,似乎对政事有些荒废,他来到此处后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一去二来倒是认识了北境不少部落酋长,也爱上了珍稀皮子”

“不过我大夏自有法度,法典森然,规制严谨,想要在这里面上下其手,捞取好处,不用说是办不到的,也就是那些酋长讨好他以为将来打算罢了”

“是吗?”,孙德威虽然年轻,不过在上次尼堪去克里米亚时,实打实担任了一年监国的人,也处理过不少事务,此时又想起了尼堪告诫他的“梅与刀,梅者,卓然独立,此其品也”

“既然孙德舜年满三十了,我这堂弟应该去祝贺一番才是”,孙德威突然笑道,“就以这张虎皮作贺”

“这……”,王骘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见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自己虽是他的老师,也不敢进一步规劝,若是那孙德舜果真有鬼,自己岂不落了下乘?

于是,在一众商家炙热的眼神中,孙德威并没有将这张虎皮卖出去,而是又带走了,其中有些商家实际上是颇有势力的,掌柜的身边也不乏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汉,不过当他们见到王进宝、阿楚珲的装扮便偃旗息鼓了——他们身上既有长刀,还有此时大夏国非官方不能佩戴的短铳,人家一看就是官府的人,何况王骘是打着户部的名义过来的,虽不知具体官职,不过还是不惹为妙。

“慢着!”

众人正欲返回客栈,突然一阵喝声从他们身后传来。

孙德威转过身来,一条大汉便跃入大眼帘。

孙德威再看时,只见那些商户似乎都意识到会有这一幕,都抱着双臂准备看一场热闹。

那条汉子身量颇高,只比额硕略矮,不过也有一米八十左右,约莫二十多岁,身材魁梧,站在那里就像一颗挺拔的白桦,面相英俊,留着短须,戴着羊皮帽子,穿着羊皮袄子,一看就是附近部落里的牧户。

他的声音低沉、浑厚但有带着一些亲切,并没有让人觉得唐突的意味。

那人走到孙德威面前施了一礼,估计他也看出来了,这个年轻人才是这张虎皮的主人。

“上官”

他说的是索伦语,不过孙德威一听眼睛就亮了,这种索伦语是鄂伦春部落所独有的。

以前说过,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都是索伦人,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不过细究起来还是有差别的,比较起来,鄂温克语最接近女真语,受蒙古语影响最小,而达斡尔语受蒙古语影响最大,而鄂伦春则介于两者之间。

再者,论起相貌,鄂伦春人也是独树一帜,无论男女,好看的人比例相当之高。

“我是伊尔根部落哈拉达阿金阿,愿意用手中十张火红的狐皮换取你们手中的虎皮”

说着他将右腋下的一捆狐皮拿了出来,当他一张张展开时,包括孙德威在内的人都惊呆了,这些都是绝佳的火狐皮,那是一种包含了淡黄、金黄、深红三色的狐皮,正是火狐皮中的绝佳上品,这样的火狐皮若是卖到内地,一张少说也要三百两,十张便是三千两,倒是可以与这张虎皮交换。

看着那些商户戏谑的眼神,孙德威顿时明白了,估计是这人这几日都在这里,就是等着有卖虎皮的人上门,他好用火狐皮交换,不过像他这样的猎人卖掉这些火狐皮,这样的火狐皮,就算在依琳卡,最少也能卖上一百两。

孙德威说道:“你要用虎皮来作甚?若是理由充分,我送给你都行,若是不充分,我可不换”

他这索伦语可是他母亲多西珲教的,也是鄂伦春部落最通俗的语言,那人一听也是高兴起来。

“上官,我是用虎皮来救我妹妹的,万请上官同意”

“少爷”,此时阿楚珲凑过来说道,“那伊尔根河就是依琳卡西边那条小河,也就是以前陛下一个人从赤塔出来后,连夜经过得那条小河,陛下在我等小时候讲过好几遍,题目就是魅幻之夜”

孙德威点点头,这一点他岂有不知的,“阿金阿,先告诉我,伊尔根河怎地出现了鄂伦春人?还有多少人在那里?”

他这样问,自然是有原因的,以前伊尔根河是额腾翼部落的领地,后来几十年过去之后,由于不断向安西之地迁徙,这附近的部族不知更换了几波。

“回禀上官,我等原本是北山的部族,三年前迁到伊尔根河,丁口不多,只有一百多户,在大夏国里勉强是一个村子,目前还是以饲养驯鹿为主,以马、羊为辅”

“你要结交孙德舜?”

“……”,只见阿金阿犹豫了一下,“是”

“为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