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六十七章 进位为王(下)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六十七章 进位为王(下)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无数的百姓,围绕在祭坛南方,满山遍野,黑压压的不可计数。

北方则是军容严整的将士,分成无数方阵,密密麻麻的排列,声势遮天蔽日,百官的家人亲眷也在此边,恭敬仰望。

田丰主导着整个祭祀,将准备好的祭品、祭具逐次摆上,那繁杂的礼仪和流程,看得人眼花缭乱。

对于这些,王旭是全然不懂,甚至从未去在意过,他此刻的心情很平和,但却有种说不出的畅快,不好以言语来形容。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祭天仪式结束,沮授登台宣读圣旨,声音激动,险些当众失态。

随后,王粲登台,开始宣读封王榜文,其文笔精美,洋洋洒洒数十篇,却让人听得一点也不枯燥,不但将王旭自平黄巾以来的功勋政绩逐一体现,更是暗暗将天下其它诸侯贬得极其恶劣,超额完成了众人的预期。

待其念完,围观百姓欢声雷动,声势之大,震得天地似乎都在轰响。

“楚王!”

“楚王!”

在欢呼声中,小玉、小敏、小真、小蓉、小玲五个跟随王旭多年的贴身侍女,迅速端着花瓣,往红毯上铺撒。

按照礼节,王旭在前,徐淑在侧,微微落后半步,共同沐浴着花瓣,徐徐走上祭台!

颜明和孙尚香身为侧室,则落后五步,紧随二人!

九步之后则是貂蝉、蔡琰、赵雨、祝融、凌婉清诸女齐身并行!

众女今日皆身着盛装,他们本就美艳出众,各有特点,如今精心打扮,更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令人惊叹艳羡!

此刻百官面对祭坛而立,文武分列两旁,颇为严肃地看着这一幕,可即便是以他们的定力。也不由自主地多望了众女几眼。

王旭行至祭坛中央。深吸好几口气,才平息下心中激荡。随之与徐淑相视一笑,跪到地上。

见状,田丰端着圣旨,躬身呈递至他身前。拉长了声音高呼:“大汉卫将军王旭,接旨受封!”

“下臣王旭,叩谢天子圣恩!”王旭毫不迟疑,双手迅速拖住圣旨,握到了手中。

田丰笑笑,但瞬间又板起脸来,悄然退到一旁。

与此同时。小敏托着金盘缓步走到近前,金盘上放着的王冕和凤冠鲜亮夺目,熠熠生辉!

沮授肃穆地躬身走来,轻轻将王冕和凤冠。分别戴到了王旭和徐淑的头上。

当王旭牵着徐淑的手从地上站起时,顷刻间,文武百官尽数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拜见楚王!”

唰!唰!唰!

文武百官的家人女眷,各部将士随之跪地。

“拜见楚王!”

紧接着漫天遍野的百姓“唰唰唰”地跪倒一片又一片,叩拜之音不绝于耳。

“草民拜见楚王!”

“拜见楚王!”

这一刻,站在祭坛上的王旭面容沉静,迎着无数人的朝拜,傲然挺立。

凌厉的目光看着文武百官,看着精良的兵士,看着拜服的百姓,他的胸中升起前所未有的自信!

春风拂过,吹动着王冕上的九串旒,发出“啪啪”轻响,那声音,似乎在向天地诉说着什么……

封王仪式缓缓落幕,那块跟了王旭十多年的将军府大匾,终于彻底摘下,他没舍得扔,将其保存在自己的收藏室,永久高挂。

技曹挑选出大量能工巧匠,赶至了二十多天的新匾,也随之挂了出来,其以金铜等物铸造,雕刻着纷繁精美的图案,“楚王宫”三个大字更是出自大师之手,威严肃穆,一眼望去,便隐隐有种压迫感。

早前呈放圣旨的天台并未急着撤走,圣旨再度放到了上面,预计要放上三个月之久。

其意当然是让更多的人瞻仰,从而达到人尽皆知的目的。

由于这份圣旨至关重要,王旭更是命禁卫兵、龙虎卫、谍影部众共同负责看守,典韦、颜良、徐盛三将也一人一天,寸步不离。

十日之后,天下各方的祝贺之词接踵而来,江东孙坚、西凉马腾、韩遂、并州高干、幽州西部的袁尚、辽东公孙康、甚至是曹操和各方太守臣属,朝廷那些大臣,都礼节性的先后送到贺书。

这便是天子下诏,传榜四方的好处之一,不管众人实际怎么想,总会做个无关痛痒的面子,承认王位的合理。

三州之地,那些不太稳定的个别地区,也随之平静下来,心中不满或意图不轨的人失去了借口,便无法再鼓动。

可是天下人也并非都不清楚局势,很多人心里还是明白的,短短时间内,那些认定王旭已经心存反心的大汉死忠家族,亦或者本就别有用心之人,纷纷派出死士,或刺杀,或意欲抢走圣旨,总之不怎么安生。

对于这一切,当然是雷霆打击。

龙虎卫三个组各显神通,无论那些死士用什么招,没有任何人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至于圣旨所在,那就更不用想,根本没人能碰上,禁卫军在外围,蝶影部众在中围,龙虎卫在内部,圣旨旁边还有典韦、徐盛、颜良任意一人在守卫,除了能在白日有序观看外,连靠近都做不到。

这些小事,王旭自交托给众人后,从未在意过,他不相信有人能那么厉害。

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内府,不断查看功勋簿,并认真思考各人的才能偏向,因为他封王之后,荆襄九郡正式成为封国,将军府各种官位废置,便当重新设置官位,而封国的官职体系本来与朝廷近乎一样,就是个缩小的朝廷,他当然需要慎重。

当然,也正是因为封国的权利这般大,汉初刘邦才定下“非帝室不王”的决心,迅速将强大的异姓王。如韩信等人都给一一灭了,甚至经过多代帝王经营,还将所有封王的军政权利都逐步收回,仅剩下收税的权利。军政由朝廷任命的国相来管理。

封王麾下的小朝廷。自此也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实际权利。仅供这些封王自娱自乐,况且后期的封王,封地至多也就一郡之地,甚至还可能任意遭到撤除。说白了,也就是拿着钱奢侈享乐的皇室宗亲。

但如今的局面,王旭可不会认为官职是虚设,权利本就在他手中,朝廷难道还给他派个国相过来?关键是谁敢孤身过来拿权?

经过长达半月的清理和思索,他为了让群臣更为适应,没有急着改革官名。但实际权力却做了调整,看似与大汉无异,但实则整个军政体系,乃是按照已经逐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

公元204年4月初九。楚王宫第一次朝议,王旭对主要官职进行了分封。

以郭嘉为太尉,执掌军事,但不掌兵,兼领诸军监察之权。

其下三卿:光禄勋王飞,执掌国都襄阳城卫军,分理监察诸军之权。

卫尉王獒,执掌禁卫军,负责楚王宫防务,管理楚王宫车架、战马等物,分理楚王宫出行、巡查等各项事务。

太仆徐庶,主管兵器、铠甲、战马等各种军备研发、制造、清点及入库。

以田丰为司徒,主掌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民事,及土木、水利、交通建设事宜;

其下三卿:执金吾陈登,掌缇骑两千,统管武库及国库钱粮物资、赋税、及货币相关事宜。

大司农蒯良,掌民户、土地、农、商事宜。

宗正张松,主掌土木、水利、交通建设事宜。

以沮授为司空,主掌法律、刑狱、外交、典章制度、祭礼、文武院、科考等事务!

其下三卿:延尉伊籍,主掌法律、刑狱、缉捕断罪!

大鸿胪王凯,主掌对外诏令,外臣前来都城,负责接待安顿,记录名爵分封,处理外族及外交事宜!

太常向朗,分理过往学曹、医曹、技曹事务!兼领礼仪、科考、祭祀、典章制度,王室仪仗、宗庙看守等事宜。

此外,设立尚书台,执掌文武官员任用升迁,负责国内重大事项的决策谋划,监察除武将外的上下所有臣属官员。

尚书令一职暂时空缺,三公九卿皆领尚书事。

可以说,三公九卿的职务,大多都产生了变动,但这种变化在接受范围内,并没有人反对,至于九卿以下的各级官吏,还需要朝议过后,尚书台共同决策,王旭一个人不可能连低品级的官吏也独自任命,他不想累死。

后宫册封的问题,倒是引起了激烈争论,王旭本想将所谓后宫,名义上分成两等便够,因为他对众女是一视同仁的,但没想到群臣当场争相进谏,唾沫横飞,直将他的想法批的体无完肤。

言乱了伦常,破了礼法,坏了规矩,身为王上,这么做就等于是搅乱尊卑之分,会导致混乱云云,甚至言及,那今后是否臣子与主公之间也可以不分高低,不论尊卑,不讲礼法?

到最后,王旭没辙了,想到时代的局限所在,最终也只能将其分为四等,王后、贵妃、妃、美人!

本来群臣的建议,是分成八等,可他真没那个心,那得需要多少女人去填?恐怕封一些出来,这辈子都没去注意一眼,害人害己,又是何苦呢?所以最终坚持最多分四等!

分成四等倒是有过先例,众臣见其坚持,倒也不再进谏。

最终,在与群臣商议之后。

徐淑顺理成章地封为王后,群臣皆以为其功勋最高,贤良淑德,持家有道,又是王旭正妻,理当执掌后宫。

颜明和孙尚香本为侧室,如今进封,按照礼法,也该略高于其他妾室,所以封为王贵妃。

对于蔡琰、貂蝉、赵雨、凌婉清、祝融等女,群臣还意欲进谏再分,王旭是怎么也不肯答应了。

结果群臣再度上奏,言后宫嫔妃着实过少,有损王宫威仪,让王旭非常无奈。

这下他总算明白,历史上那些臣子,因为后宫分封之事,以死进谏的状态是什么了。

他都怀疑,若是他不肯适当妥协,众臣恐怕也会在殿外长跪,至死都不起,这个年代的士大夫们,太过重视名爵与尊卑之分了!

仔细斟酌之后,他想到几个贴身侍女样貌乖巧,自己也熟悉,又跟随多年,总算是有些感情,再加上她们平日侍奉时,该看的看了,不该看的也看了,便是在他喝醉时,为他洗澡也不是一次两次。

因此,他也就顺势将五个侍婢册封为美人,总算让群臣对此闭上了嘴巴。

至于最后商议的设立太监之事,王旭那可是好一阵恶寒,果断拒绝。

此事的借口倒也好找,只说了一句便让群臣没了意见。

“诸公难道忘却,若非宦官蒙蔽视听,焉有今日乱世?孤不欲重蹈覆辙,今后王宫之内,除却宫女外,只设女官!由她们代行宫中之事,便难以有宫内之人掌控权柄。”

朝议结束后,目前仅有三公九卿在列的尚书台,立刻汇集一起,紧急商议朝中各级官吏的升迁任免。

好在各部将军之职暂时无需变动,不在考虑之列,不然将更麻烦。

几日之后,大量任免榜文传出,原将军府终于全面向着封国小朝廷过度。

另一边,楚王宫也在原将军府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拆迁与扩建。

司徒田丰、宗正张松亲自监督,征发了大量徭役和能工巧匠,风风火火的开工,本来预计是原来的十倍大小,要修上好些年,着实让王旭吓得不轻,最后他硬是逼着整改建设方案,控制在五倍左右,能消减的工程就消减,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完成!

ps:本卷完了,新的一卷了,写得好累,拜求各位大王多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