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日本1946 > 日本战后政党

重生日本1946 日本战后政党

作者:墨罂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45 来源:笔趣阁

readx;接下来的情节中难免会涉及到日本战后的各个政党,所以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社会党(日本战后最先成立的政党)

成立时间:1945年11月2日

政治纲领: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上的和平主义

主要首脑:片山哲——书记长、水谷长三郎——总务会长、平野力三——选举对策部长、西尾末广

概况:此党性质属于中偏左。内部三大流派,左派铃木茂三郎、加藤堪十主张“容共”,中派片山哲,西尾末广,立场偏右,但又反对军部;右派河上丈太郎支持侵略战争。

西尾末广发挥自己的权术之道,将这三派融合在了一起,一时之间,此党的力量为日本最强者。

不过因为三派纠集,所以党内矛盾从建党那一天,不,党还没有成立便开始了。一部分人主张这个党应该叫社会党,一部分人主张叫社会民主党,双方谁也不肯听谁的,僵持不下只好投票决定。于是更加恶搞的结果出现了,党的日本名字,一票之差,“社会党”取得了胜利,但是英文名称却是“socialdemocraticpartyofjapan”(日本社会民主党)。

——————————————————————————————————————

自由党(最有力量的党)

成立时间:1945年11月9日

政治纲领:实践波茨坦宣言,根绝军国主义要素,准照世界之通义建设新日本。尊重人权、提高妇女地位、大力推行社会政策,以期生活安定,同时强调维护国体,反公救国。

主要首脑:鸠山一郎——组建者,三木武吉——总务会长,和野一郎——干事长,石桥湛山,石井光次郎。

概况:自由党的前身是“同交会”,是战前政友会之中鸠山一郎一派的议员为了反抗东条英机而组成的协商团体,这批人是最先在战争刚结束就开始筹备建立新党的。

真实历史上,儿玉誉士夫为该党献上了自己在中国掠夺的7000万,作为政治资金,目的就是要“维护天皇制”。而鸠山一郎也在成立大会上公开保证:维护天皇制;与无产阶级独裁政治作斗争;维护私有财产制。

自由党内,鸠山一郎与三木武吉本来是冤家对头,不过因为二战时候两人都受到东条英机的迫害,于是便相约东山再起之时相互扶持。盟誓之后,两人分手,鸠山隐居轻井泽,三木隐居四国高松。45年9月,三木只身前往东京,支持同样隐居轻井泽的和野一郎担任干事长,他也很快上位,当上了总务会长,于是自由党的中枢便被他给控制住了。不过这并不影响鸠山一郎的位置,这是外国的党,不具有中国特色。

——————————————————————————————————————

进步党(最分裂的党)

成立时间:1945年11月16日

政治纲领:没啥纲领,俺们就是为了权!

主要首脑:町田忠治——总裁,犬养健——总务会长,近卫文麿

概况:一帮人都是二战时御用政党“大日本政治会”的成员,战争结束之后,该党解散,这帮人却不甘心,于是纠缠在一起成立了进步党。

谁当总裁呢?谁都想当,于是大家开始比赛,参加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能被盟军接受;其次要有资历;最后,看谁能筹到的钱多。

前两个都是废话,这帮人资历都够,得罪盟军的都给塞到巢鸭去了,于是一帮人开始比谁能弄到的钱多。

町田忠治运气好,他一手下原来是田中土建公司的顾问,田中土建的老板是谁啊,田中角荣!这小子在朝鲜承建军需工厂,刚发了一笔财。那顾问找到他说:“田中老板,我主子说了,只要你能弄到钱,就把你小子选成议员。”

田中一听,心里乐啊,说有钱就能当官,那好,我出300万!于是町田忠治弄到钱最多,当了总裁。可是田中呢,几个月之后的选举中,这家伙不懂宪法,不懂权利与义务,只会骑个自行车大喊:“啊!热血青年在呼唤!”结果,选举结果出来之后,花了300万的田中居于11位,名落孙山了!

——————————————————————————————————————

协同党(最具泥土气息的党)

成立时间:1945年12月18日

政治纲领:追求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中道政治

主要首脑:千石兴太郎,黑泽酋藏(俺们都是大老粗,没啥首脑,就他俩出名点)

概况:这个党的成员全部与农村有关,千石兴太郎是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创始人,黑泽酋藏是日本酪农组合领导人,所谓酪农就是奶酪畜牧业,由此可见此党的泥土味了。

这个党性质中偏左,主张维护皇统,但又要求确立民主政治体制,并且要求打破包括资本垄断在内的全部封建因素,看样子是想模仿英国的君主立宪。

日本**于1922年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

日本**是在日本政府宣布非法的情况下成立,1923年便被有关单位检举,而于1924年解体。1926年再成立,并且主张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二阶段革命,目标为“废除绝对天皇制”与“实现国民主权”。1928年再度被取缔,不少重要领导人如德田球一等都被逮捕,而于1935年再度解体;直到1945年8月15日本战败投降,才被宣告合法化。同年12月,日共召开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和党章,提出了废除天皇制,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德田球一当选为总书记。1946年2月召开五大,提出“和平革命”论,认为在美军占领下,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1950年1月,**和工人党情报局公开批评这一理论,引起日共党内意见分歧并导致分裂。同年6月,美国占领军勒令日共的《赤旗报》停刊,并禁止日共全部中央委员的政治活动,日共再次被迫转入地下。1951年10月,以德田球一为首的一派召开第五次全国协议会,通过了《五一年纲领》和武装斗争方针。1955年7月,分裂的双方共同召开第六次全国协议会,批判了分裂时期的错误,选出了统一的中央委员会,基本结束了分裂状态。1958年召开七大,决定废除《五一年纲领》,通过了新党章并提出

了新的纲领草案,开始确立独立自主路线。野坂参三当选为主席,宫本显治为总书记。1970年7月十一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五项政策。1976年7月十三大决定将党的纲领、章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科学社会主义”。将“无产阶级专政”改为“工人阶级政权”。自七大以后,日共为反对日美安保条约,为独立、民主、和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进行了不断的斗争。该党主张通过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合法地、民主地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日共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1990年7月十九大时,党员有49万人。中央机关报为《赤旗报》(日报);理论刊物为《前卫》(月刊)。

1946年日本**首次投入选举,便取得5席众议院席位。到1949年的选举,日本**一度成长到39席;但是由于日本**主张武装斗争,而于1952年被取缔,武装斗争路线也导致日本**失去所有的国会席次。直到1956年,宫本显治担任委员长表示回归合法后,日本**的实力才逐渐恢复,1979年席次增加到41席,是日本**建党以来众议院席次最多的一次。日本**一度有与日本社会党合作的计划,但是后来并没有达成;日本**也一直被孤立,在国会中的政党协商往往排除日本**。

在冷战结束与苏联瓦解后,日本**也没有加入联合政府,政党的实力也没有扩张;而且在日本更改选举制度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日本**在单一选区获得席次的可能性变小;再加上日本周边国际情势的改变,导致日本**争取选票的难度增加。日本**只有九名众议院议员与六名参议院议员,以及四千名的地方议员与十席的地方自治体首长。

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和大量裁减临时工,在日本,**正在逐渐复苏。据日本**称,一年内党员增加了1.4万人,党员人数平均每月增加1000多名。在一次举行的冲绳县议会选举中,日本**还成为了第一在野党。日本《东方时报》称,日共机关报《赤旗报》的读者,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也增加了1.8万人。日本**现有党员40.4万。

日共成立于1922年7月,但却是现在日本各政党中最年长者。日共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反对当时日本的大地主大财阀政治,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反对战争,从而在战前一直是非法存在。

日共的总书记德田球一就从1928年开始一直坐了18年牢,而另一位领导人野坂参三只能远走他乡,大半个战争时代都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度过,直到麦克阿瑟占领了日本之后日共才成为了合法政党,而且在1946年战后首次选举中还得到了五个席位,到1949年的大选时,日共的议席增加到了35席。

但这就引起了日共和斯大林之间的冲突,1950年1月6日,**和工人党情报局突然发表了一篇论文《有关日本的形势》,开始了批判日共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和“议会斗争”路线。祸不单行的是,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麦克阿瑟可不管**的内部斗争,认为既然在打朝鲜战争,日共就肯定是第五纵队,于是和日共翻了脸,把日共领导人都剥夺了公职,实行预防式逮捕。就是说虽然还没有抓到你犯罪的真凭实据,但是为了预防你犯罪,先把你抓起来再说。到了1952年还干脆制定了一个《破坏活动防治法》来专门对付日共。这下野坂参三和德田球一就只能再次远走中国。

德田球一后来在1953年10月14日客死北京。两年之后的1955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有3万人参加的大型追悼会,**主祭,**亲自题字“德田球一同志永垂不朽”。

对日共的限制措施一直到1955年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获得独立之后才得到解除,日共也再次放弃了斯大林强加给他们的军事方针,确认了“议会斗争”的行动纲领,这样在1956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以及匈牙利事件没有给日共带来什么很大的困难,日共受过斯大林打击这件事反而证明了日共的先见之明。

一来是日共长期被苏共打压,二来是日共在历史上和**一直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中苏两党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日共很自然地就站在了**一边。1964年左右是中日两党关系最好的时期,那时在日共成员中有一个学习中文的热潮,甚至流行用中文来读自己的名字,但是两年之后,这个最好的友人居然变成了**“四大敌人”之一。

1966年7月,**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存在四个敌人,“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美国帝国主义,宫本显治修正主义集团和佐藤荣作反动内阁”。背后的原因是,1966年3月份访华的日共议长宫本显治在上海拒绝了**亲自提出的要求日共在中苏论战中明确支持**的要求。这样日共也就成为了和苏美比肩,甚至比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内阁更加危险的敌人。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在此之后的8月份,日共从北京撤回日共驻华代表以及《赤旗报》的驻华记者,但日共驻华代表以及《赤旗报》的驻华记者在首都机场遭到红卫兵围攻,被殴打致重伤,这样两党之间的关系完全断绝。

在朝鲜问题上也是这样,在中国“特殊时期”开始之后,日共也停止了和朝鲜的交往,在朝鲜绑架日本公民的疑惑露出水面之后,和一贯支持与朝鲜改善关系的社会党有着血缘关系的社会民主党和民主党在不少场合下很被动,但是一开始就支持追查朝鲜绑架事件的日本**和此事却无关系。

日共不但在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持反战立场,在战后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坚持了这个立场,从过去的反对朝鲜战争,反对越南战争开始一直到21世纪反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既反对美国主谋的战争,也反对苏联或者俄罗斯联邦所策划的战争,在日本能够如此旗帜鲜明地长期一贯坚持反对战争立场的政党就只有这么一个。

日本**为什么能够始终如一地在重大问题上采取正确立场?长期以来历任日共书记局长、委员长和议长,继德田球一、宫本显治之后的日本**第三代领导人不破哲三日前出版的回忆录《时代的证言》也许能够提供一些答案。

不破哲三是日本一位很典型的经过一高进入东大的学历贵族,但这位16岁就参加了**的精英最后还是拒绝了主流社会的邀请而在**内干了下来,连续11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日共区别于其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日共领导层一直是由知识界精英所组成的,日共书记长志位和夫是东京大学毕业,早期的河上肇、宫本显治等日共领导人也都是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这种现象的由来是因为原来的东京帝国大学是一个连特高警察都插不进手去的特区,即使在战时,东京帝大里仍然可以公开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所以东京帝大的毕业生们多少有点左倾,起码对马克思主义并不陌生,出几个**员是理所当然的。

不破哲三的回忆录除了本人的经历之外,有很多非常珍贵的资料,他是为数不多的还在世的见过**的人,而且就是那次有名的宫本显治对**说“不”的会谈的见证人。

此后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尼克松和田中角荣的访华,使得美国和日本政府不再是中国的敌人,**之后的中国领导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和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直到1997年,中国曾经的四大敌人中,有一个日本**依然戴着“敌人”的桂冠。

实际上早在1985年**就曾经通过罗马尼亚**向日本**表示过恢复关系的建议,但日共方面不肯让步,坚持要**认错并中止和反日共组织的联系。一直到了1997年底,对外联络部部长戴秉国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地把“中日两党关系正常化”作为1998年的任务之一,这样才有了中日两国**的关系正常化。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