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14章 就是要搅一搅天下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14章 就是要搅一搅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见余老头恼怒,刘卫民却微笑点头,笑道:“老大人说的是,四县位置并不是太差,不言小子田地占了四县七成,他们若真的活不下去了,其他地方的人更没法子活命,若延安,若平凉先乱、先打砸抢掠,小子还可以理解,毕竟那里是真的苦。”

“抢了粮、杀了人,毁了红薯田,还他娘地谁都不理会咱,若非洛阳回报,小子至今都不知道发生了这种事情……”

余丛升一翻白眼,嘴里直哼哼。

“活该!”

“去岁你叭叭跑到美岱召,大雪三尺你将人带回了沈辽,又是给田,又是免赋两百年,今岁各地旱灾,你咋不掏钱、不掏粮了?你若老老实实掏了钱粮,你若老老实实,给了九边因你没了银子的军卒发个千儿八百万两的,老子保证,就是乱民把西安府城抢了个底朝天,也绝无人敢抢你一粒粮!”

“大恩等于大仇的道理都不懂……抢你……抢你活该!看你还不知收敛不!”

刘卫民一阵无语,挠头辩解道:“九边淘汰的老弱,都是正儿八经的戍守边关两百年卫所军卒,小子不管……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人……再说……再说朝廷给不给九边将士银钱与小子何干?就因为这个,就要让鞑靼始终与大明朝闹腾?”

见他还敢与自己,余老头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他鼻子大怒。

“你管,就你能!朝廷不管……你管,你现在咋不管了?陕西都起了民变了,抢了你的粮食、杀了你的人、毁了干旱耐活的红薯,这旱灾够厉害吧?灾民够多吧?你咋不管了?”

“延安府六月飞雪,延安府被鞑靼人按在地上揍,你又是出兵,又是从河南调粮,延安府的兵帮你了没?西安府的兵帮你了没?”

“能的不是你了……你别是最后一个知道人家杀了你的人、抢了你的粮啊?!”

余丛升心下恼怒窝火,六月飞雪,从河南一路前往延安府,道路不知如何艰难,余丛升对刘家寨了解还是颇多的,看着名下田地颇多,还都是些地势较好的良田,可他知道,最近两三年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河南或许不甚清楚,山东之地却是最为了解,拿良田与一些没人要的劣质田置换,虽缓慢,活了半辈子的老头却知道,眼前挠头尴尬的小子在想着什么,也知道他因何没有大肆全部置换成劣田,北方易于遭灾,手里必须有些高产田保证粮食的稳定,避免手里粮食不足而压不下去恶意哄抬的粮价。

越是知晓眼前挠头小子所作所为,越是对澄城、白水、阳、韩城四县发生之事恼怒。

“哼!”

“想闹……让他们闹个够,不闹都不成,逼着他们闹,谁不闹就砍了谁的脑袋!”

看着余老头发火,刘卫民自己反而有些怀疑起自己的决定来了,是不是会把事情闹得太大了些。

马林见刘家三兄弟不吭声,犹豫说道:“国公还是听余总兵的吧,皇长子为了鞑靼小济农,草原有卒过万,刘部现今情况还算不错,国公又亲身坐镇沈辽之地,十万大军威慑鞑靼左翼,鞑靼如今并不能对九边军镇造成威胁,无论如何,九边军镇因国公而边缘是事实,心下不满也是有些的,除非国公、朝廷可以重新重视九边。”

刘卫民眉头不由皱起,神色也郑重了起来。

“澄城、白水、阳、韩城四县之事,以国公如此仁慈待民,换了辽东诸地是万万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国公想阻拦也不可能,如今……已经与天灾没了太多关系。”

刘卫民、刘卫山、刘卫海三兄弟神色极其郑重,光着膀子走来的邢烈、刘忠国、毛文龙……等将也跟着郑重无比。

“主人,小豆芽觉得老大人说的是,此时已经不是银钱、粮食可以解决得了,关内或许是该放手让人乱一乱。”

毛文龙,一个本跟个不受节制一地藩王一般家伙,听了余丛升、马林、小豆芽话语,也不由点头说道:“大帅,俺觉得刘将军说的是,咱断了九边将领、军卒的银钱,也不给了朝廷银钱,再加上百姓不知恩义、不满寨子打压的商贾、士绅,就算国公付出再多,他们还是不会满意的,索性,干脆让他们去乱,让他们去闹,看谁最后谁倒霉!”

刘卫民很有些怪异看着毛文龙,还真没想到,这家伙会说了这么一通,就在毛文龙以为自己说岔了,比较稳重的刘卫山沉默良久,说道:“既然如此,也没必要挡着他们了,只是……大哥以为阅兵就莫要去了京城,也没必要吓了所有人。”

刘卫民眉头微皱,看向刘卫海。

“二哥以为呢?”

刘卫海挠头道:“俺觉得该吓吓一些人,既然咱们决定要让一些想乱的人乱一乱,咱今后也有借口砍一些人的脑袋,就不得不小心着寨子和一些产业,阅兵……吓住一些把眼睛看在咱们身上之人,俺觉得较稳妥些。”

“邢烈觉得呢?”

邢烈“啪”一个立正。

“大帅怎么说,俺怎么做!”

刘卫民不由咧嘴一笑,捶了下他健硕胸口,对这个收服的第一个大将很是满意。

“管他的呢,咱兄弟就是要镇住一群混蛋,咱就是要搅一搅这个天下!”

“诸位兄弟,一起喝酒,不醉不归,随兄弟一同入关!”

“哈哈……”

一干光着膀子大老爷们仰天大笑,也不理会俩老头,勾肩搭背大笑远去。

余丛升很满意捋须得意,瞪了马林一眼,自顾自背着双手巡营,如今老儿最大的喜好就是背着双手,身后还要带着个老跟班巡营。

看着眼前气人老头,马林心下感慨,余家与李家有些姻亲,不管建州贼因何而兴,多多少少都与李家有些干系,正因如此,余家才因此遭受了颇多打压,朝廷调天下精锐,开原马林、陕甘杜松、南军刘无敌刘,以及李家子四路,根本就没将东宁卫考虑进去,如今辽东李家全成了在家弄孙的寓公,而眼前老儿虽镇守登莱,却是辽东第一将。

马林心下感慨,也只能低头跟在身后。

“总兵大人,镇国公在江南一家独大,任谁也不敢不给了国公这个面子,卜失兔一干台吉们听说已经到了京城,只是……林丹汗怎么也去了京城?难道不怕朝廷一刀砍了他?”

“呵呵……”

余丛升自得一笑。

“还能如何,刘部让他难受了呗!”

马林一阵苦笑,谁也不曾想过刘部会这么恐怖,比吹气球涨的还快。

“原本看着就是个吃亏赚吆喝的买卖,谁能想到刘部会成了这般,师明公公还给他们配了火枪、手雷、小炮。”

余丛升笑道:“原本老夫也是担忧,还别说臭小子还真有些手段,竟然真的拴住了一帮鞑靼人,去岁的事情知道吧?”

马林一阵苦笑。

“去岁臭小子一人给了一两银子,大过年的还发了红包喜钱,这么一丁点银钱,呼啦啦……竟然被瓦剌欺负的不少小部族,全连窝端一并加入了刘部。”

马林点头,说道:“刘部牛羊借一还一,是个傻子都想跟着刘部,瓦剌闹腾,国公与刘部配些火枪、火炮也算不得什么,就是……是不是有些冒险了?”

余丛升不屑说道:“阅兵后,就不算冒险了,有些事情你不知道,也没见过道级主炮威力,只要见了,你也是不敢有异心的。”

余丛升脚步一顿,回头看着马林,意味不明笑道:“知道浑小子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吗?”

马林一愣。

“浑小子善统兵,但他不怎么直领军将,除了辽阳时练了三千卒,后来是净军、幼军、水师,但净军、幼军、水师却皆是他人统兵训练,除了军中规矩、制度,以及训练操典是浑小子制定的外,基本上只在学堂和刘家寨两边跑。”

“浑小子最大的本事是赞画,是谋划!”

“虽不统兵,却练出数万幼军,虽不造船,却拥有三百余艘两支远洋大舰,不经商,却拥有每年两倍大明朝赋税收入!”

余丛升叹气道:“所有人都以为登莱水师是最强水师,却不知大明岛、美洲同样有两支不弱与登莱水师舰队,三百艘……每一艘大舰至少都是五十门炮以上大舰,幼军最强……水军才是浑小子最强的兵器!”

余丛升不住摇头,背着双手缓步在前,嘴里一阵轻蔑叹息。

“咱们……都被这片田地捆住了手脚,算计来算计去,却不知……浑小子还真不怎么在乎这里的一切。”

“三百艘大舰,两万门大小不一门炮,十万水卒,仅这些,每年需耗费多少银钱,谁……算计过,鬼知道浑小子每年收入多少……”

马林呆愣愣站着,忘记了跟随,忘记了思考,忘记了……脑中一片空白,呆愣愣看着摇头背手渐渐走远的白发老人。

余丛升说的没错,登莱水师一分为三,大明岛、美洲各有分建船厂,大明朝人丁较多,登莱合适树木早被砍伐的差不多了,只能从辽东砍伐树木,尽管如此,同等级船只,南洋大明岛所造、美洲所造都要优于登莱所造大舰,仅仅因木材一项,辽东所用松木船只就要差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