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13章 人心思变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13章 人心思变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魏广微眉头紧皱,微微摇头,说道:“泽厚并未深入探究,刻意放纵并非毫无益处。”

见几人疑惑,又说道:“国公自入朝以来,所作所为皆有利于百姓,于百姓间民望颇大,而激怒了国公……正如国公此时下令封锁河套草原,堵塞百姓进入草原,废弃高产作物种植,封闭粮庄平抑粮价,收缩各处皇庄等等……这会让百姓由恩而仇,有利于朝廷民望提升。”

刘之坤微微点头,同意魏广微话语,可又些想不明白了。

“朝廷意欲让三兄失了民望,可三兄又因何如此?”

魏广微眉头更加紧皱,有些疑惑看向远处随哨而动帅级兵卒。

“或许……会死很多很多人……”

……

五人不再开口,只是有些疑惑,有些不解,有些猜测看向摆臂、踢腿、踏地之人。

“嘀!”

“轰!”

……

“立……正!”

“轰!”

……

“向左……转!”

……

“一二一……一二一……”

……

刘卫民跟个小兵卒一般,他都如此了,自大板升城跑来的原大同卫所军卒,自奴儿干都司跑来的野人女真,自平安道过来的毛文龙所部,自山海关前来的卫所军卒……看到大元帅都老老实实的抬腿踢步,哪个心下还敢有怨言?

抬腿踢步、列队站队最是枯燥乏味,尤其是在烈日当头暴晒天气,但凡是**,那就没几个愿意的,就是站着了,心下不知如何骂娘呢,可一旦大将军、大元帅也成了小兵子,那又成了另外一回事。

不仅仅是刘大驸马、刘总管、大明镇国公成了小兵子,猛如虎、马林、余丛升、刘卫山、刘卫海、毛文龙、刘忠国……大大小小将领们全成了小兵子,皇家学堂兵科教喻们反而成了训练领队。

这么多大将跟着自个训练,那还有啥埋怨的,傻愣愣练吧!

一日下来,马林、余丛升浑身上下跟散了架似的,全没了食欲。

刘卫民成了两人内务打杂的,小豆芽刘忠国成了他的勤务兵。

一桌大将抱着大海碗拼命扒拉饭食,唯独马林、余丛升两人趴在桌上喘着粗气。

“三弟,俺觉得两位老将军年岁大了,还是莫要遭了这罪吧?”刘卫山三下两下扒完了饭食,看着两老人有些不忍。

刘卫民叹气道:“大哥,军议时候你又不是没在,俺啥时候要老大人遭罪了?真是的,年老了就该服老,让年轻人扛旗就是了……”

说着还偷瞧了两个趴在桌案上的俩老头,马林还罢,他不敢有啥不满,余丛升却是大大不同,军中就这规矩,一日为长,就是成了皇帝,私下里也还是老大!

偷瞧正被余老头抓了个正着,气就不打一处来。

“哼!”

“混账小子到了什么时候都还是个小混账!打今个起,老子吹哨子!”

刘卫民自辽东时就在余老头面前口花花,到了此时那更是毫不畏惧,不由咧嘴一笑。

“反正在您老面前,俺也就是个小旗,您一个总兵愿意吹哨子就吹呗!”

余丛升放眼看过去,刘卫山、刘卫海、臭小子刘卫民、毛文龙、邢烈、小豆芽刘忠国、赵三郎、刘大胆……除了马林原本是开原总兵外,还真没一个有他这个东宁卫指挥使、总兵官大,就是马林,事实上也没他的兵多,头发雪白的老头也不由拍着马林咧嘴大笑。

“老马,你可不如老子,你瞅瞅,这一桌子,全他娘滴是老子带出的兵!”

“哈哈……”

马林一脸苦笑,放眼看过去,除了毛文龙外,可不就全都是东宁卫出身的兵吗。

东宁卫的兵将是辽东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支军卒,因为种种原因,东宁卫军卒根本就不听辽东经略使、巡抚的军令,就算强令,也是应付了事,一打仗就是后撤逃跑,无论是萨尔浒、还是其他,自余丛升、刘卫民被押解入京后,东宁卫军将就不怎么听话。

随着刘卫民得到三代帝王宠信,尽管被孙承宗赶到其他边缘地,却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督师、总兵、副将、参将……千户、百户啥的一大堆!

看着东宁卫军将鼎盛,又想着自己的开原军将,心下一阵失落。

大将无数,全成了小卒,小卒的小卒再如何偷奸耍滑,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烈阳之下。

住进了军营,一干兄弟还是住一顶帐篷,好像又回到了数年前的岁月,虽脚掌磨了水泡,人却开朗了许多,就是有些小心思的毛文龙,也没了什么狗屁自立为王的心思,反而每每炫耀如何欺负高丽王叔侄俩的事情,诸人又是一阵大笑。

一干老兄弟自辽东萨尔浒后,就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因大阅兵凑到一起,总是觉得日子很短,睡在一起闹腾的就是没完没了。

因他恼怒禁售粮食,收缩皇庄后,粮价一日飞涨一日,原本正常三五文钱一斤粮食,因禁售平抑粮价,再加上确实遭了旱灾,到了七月底,已经涨到了十五文一斤粮地步,京城盐巴更是达到了五十文一斤。

朱由检大怒四十五个执事逼迫他两百万两购买江南高价盐粮,一直压着不松口,等京城各种物资飞涨后傻眼了,硬是逼着江南商贾“低价”售卖,四十五个执事们反而不乐意了。

民心,利心,一切皆利,百姓得利就会支持,没有得利,反而损失无数,百姓就会怨恨,至于之前努力做的一切也会被刻意忘记的一干二净。

卫民报社成了人人攻击的对象,刘家寨成了所有人厌恶之地,卫民钱庄储户逐渐向大明钱庄转移,甚至于挤兑现象,各产业萧条……因刘卫民一个决定,刘家寨损失无数。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传入军营,刘卫山、刘卫海两人颇为担忧,憋了好些日,最终还是提了出来。

“三弟,会不会出了大问题?”

**着上身擦拭着水珠,有些不解转头看着大哥突然问出的话语,数息才明白他的意思来,却有些不怎么在意。

“信咱的,始终还是信了咱,不信终究是不信,粮价飞涨,有些是因寨子封闭售粮缘故,有些是有人一直推动粮价上涨,只因寨子一直采取平抑缘故,才压了下来。”

“自南洋马六甲收购莫卧儿粮食,自柔佛、亚齐,自暹罗、东吁、真腊、占城、安南,自椰岛、马打蓝、万丹、渤泥、苏禄……每年过千万石粮食进入大明,进入北方。”

刘卫民将毛巾扔到大兄怀里,咧嘴一笑。

“人们的眼里只是盯着你的财富,财富越多,你付出的越多,越以为你该付出更多,该把你的财产都给了他们。”

“贪婪无止尽,因为你的财富太多,多到可以让他们变的很富裕,却始终看不到,正因这种巨额财富压底,才让他们可以度过艰苦日子,慢慢将贫瘠日子变得更好。”

“抢了你的粮食,杀了你的人,百姓无所觉,官吏无所觉,朝廷无所觉,因为这是应该的,丁点粮食,丁点损失,与每年补贴出去的钱粮相比九牛一毛。”

“百姓习惯了,官吏们习惯了,朝廷也习惯了你的善良,习惯了你的软弱退避和努力付出,已经被贪婪蒙蔽了善良双眼,老天爷想要挥动手臂新陈代谢,咱还拦着干嘛?”

刘卫山、刘卫海知道陕西四县损失算不了什么,也知道他心下有股邪火,却不知道他对尝试制止陕甘爆发的大灾难所做的努力。

福王名下王庄是各亲王之最,万历帝因恼怒朝臣屡屡作对也好,因真正疼爱儿子也罢,三个亲王儿子的田地都是各亲王之最,刘卫民一开始就将目光放在了居于中原之心的福王身上。

福王府的田地位置很好,周王府的田地也极为不错,尽管也因分封的田地不足,有些是在其他地方补足的没人要的田地,但这毕竟是少数。

用河南府上好田地,福王府、周王府置换澄城、白水、阳、韩城四县劣质田地,成了四县最大的地主,希望可以用红薯阻止民变可能。

事实证明他失败了。

有人说,首义是澄城,因贫穷,因遭灾,因这,因那,但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虚妄、借口。

他不知道是否因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造成了自己的人死伤,他知道,自己失败了,他的人死了,没人给自己一个交待,或许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只是自己的天真,但也打醒了他。

“人心思变,想变就变吧,老子推你们一把,将你们所有人全杀死,全沦为奴隶!”

刘卫民话语说的随意,刘卫山、刘卫海却一阵错愕,刘卫山皱眉道:“三弟,会不会……将来给爝儿带来些影响?”

“前怕狼后怕虎的,有些时候就该心狠手辣!”余丛升背着手冷哼一声,后面还跟着个白发老跟班马林。

“就看不惯你小子想护着这个,还想保着那个鸟样,善良的护着,想乱的就让他们全都去死!”

余丛升一瞪眼。

“澄城、白水、阳、韩城真的很差吗?你个臭小子都收了四县七成田地,就你给佃户的待遇,老子都嫉妒、不满,让老子都没法子养活一家老小了,收的仨枣俩枣全他娘地又反手给了扒土的百姓,就这样的还他娘地造反,死了也活该!”

“别跟老子说这说那的,别人家的田地不毁、不抢,偏偏抢你小子的粮,偏偏毁你的红薯田,死了也活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