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00章 二十税一的专利工本费

小手轻拍他的肚子,刘卫民无奈挠头,苦着脸就是一阵埋怨。

“咱自个的事儿都整不完了,咋又扯上了别人?”

“爱咋滴咋滴,还管不完的屁事了!”

哪怕用屁股去想,也知道一干又跑回封地的王爷们有多么愤怒,可那又如何,自个都跑来了关外,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这些。

王庄田地分了,俸禄被大舅哥削减一半,之后又被太后张嫣削去一些,这些王爷、郡王们之所以捏鼻子认了,还不是因为可以海外封国,正儿八经当个逍遥自在王,如今倒好,八字还没一撇呢,朱由检竟然告诉他们,哪怕跑去海外也要当猪养着……

想着这些就想咧嘴大笑,朱徽妍对自己男人的性子太了解,小手搂着他脖子就是一阵晃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太坑了。

刘卫民与大舅哥两兄弟先将坑挖好了,在坑里堆满了王冠、金银,正挠头怎么让一干站在坑边上的堵门混蛋自个跳下去呢,朱由检就又在他们后面挖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坑……

管他的,反正与自己无关,今日搂着大的二的,明日就得轮到小三小四,后日则是小五小六挨了一遍,一干大小媳妇才能放了他,才能安心做个泥猴子,而且这一次,是一大一小两个泥猴子一起进入封闭大院。

刘大驸马、刘大少,大的镇国公、小的镇北公,父子俩要闭关修炼,朱徽妍、沈允有了生孕,两人需要静养安胎,驸马府大小之事全交给了张氏,小喜儿每日都要背着小书包前来驸马府。

驸马府正堂虎皮帅椅只能是刘卫民的座椅,在帅椅前方各设两个座椅,左边的是张氏座椅,右边的是小喜儿,左边依次是刘英儿、徐娇、玛依拉、杨柳儿四女,右侧是乌仁图雅、吉雅、格根塔娜、以及马喀塔四个儿媳,当然了,儿媳最年长的是乌仁图雅,乌仁图雅还能安安稳稳坐着,其余的可不成,但不管如何,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还是一干女人管着,两宫娘娘们并不插手其中,所有最后决定都需要给挺着大肚子的朱徽妍过目。

家里的事情刘卫民当了甩手掌柜,小朝廷同样也是如此,沈阳府、乌龙府、宣明府、平安府(平安道)、咸镜府(咸镜道)、小琉球府、琉球府、虾夷自治县、苏禄府八府一自治县,小朝廷自个安排官吏治理地方,除了平安府以毛文龙为主外,民务皆由小朝廷自行处理,但小朝廷最后决定却需要两宫娘娘组成的长老会点头。

刘卫民并不愿意太过约束一干年轻官吏,只要专心做事,只要不是与朝廷那般私心过重朝臣一样,就是期间出了事情,浪费了些银钱,他都认为很正常,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磕磕碰碰,摔的多了,走的也就稳了,八府一自治县要么远离大明国土,要么刚刚收获得到,出了再大纰漏他都有把握平定,只是两宫娘娘们认为稳妥些为好。

遣派半大娃娃为知县也好,知州、知府也罢,组织百姓准备耕种也罢,都是民务,刘卫民只管着军方,军卒伐木、军卒清除残存树根,军卒耕种……

事情乱糟糟,各人却管着各人,混乱中又井然有序。

辽阳注视着北京城,北京城同样关注着辽阳,冬去春来,天气渐暖却略显干旱,冬日里的积雪消耗掉了空气中太多水分,冰雪消融后,北方反而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看着北方老少拖着牛马犁头开始耕种,朱由检急了。

魏忠贤、崔文升得了公主回信后,尚未等江南盐商、海商们将五百万两注入朝廷锣鼓震天的大明钱庄呢,两人立即召集了门下大大小小管事进行闭门会议,将宁德驸马府最后决定大致说了一遍,并严格各店铺、门面,朝廷发放的纸币可以收取,但只收小票额,超过五百两的一律不收纳,并且所有店铺不允许超过朝廷五百两朝廷纸币,超过五百两立马兑换真金白银。

闭门会议……也不知道魏忠贤、崔文升两人是如何商议的,除了宁德驸马府产业各管事外,外人根本不知晓。

三月份就已经是春季第二个月,正是耕种最佳之时,也是青黄不接之时,此时是粮价最高之时。

粮价最高,正常来说也是百姓购买**最低之时,而事实偏偏是反着来的,只不过百姓手里并无多少银钱购买高价粮。

自卫民钱庄、粮庄创立起始,差不多有小十年时间了,京城百姓都知道,这个时候是钱庄、粮庄最为赚钱的时候,卫民钱庄左手借贷给青黄不接的百姓银钱,百姓拿着借贷来的银钱,转手又送到粮庄手里,购买食用一两个月的粮食。

一出一进,贷出去赚了银钱,且都是短期借贷,风险小,周转快;粮食价格在最顶点售卖出去,低买高卖,短短一两个月赚的银钱抵得上半年赚的。

一看刘家寨又要新一轮收割天下财富,朱由检登时坐不住了,对朝臣们与南北商贾之间的磨叽尤为不满。

皇帝朱由检知道刘家寨收割财富规律,哪怕京城一小民也极为明了,更何况南北大商贾?

沈、王、吴、赵、方、李、慕、贺、鲍、魏、汪等十七家,南北盐、丝、茶、布、粮二十七家向挂了牌的大明钱庄注资五百万两,随后又有二十八户再次向钱庄注资六百万两,大明钱庄股本一千一百万两,共计四十五个执事,遍布十三道、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州、一千一百三十八县。

当年刘卫民趁着宝钞之事才遍布大明朝各府县,而朝廷只是用了短短一个月就铺满了大明朝,所有府县极为积极,最短时间内腾出房子成为钱庄。

就是一脸黑灰的大小国公得知了朝廷如此速度,也是一愣一愣的,心下更是郁闷憋屈,当年他整钱庄时,全天下都在弹他头皮,结果换了人,竟然这么积极主动。

“儿子啊……咱爷俩就是全天下最苦……那啥的国公爷!”

“得嘞!受了委屈,咱爷俩得补回来,回家让你娘和小媳妇好好伺候伺候咱爷俩,吃好的,补补!”

刘大驸马扛着儿子,俩国公爷抹的跟个泥猴子一般,还别说,回了自个家里还真的让魏忠贤替她爷俩出了口气。

爷俩正儿八经清洗了一边,拿着魏忠贤送来的信件直咧大嘴。

大明钱庄注资一千一百万两,不是商贾们愿意注资这么多,而是南北百姓遭了一次宝钞凄惨,对朝廷要弄个钱庄全都持怀疑态度,根本不相信,就是东林党的报纸满世界宣传,说什么国赋、盐税为抵押,《卫民报》倒也没说什么反对话语,可也没满世界宣传支持,这么大的事儿竟然连报道一下都无,百姓心下就没底了。

不热不冷的,皇帝焦急,朝臣上火,各大注资商贾们压上了身家、信誉,结果不冷不热,这可就麻烦了。

一直管着《东林报》的汪文言的确有些本事,提出再次加大筹码,来一次震撼性的注资,多多弄一些报社宣传,官员下乡宣传……

一千一百万两真金白银,一车又一车,从苏杭到南京,从南京城到北京城……几如游行示威,好几百江南如花似玉歌姬乘坐花船,更有无数官员敲锣打鼓下乡宣传,满世界不要钱的报纸乱撒,为了更加震撼,朱由检满世界咋咋呼呼,说什么国赋五千万两注资啥的,还别说,效果还真的不错。

名声打了出去,银钱也入库了,等到印制“明票”时却麻瓜了。

看着魏忠贤信封里的“明票”样式,刘卫民一阵无语,一干大小媳妇们全捂嘴轻笑,看着比宣纸稍厚实一些的明票,想笑又无奈,连自个书房里书写的纸张都不如,更别说防潮、防腐了。

大明朝的书生都是使用毛笔,所用的笔墨要求吸墨、干燥较快,因这些硬性要求,也只能是柔软且薄的宣纸,而学堂、军中所用的都是硬性铅笔,后来有了橡胶,也出现了可以吸水存放墨水的钢笔,因笔头较硬,所用的纸张也须是硬实纸张,但这些纸张与龙票所用的纸张就没法子比了,龙票所用纸张以麻、棉、柔性较强的结香皮混合制成特种纸张。

“一成收取费用……这种纸张本就极为费钱,而且还有专利费啥的,也不算太坑了朝廷吧?!”

众女轻笑,朱徽妍却白了他一眼,百分之十的收取费用,朝廷屁银钱没赚,就要支付给他一百多万两,这生意……

“朝廷的人也就这两日就到了,一成的价格确实高了,哪有你这么欺负人的?”

看着媳妇白眼,刘卫民挠头苦笑。

“媳妇向外……成成,相公不说了,但这事儿吧……一两银收取五分银,不能再少了,再少就亏了。”

看着他睁眼说瞎话,挺着肚子的朱徽妍又是对他一阵翻白眼。

“那个……相公饿了,脑子都被饿成了浆糊……”

见自个媳妇翻白眼,刘卫民赶紧起身拍着脑袋,又将与小喜儿玩闹的儿子提溜着出了厅房,见他如此,朱徽妍也知道他不愿再低了,心下无奈也只能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