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99章 大兄是定鼎之将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99章 大兄是定鼎之将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安南的烂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刘卫民也从来没有三年五年,就可以得了个真真正正的“安南道”想法,在他看来,至少欲要数代人,如同磨盘一般,慢慢抹去安南以往的历史痕迹,如此才能收拢了安南民心。

可有些时候,他都整日挠头了,咋就没人与他正儿八经的打打配合呢?

朝廷想立起个钱庄,甭管目的是什么,他都不想太过插手过问,你过你的,我关我的门,大家各过各的,相互保持距离就是了。

钱庄破烂事不想管,曾经堵着自家家门、给自己添堵的王爷们烂事更不愿搭理,可郑贵妃皇奶奶不吃不喝,他就没法子不管不问了,刚打算自我禁欲十天半个月,正儿八经的弄他的蒸汽机呢,又不得不唉声叹气,一身油污,屁股挂着叮当作响扳手、锤子、钳子……回府。

一屋子坐了好些妇人,这个劝过那个劝,还没进屋呢就听见皇奶奶大骂,一脸苦闷坐在床头,端着个汤碗叹气。

“皇奶奶,您老可不能这么再折腾孙儿呢,不就是皇叔、父皇有个小心思吗?至于您老这么不吃不喝、折腾孙儿么?”

一屋子女人听着皇叔没感觉,听着“父皇”却是一愣,全都一脸怪异看着脸上油污还未清洗的刘大驸马。

“皇叔、父皇想做安南王,孙儿让他做了也就是了,小心思惹了祸事……那也算不得什么,朝廷遣人去安南为官,咋来的咋赶走也就是了,还能有多大的事儿?至于您老这么故意折腾孙儿么?”

刘卫民将郑贵妃搀扶着拉了起来,心下也知她心疼儿子,担忧他恼怒故意如此,就凭皇爷爷牌位在屋里摆着,他还能如何,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怎么太过在意安南,只要安南承认是大明朝国土,承认是特区,不搞分裂,谁做王爷都无所谓。

郑贵妃估摸着也得了他的保证,又摇手赶走了一屋子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再闹腾,顺梯下楼,不吭一声在他服侍下张嘴吃了饭食。

“要不要再来一碗?”

还剩了一口饭食,刘卫民三下两下将剩下的一丁点底子扒拉到了嘴里。

“皇奶奶想吃海参。”

“海参……也不知厨房里弄了没,要不再喝完粥水吧?”

“要喝你自个喝,老娘一肚子咣当!”

“哪有皇奶奶说的这般,红枣、莲子、花生、上好的江米,挺浓的米粥……”

郑贵妃恼怒瞪眼,刘卫民苦笑点头。

“成!不愿喝就不喝好了,咱家有的是海参,您老想怎么吃都成,不过咱可得说好了,若需要等一时半会儿,您老可不许恼怒,不许再闹脾气,孙儿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郑贵妃点了点头,刘卫民正要起身让人现做海参吃食,郑贵妃一把拉住他。

“皇奶奶也不是故意找事儿的……就是……担心你恼了你皇叔……”

“嗯,没多大事儿。”

刘卫民起身将碗筷送出门,反正都回了府,没必要转身离去,在皇宫的一大家子里,也就皇爷爷万历帝、贵妃皇奶奶最是让他看重,不仅仅因为恩情,更多的是两人在高山上看的时间更久,经历的事情够多,郑贵妃身上无可避免带着皇宫内内争特点,可身在皇宫谁又不是争风吃醋?

环境使然,刘卫民也早已看开,若非两人护着他,估摸着也绝不可能走到了今日,做人要感恩。

郑贵妃不再提及安南烂事,反而对他自己关着自个颇为不满,至少身边该有个女人在那座院子里,对他每次回府都是满脑袋脏污很是不满。

心下感动又无奈,他是老师,是领头人,也确实有带着个女人贴身照顾的资格,可规矩就是规矩,有些地方安保等级较高,自个带头破坏规矩,他人也不会当回事,研究员被规矩约束了几十年,可能不会因为些许外因泄密,谁又能保证家属也是这般?少一人知晓核心技术,就少一人泄了他的机密。

自个也只能稍微与她说了下,说着家里的杂事,不愿说些工作上事情,更不愿提及朝廷之事。

郑贵妃看着蛮横霸道,其实也容易哄着,当小孩让着,随着她性子也就是了。

家里有了两个大肚婆,好不容易又留在家中一夜,干脆就将两个大肚婆放在一起,跟多年老夫老妻一般,两女也只是笑骂了他一句,对此也不怎么反对,都是大家女,有些事情两人比他看的还开。

不用别人帮忙,刘卫民跳上床一阵折腾,将被子一一铺好,搀扶着两个女人坐在床沿,自个低着身子为两人洗脚,朱徽妍还好,她早已习惯了他的服侍,沈允知晓他不喜自己裹着的小脚,可都成了枕边人,又能如何?

每次看着她残疾了的脚趾,刘卫民就会忍不住唠叨几句,沈允也有些习惯了,不开口接话,就算开口也会用朝廷、寨子、江南……啥的将他注意力吸引开来,她一直都是极为聪明的女人。

将两个女人送上床铺,自己只是睡在床外侧。

“呼”

一口长气大力呼出,老远距离就把烛火吹灭。

“老爷,大老爷今个来了信件,说是想让孩子过些日送到府上。”

沈允开口,抱着刘卫民腰腹的朱徽妍说道:“妍儿不是多嘴,只是觉得……大哥、邢烈将军是不是动一动?”

刘卫民认认真真想了下,说道:“大哥、二哥、邢烈于国有大功,相公这么多年一直压着他们,主要是因咱家并无可靠之人,北方不能有太大变故,这才需要绝对信任可靠之人。”

“他人都得了高位,二哥成了咸镜道督抚、小豆芽是奴儿干都司都督,唯独大哥、邢烈两人屡屡正面硬扛建州贼,幼军历练也多是他们代为统领,居功最大却至今未有太大变动。”

“唉……”

“二哥勇武,每每临阵勇争先锋,与卢象升性情有些相似,身上却有极重江湖义气,可为偏锋,不可担生死重任。”

“大哥性子尤为沉稳,存在感却不是很高,最为合适镇守险要之地,可数十年如一日,是将来幼军最为合适的统帅,爝儿今后若真的登基为帝了,大哥就是朝廷镇国定鼎之臣,关键时用大哥,绝无半点差池。”

沈允虽精明,但在政治格局上就差了朱徽妍一些,听了他话语,若有所思道:“老爷是说……故意让大老爷领山海关,随时可领兵入关以镇天下,又因大老爷存在感不是很强,他人也不会太过关注。”

“嗯,大概就是如此。”

刘卫民轻声说道:“山海关因袁崇焕而军心浮动,不管咱们如何赶走了一干辽东军将,终究有一点无可避免,孙太傅经营了数年山海关。”

“关外不同于关内,外来人想要让整日钻林子的家伙听话很难,广宁卫总兵是大哥岳父,我刘家四兄弟本就是辽东之人,换了其他人都不怎么合适,也只有大哥较为合适,将来咱们一家人总是要离开的,朝中若无军方权威持重重将终究不妥。”

“总兵大人年纪大了,监军大人也相差不多,净军、幼军都较为特殊,两军将领将来会不会留在大明朝也不一定,就算留了下来,因为他们与大明各卫所军卒不同,跟个异类似的,能不能被天下各卫所承认还是个问题,除此之外还哪些?”

“卢象升?”

“孙传庭?”

……

刘卫民微微摇头,别说是他们,就是跑去了北京城的一干辽东将领们,在此时也根本算不得什么,他的臂膀放在媳妇头下,沈允好像不愿自床铺最里侧受了冷落,秀发紧紧贴着他怀搂着媳妇的臂膀,两女静静听着大兄刘卫山事情。

刘卫民想着卢象升、孙传庭两人,微微摇头,说道:“他们都太过年轻,军中是讲资历的地方,就算成了大明朝兵部尚书也很难压得住二哥、毛文龙、小豆芽,很难压得住九边军功卓著将领,而大哥就没问题了。”

“山海关本就属于九边重镇,九边之将乃天下武将之首,九边稳则天下不乱。”

想着不久后陕甘民灾,想着很可能陕甘边镇卫所兵乱,心下又是一阵暗自叹息……

沉默良久……

刘卫民叹气道:“爝儿此时年岁还小,等他年长了,九边一干将门老将也都差不多没了,大哥却正是武将鼎盛之时,无论对于咱们宁德驸马府一系军将,还是九边、天下各卫所,大兄都有足够的威望替爝儿镇守天下,以安江山社稷,又因大哥性子敦厚、沉稳,也不可能出现欺负爝儿之事,是过渡时期,最佳稳固社稷人选。”

沈允透过黑暗影影绰绰,很是凶狠瞪了他一眼,很有些打翻醋坛子意味。

“老爷就是偏心!”

朱徽妍却紧紧搂着他腰腹,嘴角更是温和满足……

在媳妇头下的手臂展开,反手捏住混账女人皱着的鼻子就是一阵乱晃。

“还反了你?若不给老子生了个儿子,看老子咋收拾你!”

混账女人听着他恼怒,反而不吭声了,也不挣扎躲开他的大手,临离开坚挺鼻梁时,在光洁脸上又捏了一把。

“相公惯会胡闹,可莫要乱动伤了孩儿,皇叔的事情怎么办?还有那些王爷们又该当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