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55章 活着一日就砸不到他人头顶

小辣椒徐娇看着无数人挑着华盖、牌旗、龙旗……远去,皱着眉头仔细吩咐了番幼军收拾场地上的杂物后,这才带着人返回。

辽东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大板升城也得知了具体情形,但因三尺大雪无法让数万大军北上,只能静等调动军令,直到三月辽东战事结束,福化城才得到返回京城的军令,留守的各将商议后,决定前后、左右四协各自留下训练稍短的丙字营留驻草原,领最强军卒回京镇守。

幼军有前后左右中五协,另有炮兵、骑兵、辎重兵辅助三协,辅助三协人数不定,是依照主力作战五协需求而定,主力作战五协基本上都是一万军卒,各协同样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协,每一个协下辖两个营,营一级之下不再分“前后左右中”,只以“一到十”百户统领。

幼军有“一营二营……”说法,也有“甲乙丙”之分,“一营二营……”只是根据创建的先后命名,“甲乙丙”则是按照战力强弱划分,早先年创立的并不一定是战力最强的,后建的照样可以后来居上,赶超先前的老军。

公主炮轰山海关的同时,也不知道哈克台吉这位草原总管府女大总管是如何说服的李怀信、柴国柱及诸多军将,竟然让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幼妹玛依拉领数万幼军返回京城。

幼军动身返回,自杀虎口进入大同府,朝廷就已经得知了消息,甭管什么幺蛾子也只能压在心底,但这不代表朝廷一些人就会向刘卫民低头。

混乱了大半年,京城百姓全乱糟糟的,自太祖时,朝廷就不住增发宝钞,以至于让百姓损失无数,好不容易熹宗朱由校停发了宝钞,小皇帝刚登基就出现朝廷要没收了卫民钱庄,京城更是谣言满天飞。

百姓不管朝廷谁当皇帝,也不在乎朝廷大臣们是谁当权,更为在乎的是手里的龙票国债、龙票宝钞还能否兑换银钱和使用。

朝廷的作为让百姓恐慌,唯恐已经不再贬值的龙票一文不值,紧接着上千宗室子、过万海子湖净军打砸朝廷官吏府邸,本应引起整个天下震动的恶劣事件,奇怪的并无多少震动,就是弹劾刘卫民的奏折也远没想象的这么多。

京城的恐慌在冬日时就蔓延了整个天下,随着刘卫民再次打砸官府恶劣事件后,百姓恐慌得以缓解,辽东大混战再次牵动着无数人心,谁也无法想象,数年的建州贼就这么短短数月间崩溃、云散……

经历了南京大震动后,南京与北京城一般,请辞官吏数十,也跟着几乎换了一遍,南京镇守太监崔文升却稳固如山,他是神宗之时的老臣,因“红丸”之事差点丧命,无论投靠谁都无法保住自己性命,最终还是郑贵妃开了口才来了南京养老,如今数年过去,甭管哪个开口,他就一条心思,万事先跑去织造府一趟,而他也成了唯一个一直无法动摇的南京镇守大佬,余者全都罢免的罢免,请辞的请辞,就是沈允的伯父也请辞回家养老。

拿着一封信件的崔文升再次带着一些宦官来到织造府,毫无意外的被请入了府邸,沈允刚刚与杨柳儿商议着养蚕之事,还未来得及谈起公主炮轰山海关呢,府门管事就跑了过来。

“公公前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民女也好出门迎接一二。”

沈允将崔文升迎入府内,两人刚分主次坐下,崔文升就一脸苦笑道:“郡主客气了,南北直隶动荡,天下民心不稳,也就驸马爷能镇住了我大明根基。”

说着,将手里的信件送到沈允手里,说道:“驸马爷先夺鞑靼之大板城,又一日间平灭建贼,北地虽诸事颇多,却已有天下盛世之兆。”

“老奴虽一不全阉奴,却也知晓大板升城被夺、大公子为鞑靼济农之重,驸马爷虽还让卜失兔及一干鞑靼台吉居于大板升城各寨城,可那里已为我大明之土,与三娘子之时不可同日而语,大公子为鞑靼济农,建州贼又一日平灭,九边各镇所需军卒已无需如此之多,为朝廷每年可省三百余万两银钱。”

“可……可老奴不明白,当此之时,朝廷又因何要裁撤些驿站、增百姓之赋税?还有就是担心公主当此民心不稳时,炮轰山海关会引起天下不满,南京各衙门已有官吏、学子准备上京弹劾公主,老奴心下甚是担忧,还请郡主解忧。”

崔文升一开始还能在沈允身前挺直着身子,可随着时间推移,沈允几乎掌控了江南所有商贾,江浙、福建、广东水师、广西、云贵、四川半数卫所皆以她为首,甚至江浙江防从上到下都以织造府为令后,他的腰杆就没敢直起过,唯一庆幸的就是织造府从不过问税监、矿监、河监一干宦官。

沈允一边低头看着手里信件,一边听着崔文升担忧,嘴里微微轻笑。

“崔公公无需担忧,老爷再一次打砸了京城上下官吏府邸,甚至连内外库银钱都抢了一个干净,百姓不也没有动静吗,甚至拍手叫好的人更多,在民女看来,公主若能再开两炮,百姓心下才能更加安心些。”

沈允回头看向站在身后的杨柳儿,说道:“通知各管事,让人在民间多传扬几句,就说……增税两厘……此为谣言,镇国公刚刚平灭建州贼,只会减免赋税,岂有增添民之疾苦的道理?”

杨柳儿微微一笑,一边为两人倒着茶水,一边轻笑道:“小姐说的是,辽东贼灭、老爷替国守九边之土,九边所用军资已无如此之多,朝廷又怎会增加百姓疾苦,女婢一会就让人澄清谣言之事。”

沈允示意崔文升饮茶,笑道:“刚刚送来的新茶,公公请品茗一二,若喜欢,让杨柳儿送去公公府邸。”

又说道:“老爷不在京城,京中确实乱了许多,公公听着也就是了,至于弹劾公主……朝廷禁了公主的足,大公子却被封了一品镇北公,弹劾又能如何?驸马府还能畏惧了不成?”

崔文升心下一叹,知道此女话语是对的,无论驸马府,无论刘大驸马犯下了何种罪过,最多也就是“禁足”了事,新帝登基了,一干大臣想要重处又如何,还不是只能在心下想想?

沈允饮了口茶水,笑道:“公公不必担忧,京里自有公主做主,咱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公公当知晓,老爷今年才二十余岁,老爷活着一日,京中无论多乱,天就算塌了也砸不到公公头上。”

崔文升忙抱拳说道:“郡主说的是,老奴前日就已经令人严查不法之人,也好与殿前军卒们一同前往海外,多为军卒们寻些奴隶仆从,解决些身后之事啥的。”

沈允微微点头,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谁也不清楚究竟送去了大明岛多少人,她却知道,大明岛上已经出现了个万人城池,数十个千人的村寨,有罪犯、战俘,有乞丐、遭灾百姓,甚至还有些确确实实是被冤屈了的百姓、官吏,沉默了半晌,还是有些担心崔文升太过胡来。

“送去大明岛或是美洲也不一定就是个坏事儿,但公公还需小心些,若真的是冤屈的百姓就莫要送去了海外,公公有权有势,钱财也不缺,将来真的辞了职司,以公公与咱们的关系,就是养老也是舒舒服服,咱们没必要遭人白眼,该送出海外,或是自愿前往的送出去,其余的就算了吧,省的无辜百姓将怨念加在老爷身上。”

崔文升忙点头,正色道:“郡主还请放心,江南各府县罪民都是咱家亲自过问的,下面哪个孩儿们敢肆意妄为,咱家绝不饶了他!”

沈允微微点头,示意崔文升喝茶,两人放下茶盏后,看着头发花白的崔文升,说道:“没人愿意入宫为了宦官,每个人都有自个难以启齿之凄惨,想来公公也是知晓,老爷素来都较为照顾宫里的公公,对待内廷之人也与常人无异,无论军中、驸马府各产业、海外无不有诸多公公居于要职,但凡勤于任事、忠心办事之人,无不加以重用,所以……公公还需给下面人说清楚些,为国办事,权利可以有,拿国之赋税,或是伸手问百姓讨要就别做了,若真喜欢钱财,我织造府可以给,驸马府可以给,可以保证他们年老后衣食无忧、锦衣玉食,若去了海外,甚至可以保证他们一个个如同贵族一般,能不占大明朝本土之财,还是不占为好。”

崔文升沉默良久,起身向沈允深深一礼。

“驸马爷待我等不全之人情义深重,老奴深为敬服,今后哪个再敢伸手,不用郡主开口,老奴亲手打死!”

“公公不必如此,老爷兼着净军都督就已经将公公们当成了自家人,没了后人养老送终,百年后没人为公公们添土祭祀,驸马府为公公们添土祭祀,幼军中多有为国捐躯将士遗孤,今后公公们也莫要寻了他人为子为孙,就在军中寻个养子吧,也算……都有个依靠。”

崔文升心下大喜,忙满口答应,宦官多有收养子养孙之事,或为香火,或以此巩固权势,但收了军中将士为子为孙终究是忌讳之事,更何况幼军如此强势军队,一旦认了幼军一子,今后朝廷就是想动了他们也忌惮无比,甚至将来成了一督抚之父亦不一定,如此好事又岂有拒绝之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