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36章 南北士子之别【三章,第一章】

“刘某承认,没有哪个人会不劳而获,行成眼前的江南文风的局面,的确需要无数年的积累,可为何汉唐宋之时,皆是北地文风更盛?”

“今日江南文风之盛,难道没有往日逃避兵灾、避难江南之北地文臣之功?”

“资源的不匹配,江南文采之人盛于北地,钱粮广胜盛于北地,春闱之江南人中举多与北地之人,难道就是公平了?”

……

“这个世界没有公平,有公平的是人,是朝廷,是诸位!诸位给公平就有公平,诸位不给就没有公平。”

刘卫民抱拳躬身一礼,说道:“臣以为,北地穷苦,学子穷困者众,与见识颇广之江南士子无法相提并论,北方之人虽不善言辞辩语,却更愿意低头任事,虽有不足,亦可成栋梁。”

“臣今日前来,一者是陛下君命,二者是想向陛下辞去安民使一职,方阁老在这方面更加稳妥些,臣也可以安心教导孩子。”

刘卫民深深一礼,所有人都是愣住了,魏忠贤却是心脏不住加速跳动。

朱由校想要开口挽留,刘卫民已经走在郑国泰身边站定,双目微闭不言。

众人相视,或是震惊,或是犹疑,原本想要提起的人选也懒得理会了,爱咋滴咋滴吧,将此事放下后,他也不再去想,反而转向宗室皇亲之事。

心下揣摩这高高在上的大舅哥话语,也不由感叹,大舅哥终于算是长大了。

“大兄。”

“嗯?”

刘卫民一睁眼,正想着宗室子嗣的事情,竟然未能发觉他到了身前。

“灾民的事情你真不管了?”

“没多大的事情,粮食送过去,事情也就解决的差不多了,无非是安排些人主持一下灾后工作,给百姓做个样子,有方从哲、高攀龙、左光斗几位大人就够了,若陛下实在不放心,陛下也可以安排魏公公主持一下。”

朱由校沉默片刻,点头道:“那就让赵阁老与大伴一同吧,也显得郑重些,顺便帮大兄安抚一下周王府的人。”

拳头捶了下眼前大舅哥,笑道:“终于长大了,大兄只管帮陛下攒家底。”

“对了,大兄,自行车还没弄了呢?”

刘卫民一愣,随即又捶了下。

“放心吧,估摸着……等迈克尔回来时,有了橡胶车子才不颠人,到时候你就知道自行车是好东西了。”

话语说完,刘卫民又挠了挠头,说道:“大兄并不怎么喜欢朝堂上的事情,在这里也无趣,还是你们自个商议着来吧,还要回去给孩子们上课呢!”

朱由校一阵苦笑,说道:“其实……其实朕挺喜欢大兄在这里的……算了,大兄待在此处不自在,还是随大兄的心思吧。”

刘卫民伸手拍了怕他的肩膀,笑道:“陛下是皇帝,今后莫要再在朝臣面前这么胡来,威仪都没了。”

“臣回去了。”

……

郑国泰看着皇帝,看着那人远去,皇帝转身走向龙椅,赶紧擦了把汗水,眼睛瞥向一干沉默不与文臣,忙又低头。

“众爱卿,镇国伯辞了赈灾安民使,朕亦以为镇国伯有句话语说的很对,天有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生下来本就不公平,朕身为大明朝皇帝,代天牧狩天下,亦当代天补不足。”

“司礼监秉笔魏忠贤,内阁**星。”

魏忠贤、**星忙出列跪伏。

“老奴(臣)在。”

朱由校拿起桌案上科考榜单,提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师明忙接过皇帝送过来的榜单,送到魏忠贤身前。

“南方士子十人,北方士子二十人,另选南方未能登科入仕者十人,北方择二十人,选未登榜宗室子孙三十人。”

“老奴(臣)遵旨!”

“传朕旨意,方从哲公忠体国,敢于任事,暂为河南、两淮安民理事会总理事,魏忠贤、**星为河南、两淮安民使,主持灾民恢复生产之事。”

“老奴(臣)遵旨!”

看着跪地两人,看向低头躬身的群臣,朱由校缓缓站起。

“镇国伯话语,诸位也是听了,公不公平自在人心,朕希望诸位能代天补人道之不足。”

“臣谨遵圣意……”

看着群臣跪地山呼……

“有奏早奏,无奏退朝……”

“退朝”

“恭送我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师明忙紧跟在皇帝身后,持着拂尘躬身远去,群臣依然伏地不起,只剩下渐渐远去的金黄龙袍背影……

一盏茶,魏忠贤从地上爬起,忙低头看向手中画着朱笔圈圈的榜单,魏广微、亓诗教紧跟上前。

“山东二人,河南四人,山西六人,陕西八人……怎么无北直隶?”

魏广微、亓诗教一愣,**星忙将榜单抢过,顾秉谦、朱国祚、孙慎行、王纪、何宗彦……一干大臣上前围观。

“湖广两人,广西三人,四川两人,云贵三人,这……是不是不妥?”

看到朱国祚神色略有不满,本还犹豫的魏忠贤反而冷淡说道:“陛下说的够清楚了,天有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北直隶都未登榜,南直隶、杨淮又怎能登榜?”

看到朱笔上画出的圈圈,王纪一阵犹豫,说道:“魏公公话语不错,论文治首推杨淮,只是……只是未能登科士子又当如何选取,是否亦要以此例?”

“老夫以为不妥!”

**星断然说道:“榜上已无北直隶、南直隶杨淮等地,岂能再无?”

朱国祚冷脸点头,说道:“赵阁老所言甚是,榜单上出现且多之地,未能登科士子选择之时就需要稍微削减!”

未等魏忠贤犹豫点头,王纪不满道:“王某有些不赞同朱阁老之言,依照陛下心意,显然是想增加偏远之地文治之风,选择也应以偏远之地。”

“陕甘、山西、云贵、广西地处偏远,朝廷理应照顾些……”

“就是,虽地处偏远之地,也是大明朝国土,本就……”

“王大人说的又没错……”

……

一群偏远之地低级官吏纷纷低声窃语,一干大佬相视不语……

魏忠贤犹豫说道:“陛下虽未言明,但南方为一,北方为二应是不变,至于偏远穷苦之地多于富裕之地,亦是理所当然,但北直隶、南直隶、杨淮等地青年才俊亦不能无人,照顾为一,为朝廷选拔干才亦是一,至于选出多少人,还需谨慎商议一二。”

众人一听,也不再开口,山西、陕西、云贵、广西等大小官吏听了他话语,紧张担忧也放了下来,未能登榜的地区官吏也不再开口。

回到天工阁的朱由校听着小宦官说着群臣话语,微微点头,手上继续做着一座微型阁亭。

刚出了朝堂,转道去看望了下郑贵妃皇奶奶,见屋内燥热,答应了她送一些硝石降温,与皇爷爷上了柱香,说了几句悄悄话,尚未出了皇宫就在西华门被一脸忧愁的魏忠贤拦住。

刘卫民低头看了一遍榜单,说道:“公公是想问北直隶的事情吧?”

魏忠贤身体微躬说道:“驸马爷说的是,咱家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请教驸马爷一二。”

刘卫民将榜单塞还给魏忠贤,淡然道:“公公觉得……陛下因何刻意不去选北直隶,因何一人都未入选,又因何让公公与赵尚书为此次安民使?”

魏忠贤一愣,沉默少许,犹豫道:“驸马爷是说……陛下对赵尚书心有不满?”

“不满……”

刘卫民一脚踢飞蹂躏了好一会的石子,说道:“不满……有些过了,陛下年岁见长,已有了些帝王心志、威严。”

想着今日殿堂之事,魏忠贤微微点头。

“身为一个合格帝王,意味着……不再受自我情感左右,喜怒不再重要。”

“究竟什么最为重要,公公若想明白,公公也定会一飞冲天。”

没有将话语说完,刘卫民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自顾自背着双手出了西华门。

看着与捶打了一朱姓小旗胸口两下,看着弓着身子的小旗送他离开,久久不语……

新掌班丁绍吕看着已经没了人的宫门口,犹豫说道:“公公,刘驸马话语究竟是什么啊?”

魏忠贤眉头微皱,却说道:“刘荣的事情处置好了没?”

丁绍吕不敢再问刘卫民的事情,忙躬身说道:“刘荣已经被赶去了菜园子,只是……公公,是不是太过严厉了些?”

“严厉?”

魏忠贤转身看着低头的丁绍吕,冷声道:“刘荣做的混账事情,换在数年前,棒杀了他都活该。”

“哼!”

“对食”本无太大事情,只要地位到了,大公公点头,一打杂老宦官也可以有对食之人,但横叉已有对食之人,几如通奸之罪,这是司礼监绝不允许的,尽管魏忠贤也曾抢了客巴巴。

看着低头的丁绍吕,知道他与刘荣相善,冷声说道:“通奸之罪如何,你很清楚司礼监会如何处置,你又真以为,咱家仅仅恼他做了此事?”

“哼!”

魏忠贤冷哼一声,几如刘卫民一般,背着双手缓步离去,只留下紧皱眉头的丁绍吕。

“不仅仅恼此事……”

声音低喃,眉头却皱的更紧了,良久后,轻声哀叹走向西华门,前去净军菜园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