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35章 没有公平【第三章】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335章 没有公平【第三章】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刘卫民微笑说道:“一方面羊毛衣物价格高、好卖,另一方面所需要付出的工钱也很低,赚的钱也就多了。”

“刘驸马,没了百姓耕种,难道粮食就不会飞涨吗?”田珍一脸冷意质问。

刘卫民转头看向田珍,微笑点头,说道:“田大人说的对,可那不正好吗?还能再大赚一笔,英格兰又有船,对面的大陆诸国有的是粮食,他们的土地很多,粮食很便宜,就算将他们的粮食运到了国内,还要比自己的国家便宜,当然了,我知道便宜,可你没粮食,你就得买!”

“奸商……如此奸商当杀!”杨涟大怒。

刘卫民微笑点头,笑道:“难道有错吗?土地是我的,不给你租种了,我就爱自个种草养羊,难道不可以?至于律法……与我何干,那是你们,是陛下……那个啥的。”

朱由校不由一笑,却摇头说道:“如此不顾百姓生死帝王,也定然昏庸无能。”

魏忠贤忙上前谄笑道:“陛下说的对,这样混账皇帝,可不就是昏庸无能吗?”

刘卫民神色却极为严肃,摇头说道:“公公又错了,就这么一个国家,却是打遍西夷诸国无敌手之国!”

“啊?”

“驸马爷,您……您不会骗老奴吧?如此不顾自己百姓,用百姓生计命根子开玩笑……这……这……”

魏忠贤傻眼了,一干大臣们也有些想不明白了,刘卫民却极为郑重点头,说道:“一个炼铁炉子要五千两,一个枪炮厂要十万两,可我没这么多钱去造它们,怎么办?”

“那我就弄起羊毛衣物,将东西卖给对面大陆之人,卖给他国,赚他们的钱!”

“从别的国家赚的钱越多,原本只有一碗的水,慢慢这碗水就会变成一缸水,一碗水我喝进肚子里,保证不一滴水,我若抱起一缸水去喝,多多少少就会出一些来,原本工钱很低只能活口的百姓就会慢慢富裕,而且我的炼铁炉子造了起来,枪炮厂也造了起来,也需要更多人手,更多帮着我去赚那片大陆上的傻帽们的钱。”

“工厂越来越多,一支火枪可以买一百石粮食,一日我可以造一杆,难道你一日能产出一百石粮食?”

刘卫民很是无行在魏忠贤肩膀拍了两下,笑道:“有时候,看起来不是很好,结果或许就是反着来的,关键是自己的目的,一开的目的若只是为了贪图享乐,而不是最终想着让国家变强,让所有人兜里都有钱,那就真的成了公公嘴里的昏庸无能,最后也只会成为路边无头尸骨而已,还会将整个国家整垮了。”

朱由校沉默许久,一脸坚定,说道:“朕明白了。”

听了这话语,刘卫民却有些不解看着他,疑惑道:“陛下真的听明白了?宗室可不比其他,还是莫要太过强求。”

“嗯。大兄放心吧,朕知晓该如何,若他们愿意,还请大兄多招手一些学员与工匠。”

听到这里,刘卫民终于开心笑了,笑道:“陛下果然聪慧至极,这么多生活困难的皇室子孙,原本也没损失多少,岁奉一百石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罢了,一年做工也能挣的回来,未来也有无限种可能,陛下也算为宗室子嗣做了件好事。”

顾秉谦上前拱手,犹豫道:“陛下,这毕竟有违祖制,还需……还需谨慎稳妥些为当。”

朱由校淡淡摆了摆手,说道:“镇国伯已经解释的够清楚了,祖制是太祖所立不假,可太祖的本意是要我朱家子孙守国、护国,如今子嗣日渐繁衍,已经让我大明百姓不堪重负,尤为严重的是陕甘、山西、河南、山东,此等之地乃我朝稳定之根基,亦是我朱家子孙抵御外敌之第一道防线。”

“镇国,辅国,奉国之名,难道顾阁老还没看出太祖之遗旨吗?”

“师明,拟旨,传朕之旨意!”

师明忙上前匍匐在地。

“老奴谨遵陛下旨意!”

“传令各家王府,各减奉一半,当地官吏监督王府,按其各王府田地、勋爵妥善分置。”

“另,各王府勤学好进者,可于皇家学堂就学,朕许以经商、务农、务工、科举入仕,与民无异,但胆敢作恶欺民者,罪倍之!”

“传令各王府,废弃海外封国五十万两者,亲王若有意为之,可前来京城择居而住,旦有封国之事,择忠良者率先许之!”

刘卫民没想到皇帝大舅哥会如此果决,竟然连考虑几日都无,当着这么多朝臣就下了这样的圣旨,一干朝臣们更是傻了眼,全呆愣看着皇帝,看着师明山呼“万岁”,山呼“遵旨”。

万炜“扑通”一声跪倒,不,不是一声,寿宁公主冉兴让比他还先行一步高呼。

“陛下英明,臣……臣替无数贫困宗室谢过陛下圣恩!”

“砰砰……”

冉兴让二话不说,照着地面金砖就是“砰砰”叩头,一旁的延庆公主王无奈,只得上前跪倒,山呼“圣君”啥的。

见三位驸马都如此了,他这个宁德驸马也不能不跪倒在地,一帮傻了眼的勋贵们也跟着跪下,接着就是一脸哀叹苦笑的文臣们。

“众爱卿都平身吧。”

刘卫民走回位置,或许感觉自己头上小梁冠就要掉了下来,正要准备抬手扶正,或许朱由校已经感觉累了,一手扶着额头轻轻揉捏,转头看向刘卫民,随意说道:“大兄,众臣以为“分值”科考颇为公正,皆以为既然公正,大兄当择青年才俊者为佳,以为大兄可以择今次春闱之佳者,大兄以为如何?”

刘卫民抬头看向一干沉默不语大臣,突然一笑。

“公正?”

刘卫民来到**星身前,看着颇为严正的面孔,笑道:“小子自知学识较浅显些,也只能教导一下娃娃们,前些日还有人问小子,说‘天有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有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说实话,小子其实挺想辩驳的,后来想一想,现实也正是如此。”

嘴里轻声叹息,转身向朱由校抱拳一礼,说道:“臣知陛下乾清宫正堂挂着‘正大光明’四字,之前与陛下言及‘羊吃人’之事,其实有些话语臣并未说出,当臣说出这个故事后,陛下与魏公公第一时间内,想也未想,就言此国之主乃昏庸无道之君,而西夷之英格兰君主还就配合了一群商贾,或许在陛下看来,这是极为不可思议之事,但在西夷看来,这却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其原因的。”

“东西方,在秦统一天下,为始皇之时,在西夷那片大陆,同样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后来东西方就走了两条路,始皇病逝后,天下动荡,以汉代秦,汉亡则魏晋代之,虽后来进入百年杀戮、动荡,终是唐宋统一天下,后又由我大明驱逐了鞑靼,堪称历朝历代得位最正之朝!”

这一刻,他像是在学堂里为娃娃们讲课一般,在大朝上低头来回缓步走动。

“自始皇统一**,这片土地上基本上都是一体的,无论哪一个在动乱之世有了些实力,总是想将之重新成为一体,因为咱们得骨子里,就有‘天下’两个字,但凡读了两天书之人,都将‘以天下为己任’刻在骨子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如是!”

“但是,西夷之国并非如此,那个强大的帝国崩溃后,至今也未能成为一体,反而成了十数个王国、公国,多了无数领主。”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始终都无法成为一体呢?难道千百年来,就没有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就无一个力压群雄之人?还是说……千百年就无一人有心怀天下之人?”

……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许多多人,后来西夷一位伟大的学者,坐着船在海上航行了五年,见识了无数稀奇古怪的动物,比如夏天最让人厌恶的苍蝇,他在岛上见识了一种飞不起来的苍蝇,比如原本是同一种的鸟儿,嘴巴却又不一样,再比如外面的大树,为何向着阳光的南面,就要比北面的要旺盛……许许多多,有的很稀奇古怪,有的却稀疏平常……”

“司空见惯了的,没人去想,也没人去琢磨,但这位伟大学者却给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扇人类尚未踏足的领域。”

“他提出了个理论,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树下的小草永远都不会旺盛,因为大树抢了小草的阳光雨露。”

“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却解释了西夷人与人的关系,竞争的关系,零和一的关系。”

“你与我竞争,山东与河南竞争,江南与江北的竞争,打倒你,吃掉所有。”

……

“这与咱们儒家思想理念不同,河南百姓是民,河北百姓同样也是民,若真的区别对待,自一开始就不认同山东百姓是民,山东也不在属于这个天下。”

“是故,我东方这片大陆,始终如一,而西夷大陆却四分五裂至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将其他人认同是自己人!”

……

“公平?”

刘卫民向**星微微摇头,说道:“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过!”

“从没!”

刘卫民坚定摇头。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终日劳苦,有的人一生下来就生在了文盛之乡的江南,或许诸位会以为这也是一代代刻苦钻研,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