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23章 欲要插手科举【第三章】

“卢兄……卢兄……”

卢象升一身异样军装刚刚进入酒楼,楼上就有一阵高喝声传入耳,楼下十几桌客人全都回头,见卢象升服装怪异,更是一直盯着他踩着“咯咯”声响上了二楼……

“老子就说嘛,幼军换了军服,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么?”

“刘驸马怎么做了这样的怪异衣服啊?”

“别他娘地羡慕了,只有幼军才有,你这一身破烂玩意,连那靴子都买不起!”

“起码……起码好几百文钱……”

“嗯嗯……俺也这么觉得……”

“俺觉得至少一两银子……”

……

听着楼下窃窃私语,卢象升胸口挺得更直了些,与招呼他的马士英一同推门走入房内。

“卢兄快来……”

朱大典摇晃着手中报纸,看到他一身一星将装,话语说了半截,人已经站了起来。

“这……这身衣服哪来的?”

朱大典一脸惊愕,一旁坐着的黎宏业却苦笑道:“卢兄是幼军荣誉赞画,自然也有了这么一身军装。”

卢象升却“哈哈”大笑,像模像样“啪”行了一个军礼,看向黎宏业笑道:“黎兄再如何羡慕也是无用啊,你还是老老实实授业传道吧!”

“哈哈……”

黎宏业摇头苦笑,摇晃着手中报纸,说道:“东主刚回京就有了惊人言论,卢兄可否看了?”

卢象升一把拍掉朱大典手臂,这身衣服刚发了下来,第一日穿上可不能弄脏了。

“方兄、刘老也在啊!”

卢象升向方逢年、刘文炳微微拱手,几人也算是颇为熟悉了,随手拉过椅登坐下,看向黎宏业笑道:“此报尚未刊发出来,兄弟就已经看过了,自然是清楚一些。”

马士英一屁股坐在卢象升身旁,叹气道:“所有人都知晓粮价一日高过一日,却从无人说过百姓多了,竟也是一种灾难。”

方逢年拿起报纸,苦笑道:“是无人提起过,可驸马之言又无人能辩驳,八亿……驸马之数甚是不习惯还是八万万五千万吧。”

“驸马言八万万五千万田确实难养一万万百姓,一万万百姓,一成甚至半成百姓生养,一年又将增添多少百姓?”

黎宏业一阵叹息,说道:“前些时候,诸位也知东主言当今之时,乃小冰河之时,言今后十数年必是灾难频繁,看起来……小冰河之言非虚。”

朱大典微微点头,说道:“朱某见了刘驸马言小冰河之事后,特意询问了弗朗机神父,言脚下之大地,确实是个球,而报上之言四季变化,黑夜白昼交替,以及江南四季皆温暖,也的确可以解释的通。”

刘文炳年纪最大,已有六十,也不知因何与他们凑到了一起,听了朱大典话语,也是微微点头,说道:“确如朱小弟所言,刘某私下里也曾询问过弗朗机人,报上言冷暖对冲,虽刘某不知其内因如何,但暴雨前冷暖感受还是可以感受的到的,连年的积雪深厚,咱们还是知晓的,北方确实是一年冷似一年。”

众人微微点头,方逢年说道:“如此说来,刘驸马也并非一定要惩罚了那些乱民,而是为了减少些百姓,为大明国土减少些……那个什么土地与人口的比例了?”

卢象升不由笑道:“报上不是说了很清楚么,那些人的确自私自利,自己遭了灾,却只顾自个肚子,不顾他人生死,他们是百姓,他们可以违法堵住运粮通道,难道其余的灾民就不是百姓了?”

众人又是微微点头,方逢年说道:“卢兄所言甚是,不能以己利而害他人,亦不能以自身遭灾而触犯律法,不能打伤、扣押朝廷救灾之人。”

卢象升微微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如此作为,惩罚一二亦无不妥,再说,东主也未说不管他们,将他们迁往辽东也是分给田地的,河南最是易于河水漫堤,人丁又多,每次遭灾都是损失无数,若可达到每人占地二十亩、三十亩之情景,想来就算遭了水灾,只以河南自身百姓存粮,亦可安然度过,更何况,平安道、咸镜道初为我大明之土,增添我朝之民亦无不可。”

“卢小弟所言不错,若一人可占二十、三十亩之田地,纵使河水漫堤,亦无法造成如此之灾,可是……一人如何可耕种如此之多田地?刘驸马之言……是否过了?”刘文炳眉头微皱说着。

卢象升、黎宏业两人相视苦笑,黎宏业叹气道:“诸位兄台或许不知,刘家寨做出了一种三刀、四刀、五刀之犁头,以牛马拖拉,一日可耕种田地数百亩,人均田地二十亩耕种自不必多虑。”

黎宏业这么说,众人也不敢不信,心下又是一阵暗自感叹。

“此报、此言一出,朝臣们、天下士子们就算再想反对也无可能,就算反对了,估计陛下也不会认同。”朱大典一阵摇头。

别说他们了,就是整个天下士子们也都知道,刘大驸马与皇帝是穿一条裤子的,少有反对之语,没见这都受灾了月余,朝臣们提出了多少良策,可皇帝就是不答应,结果刘大驸马才入京一日,就成了全权督理,成了新一任的安民大使。

就在一干人等暗自感叹时,卢象升突然整个身体倾斜向前,很是犹豫低声道:“早上天未亮是时,卢某就去了报社,得了个消息……此次安民抚民,东主欲以衮州之事,再行理事会一事,听说此时还未确定人选,听闻除了中正在野宿老外,还欲再选数十名年轻士子、官吏与之一同理事,欲以培养朝廷实干之才。”

“还有此种之事?”方逢年心下一惊。

众人也一阵惊愕看向卢象升,卢象升好像很怕别人听到了一般,左右看了下,发现并无他人偷听,低声说道:“不仅仅是这样,你们也知衮州之事,二十四县童生让朝廷很是不满,东主想借这场水灾,去除一些救灾不利官吏,三十名官吏、士子若表现尚可,最大的机会很可能直接成为一府、一州之知府、知州!”

几人更是震惊莫名,卢象升嘴里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若想得了知府、知州,没个二三十年打熬资历,绝无可能得了如此位高之职,但他们也不敢轻易怀疑卢象升话语,发生在刘大驸马身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还不仅仅如此,东主向陛下建议,说是……科考中了举,得了进士后,需要在各部行走增添理政治民之能,是先学而后仕治民,朝廷亦有先仕而后举之事,故而……”

卢象升声音愈加低弱,说道:“东主言,参与理事会救民,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学子,其德行自不必多言,若还能做出一番成绩,也就有了才干,纵文采不够,亦要增其科考之分值……”

“不会吧?”

黎宏业大惊,他在皇家学堂待了大半年,知道皇家学堂与大明所有学堂不同,其他学堂、书院,甚至科考,都是以甲乙丙丁……定等级名次,而皇家学堂却是以分值,远比天下学堂更为严苛,一道题多少分,错一个字、一句话语扣几分,清清楚楚,名次一目了然。

听着卢象升话语,屋内之人也知道了黎宏业因何震惊,而他们同样震惊卢象升话语,这意味着皇帝很可能会插手科考,会按照皇家学堂分值考试规矩来科考,如此……如此……

科考内容通常由礼部仪制清吏司举行,每三年一次大考,一旦无法中举,就意味着需要再等上三年,考题所出多是些大学士、宿儒所出,若皇帝只是改变些考题分值……

众人微微摇头,若只是改变这一点,无论朝臣心下是如何反对也是无可奈何,而进入理事会做事,就有可能提高自己分值的机会,更甚者先上车后补票,可以提前为一府之知府,这种诱惑……

在坐的无论是否已经在六部行走历练,还是未曾科考中举,心下都开始激烈跳动起来。

正如卢象升所言,刘卫民确实有这个打算,也与皇帝大舅哥商议了一日,以“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之言说服了大舅哥,也同意了他想要培养大明有才有德,还能低头正儿八经做事之官吏。

当他在朝堂上请奏“理事会”的事情后,不仅魏忠贤不满了,就是一干大臣们也吼叫着反对,唯恐他再扔出什么“童生为县令”之事来,刘大驸马却一再保证,此次招募理事会数十名年轻官吏、学子,至少也是举人、进士,更是趁机向皇帝大舅哥提出“分值”制科考录取人才,并且建议将历练士子优秀者增加科举分值,以嘉奖护国爱民文人士子。

一干大臣骤然听了他要碰触科举,想也未想,全都脸红脖子粗竭力反对。

刘卫民大怒,不仅公然撸袖与朝臣们对怼,争吵几日无果,他更是亲自执笔,书写《今之科举不公正》之文。

“陛下,臣昨夜书又为报社撰写了一篇文章,叫《今之科举不公正》一文,待臣与陛下读上一读。”

“咳咳!臣之文笔颇差,陛下与诸位同僚听了,可莫要笑话。”

刘卫民捂嘴重重咳嗽两声,一干对怼大臣一听文章标题,心下不由一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