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11章 一撅腚跑路了【第三章完】

小凳子敲了几下铜锣。

“宝钞坏了,破了,又没地方换些新的,买东西人家又不认,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陛下就准备收回所有的宝钞,只要不是破损的很严重,只要不是大家伙一张宝钞撕成两片,换两份银钱,陛下一律认可,一律回收!”

场下无一人开口,全紧张看着小凳子喇叭。

“用什么回收?”

……

“没错,就是用卫民钱庄里的龙票国债!”

“国债,既然是借钱,就会有利息!”

“三年的龙票国债利息三厘,五年的七厘,十年的一分五厘!”

……

“咱家将话题转回刚刚那位大哥的问答来,是不是……是不是三年的国债,只能三年后才能拿出来花,是不是五年后,十年后才能花?”

……

“乡亲们,大家伙都想一想,仔细想一想!”

“一万两面值宝钞,也就是一百两真金白银,三厘利息,三年后是不是增长了银钱?这说明!大家伙从卫民钱庄里置换的龙票,是越来越值钱的!”

“大家伙想一想!”

“是不是这个道理?”

……

“一万两面值的宝钞,换取一百两面值的龙票国债,三年后可以兑换一百两银子外加三百文钱!”

“咱家若是卖粮食的商贾,若是卖布匹商贾,咱家巴不得大家伙都用龙票国债购买咱家的粮食、布匹!”

“因为大家伙用一百两面值龙票买了咱家一百两银钱的米、布,只要咱家将龙票国债放家里存上三年,咱家就多得了三百文钱!”

小凳子指向张三,大笑道:“那位大哥,你自个说,龙票国债能不能提前花掉?”

人群的张三挠了挠头,尴尬笑道:“老子还舍不得花了呢,花了俺就亏了银钱!”

小凳子一脸微笑点头,又说起无数欠脚期待的百姓担忧事情来。

“大家伙都知道,咱大明的宝钞易破了,旧了,坏了,毕竟都是纸张做成的,龙票国债也是这般,为了保证咱大明百姓不吃亏,只要不是一张票子撕成两半,只要不是拿着两半票子去换双份等价值国债票子,卫民钱庄就会随时与大家伙兑换坏了的龙票,而且不用花费一文钱,不用损失一文钱,龙票上是多少,就给你兑换多少的新票子,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凭着票子,就能在钱庄里兑换了真金白银!”

“童叟无欺!”

……

“哐哐……”

小凳子提着铜锣,又是一阵“哐哐”敲击。

“陛下将咱大明的钱都做了抵押,大家伙信不信陛下?”

“信!信!信……”

“不掉价的龙票,随时可以坏的换成新的龙票,好不好?”

“好!好!好……”

……

人群激动,有整个大明国库、税赋作为抵押,可以兑换回收,不仅不掉价值,还在不断升值,刘卫民不信龙票国债替换不了大明宝钞,而现场无数激动的百姓也足以证明了一切。

无数百姓面红耳赤,人群中亦有一些人却面色惨白……

正如刘卫民所想,先是北直隶各府县动荡,紧接着是南直隶等江南各府县,继而山东、河南、山西、陕甘……甚至辽东军卒也动荡不安。

一个月,整个大明都陆陆续续出现北京城一般流言,但很快又被无数宦官敲锣通告压下,与此同时,仅北直隶一地,大将军府就抓捕近万蛊惑、挑唆动乱之人,南北直隶因此事丢官入狱者数百,而刘卫民也终于在士林中,坐实了奸党小人名头。

名声本就很差,刘卫民又将内外府库全部纳入卫民钱庄,名声更是成了三年之久的臭鸡蛋,为了平息民间动荡,保证京城、天下安稳的大将军府、总理府,也成了更多人厌恶、弹劾的对象。

阴谋家,贼子乱臣,佞臣奸逆,馋臣,陷害忠良小人……

无数典籍记录着三个月动荡,无数愤怒书写着刘大驸马的残暴、阴狠……

后世之人研究这段历史,一致认为认为,他用了不光明的手段,拿到了大明朝的财赋权柄,制造了不少冤屈杀戮,但同时也肯定了他建起了大明朝初级现代化金融体系。

刘卫民拿到了大明财赋权柄,按照宝钞样式,日夜印刷了高达三亿两国债,在净军、幼军护送下,卫民钱庄遣人无数奔赴各地,短短三个月,在大明朝至高无上皇帝强令下,各州、县官府第一时间拿出店铺、屋舍建起卫民钱庄分行,仅此一项就不知为刘卫民节省了多少钱财。

三个月,短短三个月,刘卫民逐渐平息了宝钞之事引发的动荡,用总理、大将军职权,罢去了余丛升暂代辽东总督之职,罢去常云辽东副督,罢去俞咨皋、陈九思、胡梦麟……他也向皇帝大舅哥辞去了什么总理、大将军职司,将权柄再次还给了朝廷,好像与三月前未有任何变化,只留下一封信笺,带着红薯苗独自前往衮州。

……

有了生孕的张嫣、范氏坐在朱由校身侧,魏忠贤弓着身子、端着茶水伺候在一旁,内阁顾秉谦、魏广微、**星、朱国祚、亓诗教、被刘卫民强行“罢职”的孙承宗等人,看着手里的报纸,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皇帝大舅哥却拿着刘卫民奏折,脸上也看不出喜怒来,看罢将奏折送到师明手里,师明忙躬身又送到顾秉谦面前。

朱由校拿起《卫民早报新闻》翻看起来,几位内阁全转而去看刘卫民的奏折。

“陛下……驸马爷……驸马爷可有说了些什么来?”

魏忠贤不识字,早报也是刚刚送入皇宫的,他就是想知道早报上发生的事情,也只能回到司礼监找小宦官帮他读。

朱由校抬头看了眼更加将身子弓起的魏忠贤,随意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兄只是向朕交还兵马,将权利交给朝廷,以及一些没用完的任免空白文书,其余的也没什么。”

说着,朱由校又像想起来了什么来,看向师明,说道:“大兄素来忠勇谨慎,空白任免文书送去宁德驸马府,大兄只身前往山东耕种红薯,还是带着这些文书颇为妥当,与公主说,文书就不用送入皇宫了。”

众人不由抬头去看,师明更是一脸愁苦,却又不敢劝解。

“陛下,刘驸马只是前往衮州种植红薯,应该没人敢忤逆刘驸马吧?”一想到下了昭狱的张问达以及数十户部官吏,**星心下就是一阵阴沉、恶心。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翘,无所谓摆了摆手,说道:“以大兄的性子,想来也没人敢真正激怒了大兄,为了稳妥些,也省的一些人胡乱弹劾。”

朱由校一目十行,也不理会他人脸上的阴沉,看罢了报纸,又是一阵感叹。

“大兄这法子颇好,虽文采差强人意,却可让稍微识些文字之人读的懂,而且大兄也用了标点符号,颇为偏僻文字也予以了注音,还弄了些解释,读起来也颇为顺畅。”

《卫民早报新闻》一共六大张,六大张一文钱也不算太贵,关键是六大张其实只是三张报纸的信息量,主要是因为每一张的正面版块是繁体字,但排列却与传统竖排不同,而是横着排版。

为了照顾喜爱学习读报的童生,便于童生阅读、理解,但凡复杂难懂的文字,后面都会加个括弧,里面不仅有加了音调的拼音字母,更是加了一个大家都认识的文字,若是有出处难懂的语句,就会特殊标注,在报纸正中位置,会解释出处的具体蕴意。

报纸正面虽是横排,却与大明朝的繁体字没两样,无非就是语句更近乎平常语气,便于大多数人阅读,而背面,纯粹是为了推广简体字,上面是拼音,下面则是简体字,中间留出的空白处则是每一个拼音的注释,注释同样用文字代替,就那么几个拼音、音调,他还就不信了,日复一日,读报的人还能记不住?

简体字来源于繁体字,会了繁体字,简体字大差不差也都能认了出来,而且每一次发行,他都会特意准备一些繁体字进行解释,解释因何简化成了他们看到的样子,对每一个文字进行拆开解释。

他不解释还罢,一解释,北京城的报社的门欠差点踩没了,整日有一群没事就爱挑毛病的老头找他理论,越是理论,吵架的老头儿越多,不得不增加页面,强逼着他在报纸上开辟一个独立版面,专门留给一帮老头们进行激烈讨论。

为了平息宝钞的动荡,刘卫民做了总理,头上还戴着“大将军”帽子,本不想招惹麻烦,心想着增加一个页面你们自己争吵,不想麻烦,麻烦却更大了,老头更多了,不仅仅各自说着文字简化见解,更是纷纷讨论起每日新闻来,无可奈何,又在新闻后增加评论。

这一个老头上了报纸的评论,那一个就不满了,整的他很是无奈郁闷,按照他的估计,顶多三张报纸就够了,结果整成了六大张来,与大舅哥诉苦,却惹得皇帝哈哈大笑,更是憋屈无比。

本没想着与文臣们争夺话语权,他觉得现在有些早了,但是各府各县,再加上朝廷的老爷们整日没完没了上奏弹劾,一怒之下,就整了这个报纸。

一开始的时候没人去理会,结果他又拉壮丁了,司礼监的小宦官们全都坐在小凳子上,给百姓读起报纸来,不仅讲些海外民俗风情、奇花异果,更是评论起朝廷政治,而且还是刘大驸马亲自出马,将自己干的事情挨个解释,最可恶的是汇报起皇家学堂整理的各府县赋税,向无数京城百姓汇报朝堂发生的事情,点明每一位大臣的政治观点,并且煞有介事分析,为何这位大佬是这种观点,谁跟谁是一门一派的。

朝廷大佬们差点就没拿刀杀上驸马府了,可百姓们爱听啊,朝廷上的屁事可比听小曲有趣多了。

刘大驸马太过可恶,文臣们、士子们无可奈何,报纸这边出来,立即掏钱买上一份,先看看刘大驸马有没有在无数百姓面前骂自己,还别说,他这么胡整,骂他的奏折一下子少了无数倍,也吸引了不少落魄文人,没事儿就喜欢跑到报社免费吃喝、争吵,更甚者,一帮老头分门分派打架,实在被烦的受不了,也觉得宝钞的事情渐渐平息了下来,一撅腚跑去了山东。

听着皇帝话语,顾秉谦却摇头苦笑,说道:“陛下,报社评论工部,是不是……是不是有些过了?”

“是啊,这么评论魏阁老,是有些不妥,还有这里……评论‘和’字号钱庄,臣以为妨碍了刑部执法!”朱国祚有些不满点着报纸上内容。

朱由校看着一干阴着脸的臣子,不置可否一笑。

“报社也没说错了,工部所造之器确实差了些,至于刑部……既然敢祸乱朝纲,理当重处,报上言‘上天之德’,伤及无辜终是不妥,还是……莫要牵连了家小,官府抄了家财,留下一些田地给他们自养吧,另外,将重罪之人押往登莱,流放大明岛。”

听着一干人净是不往正题上扯,魏忠贤有些急眼了,低声说道:“陛下……内廷……内廷快该发放份子钱了……”

朱由校不由抬眼看了一眼魏忠贤,悠悠说道:“内库银钱放在内库是放,放进卫民钱庄也是放,难道司礼监遣人看着,银钱还能跑了不成?内廷要发放份子钱,按照大兄规矩,上交一份单子也就是了。”

一听皇帝大舅哥这么一说,不仅魏忠贤满嘴苦涩,几位阁老同样难受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