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52章 魏忠贤又干仗了【第二章】

“皇奶奶……皇奶奶……”

“不好了……不好了……”

喜儿个头虽小,小腿跑的却不慢,一路大喊着“皇奶奶、不好了”,可是惊动了不少人。

正与自己闺女唠嗑的郑贵妃一愣,喜儿已经“砰”一声推开房门跑了进来。

“皇奶奶……不好了,又……又打了起来……”

郑贵妃一时间没明白小丫头话语,疑惑道:“什么不好了?谁又打了起来?”

喜儿捂着小胸口,深深咽了口气,好像空气将她噎着了一般。

“是……是魏公公与……与赵尚书打了起来……”

郑贵妃正待好笑点她小脑袋训斥,下一刻意识到了不对,魏忠贤与**星因为辽东银钱的事儿争吵了小半月,若说这是“打架”,小丫头绝不会成了这般,忙将小丫头拉到近前。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郑贵妃拍了拍喜儿后背,让她气息顺畅些。

“是……是陛下……陛下说……说今年不春闱了,改成了明年,今年……加恩乡试,好像……好像是为了宗室子嗣做官增加的……还有……还有!”

“陛下还要封王封国!说是谁能拿出五十万两银钱,能招募一千兵卒,谁就可以去安南封国……”

“啥?”

郑贵妃猛然站起身子,一脸不可思议看着喜儿。

“这是陛下说的?”

喜儿犹豫点头。

“好像……好像是,乾清宫门前正厮打着呢,大臣们都是这么说的……”

郑贵妃知道小丫头不会说谎,必然有了这些事情,朝臣们才会再次揪打,可这……

寿宁公主一脸疑惑道:“娘亲,这……不可能是真的吧?咱大明祖制……就算陛下不为了自己,也当为了今后,当不会有封国之事才对……”

郑贵妃摆手阻止,眉头隆起,说道:“喜儿当不是在撒谎,应当是那小子与陛下说了什么。”

“宗室子孙科举……诸王封国……”

郑贵妃犹疑不定,就在这时,好像其他妇人也得知了消息,刘昭妃、李顺妃,就连身体不大好的李德嫔也寻了过来,紧接着就是仁寿宫的大大小小的妃子、美人们,叽叽喳喳都在低声说着乾清宫之事,简直又是一场逼宫戏码。

别的王爷们有没有五十万两,她们不知道,但是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却是最有可能率先封国的王爷,众人前来也是想要郑贵妃一句话语。

看着众人叽叽喳喳,寿宁公主也有些坐卧不安,宗室子弟,是不是说公主驸马也可以参加了科考,也可以前往南洋为官?

“姐姐,这件事情……是不是太大了些,皇后和王良妃、段纯妃等女正跪在乾清宫,姐姐是不是去一趟乾清宫?”刘昭妃有些犹豫低声询问。

见刘昭妃低声询问,屋内一下子全都眨巴着眼睛看向郑贵妃,也都不再低声叨咕。

郑贵妃一一看向在座的众女,眉头微皱,说道:“你们怎么说,是不是也要跪在乾清门前?”

李康妃碰了碰傅懿妃,犹豫道:“妹妹,陛下骤然下旨,想来是宁德驸马与陛下说了些事情,要不让宁德入宫一趟吧,至少……至少知道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

李庄妃微微点头,说道:“李家妹妹说的是,还是让宁德入宫一趟吧,皇后跪在乾清宫外,陛下也不开口一句,众朝臣又纷纷攘攘,也终究不是个事儿。”

众女微微点头,傅懿妃却有些犹豫,说道:“宁德驸马在海上,这种事情当不会……”

“行了!”

郑贵妃见傅懿妃犹豫,断然打断,看向喜儿。

“喜儿,你去一趟刘家寨,让宁德入宫一趟。”

“皇奶奶,刘家寨好远的……”

“要你去你就去,废个什么话?”

郑贵妃一瞪眼,喜儿也只能低头答应,忙提着小衣裙,晃着俩搞笑小辫跑出了慈宁宫。

如刘昭妃所言,皇后张嫣正带着一干皇帝妃子跪在乾清宫门外,但房门却紧闭着,朱由校一手按着眉头,眼前桌面上正摆放着一封信张。

“陛下,魏公公在外求见。”

师明不敢抬头,弓着身子低声禀告,朱由校抬头看了他一眼。

“让他进来吧。”

“老奴遵旨!”

师明退出房门,不一会,颇为狼狈的魏忠贤弓着身子走了进来。

“陛……陛下。”

朱由校坐正了些身体,看着魏忠贤的熊猫眼,本不想笑,也不由露出笑意。

“大伴又是与谁打了仗?”

“陛下,不是老奴与赵尚书争执,陛下既然当着朝臣们下了旨意,必然是有陛下的道理,身为臣子听着也就是了,就算……就算……陛下未讲明根由,身为臣子也不当与老奴……与老奴……”魏忠贤一脸沮丧嘟囔着。

朱由校抬头看向熊猫眼的魏忠贤,指了指一旁的绣墩,笑道:“论沉稳,赵尚书是不如大伴的,坐吧。”

魏忠贤心下一喜,忙抱拳躬身道:“老奴可不敢在陛下面前放肆,老奴还是站着听陛下训话。”

朱由校微笑点头,突然问道:“大伴,安南阮氏……胆大妄为,竟然敢私下里与海贼们勾结,欲要夺我大明之土,以大伴之意,当如何?”

魏忠贤忙躬身说道:“安南贼子狼子野心,我大明必是要出兵惩罚不臣之臣,如此方显我皇威严!”

朱由校微微点头,神色也郑重起来。

“大兄也是这般意思,安南自秦汉以来,每每犯上作乱,屡屡侵入我中原之土,如今更是觊觎我大明小琉球,如此之臣自当出兵讨伐之!”

“永乐五年,安南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设十五府、三十六州,宣宗宣德三年因乱废置。”

“嘉庆十九年,安南国莫氏请降,献安南国之户籍,立安南都统使司,安南遂为我大明之土。”

魏忠贤知道不少安南的事情,听着小皇帝话语也不由点头。

“陛下说的是,安南是我大明之土,阮福源竟然暗通海贼,此乃我大明叛逆贼子!当伐之!”

朱由校微微点头,又说道:“安南阮氏叛乱,理应出兵伐之,只是安南民风易乱,永乐年间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最终还是不得不废置,大兄以为,于安南设立布政使文臣有些不妥,民风易乱之地,当以军武镇守,以皇族宗亲镇守,历经数十近百年文治武镇,方可将安南纳入我大明之土。”

魏忠贤有些不明白小皇帝话语的意思,犹豫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一王爷前往安南封国镇守?”

朱由校点头,拿起桌面上信件,说道:“大兄的意思是,我大明近年来天灾不断,宗室王爷们占据了我大明朝本该缴纳的肥沃赋税之地,罢去或是收回王爷们的自养家小田资终究不妥,王爷们前去安南,一者增加了府库钱粮赋税,二者可为国看守大明之土,教化万民百姓。”

“安南民风易乱,当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一般,立数十、数百土司,各理其地,各理其民,上有我大明宗室皇亲为王镇守,下分其地、其民、其财、其权,历经数十近百年治理,方可为我大明之民,也再无南方之祸。”

魏忠贤有些听明白小皇帝话语,给安南头上安上个太上皇,下面土司无数,谁想作乱也是休想,谁作乱抬棍子就给揍死。王爷们掏钱跑去安南,大明内部封地自然是要收回的,就算不重新纳入皇室,也是成了纳税的民间土地,国库也能增加不少税收。

脑中刚刚兴起王爷们会不会乐意跑去蛮荒之地,又被他生生掐灭了,再如何蛮荒,那也是自个为王,自个逍遥自在,可比待在大明国土上憋憋屈屈强多了。

见魏忠贤表情,朱由校又低头看向信件,叹气道:“大兄必然是要出兵安南阮氏的,以大兄的本事,重新夺回阮氏私占我大明之土是必然,以此策,不出十年,安南必重入我大明。”

“立我大明学堂,以文治礼仪理其地……”

朱由校微微叹息,他从信上所说话语中,能够看到未来景象,一旦安南南部被分成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土司,土司的权利是个什么样子的,他很清楚,人都是自私的,如此之下,如同将安南南方分成了数十个、数百个独立“小国”,但凡有些野心,希望独立为王的“野心家”,都会羡慕这些土司,安南北方黎氏也绝不可能撑的太久,除非黎氏心甘情愿成为大明臣子,成了大明册封的土司王,但是……朝廷也得愿意才成。

朝廷不愿意,黎朝名下众多臣子,众多想要成为一地世袭土司的,也只能投靠大明朝廷,利用人的私心贪欲,将此时正战乱的安南扯成无数碎片,然后再缓缓改变,数十上百年,数代人文治教喻,朱由校能看到未来的情景。

朱由校能看到未来安南景象,魏忠贤同样也是可以,对于朝廷来说好处多多。

魏忠贤一阵苦笑,对远在千里外的驸马爷也更加佩服,听了皇帝话语,他知道,就算吵吵嚷嚷的大臣们想反对都是无可奈何。

朱由校摆了摆手,叹气道:“此事就如此吧,也让皇后她们回去吧,别再跪在门前了。”

魏忠贤忙躬身一礼。

“谨遵陛下旨意!”

魏忠贤弓腰退下,朱由校也不知在想着什么,眉头不住紧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