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34章 明月照沟渠【下午还有一章】

按照孙承宗的部署,广宁卫城、锦州、宁远、山海关为屯兵重城,共计六万七千卒,每名军卒一年粮饷十八两,需饷银一百二十万两,这只是以正常募兵银两来计算,正儿八经的卫所军卒却无饷银一说,以万历十年计,广宁卫三岔河以南至山海关,计八十一个堡,也就是八十个百户,也就是八千卫所军卒。

按照祖制,八千军卒可以不用给军饷,剩下的五六万军卒就必须算是募兵军卒,就必须发放饷银,一年也要百万两,如此还没算兵器衣甲,没算修建城池,没算一些永远看不到的消耗,随随便便就要花费两三百万两。

听着吴淳夫话语,魏忠贤也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想了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又觉得也没啥异常。

建州贼以六万兵计,防御的一方也当有此数方为稳妥,孙承宗上奏奏折,各个守备将军调配也算妥当,以外军军将镇守于外,辽东将领居于中,后又有山海关坚城以防,也并无不妥……

皱眉思索良久,几个人瞪着熊猫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犹三,咱家有些犯了糊涂,你与咱家分析分析,陛下究竟是何意?”

魏忠贤拍了几下脑袋也没想明白,最后还是看向吴淳夫,而吴淳夫却犹豫看向崔呈秀。

“崔兄,公主领两万卒即让建州老贼无可奈何,陛下……是不是以为辽东花费太多了,有些不满?”

魏忠贤一愣,小眼睛不住眨动,转而看向崔呈秀。

崔呈秀皱眉说道:“山海关距京城太近,当谨慎些才够稳妥,花费若太少也无法让京城百姓心安,应当不至于此……”

听着崔呈秀话语,细想后,魏忠贤心下也是暗自点头,脑中又想起今日乾清宫之事,眉头更加紧皱。

“不行!”

魏忠贤脑袋都大了,猛然站起,刚要抬起脚步,却又不知该向何处,小公主已经入了皇宫,他就算再傻也知是因何入宫,慈宁宫的态度也已经说明了一切。

“唉……”

魏忠贤又一屁股坐在椅凳上,广宁至山海关,计有民十万,而兵卒就占了大半,老弱已经撤入了关内,可最肥沃的土地却是广宁卫以北之地,不仅仅地势平坦易于耕种,也是最为危险的地方,一想到此处戍堡、百姓,头就一阵脑袋大。

“盖州卫是否还在我手?”

魏忠贤的思维跳跃太大,一干人等有些没明白他意思,崔呈秀犹豫抱拳一礼。

“回叔父话,公主自海州卫回返时,刘卫山、刘卫海两位将军领兵三千、民五万,盖州卫有兵千五,民两千;复州卫军千五、民两千;金州兵少,仅五百,民三千;余者皆入镇江。”

“为此……朝鲜国对刘卫海将军颇为不满,朝使已经数次向陛下递交了国书……”

魏忠贤心下烦躁,大手一摆。

“不管他,李珲老小子若想死,就让他可着劲折腾!”

见魏忠贤一脸恼怒,几人心下一阵心惊,相视一眼后,李夔龙犹豫上前拱手一礼。

“公公,朝臣皆弹劾刘卫海将军,以为若是激怒了朝鲜,建州贼与朝鲜两相夹击下……”

魏忠贤心下杂乱纷呈,根本没理出来头绪,听了此话,更是不耐烦,再一次抬臂打断。

“此事你们莫管,驸马爷自有处置,两相夹击?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驸马爷正愁着他们不来招惹呢!”

“哼!”

“五十余艘大舰,三千门火炮,仅此就能灭一小国!”

“哼!”

“两相夹击……想要找死吗?!”

魏忠贤与李珲是同一代人,对朝鲜情形最是清楚明了,此时的朝鲜王自己都整成了孤家寡人,还他娘地想找事儿,嫌活的久了咋滴?

对于朝鲜,他并不怎么担心,甚至还要更加厌恶朝鲜这个忘恩负义的墙头草,今日在乾清宫得知了三千门火炮,更加不在意墙头草的喜怒与否。

终了,魏忠贤也没整明白,他不清楚刘卫民、皇帝两人究竟想要做些什么,整个北京城也都随之吵吵嚷嚷,宁德驸马府却依然如故,火炉烟炊依然如黑龙蜿蜒于天际,数里外依然可以听清“哐哐”砸击声…….

得知了刘家寨一年即可造出三千门火炮后,魏忠贤与内阁也无法安坐于府,数次在刘家寨徘徊,结果还是被守在外面的净军、幼军阻拦了回去。

一年来,宁德驸马府兑现了承诺,没有税赋,没有佃租,为各皇庄打了无数压水井,为贫穷民户修葺房舍……

与此等价交换,刘家寨的库中储存粮食,甚至还要超过原本应该收获的佃租,北京城的守卫子城也有了些雏形,十六座子寨已经成了一个个大明戍堡,三丈高的城墙,就算想要一时夺了下来也很难。

净军、幼军已经驻扎在十六座子寨,成为未来北京城的子城城防守卫者,净军、幼军不再出现在北京城内,也让满朝文武极大的松了口气,可如今却成了所有人的障碍,根本无法探究刘家寨具体情况。

人多力量大,有时就是真理。

刘家寨十六座子寨的进度如此之快,究其原因还是撤入关内的几十万百姓,卫民钱庄对几十万百姓进行低息借贷,同时也为他们提供赚钱偿还债务的工作,挖土烧砖,垒土建城,挖煤取碳……

几十万百姓,短短三两个月,足以抵得上刘家寨两三年营建。

为了躲避每日的求见骚扰,朱徽妍不得不躲到一号寨子,依然居住在曾经的小院,原本以为没人再会寻来,谁知还没居住三日呢,只剩下一条胳膊的小三敲响了房门。

“梆梆……”

刘英儿打开房门,见到小三脸上怪异,不由愣了下。

“小三,发生了何事?”

未等小三开口,里屋传出一声音。

“是小三吗?进来吧。”

小三向刘英儿微微点头,刘英儿让开身来,顺手接过小三手中雨伞,抖动了几下上面雪花,这才将房门关上。

屋外飞雪满天,滴水成冰,屋内却温暖若春。

小三习惯性看向屋檐处,见他抬头,刚刚自里屋掀帘走出来的朱徽妍不由一笑。

“放心吧,漏烟气的地方已经仔细堵上了,不会再发生冒气之事。”

小三见她走出里屋,忙躬身一礼。

“小旗大人说过,碳石取暖时的烟气有毒,过些日小的让人重新更换一个好些的铁管。”

“不用这么麻烦,炼铁炉子虽还在炼铁,产出却还是少了些,也莫要太过浪费了。”

朱徽妍越来越有家主大妇气势威严,缓步坐在主座上,伸手指向一旁的座椅。

“坐吧,有事儿坐下说吧。”

小三依然躬身低头,说道:“回公主,卢公子、黎公子前来拜访,小的原本不愿让他们打扰了公主,但两人却说前来担任小旗大人的书佐,是早先时候,小旗大人已经允下过了的。”

“嗯?”

朱徽妍一愣,随即嘴边更是露出无奈苦笑,去岁自己相公就已经与她说过,可一年来也没见两人登门,今日前来……

“请两位公子过来吧。”

小三没有多言,微躬了下身体,刘英儿随在他身后,轻轻关上房门,转身站在朱徽妍身前,有些不满道:“他们越是这样,小旗大人越是不信他们!”

朱徽妍一年来经历了许多事情,有人挡在身前时,她从未感受过太多压力,直到一直挡在身前的身影离开了京城,才发觉世界并非如此美好。

没有朝臣们去理会皇家学堂,没人前去刘家寨田头过问新作物,没人询问刘家寨是否有困难,更不会去询问净军、幼军已经半年没发放饷银的事实……想着朝臣们的冷漠,心下突然莫名伤感。

“相公说……他这辈子……注定不会被人喜欢,以前不明白,还以为多劝劝相公收收性子,终会有人喜欢的……”

一滴清泪低落,脸上却露出灿烂。

“相公总是不以为意,说……大明不缺好人,缺少的是坏人,是不是很讽刺?”

刘英儿眉头紧皱,心下对卢象升、黎宏业愈发不满。

“公主若不喜那两人,俺就赶他们走……”

“算了,或许咱们想差了也不一定呢?相公既然已经应允了他们,想来也是有些道理的。”

朱徽妍摆了摆手,一年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有些事情她也看了明白,此时此刻两人因何而前来,就是不说,心下也能猜测到了一些,尽管自己想躲。

两人沉默,不一会就听到房门外一阵脚步声传入屋内,随即“梆梆”敲门声响起,刘英儿冷着脸打开房门,门外站着的正是身材高大的卢象升和黎宏业。

两人神色冷淡,进屋后躬身抱拳行礼。

“小民见过公主殿下!”

朱徽妍已经平复了心情,看着两人躬身行礼,神情不悲不喜。

“两位公子请坐,去岁驸马与本宫说过两位公子的事情,承蒙厚爱,本宫代驸马谢过两位公子。”

两人齐齐躬身,黎宏业脸上稍有尴尬,抱拳说道:“去岁刘驸马曾与小民与卢兄说起入府之事,只是我等自以为才疏学浅,也没敢前来叨扰,潜心读书一年才前来,还请公主恕罪。”

朱徽妍微微点头,说道:“两位多虑了,来年即将大考,两位公子顾虑本宫也知,我宁德驸马府正值困难之时,两位公子能挺身而出,本宫与驸马甚是感激。”

朱徽妍起身微微福身,两人忙抱拳躬身还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