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13章 驸马爷有法子【今日发文晚了些,两章连发】

刘卫民很想立即登船去寻金子,后世人大差不差都知道金瓜石是世界上单位面积金矿最为丰富的一处矿脉,据官方记录,金瓜石金矿开采出一百吨,但据当时金矿开采官员所说,至少有两百吨,也有专家说是五百吨,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误差,主要是当时偷盗的人太多了,根本无法准确记录。

刘卫民相信金瓜石至少存在两百吨以上,黄金也就罢了,他更看重的其实是黄金的伴生铜矿,高达十万吨的铜矿足以大大缓解大明朝铜钱的不足。

有了这些矿场,大明朝就会更加重视这座荒芜岛屿,首次移民海上的风险也会降低了不少,加速这座岛屿的开发,让大明走出海外第一步。

心下是这么想的,还是要最终确认,可刘养却把他死死锁在了房屋中,根本不允许他偷偷跑去了海上。

躺在床上极其无聊的他,也只能看着房顶,担忧着数十万百姓,但忧着北京地里的庄稼是否已经收获,是否达到了自己所期许的数千斤产量……

思念好像穿越了时空,寂寞的他想念着北京,想着自己小媳妇……

从刘英儿手里接过红薯,双手沾满了泥土,人却看向遥远的南方。

“公主姐姐,小旗大人跟俺说过,红薯烤着吃会很好吃呢,小旗大人早早就弄了个炉子,就在寨子里,要不今日烤一些吧?”

“就知道吃吃,这是种子!”

“姐姐就知道欺负人!小旗大人说过,种子也要选些好的,又不是没有小些的红薯……”

“还说?就是小的也不许!”

……

朱徽妍收回目光,知道他们姐弟是故意,不由微微一笑。

“炉子一会儿要送入宫内,晚上咱们再烤一些。”

“公主,别管他,就知道吃!俺现在就让小三去拉炉子,选些红薯送入皇宫。”

朱徽妍点了点头。

“你也别太过严苛,小孩子本就嘴馋些。”

“公主……公主……”

魏忠贤急匆匆跑了过来,老脸都成了朵花。

“公主,老奴已经称量过了,去掉些个头小的,一共……”

魏忠贤一伸一巴掌,又觉得一巴掌还不够,又加了一根手指。

“六千三百斤!”

“六千三百斤啊!”

魏忠贤满脸激动,连连赞叹。

“咱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下间竟然还有此等高产粮食!”

朱徽妍看向无数人正忙着收红薯,说道:“红薯比土豆要容易的多,也容易栽种,的确是个好东西,有了这些耐旱粮食,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

魏忠贤连连点头,笑道:“是啊,驸马爷仅此一事就不知救活了多少人家,老奴是挺佩服驸马爷的,什么都懂!”

“公主,老奴就不叨扰了,陛下还等着公主的好消息呢!”

魏忠贤抱拳一礼就要赶紧回宫,朱徽妍却伸手拉住他衣袖。

“公公且莫要着急,相公临去江南前,就特意做了个炉子,说是红薯成熟了,就请陛下尝尝鲜,让两宫娘娘们也尝上一尝。”

魏忠贤心下一喜,送来的恩宠哪有往外推的道理,忙点头赞道:“还是驸马爷考虑的周全,咱家这就选些个大的……”

“公公且莫着急,相公说过,个大的烤着不易熟了,让英儿去选吧,个大的只能让陛下喜庆喜庆,烤着不合适。”

“对对,块头大的确实不易烤熟,公主英明!”

魏忠贤心下满是欢喜,原本这种小事用不着他亲自前来,只需要派些宦官,将红薯送入皇宫即可,一想到几日来孙承宗频频跑去天工阁,自个一大早就带着人前来,亲自刨土,亲自称量……

刘英儿姐弟去取炉子,烤红薯的炉子很简单,刘卫民也不愿意浪费钢铁,除了里面的铁条是铁的,炉体也不过是用比较大些的木桶,里面弄些泥坯内胆,只要不让炉火把木头烧坏了即可。

魏忠贤拉着一筐罗红薯和炉子,唯恐弄坏了炉子,老家伙尤为小心,自西华门一路进入皇城,原本以为皇帝会在天工阁,到了地儿才发现去了后花园。

一听到皇帝去了后花园,魏忠贤眉头就不由皱了起来,神色也阴郁了许多。

“魏公公?”

王体乾刚进了乾清宫大院,就见到魏忠贤正呆愣咬牙切齿。

魏忠贤被王体乾一声招呼惊醒,忙回头去看,正见王体乾怀抱着个小木箱,有些疑惑道:“王公公,你这是……”

“魏公公不在司礼监,驸马爷刚刚八百里送来的……”

“什么?”

魏忠贤心下一惊,双眼瞬间盯在了王体乾怀抱着木盒,脸上更是惊喜过望。

“王公公,这么大的事情怎没通知咱家啊?正好咱家要去后花园,公主送来的红薯要献给陛下,还是咱家代劳吧!”

王体乾眉头轻微一皱,却点头笑道:“驸马爷送来的东西,咱家怎敢多耽搁,公公又不在司礼监,这才……”

王体乾心下一叹,也不得不将木盒送到魏忠贤手中,魏忠贤现在哪里还管这些,一把抢过木盒,冲着拉车的宦官就是一阵大吼。

“快!快去御花园!”

刘家寨的车子都比较大,魏忠贤也不可能从乾清宫进入坤宁宫,再由坤宁宫进入后花园,再说那小门也过不了偌大的马车,也只能自月华门出了乾清宫,一路赶往后花园。

还未一脚踏入园子,破锣嗓子就开始尖叫起来。

“陛下……陛下……”

正坐在万春亭与孙承宗下着棋子的朱由校不由一愣,围坐在旁观战的一干妃子们转头去看,正见魏忠贤一手抱着个老大的红薯,一手死死搂着木盒,唯恐他人抢了一般。

看到魏忠贤怀里东西,朱由校不由站起身来,看向孙承宗笑道:“今日刘家寨收获红薯,大伴前去查看帮忙,想来收获是不小。”

孙承宗不着痕迹皱了下眉头,犹豫说道:“臣听闻红薯极易栽种,若真如刘驸马所言高产,对我大明百姓甚是有益,可是……陛下,若建州得了此物……”

朱由校眉头微微一皱。

“陛下,还有……物多而贱,此物又不易储藏,难以与稻谷、小麦相若,无法远途贩卖,百姓种了此物,稻谷、小麦种植必少,粮价也势必上涨。”

“物贱而钱贵,今之税皆以银钱为征,此物若太过高产,田地税赋征纳又当如何?”

朱由校眉头愈发隆起。

“陛下……陛下……”

就在朱由校一时间也未想了透彻,魏忠贤已经奔入了万春亭。

“陛下大喜啊!”

“刘家寨……刘家寨一亩收六千斤红薯!”

说着,唯恐皇帝不信,将怀里比人头还大的红薯放在棋盘上,可……气氛却有些怪异。

“公公,亩产六千斤是好事,可若是建州贼得了此物又当如何?物多而贱,百姓种了此物,税赋又当如何征纳?”张嫣看向眉头紧皱的朱由校,也皱着眉头,有意无意说道。

“嗯?”

魏忠贤转头看向张嫣,又看向一干妃子、德嫔、孙承宗、朱由校,心下才明白为何会感觉怪怪。

魏忠贤颇有急智,一时间也想不透里面的根结,但他也是毫不在意,说道:“建州贼得了又如何,难道还能用红薯杀人不成?只要孙大人守住了广宁,咱家就不信了,建州贼再能生,还能有驸马爷砍脑袋来的快?”

“至于物多而贱……驸马爷有的是法子!”

魏忠贤弄不明白的,全往刘卫民身上推了个一干二净,听了他的话语,朱由校隆起的眉头也平坦了下来,点头说道:“大伴所言不错,大兄既然敢种了此物,总是有法子解决的。”

魏忠贤心下绷着的弦松了下来,瞥向孙承宗的神色颇有些不悦,他知道,能想到这些的,一准是眼前的帝师。

想也没想,魏忠贤忙把木盒推到朱由校面前。

“陛下,这是驸马爷八百里送来的东西,老奴不敢耽搁……”

“什么?”

朱由校忙伸手去拿木盒,众人全都身子倾斜,想着木盒里究竟有些什么。

朱由校亟不可待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有十余个信封,忙打开最上面的一个信封,尽管一脸急切,还是第一时间内查看信封上面的印花、封印。

……

朱由校双手抖动越来越大,脸上满是红晕,鼻息粗重,双目却半分也不离开信张。

“陛下……刘驸马那里……可有寻到金子?”

朱由校微微抬头看了眼孙承宗,也不回话语,反而细细将信件叠好放入信封内,又拿出下面的信件,同样的极为认真,竟然……

“噗……”

“哈哈……”

……

“这句话语还算有些道理……”

“……不成啊……会让贼人逃了的……”

……

“呵呵……”

……

“哈哈……”

……

看着小皇帝不时扶额摇头,下一刻又是哈哈大笑,看着他捧腹大笑擦拭眼睛,一干人等也跟着好奇相视,信张上究竟书写的什么事情,竟让小皇帝如此?

“陛下,驸马爷究竟说了些什么啊?”魏忠贤也不识字,就算信件放在他面前,那也是睁眼瞎。

朱由校一边擦拭眼角泪水,一边乐呵摆手。

“没什么,大兄给下面将领们安排了些起居郎罢了。”

孙承宗听了“起居郎”三字,眉头微皱。

“老师莫要介意,朕就是这么一比,虽不是起居郎,也差不了多少,军将们军议之时,都会一五一十被净军记录书记员记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