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25章 神往之土【三章玩】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125章 神往之土【三章玩】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刘卫民大手莫名其妙抬起,身后马车随之一一停下。

轻磕马腹,刘卫民提马缓缓站在人前。

“将士们好!”

“轰!”

无数净军猛然踏前一步,单膝跪地,左手按刀柄,右手抚胸,低头震天嘶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士们辛苦!”

“为大明万里江山服务”

……

刘卫民拨转马头,返回朱由校身后,抚胸低头。

“陛下,请!”

朱由校心脏鼓跳如雷,他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遭变故,有些担忧看向低头抚胸的刘卫民。

“陛下,请!”

魏忠贤见朱由校目光闪躲犹豫,强压下心中狂跳,忙翻身跳下马来,大步走到朱由校身边,手牵着一身雪白大马。

“陛下,老奴为您领路。”

刘卫民眉头微微一皱,最终也未抬头阻止。

无人起身,无人抬头,只是单膝跪地抚胸,六千净军步卒只是低头按刀,无形压力让人窒息,但所有缓缓穿过人群皆头颅高昂。

“轰轰……”

整齐步伐随着最前战马移动而轰鸣,或许是朱由校已经适应了无形威压,小脸反而异样兴奋绯红,也不愿魏忠贤缓步牵着战马前行。

出了皇城,四千身着黑色曳撒头戴飞碟帽再次躬身立于两侧,在震天“为大明万里江山服务”声中,朱由校终于一人提马在前,穿过无数按刀抚胸净军将士。

上万净军伴驾出城,无数百姓、官吏只能站在路边或是站于酒楼窗前,默默看着几如一人踏着整齐步伐净军缓缓远去……

“素闻宁德驸马最善训军,果非虚言!”

随着几如一人轰鸣声,孙世纪的心脏也如战鼓轰鸣,心下竟有种难以抑制想要拔刀紧随其后,竟有种想要临战杀敌强烈**。

“泽厚,为何从未听闻你说起宁德驸马之事?”

孙世纪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激烈跳动心脏,回头看向同样目光复杂的刘之坤。

刘之坤沉默片刻才轻轻摇头,轻声说道:“大兄持重敦厚,二兄待人真诚义气,唯独三兄……三兄较为孤僻,甚少与人交往,除了看守城门,皆是一人独处,也因此并不被家父所喜。”

孙世纪不由一阵苦笑,远远看着远去的背影,心想着如今也还不是不被他人所喜?

千步廊无数官吏大臣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想要辩解却无可奈何,江南稻谷田地日益减少是事实,朝中文武大臣也是人人家中经营商铺,也……也确实未曾缴纳多少银钱。

事实就是如此,如何反对辩驳,总不能在无数人面前,说自己只是缴纳三五两银钱吧?

被人痛骂最后又不得不起身离开,谁也不敢保证,令人厌恶的宁德驸马会不会与萨尔浒、李三才一般无二,将所有人架在高空无法脱身。

尤其是无数人听到他与方从哲阁老的话语,没人敢肯定疯子一般的宁德驸马会不会再继续沉默。

萨尔浒,刘卫民沉默。

李三才,刘卫民沉默。

谁敢保证,他还会继续沉默?

方从哲站在窗前,刘一站在窗前,杨涟、左光斗、汪文言、吴亮嗣……无数朝中大臣三三两两站在窗前,或是愤怒,或是沉默,却无一人敢上前阻止。

无数军卒护卫在数十马车两旁缓缓远去,缓缓出了城。

……

“宁德驸马挖井,没有风水先生,他凭什么挖出水来?”

“俺们村子里的水井都枯了,如此之天旱哪里还有水来……”

“也幸好此时天旱,若是早些时候,俺田里的庄家可就完了啊!”

“谁说不是呢,不过此时挖井确实有些不怎么合适,很难挖出来水的……”

“要不……咱们跟着去看看吧,兴许……兴许宁德驸马真的能挖出来呢?”

……

一群看笑话的百姓犹豫着各自猜测,有的说或许可以挖出水来,更多的却是不屑一顾,文武百官更多的则是不屑,就算侥幸挖出来了水又如何,还不是一个噱头,难道还真能解了民生困苦?

不管信或不信,或是只是想跟着欲要看些笑话,在严整军卒后,跟着越来越多的百姓。

刘家寨是座新型村寨,全是些辽东前来的百姓,村中更无多少年壮男丁,但数月营建后,刘家寨该有的都有,没有的也有。

与北直隶无数村寨不同,刘家寨更像是座庞大无比军事堡垒,按照刘卫民规划,十六座巨大四合院拔地而起,每一座四合院都占据数里之地,如此巨大四合院,乍一见并不能看出端倪,但从高空向下注视,就会发现,十六座巨大四合院相连后,会是座与北京城相若的巨型城市。

朱由校与刘卫民并列于战马之上走在最前,远远看到一座只是篱笆围成的村庄,不由笑道:“大兄,这就是刘家寨吧?”

刘卫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笑道:“怎么说呢,大兄自辽东遣回数千战亡将士妇孺,但仅此一处可是安置不下的,而这里也不是刘家寨,只能算是刘家寨名下一小小防御戍堡罢了。”

朱由校以及紧紧跟随在后的魏忠贤不由一愣。

看出大舅哥眼中疑惑,刘卫民指向远处巨大无比四合院,笑道:“时间太短,外围只是些篱笆,但将来这些篱笆都会全部拆除,会与北京城城墙差不多,会修建成高大城墙。”

刘卫民用手指远远比划着一个圈。

“如此之大戍堡一共有十六座,囊括了方圆三十里,准备用五六年,甚至更短时间,将之用泥土砖石连接,使之成为北京城子母军城。”

“北京城为母城,而居于北侧的此城为子成,主要是囤积粮食、工匠作坊,以及净军、幼军驻防之处。”

“北方多旱,粮食亦是不足,每每需要从南方运往北方,但是南方商贾士绅,甚至百姓逐年增加更加值钱的茶桑、麻棉之经济作物,运往北方粮食逐年减少,已经不足以养活北地之民。”

“所以呢,大兄就想着在北京城边上修建座子城,专门为北京城及北方边镇卫所提供充足粮食,以稳定大明国之根基。”

朱由校、魏忠贤两人一脸骇然,魏忠贤更是失声惊问。

“驸……驸马爷……这……这怎么可能?”

朱由校同样惊骇不敢置信,这些日外廷已经从他内库里拉走了百万两,如此巨大城池消耗更是难以计数,更何况今后还要养活如此之多人丁,哪来的钱粮?

刘卫民却微微摇头,叹气道:“今日今时是不可能得了,也没那么多钱粮,所以啊,大兄需要自立自足,所以才讨要了些开矿文书,没有炭石,大兄也没法子短期内建造如此北京城子城。”

“至于粮食的问题……”

“大兄已经着手在做,估摸着顶多再过半月,高产粮食种子就会送到北京城,有如此之物,大兄有信心北方可以自足,唯一担忧的是咱大明百姓不认可,需要有人先行耕种。”

刘卫民无奈苦笑,说道:“此等高产之物,早先年就已经出现在了大明,只是大兄不知因何未曾被人传开,大兄自前年就已经遣人前去了广州、福建,至今也未能寻到了此等之物,也只能花些力气从弗朗机人手中获得。”

一想到如此时间都未能寻到,刘卫民就是苦笑不已。

“早就该出现的高产之物,却至今未能寻到,只能说明我大明百姓心中担忧,或是不知该如何食用,所以呢……大兄不得不免去名下田地所有佃租,并保证粮食收获时回收新型作物,若非如此,大兄也不知该如何说服百姓耕种。”

朱由校一脸奇怪,问道:“大兄的意思俺也是懂了些,大兄是想着皇庄种植这种作物,可这种作物真的可以养活北方无数百姓?”

不仅仅朱由校不信,魏忠贤也是不信,刘卫民却很是自信点头。

“这是自然。”

刘卫民说道:“此等高产之物名为土豆、红薯、玉米,不在大明,亦不产与西方诸国,而是产自于遥远的另一片大陆,那里……可以说是上天钟爱之地,有亿万万两白银,有泰山之多黄金,更有数倍大明国土的土地,但那里却没有国家,只有咱们山东一地的野人,与关外野人女真差不多,人丁稀少的可怜。”

“但是呢……那里却有咱们大明与西方诸国从未有的高产作物,就比如这土豆、红薯吧,一亩地可以产出三五千斤,玉米稍微少些,肥力足够也可七八百斤不成问题。”

“大……大兄……你……你说的是真的?”

“那里……那里真的……真的有如此之多黄金白银,真的有一亩数千斤粮食?”

刘卫民眉头一挑,嘴角更是微微泛起,眼角瞥过魏忠贤一脸期待模样,很是郑重点头。

“这是自然,若非如此,大兄怎会费了老鼻子的劲讨要登莱之地,又如何顶风要建造大帝号战舰?”

“陛下啊……你可是不知道,那弗朗机……陛下知道吧?”

“知道。”朱由校忙点头。

刘卫民点头,一脸郑重道:“但陛下应该不知晓,弗朗机只有咱广州一地之大,更不知道他们有一支花费了一万万枚金币打造的无敌舰队!”

“不知道,每年有数十上百艘大帝号般大船装满金银运回弗朗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