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24章 司礼监变天【五点时还有一章】

“你没出一文钱,你们也没有,因为你们田地不缴纳一文钱,因为你们家中商铺从不缴纳一文钱。”

“大明国库里,无数将士嘴里吃的,你们兜里俸禄”

“谁出的钱财?”

“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是他们一文钱……一文钱缴纳的赋税!”

……

“呵呵……”

“这就是我大明的士!”

“呵呵……”

“哈哈……”

“我大明的士,没别的本事,就有一样本事天下无人可敌!”

“跪地!”

“拿天下人来要挟陛下最有本事!”

“陛下、两宫娘娘出宫,向天下表明重视我大明根基,重视‘无农不稳’,怎么就成了违背祖制?”

“你们可真有脸,真有脸跪在着承天门前”

刘卫民翻身上马,猛然踢动战马,丝毫不理会眼前是否站着的刘一,径直撞过去,看着模样是要踏死他一般,一旁的郑国泰大惊,忙一把拉开。

“滚”

刘卫民不管前面跪着的大臣,不管踏死重臣造成何等后果,一人骑马在前,数十骑在后,数十人踏上金桥,守卫在宫门前的军卫哪里敢阻拦半分。

“传令三军,一刻钟,一刻钟千步廊还有人,鞭三十,打死不论!”

“诺!”

孙世义勒马转身站到人前。

“一刻钟,尚在千步廊者,鞭三十,打死不论!”

刘卫民心下火气颇旺,他知道,就算自己将他们骂死一片,也绝不可能让他们放弃种植的茶桑,也绝不可能让他们缴纳一文钱,该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穷苦百姓承担全部赋税的,还是依然如故。

刘卫民对这些人极为不屑,他们执政弄钱的法子无非就三种,精简官吏,让皇室、王族掏钱,还有就是让穷的叮当响的刨土老百姓掏钱,他们就是不提自己掏钱!

无商不富在大明就是一个笑话,是富了,但只是富了眼前这些人,富了商贾,大明却越来越穷!

他知道自己会如何得罪人,可他不在乎,得罪了天下商贾如何?得罪了天下士绅如何?得罪了吃饱撑的整日与这些人厮混的皇族又如何?

他还真不在乎,他身上就有这股犟劲。

刘卫民在宫门外大骂群臣,甚至没皇帝的命令私自下达军令,宫内更是乱了套,从无数文官跪在承天门那一刻,内宫就乱了套。

但随着时间推移,内宫竟然诡异的平静了下来,小皇帝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安等人,脸色也愈发怪异。

“王安,宁德驸马说,江南皆以桑麻为重,稻谷为次,可是真?”

王安身体微颤,头抵地却不敢言。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农耕为我大明稳定根基,邓义潜,朕与两宫娘娘可否出宫,可否重视我大明稳定根基之农?”

“陛……陛下……老奴……老奴……不是老奴……”邓义潜心下大恨王安,额头青紫,连连叩头不已。

“士者,事也。”

“说得很好啊……”

“稳……强……富……这应该是我大明的士应该去做的吧?”

“该想着,为我大明增加稳固根基的粮食;该想着,如何制造更多精良器械保家护国;该想着,如何让我大明富有四海万国来朝……只是想想还不行,还要身体力行,而不应是跪在宫门前,阻止朕与两宫娘娘身体力行。”

“王体乾,宁德驸马说的对吗?朕有些不确定。”

王体乾心下不住暗骂王安,暗恨他绑架了司礼监,头却重重顿地。

“砰!”

“老奴以为宁德驸马说的对,真正做事的人才是我大明的士!”

“呵呵……”

朱由校呵呵一笑,下一刻脸色猛然一变。

“王安、邓义潜,你们老了!既然做不了事,还是修养修养好了!”

“自今日起,王体乾为司礼监掌印,魏忠贤兼东厂。”

王体乾、魏忠贤两人一阵错愕,随即心下狂喜。

“老奴领旨!”

朱由校看着王安、邓义潜两人瘫软在地,轻轻摆了摆手,无数官吏跪在承天门外彻底激怒了年轻的小皇帝,是个人还有三分泥性呢,门外官吏也就罢了,眼前一干司礼监宦官也敢前来逼迫。

朱由校双眼缓缓闭上,小手微摆,魏忠贤忙示意几个宦官将王安、邓义潜拖走,心下却想着木匣中纸张,想着今日之事,嘴角竟若有若无略带笑意,这一刻,朱由校竟然如此神似已经逝去的万历帝。

朱由检站在东李身边,张了张嘴想要劝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皇兄,相公……相公不是故意的……”

怯生生声音入耳,睁眼却看到一身黑色曳撒,手按天子剑之人龙行虎步走来,脸上不由灿烂一笑。

“那是大兄,皇兄又怎会生气?”

听着“大兄”两字,朱徽妍也安心了不少,衣角也快要被她扯成了碎片。

刘卫民好像未感受到眼前阴郁气氛,先是随意向坐着的大舅哥拱了拱手,又看向小媳妇、丈母娘、小姨子各位姨娘、奶奶一大帮子人,挠了挠头。

“这里估计俺是最小的了,各位大人,吃了没?”

“呵呵……”

“妹夫你吃了没?”

“说实话是没吃,不过也被一帮胡子一大把的老混蛋气饱了,若是大舅哥与各位‘大人’没吃东西,那咱就去刘家寨随意蹭点好了。”

说着,忙跑到郑贵妃面前,很狗腿弓着身子。

“皇奶奶,小的来接您了!”

郑贵妃看着低头弓腰的小子,眼神极为复杂,沉默了好一会,李顺妃轻轻拉了一下她的衣袖,才冷哼一声,点着他的脑袋又是一阵训斥。

“陛下在的时候,你小子就混账胡为,怎么如今还是如此鲁莽?”

“是是,孙女婿是个小混蛋,老是做些混账糊涂事情,今后还需皇奶奶多多训斥管教。”

“天天待在死气沉沉的宫里,都快憋出病来了……”

一见郑贵妃翻眼,刘卫民忙低头认错。

“是是,皇奶奶不是出去游玩散心的,是准备抽孙女婿皮、扒骨的,当然了,孙女婿可不会轻易让皇奶奶得逞了。”

“呵呵……”

刘卫民扶着郑贵妃上了颇为豪华马车,接着是端妃、顺妃、德妃,刚刚抹了把汗,又急忙跑到丈母娘身前又是一阵谄媚讨好,不过这次他可不敢随意搀扶丈母娘和二三十个“小姨娘”,最多也就将两个小姨子抱上马车。

一阵慌里慌张将一干妇人弄上二十余辆马车,大舅哥也不帮忙,只是咧着嘴看着他手忙脚乱,也不知是为何,所有娘娘们年纪也不算多大,除了万历帝几个嫔妃年岁大些,自己老泰山的妃子们可就不同了,年岁最小的竟然跟小媳妇也大不了几岁!

万历帝的妃子们那是奶奶辈的,扶着上马车也就罢了,可那些老泰山妃子们是怎么回事儿?自己不到跟前低头哈腰两下都不带动身的。

费了老鼻子劲才将一干人一一安置好,自己也累成了哈巴狗。

两兄弟骑马走在人前,刘卫民一阵不由哀叹。

“怪不得大舅哥不乐意出宫,这也太累人了,下次打死俺也不来了!”

“还好吧……”

“听说妹夫得了个弗朗机海船,比我大明如何?”朱由校随意问道。

刘卫民笑道:“大舅哥又不是不知道,俺可是不懂这些的,西洋海船此时还只是些图纸,前些日马云鹏拿走了四十万两,大舅哥的大帝号应该可以弄两艘,剩下的就是火炮了。”

“等咱大明大帝号造好了,再弄两艘西洋海船,让咱大明船匠多练练手,知晓双方利弊,今后也好制造更加强悍海船。”

朱由校眉头微皱,说道:“有船只还需火炮,火炮才是最费银钱的吧?”

刘卫民苦笑点头,叹气道:“大舅哥你是皇帝,一声令下,自然可以集起咱大明最好工匠,木料也不缺,咱大明废弃的宝船场虽废弃了,可当年种下的树木还在,而且山东、辽东暂时也有足够以用木料,总体来说,四十万两若仅是商船,可以造了十数艘,五桅三层战列舰却只能两艘,这还不算火炮费用。”

刘卫民建造的五桅三层战列舰长97米,宽21米,设计炮位122门,吃水11米,最高的桅杆就高达70米,堪称绝对的巨无霸,可他知道,这也还不是大明巅峰时期宝船,大明巅峰宝船长139米,宽50米,是真正的巨无霸。

大明宝船废弃时间太久,而且大明宝船与他需要的样式也不大相同。大明宝船两头高,有楼,跟个房子似的,中间有些低矮,他需要的是中间可以放置更多火炮,大明海船因为中间低矮,无法做到动辄一百多门火炮巨舰,只能重新设计,而且船只设计还要与火炮重量相匹配,也就是火炮口径相符合,不至于头重脚轻翻船,所以在制造好海船后,他还要亲自计算船只重心、承载极限等等数据。

反正挺麻烦的,刘卫民觉得仅这两艘巨舰能两年完成、三年内试航就不错了,这还是全力以赴日夜不停建造。

两人在前,说着海船之事,朱由校纯粹是因为自己本身对这些事感兴趣,而刘卫民却有着自己心思,他更想开拓海洋领地,更想着从外掠夺财富以弥补日益困顿的大明财政。

两人说着就来到了承天门前,御道只能朱由校一人行走,而他也只能走旁边的金桥,看着千步廊左右两侧身姿笔直净军,看着空无一人的千步廊,两人嘴角同时露出满意弧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