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最强角色扮演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推广理学

最强角色扮演 第六百四十四章 推广理学

作者:骑着青牛的猪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1 21:45:21 来源:笔趣阁

在场的众人中,不乏有世家子弟,对于王曜景这一套忠君的思想,他们打心眼里看不上。可是,偏偏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话来。

王曜景讲述的《四书章句集注》,每一段解释都有理有据,比现有的儒学注解要高出不止一筹。现如今儒家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学派思想,所以在这全新的理念冲击下,几乎所有儒生都不能自持。

朱熹既然能集理学之大成,那是已经将这套理论打磨到几近完美的地步,处处都引经据典,自圆其说,而眼前的众人在仓促间,哪里能找到错漏。

人群中那英武青年,本来还对王曜景心存警惕之心。可听得越多,心中就越是欢喜,若是大唐在开国初期就秉持这套理论,那些世家门阀的力量恐怕要被削弱许多吧。

王曜景这一讲,便是整整一天。自早晨讲到了傍晚,只是,整个长安城哪怕到了黄昏时间,依旧笼罩在一层光辉之中,亮如白昼。

而在这团光辉的中心,便是王曜景。

他讲述理学,对儒家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总结。最重要的是,他借助这套理论,为儒家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在儒家没有任何神通术法的时候,就能压制住佛道两家,成为显学。如果每一个读书人都拥有不次于修道士的实力,那儒家的鼎盛程度,恐怕会是如今的十倍百倍。

在道门中,他只是一个与张道陵并列的流派祖师,可在儒家,他的地位就要高出太多太多,他这等若是拓宽了儒家的道路,功绩比不少儒家圣贤要高的多。

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片光辉中,皮肤晶莹如玉,他顶上的气运竟然由青转玄,泛起了一层层的黑色。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气运层次要更上一层楼,达到超越人间帝王的地步。

待到戌时,王曜景终于闭口不言。

但是,整个长安城,却始终有阵阵的回响之声,他的声音仿佛被记录在了长安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永远的镌刻住。

满城的百姓,尽是面容肃然。圣人讲道,便是愚夫也能开悟,许多寻常的百姓听道之后,根性大开,自身的气运变得纯净了起来,归家后只消稍微读些儒家文章,就能有所成就。

那些原本就是读书之人,更是身上透射出光华之色,一个个只觉得体力充盈,大脑充盈,出口就能有佳句。王曜景这一次讲道,不仅他本人得到了天道的加持,这些听道之人,也因此获益。

众人再看着王曜景,无论是何种身份,心中就再也没有了仇视或者抵触的想法。在一尊儒家圣贤面前,你可以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你必须要尊重他。

王曜景一挥袖子,迈步走下了高台。

站在最前面的儒生忍住了内心的激动,向后退了一步。王曜景每走一步,前方的人就露出一个空隙来。

王曜景一直走到了那英武青年的前方,青年身侧的众人一阵紧张。

“拜见陛下。”王曜景认认真真的行了一礼,只是一瞬间,他此次因讲道而得来的气运,便分出了三分之一,落入了这青年的身上。另有三分之一,重新归于天地。

青年心中一松,看向王曜景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起来。

他并非是旁人,正是今年刚刚登基的李隆基。

理学讲究天地君亲师,天地在上,其次为君王,再次为父母和老师。

王曜景拿出了这一套理论,当然要严格的践行,所以他拜见了李隆基,并分润了一部分气运出去,以示君在师之上。同时,一部分气运还给天地,表达对天命的尊敬。

从表面上看,他损失了许多气运,实则不然,他通过这种方式,将自身和天命以及皇帝联合了起来。

借助这二者的便利,他可以轻松的将理学理论给推广出去,而他则为天地君亲师中的“师”,又是儒家的圣贤,获得的气运反馈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最关键的是,皇帝是会更替的,父母也会老去的,唯有天地与他这个儒家圣贤永恒存在,若是从长远看,只要儒家不灭,他就能一直获利下去。

“先生何须多礼,今日得闻先生讲学,朕也是获益良多。先生的这一套理论,几乎融儒家诸圣之大成,若是能在天下推广,这也是苍生之福。”李隆基也看中了理学的理论,便赶紧扶起了王曜景,大声的说道。

在魏晋之前,天下人都讲究一个“忠”字。这个“忠”,不仅仅是对君王的忠,同样也是“忠”于自身的信念。而在司马家篡了魏国江山后,“忠”字便站不住了脚,于是乎,便推崇以“孝”治国。

正是因为这一改变,才催生了世家门阀这个怪物。以儒家推崇的“宗法制”为根基,同姓同族结党联合,世人只知有家主,而不知道有君王。

对于皇权而言,以孝治国实质上隐藏着莫大危害。

王曜景开辟理学,重新解构儒学,将“君王”排在天地之后,要高于“父母双亲”,在某种程度上,会大大遏制住世家门阀的力量。

“陛下,在下此套理论,虽得上天承认,但还尚缺圣庙。陛下若是愿意推广理学之道,可在各道各府各州县建立圣庙,命天下人祭祀之。读书进学之人,若是才学足够,则可得圣庙加持,获得才气力量。”王曜景见到李隆基已经有了推广理学的想法,便趁热打铁道。

“若是真能建立此等制度,则天下选才,皆凭才华,而非家世。能者上,不能者下,如此我大唐才能走入煌煌盛世。”王曜景继续说道。

这句话,彻底击中了李隆基的软肋。他登基不足一年,却已经深感世家门阀的麻烦,他的许多决策,都无法有效实施。也是,当年武后的手段是多么狠辣,杀得人头滚滚,可朝堂上的诸公,不也依然是世家的人。

但是,李隆基还是犹豫。他担心那些儒生获得才气力量之后,会逐渐的失去控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