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军也改编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军也改编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对此有人提出了质疑,主要是担心37mm航炮的后座力太大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飞行事故,但后来的试验证明双翼机的飞行稳定性非常好,完全可以承受37mm航炮的巨大后座力。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在航炮上加设快慢机,平飞状态下以单发射击就行,俯冲状态下则可以尽情连发,因为有下坠的冲力在,航炮的后座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于新疆缴获的苏式单翼机,因为还是采用传统的打法,并没有更换大口径航炮的必要......

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将航炮的口径放大了区区7mm,之前卡了很久的研制进程一下子就变得顺风顺水起来,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样品,次年一月就开始批量生产了......

殊不知胡卫东穿越前就曾经主持设计过一款世界一流的37mm高射机关炮,要不是需要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改动才能充作航炮和坦克炮,一个月开始批量生产都没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与37mm航炮同时出产的37mm高射机关炮刚一设计出来就超越了此前的世界先进水平,它与稍晚一点胡卫东搞出来的25mm高射机关炮一起,成为了这个时空二战期间世界最强的近防火炮组合。当然,设备条件的改善与人才队伍的强化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若不是胡卫东出国一趟,设备条件要求很高的高射炮是根本造不出来的。

除了航炮,胡卫东还为飞机设计了外挂的57mm六管火箭发射器,载重量较大的机型、如轰炸机可以带两个、甚至四个,载重量较小的也至少可以带一个,通过更换弹药类型,这种机载火箭弹既可以打步兵。也能打坦克,而且比起空投炸弹,远远打出火箭后就立马闪人的打法无疑要安全很多。这对于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数量都远不如日军的十五军飞行团来说,具有无法忽视的价值。此外,有了这个宝贝。战斗机乃至教练机也可以参与对地攻击,考虑到十五军飞行团目前轰炸机仅有10架,有了机载火箭弹,飞行团对地攻击的能力至少要增强一倍还多。当然,火箭弹成本高昂的通病还是无法避免,但由于飞机数量有限,所以这个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军工部门的事务繁杂,忙得胡卫东一时间连部队都无暇顾及了,好在军事工作有粟裕,政治工作有张浩。他即使只挂个名不干事,十五军和中原根据地也照样可以正常运转。而胡卫东好不容易才将军工的事情大体安排好,中央却又突然电令他马上飞往南京,参加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相关谈判,因为没人比他更了解哪些物资必须从根据地外购进。其中的轻重缓急又是如何?而胡卫东在国内战争与华北抗战中的赫赫战功对国民党方面也多少有些威慑力,但谁都没有想到,胡卫东在谈及正题之前,却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十分意外的事,他居然建议**也一起改编......

“日本一个满编的师团是两三万人,战前还可能进一步加强。最多时甚至可以有十万之众,而国内的老百姓却普遍将它们与咱们的师划等号,当他们听到日军一个师团就能击败我们一个军、甚至几个军的时候,很容易对抗战失去信心,而抗战要想获得胜利,全民族上下的信心至关重要。我们没办法让日本人将师团人数减少,那么就只能增加我们师一级部队的人数,至少应该与日军的师团差不多,不,最好比鬼子更多,毕竟我们的大多数部队装备与日军有较大差距......”,胡卫东如是说。

胡卫东的提议其实是针对鬼子编制特点进行的一种心理战,但南京的老蒋却对此作出了另样的解读,按照胡卫东的这个提议,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扩充自己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哪怕编制不变,兵力也可以翻一番、甚至更多,而对于地方军阀的部队他则可以趁机裁撤人员不足的编制番号,到时候他们要恨也得恨胡卫东与赤色党,这可不是他老蒋的主意......

周公一开始听到胡卫东说出这话就觉得哪儿不对,细想一下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心知此事多少都会恶化赤色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对于统战工作十分不利。但是胡卫东话已出口,如果赤色党方面再出言否定的话,对于胡卫东个人的声望与赤色党的信用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是以个人身份对胡卫东进行了批评教育,提醒他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份,公开场合、尤其是谈判桌上说话一定要慎之再慎,在公开场合却力挺胡卫东的这个建议,以向外人显示党内的团结一致。

相比而言,最近刚刚搬到兰州的党中央对此倒是看得较开,毕竟胡卫东的提议也是出自公心,而且这个时空的地方实力派与历史上同期相比,实力弱了不少,其中受到胡卫东建议影响较大的也就川军与老西北军的一些部队,即便真的记仇,实力空前强大的红军也不怕他们......

虽然胡卫东似乎有些突兀的建议可能引起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负面后果,但对于红军的抗日改编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原本老蒋一直斤斤计较,不肯给红军太大的编制,但这个提议一出,中央军得利的同时,红军也可以在较小的编制内塞进较多的兵力,双方谈判中的分歧自然相对来说就小得多了。

此外,老蒋发现就连德国也催他尽快与赤色党方面谈妥后态度进一步软化,又念及胡卫东这次“帮忙”以及当初西安事变时主张不杀老蒋的旧事,授意谈判代表作出了较大的让步,而赤色党方面也急于将胡卫东买回的那些大型设备运进苏区,态度也不似谈判初期那样强硬。双方再次各让一步之后,谈判顿时变得轻松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