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型弹药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型弹药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山寨自然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但可惜的是,后世由于导弹的出现,只有小口径高射炮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大口径高射炮已经很难看到了,而在二战期间,配合近炸引信的大口径高射炮才是防空火力的中坚。好在胡卫东对于火炮早已经达到了“一窍通时百窍通”的程度,只要保证高射炮有较大的长径比,性能就不会差,只是l56、乃至l60的大口径高射炮管得等到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技术研发成功后才造得出来,科学是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所以还得至少等上几个月......

除了火炮,子母弹、空爆弹等多种新型弹药也陆续开始立项研发,其中胡卫东最为重视他穿越前那几年里的研究重点——云爆弹。按理说云爆弹对石化工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胡卫东虽然买了不少相关设备,但距离形成产能还有不短的时间,现在就开始云爆弹的研制似乎为时过早。但胡卫东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如今的中国落后列强实在太多,一定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缩短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他现在就对云爆弹立项,这样等到云爆弹研制成功的时候。根据地的石化工业也差不多建立了起来,立刻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生产。也正是受到此事的提醒,胡卫东竭力挤出了一些时间,编纂了日后轰动世界的《并行工程学概论》......

此外,还有一种弹药不得不提,那便是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由于沥青铀矿的矿渣并不引人注意。所以很早就全部安全地运进了中原根据地,有了这些高品位的矿石,西安事变后来到洛阳的历史上新中国的“放射化学之父”杨承宗采用化学方法廉价高效地提炼出了大量高纯度的铀化合物。由此金属铀的获得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既然胡卫东当初购买沥青铀矿的理由就是制造特种穿甲弹,有了现成的金属铀后自然得真的生产一些以免引人怀疑,反正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铀235在金属铀中含量不过千分之七。也浪费不了多少核燃料,而且铀合金脱壳穿甲弹也确实是非常地强力,完全值得专门生产。

铀合金有三个特性,使得它成为了脱壳穿甲弹弹芯的最佳材料,没有之一。这第一个优点是密度大,对于高速飞行的弹丸来说,密度越高动能就越大,穿透力也就越强,而且纯铀虽然很软,但只要加入一点点钛和别的金属。就可以变成一种质地坚硬的合金;第二个优点是铀合金弹芯在穿透装甲的过程中形态会越来越尖锐,而绝大多数金属和合金却是会越来越钝的,尖头的自然比钝头的穿透力强,因此铀合金弹芯的装甲能力就和别的弹芯拉开了一大段距离;第三个优点是铀合金穿进装甲后会剧烈地燃烧,所以铀合金弹芯的穿甲弹头里根本无需装填**。因为它本来就是天生的穿甲燃烧弹,射进坦克后会立即引燃车内的弹药和燃油,从而引发威力更大的二次破坏效应,以致于被铀合金穿甲弹打中的坦克炮塔会无一例外地被掀开,形成独特的标志性景观,同时因为可以使用无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弹。弹芯也更重,穿透力便愈发强劲,即使是除了铀合金弹芯之外最好的钨合金弹芯,穿透力与铀合金相比也有明显差距,而且造价要贵得多。

铀合金脱壳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强到什么程度呢?不要说是炮弹,哪怕是用于12.7mm口径的高射机枪或者反器材狙击枪的铀合金脱壳穿甲子弹,都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二战时期任何一种坦克的装甲,包括虎王这样的重型坦克也是一样,而且由于铀合金穿透装甲后的自燃效应,只要哪怕只是一发子弹打进了车内这辆坦克就彻底完蛋了,须知后世坦克普遍装备了的灭火抑爆系统如今还没发明呢。而一辆虎王造价高达20万美元,1发铀合金脱壳穿甲狙击子弹仅需要不到1美元,高射机枪弹则更便宜......

铀具有放射性,所以污染确实是个问题,但由于天然铀中放射性很弱的铀238所占比例超过了99%,所以铀合金的放射性危害远不像宣传的那么可怕,而去掉大部分铀235的贫铀则放射性更弱。其实后世中国之所以一直宣传贫铀合金的危害,主要是因为中国缺铀,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量使用,所以只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除了陆军武器,胡卫东对于目前规模还小得可怜的空军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出国前他便安排了30mm航炮的研发任务,但由于人员素质与工艺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直到胡卫东回国也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30mm的炮弹尺寸太小,想要做成可以爆炸的弹型存在很大的难度,手工少量生产还行,想要大批量地工业化生产就困难了,即使胡卫东带回来那么多新式机器之后,这个难题依然不容易克服,即使克服了,成本也实在太高,毕竟现在仅仅是1937年,而胡卫东也并未买回哪怕一台可以直接用于军工生产的机器设备......

胡卫东听完技术人员的诉苦后并没有斥责这些已经尽力了的技工,他明白这是自己考虑不周,后世与现在差别太大了,有些二十一世纪轻轻松松就能造出来的东西在目前的中国却是几乎不可能搞出来的,不过胡卫东补救的办法倒是很简单,“将航炮的口径放大到37mm吧,最好搞个通用化,让它能与坦克炮和高射炮至少大部分零件、特别是炮弹在必要时可以通用,以备不时之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