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七百零六章 无债一身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零六章 无债一身轻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最终中国政府同意提前偿还当初苏联贷给中国的12亿美元本金,并且就连这几年里的利息(合计约为1.5亿美元)也一并给了苏联,让其拿去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军需物资,话说虽然美国政府承诺的援助暂时给不了,但是花钱买东西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因为北冰洋航线的开辟,纵然在美国失去了太平洋上大部分海域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的当下,美国商品想要运到苏联也并不困难,当然,在这种非常规的航线上,危险还是有一点的,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寒冬季节......

中国政府如此“好人做到底”,显然出乎苏联人的意料,而且中方只是要求苏联政府在接收这笔巨款之前先发表一个公开的声明进行答谢,苏联政府以为这只是中国人好面子的传统,便答应了下来,倒是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的日本人里面有一些看出中国政府用意的,只是对日本来说,中苏翻脸正是求之不得,自然不会点破,只是坐视苏联政府的喉舌“塔斯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社论感谢中国在今年遭到大灾的情况下依然伸出了援助之手,令苏联国内外不自觉地都生出了“中国已经不再欠苏联什么、反而是苏联欠中国恩情”的看法......

历史上新中国曾经为了“争一口气”提前还债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个时空的情况相对来说却好了许多,因为日本战败后的赔款(虽然硬通货比例不大。但也是有一些的。)和一些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加之接受日本等**火订货而收到的预付款和国内飞速增长的贵金属产量。现在的中国政府并不缺乏外汇和贵金属等硬通货,即使是13.5亿美元的巨款,也勉强能够凑得出来,而不必像历史上那样拿救命的粮食去充抵。

而且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如今中国手中的硬通货本来就很难用出去从西方国家换到自己需要的先进机器设备,因为目前海上都被日本控制了,西藏乃堆拉山口的交通又十分不便,并且美英若是在那里购买中国商品。还是很难安全地运回国内,所以唯一的通路便只有借道苏联,但以毛子“雁过拔毛”的德性,这条商路并不那么可靠,因此中国政府拿出去的只是本来就没法用出去的钱,实际付出的代价远比看起来小很多,但却成功地卸下了当初背上的沉重人情债。长远来看还是得大于失的。

毕竟被德国重创了的苏联虽然不再那么可怕,但如果因为打了苏联而留下“恩将仇报”的恶名,并因此给美国人以干涉的借口,最后变成德国一样的世界公敌,那可就是新生的中国难以承受的了,所以宁可让苏联对不起中国。却不能让中国对不起苏联,而且藉此树立新中国政府守信的形象,对日后中国的发展乃至战争也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令胡卫东略感意外的是,国内普通民众无不支持中央的这一做法,原来这个时期的中国人还大多保持着“无债一身轻”的淳朴想法。而不似后世那样,欠债的成了大爷。债主反而成了孙子......

而且胡卫东很快又意识到,苏联人拿到这笔巨款购买了大量军需物资、并且因为放下心来而大量从远东和中亚抽调了部队驰援西线,未必就能扭转苏德战争的局势,甚至反而可能损失得更惨。因为战争初期苏联的惨痛失败并不是因为军队的实力不如敌人,而是因为战略战术有问题加之用人不当所致,只要这两个问题未能解决,就算投入再多的兵力和先进武器,也只是方便德军刷战绩和增加战利品而已,而苏德战争之后的走向也正印证了胡卫东的看法......

虽然得自中国的13.5亿美元想要换成军需物资并送到前线需要时间,但它和从远东与中亚抽出的上百万兵力一样给苏军统帅部打了一剂强心针,令其一时起意决定在隆冬到来之前发起一次大的攻势收回部分失地。然而,这种一时兴起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向来都很难有好的结果,苏军统帅部虽然不可思议地从各大战区迅速挤出了七十多万军队,并且还有3000多架飞机和一千多辆坦克助战,但却并没有能够迅速击败顽强抵抗的德军收复基辅,这次史称“第二次基辅会战”的大战不可避免地拖进了寒冷的冬季,而双方投入的兵力也越来越多,到了1943年12月中旬的时候,轴心国一方兵力最多时超过了180万、其中德军大约110余万,而苏军更是三个方面军一起上阵,参战的总人数不下200万......

虽然对进攻不利颇为不满,但是战役拖入冬季在苏联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坏事,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德国北部的冬天也算不上温暖,虽然远远不如苏联的莫斯科与列宁格勒等北方城市,但与南方的乌克兰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再加上德军虽然敌国境内,后勤保障反倒比苏军有力,因此即使1942年的冬天分外寒冷,德军依然保持了相当强的战斗力。

而更要命的是,随着隆冬的到来,波兰境内的河流全都封冻了,这样一来即使部分桥梁仍未修好,德军援兵和补给车队也可以从冰冻的河面上直接开往东线战场,之前一直困扰侵苏德军的后勤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不久新来的生力军便以迅速果敢的切入穿插迂回到了苏军主力的侧翼,形成了合围之势......

或许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的关系,苏军统帅部及时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但是在德军百万德军迅猛的追击下,苏军依然遭到了巨大的伤亡,连同僵持阶段的损失在内,苏联阵亡和失踪的人数多达30余万、另外还有40多万人被俘,而乘胜追击的德军则席卷乌克兰大地,抢在1943年到来之前将这座苏联最大的粮仓全部占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