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章 诺贝尔奖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章 诺贝尔奖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飞翔宇宙间”投出的月票,顺便拉票^^

当然,十五集团军背靠工业发达、而且率先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中原边区,胡卫东又一直压着部队规模没有过度扩编,因而官兵们几乎每天都能吃上荤菜,物质条件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待遇才会如此优厚。

帐算下来真正吃亏的大概只有军官,但是傅作义的35军在**当中却是相当另类的一支部队,他们不但打鬼子不含糊,而且军纪严明,加之经济上不若中央军富裕,武器装备较差,因此无论是战术打法还是生活作风上都与八路军十分相近,在**之中甚至有“七路半”的戏称,而鬼子更是长期将其当成是八路军的部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傅作义在抗战前期相当“亲共”,曾经大量接受赤色党员入其部队工作,借鉴其政治工作和作战方法,两个师的政治部主任居然都是赤色党人,后来迫于老蒋的压力才将那些赤色党员清出部队,但也没有怎么为难他们,而这一善缘也成为了日后北平和平解放的伏笔。历史上尚且如此,这个时空就更不用说了,首先赤色党的实力比历史上强了太多,其次绥远在山西光复后更是直接被八路军的晋绥边区包在其中,因此赤色党对35军的影响力远比历史上的1938年底还要大得多,若非傅作义在35军之中威望极高。赤色党甚至可以像在山西新军之中那样夺走领导权。

也正是因为这样,35军的官兵改编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反倒是十五集团军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毕竟武器变了战术也得跟着变化,虽然胡卫东知道傅作义擅于练兵,但该给35军官兵上的课还是得上,另外,某些军阀思想较重的中高级军官也需要加强一下思想教育。。。。。。

至于傅作义本人,即使之前当军阀的时候,个人操守也无可挑剔。若论清正廉洁与朴素节俭,甚至不少赤色党的干部都比不上,因此他融入赤色党甚至比部下还要更快一些。

为了加快35军改编的效率,胡卫东采取了“以战代训”的策略,山东是民国匪患最严重的三个地区之一,仅次于东北与河南,韩复蕖掌政时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薛岳夺了山东之后情况又迅速恶化,一则是战乱不断、人心惶惶;二则是薛岳虽然打仗厉害,但捞钱也同样厉害,结果官逼民反。虽然薛岳后来被老蒋调离了山东,但匪患一旦起来,再想压下去可就难了。而沈鸿烈虽然治理青岛卓有成效,但对于农村,却也是一筹莫展,因此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山东的匪患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直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后。山东的匪患才得到了控制(论剿匪的本事,赤色党绝对是天下第一。)。但即使是现在,山东境内的土匪武装、以及反动的会道门组织依然还有数万之众,对山东根据地的抗日军民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胡卫东便委派傅作义这个新任的山东省主席带兵剿匪,一来扫除匪患,二来磨合队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考虑到傅作义不但军事才能出类拔萃,还有着国内一流的内政才能,胡卫东在其来到山东之后,毫不犹豫地将山东的施政大权交给他来兼管,让他切切实实地当这个省主席。结果在傅作义的治理下山东根据地的经济民生得到了迅速恢复,而被胡卫东的信任所感动的傅作义也愈发死心塌地,次年2月便秘密加入了赤色党。。。。。。

这两个月里华北地区陆上没有大的战役打响,但是有两件事却不得不提。一是赤色党在兰州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太祖在会议上提出,赤色党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已经巩固的根据地,要在推广农业合作化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产节约”、“备战备荒”。其中条件较好的部分地区、特别是豫西工业区,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条件,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中心,尽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而更重要的是,敌后根据地必须进一步扩大,在日军力量仍然较强的地区,工作重点是广泛发动群众,与日伪争夺农村,并以游击战的方式杀伤日伪军,积小胜为大胜,同时大胆地向着沦陷区的纵深挺进,中原边区要尽快建立江淮根据地,而东北抗联则要努力扩大南满抗日根据地。至于日军力量相对较弱的河北与山东,八路军与十五集团军则要增加运动战的比重,抓住一切战机尽可能多地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推动抗战全面反攻阶段的尽快到来,如果目标价值较大而且时机有利,攻坚战也可以打一打。另外会上还增补中原局书记张浩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不过这件事大家早有预料,包括胡卫东在内,与会代表对此都很平静。。。。。。

而另一件事则令胡卫东多少有些意外,1938年诺贝尔获奖名单公布了,其中居然有中国科学家,而且还不止一位。之前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的中国科学家一下子受到如此青睐,在胡卫东看来,既因为他们的贡献确实巨大,也由于抗战以来中**队总体上来看超出列强预期的优异表现,令西方开始正视中国的力量。

在两位中国获奖者当中,黄鸣龙凭借“发现”并合成了可以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以及广谱抗菌素氟哌酸等多种化学抗菌药物的成果,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家;而中原边区为数不多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生物化学家吴宪则因为提出并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加上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人赛珍珠的获奖作品《大地》也是以中国为题材,后世因此将1938年的诺贝尔奖称为“中国人的诺贝尔”,更有不少中国人认为,如果不是为了军事方面的目的保密,钱三强与吴健雄这两位核物理学家将他们发现链式裂变后所写的论文公开发表的话,物理学奖也绝对轮不到费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