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以杀为题

汉末之奇谋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以杀为题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听了芙儿的担忧,姬溪面上不动声色,然而心中已经一团乱麻。强自镇定后,轻声问芙儿:“若果真如此,可有良策?”

芙儿轻声回:“奴婢驽钝,现在还没有?”

姬溪强颜欢笑,道:“不急,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了,你先去我夫人那边吧。”

芙儿略有些诧异的看了姬溪一眼,不再多言,依照姬溪的吩咐悄悄的退出了秋风亭,向凉月亭走去。

且不说芙儿去后的凉月亭会如何,留在秋风亭内的姬溪用了片刻的时间稳定了自己狂躁的思绪,开始思考解决的良机。

姬溪首先想到了是,立刻派人暗中生事,大不了杀几个人,先把这次的诗会搅黄再说。然而思考再三之后,此计行不通,先不说搅黄一次会不会有第二次,单是凭现在这诗会的热烈程度,也不是杀几个人能够解决的,而且这诗会的护卫之责是归于张统的,若真出了大事,张统难辞其咎,姬溪能保的了张统的命,但张统威望尽失是必定的,他不可能在待在军中。

所以,姬溪自己将这条计策否决了。

姬溪又想,或许可以任由事态发展而不闻不顾,只需在事后将郑玄和蔡邕全部拉进主考官的队伍。如此一来,诗会和科举都是此二人评定的,便是有所出入也无甚大事,毕竟文无定数,总有发挥失常的时候。

这条计策似乎可行,但细想之下却绝不可行,因为若有真有人布下如此大的局,又怎么会想不到如此拙劣的应对,他们必定有所后手,换位思考的话,姬溪又很多种方法让事态无限的恶化,比如说,牺牲郑玄的名望,诬陷郑玄藏污纳垢,结党营私。再者,郑玄既然和许昭一块来长安,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显而易见,姬溪若是把郑玄拉进主考官的队伍,他近水楼台,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

姬溪很怀疑那个布局者早已拉拢了一些士子,让他们在这诗会中尽情表现,却在科举中故意藏拙,如此一来,科举的结果必定与这诗会出入很大,介时,不仅科举为人诟病,科举的主考官也将名誉扫地,所以,让蔡邕独自一人担任主考官也不可行。

思来想去,这竟是一条死胡同,姬溪短时间内还真找不到完美的解决办法,于是只能暂且寄希望于芙儿想多了,自己也想多了。

可事实证明,二人想的还是太少了。

舞曲散去后,之间许昭出列拜曰:“恰此盛举,草民有一提议,不知可讲否?”

许是因为自己的诗作崭露头角的缘故,刘协的兴致极高,竟有些迫不及待的追问:“先生有何提议,尽请说来,朕无有不准。”

这一唱一和间,姬溪心沉谷底,知道应该是无法避免了。

果然,许昭扬声道:“先前陛下一首秋风诗,抛砖引玉,引得百花争艳,当可为一佳话。然除陛下的诗作之外,大多士子的诗句乃陈年旧句,引用至此而已,草民以为,此乃一憾事也。是以草民提议,请陛下亲自出题,令在场诸多士子现场作诗一首,再由郑先生和蔡先生等名家现场评定,如此当为文坛之盛举也。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闻言,姬溪立刻想要阻止,却无奈何许昭话音刚落,刘协便已经拍手称快,同意并赞许了许昭的提议。

姬溪无计可施,确实有些急了,不成想,刘协这时候却想起姬溪来了,之间他兴奋的转头对姬溪说:“太傅,徐先生的提议甚得朕心,但朕终归年纪尚小,末学后进难做师表,而太傅劳苦功高,眼下这太平大多是太傅的功劳,朕感念太傅之德,故请太傅代朕出题可好?”

刘协是好心,但姬溪此时哪有心情去理会刘协的好心,是以阴沉着脸准备回绝,可回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脑中忽的灵光一闪,计上心头,于是乎,姬溪阴笑着看了许昭一眼,大笑道:“既如此,臣却之不恭了。”

刘协亦笑曰:“甚好。”

许昭也笑:“如此也好,请姬太傅出题吧。”

姬溪笑曰:“我姬溪从军多年,百战沙场,乃一莽夫耳。然,许是杀戮过多,常辗转难眠,每及于此,便思及何者为杀,终日彷徨而所得甚少也。恰此盛会,便以杀为题,望诸位文豪为我解惑。且有一曲拙词,请诸君指正。”

此话一说,满堂皆惊,亭内一时寂静无声,谁也没有想到姬溪竟会以杀为题。

要知道,参加这诗会的都是文人,平时连个鸡都没有杀过,更别说上过战场杀敌。

可以说,参加这场诗会的大多数人,连什么是杀都不知道,连题都破不了。

刘协率先说:“这不好吧。”

姬溪笑道:“为何不好呢?”

蔡邕出言曰:“我等所学者,乃治国之道,乃仁义之德,以杀为题,与我等所学相悖,当然不妥。”

在这个当口,姬溪是绝对不能退让的,哪怕站出来的是蔡邕,是以姬溪针锋相对道:“治国?仁义?没有军士戎马,没有是尸山杀戮,尔等何谈治国?尔等何谈仁义?”

蔡邕面有恼色:“这世间便是有太多的尸山杀戮,如此才国之不国,仁义不存。”

姬溪嘲讽道:“蔡尚书何不去与那曹操,袁绍,孙坚说说。”

蔡邕气极,怒目瞪着姬溪,再瞪向吕春,以为很明显,要吕春帮忙说话。

然而此时的吕春却面色煞白,双眼似有血丝,正死死的盯着发起提议的许昭,对蔡邕的目光根本就没有察觉。

吕春何等奇才,许昭提议天子题诗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已是不该,待到许昭又提议在场士子比诗,吕春终于觉得有些不妥,而姬溪的强烈反击立刻让吕春醒悟过来许昭在设局,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这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令吕春颇为自责,此时正绞尽脑汁的思考着怎么破局,正考虑着姬溪此时所为破局的可能性,莫说没有看到蔡邕的注视,便是看到了也不会有丝毫相助,反而会毫不犹豫的站到蔡邕的对立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