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4:45 来源:笔趣阁

三月的朔北,积雪尚未完全消融,青草已经冒出了嫩芽,一片片嫩绿铺满了草原。

饿了一冬的畜群,被牧民驱赶着,刨开最后的雪层,追逐最鲜嫩的青草。

风依旧冷,人们的心情却如拨开云层的天空一般晴朗。

今年的春季比过去几年都来得早。

万物复苏,青草繁茂。

这样的好年景,不只令屯田的边民欣喜,在耆老的带领下祭祀先农,祈求五谷丰登。草原上的牧民同样宰杀了最肥美的羊羔,感谢长生天的眷顾。

悠长的调子在草原中回响,带着对丰足生活的无尽希望。

旷野,蓝天,成群的牛羊散落在青草之间,融为了草原上最美的一副画面。

运粮的鞑靼骑兵无暇欣赏身边的美景,战士的敏锐直觉告诉他们,危险正在迫近。

每次运粮,都会有瓦剌人偷袭,虽然一次也没成功,鞑靼骑兵仍不敢放松警惕。

轻视敌人,最可能的下场就是送命。

“加快速度!”千户伯克帖木儿挥动着马鞭,在队伍中来回奔跑,确保每一辆粮车旁都有骑兵护卫。

从离开开平卫,他们就被跟上了。

像是被狼群盯上的鹿,预感到危险,却不知道敌人在哪,一旦稍有松懈,就会被扑上来的猎手咬断脖子。

这种感觉让伯克帖木儿很是烦躁,提高了嗓子,大声喝斥手下,急了,甚至直接动鞭子。

“快点!”

马蹄踏在积雪和青草中,溅起带着雪碴的湿-泥,赶车的鞑靼人扬起长鞭,甩出一声声脆响。

没有人抱怨伯克帖木儿的暴-躁,此刻,他们心中的念头同伯克帖木儿一样,快,再快一些!

过了长水海子,队伍就安全了。

查干诺尔之后,有可汗的大部队接应,无论是谁在打这批粮食的主意,准保让他有来无回!

马蹄声愈来愈急。

伯克帖木儿脸上的焦急之色也越来越浓。

危险更近了。

他可以确定!

查干诺尔近在眼前,箭矢的破空声陡然传来,队尾瞬间有数名鞑靼骑兵坠马。

“不要停!”

伯克帖木儿大声吼着,下令副千户领队继续前进,自己率领一半的鞑靼骑兵留下,调转马头迎战偷袭的敌人,为运粮的马车争取时间。

朔风再起,跟在鞑靼骑兵身后的队伍终于显露出了身影。

左衽,皮甲,头盔镶嵌着毛边。

瓦剌人,还有兀良哈。

伯克帖木儿预感到自己很可能会死在这里,但他还是要握紧马刀,同敌人战斗。

不只是为了鞑靼的勇士之名,也是为了部落的生存。

狼群相遇,即使死亡也要守卫领地,捍卫尊严。

后退,不战而逃,是懦夫和弱者的行为!

没有号角,也没有战鼓。

千余匹战马缓缓踱着步子,马上的骑士抽—出长刀,刀刃摩擦过刀鞘,声音无比刺耳。

马蹄声似敲击在耳边,一声接一声,无限的扩大。

天空依旧晴朗,笼罩在伯克帖木儿等人身边的,却是死亡的阴云。

战马开始加速,从悠然漫步到如离弦的箭矢,由远及近,从快到慢,不过是眨眼的时间。

马蹄如奔雷,又似呼啸而来的洪水。

伯克帖木儿握紧马刀,用力得手背暴起了青筋。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但他不能后退。无法护住粮食,可汗不会放过他,更不会放过他的部落。

所以,他只能死战,直至战死。

“杀!”

两支队伍同时举起了长刀,战马狠狠撞击到了一处。

刀锋的擦-撞-声刺破了耳鼓,杀戮撕开了草原上最后的宁静。

鲜血飞溅,战士狠狠摔落在地。

战马的哀鸣在草原上回响,倒在血泊的伯克帖木儿却再也不会回应。

五百鞑靼骑兵的死,没能阻挡瓦剌和兀良哈的脚步。顾不得清扫战场,立刻追向前方的粮队。

在蒙古人对战时,呵哈出率领的女真骑兵根本没有上前,而是潜伏在一旁,等战斗结束,胜利一方继续追逐最丰厚的战利品时,才跳下马背,搜刮留在战场上的武器和鞑靼骑兵身上的金银。

“首领,不追上去?”

“不追。”呵哈出举起伯克帖木儿的佩刀,擦干刀锋上的血迹,又从他身上扯下刀鞘,珍而重之的挂到自己的马背上。

“可是……”

“追上去也没用,粮食不可能分给咱们,有这些武器足够了。”呵哈出翻身上马,“死掉的战马,割下能带走的部分。马肉交给部落,武器和其他的东西,谁找到算谁的。”

“谢首领!”

女真人尽职尽责的清扫着战场,等他们离开,天空中早已盘旋着秃鹫和乌鸦。

朱高煦也没有参加之前的战斗,有瓦剌和兀良哈作先锋,根本不需要他主动出击。

看着策马远去的女真人,朱高煦缓缓眯起了眼睛。

当真如兴宁伯所言,不能小看这些披着兽皮的野人女真。

“殿下?”

“无事。”朱高煦收起外露的心思,一拉马缰,“继续前进。”

“是!”

按计划,朱高煦不是去抢粮的,而是对鞑靼施以援手。最好的结果,是从瓦剌手里救下一两个活口,直接送到鬼力赤面前。鬼力赤想要找回面子,只能去和马哈木当面洽谈了。

至于粮食,已经被“瓦剌”抢走了,鞑靼想要,同样要找瓦剌。

按照兴宁伯的话来说,鬼力赤之前能忍,是因为没受太大损失。这次再忍,可汗的位置怕会换人。

粮食被抢走,骑兵被杀,还被大明的汉王亲眼目睹,这不只关系到实际利益问题,还关系到可汗的威严,乃至于所有鞑靼部落勇士的面子。

事不过三,何况瓦剌上门找茬的次数远不只三次。

鬼力赤真能忍成神龟,他手下的鞑靼高官和部落首领也不会副奉命行事。

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一直是鬼力赤的短脚。阿鲁台等人一直抓着这个短脚,始终对鬼力赤不服气,时刻想着将他拉下马。

可汗鬼力赤同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之间的矛盾,在草原上根本不是秘密。

鬼力赤想保住可汗位,阿鲁台想另外扶持有黄金家族血统的可汗上位,鞑靼内部从来就不铁板一块。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击破。这才是孟清和敢向永乐帝拍胸脯保证计划定能成功的原因。

当眼,也要感谢瓦剌首领马哈木的配合以及兀良哈两位首领的友情出演。

至于捡便宜的呵哈出,总之,能让汉王借此提高对女真的警惕,也算对得起自己给的出场费了。

草原上,鞑靼的运粮队最终还是被瓦剌和兀良哈骑兵追上了。

双方展开激战,结果自然是鞑靼骑兵大败。

就在最后几名鞑靼骑兵被包围,即将被斩落马下时,朱高煦突然神兵天降,带领身着朱红袢袄的边军骑兵,冲进战场一顿砍杀。

瓦剌被打跑了,临走不忘拉上几车粮食。

兀良哈也跑了,拉走的粮食比瓦剌更多。

幸存下来的鞑靼骑兵看着如战神降世的朱高煦,目光呆滞,似乎还没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直到朱高煦派人前来问话,才最终确信,他们安全了。

看看没剩下多少的粮食,几人同时面现忧色。即使活着,回去也没法向可汗交代。但让他们拿起刀抹脖子,也着实为难。

战死是光荣,这样死算什么,畏罪自杀?

清楚看到几个鞑靼人的表情,朱高煦叫来随军的通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吩咐一番。

“可明白了?”

通译点头,跃身下马,带着最诚恳的笑容,走向了愁眉苦脸中的鞑靼骑兵。

想活着吗?

想更好的活着吗?

想不想过上吃喝不愁,美女环绕的小康生活?

想的话,就点点头。点了头,就能实现诸位的愿望……

忠诚问题?这话怎么说的,彼方鬼力赤可汗都向我朝天子称臣,何来不忠可言?

自洪武年间,内附部落不知凡几,诸位可知这些部落都过着何种富足的生活?

前例就在眼前,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何况,截杀诸位的的确是瓦剌,诸位也是实话实说,不必犹豫。

兀良哈?绝对是瓦剌假扮,使以为离间之策……长相?不找像一点的,何称假扮?瓦剌着实奸诈!

“据实上报,当是为诸位的同袍复仇……即使诸位不追随殿下,凭此大功也必得鬼力赤可汗重用……”

朱高煦骑在马上,看着被忽悠得双眼冒星星的鞑靼骑兵,默默转头。

据说,眼前这位是兴宁伯从北京行部挖出来的,之前在部门里负责文书工作。一副忠厚老实的相貌,换身衣服和朴实的庄稼汉子没任何区别。

谁能想到,竟然是此等高才。

回去一定要和兴宁伯商量一下,把人调到自己身边,毕竟人才难得。至于挖角费,大家都是朋友,应该更好商量吧?

要不然,到父皇跟前为兴宁伯再求个恩典?

就在朱高煦摸着下巴,计划挖孟清和墙角时,沈瑄已率领边军从另一条路追上了瓦剌骑兵。

发现目标,确认无误,立刻追上去一顿砍杀,杀完拉着粮车走人。既然要将脏水泼到瓦剌身上,自然一个活口不能留下。

事做得漂亮,唯一的遗憾是,沈侯爷没能杀过瘾,一身的煞气久久不散,亲兵都不敢靠近半米之内。

兀良哈也没能拣着便宜,高高兴兴拉着粮食回家,刚下马,就遇上了传旨的内侍。倒霉催的,还有个给事中出身的礼部侍郎同行。

看到打着记号的粮车,兀良哈首领丹保奴,哈儿兀的表情僵硬了。

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说的?

按照礼部右侍郎的性子,此等行为实在破坏内部团结,必须参上一本。多亏同行的后军都督府佥事冀英劝说一番,才勉强让他压下了火气。

不过,这些抢来的粮食必须交公。

兀良哈首领也没话说,毕竟这事是他们不占理。如果车上没记号,还能蒙混过去,谁能想到这些粮车都是大宁杂造局出品,车辕上都刻有特殊标记,寻常不会多加注意,仔细去找,马上就能发现不同。

虽说粮食被拉走,白忙活一趟,却也不全是坏消息。

内侍传天子敕令,重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以兀良哈首领,头目,渠长等充任指挥,同知,佥事,千户,百户,镇抚。

后军都督府佥事冀英私下透露,天子敕令复三卫,同时于三卫以东设兀者左卫,极北之地置奴儿干卫,近辽东都司设建州卫,毛怜卫,皆以女真部落头领为指挥,指挥同知,佥事,及千百户镇抚。

“诰印冠带袭衣俱已赐下。”冀英道,“吾同首领有旧,特此告知,首领方好有个准备。”

丹保奴谢过冀英,没心思再去计较被拉走的粮食,马上拉着哈儿兀商量,并以最快的速度派人给关系好的几个兀良哈首领送信。

天子接连在辽东设卫,任命呵哈出等人为首领,这是要重用野人女真的节奏。

作为大明的第一外援,不得不防!

粮食被拉走可以再抢,保住目前的地位才最要紧!

朱高煦派人护送鞑靼骑兵去见鬼力赤,沈瑄带兵从开平卫返回北京。带回来的粮食留在了边卫,这些本就是孟清和奉命筹集的部分军粮。

回到北京后,沈侯爷没来得及洗漱,就被孟伯爷找上了门。

房门一关,室内传出几声钝响,很快又归于了宁静。整个下午,两人未出房门半步。

孟伯爷心急火燎的找上门是何原因?

天知地知,沈侯爷知。

永乐二年三月甲申,鞑靼可汗鬼力赤突然召集部落头领到王帐议事。

旋即,鞑靼集结三万军队,逼近瓦剌。

瓦剌首领马哈木得到消息,出人预料的没有应战,反而拔-营,收拾起包袱,连夜跑路了。

鬼力赤下决心同马哈木打一场,没想到这小子和他玩这手。

虽说遇上明军大部队,鬼力赤也会这么干,但不妨碍他借机大肆嘲讽马哈木。

“这样的胆小鬼,就该系上狐狸尾巴!”

马哈木跑了,瓦剌的牧民却没法全都跟着一起跑。

鬼力赤联合阿鲁台的军队冲进瓦剌的地盘,一顿烧杀抢劫。

抢牲畜,抢人口,抢草场。

抢不走的全部烧掉。

到明朝打谷草,鞑靼和瓦剌从不手软,对付起彼此来也是一样。

或许是意识到不想让鞑靼继续得意下去,在鬼力赤计划接手瓦剌的大部分地盘时,马哈木狠狠给了他一记回马枪。组织起的瓦剌军队发挥出了极强的战斗力,狠狠教训了深入敌境的鞑靼军队。

打赢了,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被抢走的畜群和人口,通通再抢回来。被烧掉多少帐篷,全部烧回去!

自此,马哈木不再被动挨打,实力比不上鬼力赤,就玩偷袭。事实证明,这种战术相当有效。对于为他出策的谋士,马哈木十分感激。殊不知,这位智者私下里还有另一个身份,大明锦衣卫。

你来我往中,双方打出了真火。

本该是一年最好的时节,草原却不见牧群的身影,只有四处而起的硝烟。

不时有离散的游骑和部落出现在边境,边关要塞立刻提高警惕。

春耕时,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巡逻的边军,十人一队,以小旗带领,佩弓箭腰刀,另有两人背负火铳。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响哨,击发火铳,临近墩台地堡听到示警,马上点狼烟,弓箭伺候。

此法为大宁最先在练军时使用,很快扩散到整个边关。

自辽东,开平,宣府,大同,自东迤西,烽台连横,流窜的草原游骑寻不到任何下手的机会。

鞑靼和瓦剌打得热闹时,兀良哈没趁机凑热闹,在辽东崭露头角的野人女真牵扯了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

不是因为女真有多强,而是天子的态度,不得不让他们对女真产生几分忌惮。

草场不要了,加薪的要求也暂时抛到脑后。

兢兢业业巡卫边疆,隔几日向天子上疏表忠心,表示自己时刻奋斗在边疆第一线,尽量争取天子表扬,成为了兀良哈首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切只为向明朝天子证明,他们才是最好的外援!

野人女真,哪凉快哪歇着去。

呵哈出怎么样?逮着机会照样收拾一顿!

看呵哈出等不顺眼的不只是兀良哈,没有得到敕封的野人女真首领也是一样。

羡慕胡里改部目前的生活,羡慕呵哈出得到了赵王的亲自接见,羡慕胡里改部在广宁互市有了固定的摊位。胡里改部和忽剌温部在交易中享受的各种便利,更是让众人无比嫉妒。

之前没有朝贡的女真首领纷纷组织起队伍,一个部落不行,三五个凑到一起,带上马匹和林中出产的人参皮毛,直奔北京。

人来得多了,会同馆就有些住不下了。

没人抱怨,更没人离开,反而主动对接待官员表示,房间不够,挤一挤照样住。

条件差点不要紧,能拿到孟少卿的批条,在互市交易中能得到实惠,才是最紧要的。

“这就是利益。”孟清和一身大红白泽服,坐在鸿胪寺衙门,端起茶杯,轻轻抿一口,“暂且先让他们等着,天子的敕令下来再说。”

“是。”

都事退出去,孟清和放下茶杯,立刻呲牙咧嘴。

下唇的伤口还没好,喝热茶当真是要命。

还要在下属面前保持威严,他容易吗?一定要和某侯二代说清楚,动不动就咬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个习惯必须改!

于是乎,孟伯爷下班后直奔行后军都督府。

至于和沈侯爷谈判结果如何?

总之,孟伯爷整整一个月没敢再碰热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