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血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血

作者:志鸟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9-16 00:35:50 来源:笔趣阁

商遨所长是个大脸的小男人,听了苏城的话,期期艾艾的道:“我们这套设备,是要出口的?”

“自己用,也要出口。请牢记否则,咱们这么长时间的投资多浪费。”

商遨被弄混了,急问:“那就是说,要两套设备?”

在他们眼中,出口设备和国内自用的设备,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外国人有钱,尽可以用好的材料和成本高的配件,国内企业缺钱,那就勉强凑活。

苏城继续摇头,道:“就要一套设备,我们尽量做好。”

“那多浪费啊。”

苏城无语,道:“好的设备才能提高更多的产量吧,否则咱们花这么多钱做研究又为了什么。”

“能省一点是一点嘛。”老谷在旁边帮腔。他是50岁的人了,经历过三年灾害,和物资最紧缺的时代,对节俭有着相当的执着。

苏城一笑,道:“老谷,聚合物驱的分散装置要是没做好,配比误差就大,精度就弱,你辛苦研究的3087发挥不出来,岂不是浪费。”

老谷用粗糙的手摸着脑袋,嘿嘿一笑道:“这个标准肯定是要达到的。”

苏城于是转头看向姚泽凡。

这个设备项目组的组长勉强笑了一下,问道:“那咱们的设备,要推倒重做吗?”

“不用全部。”苏城开始翻看图纸的总装部分。

像是三次采油设备这种重要的东西,它的零部件构成,每个石油专业的学生都是要反复学习,反复考试的。4年考4次是绝不夸张。

假如让苏城将输送器整个做出来,也许要好些天的时间,还得参照许多蓝本,但要是描述输送器的优劣,做出改善,这样的题目他都做过无数次了。

无非是5分的简答题罢了。寥寥数十字,将输送器的各个要点描述出来,这就是苏城现在做的事。

他一边看,一边用速记的方式在笔记本上划,别人也看不懂。

一会儿,苏城才抬起头来,道:“国外进口的聚合物驱设备,有这样几个问题,我们要避免。首先是配置相应的供水增压设备,其次是螺杆输送器,第三是阀门的结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我们再复刻国外的设备,水平就能超过他们。”

姚泽凡听他说,也趴在图纸上看。一会儿,苦笑连连道:“苏所长看的准,要是这三个部分能提高水准,那效果能窜上一大截,20%得有,不过,这三个部分可不容易解决呐。”

“要是能蹿升40%的话,你觉得这个困难不?”

聚合物驱的原理,就是把改性后的聚丙烯酰胺用分散设备溶解,注入油井,驱出石油。

这个过程中,要达到两个目标。首先是降低石油粘度从而解离石油,其次是向油藏中加压。最好的情况,就是用三次采油手段处理过的油井,能够有一段时间的自喷期,这也是最省钱的。

因为聚合物很少发生变化,聚合物驱的要点就集中在了分散设备上。必须要按照设计思路,尽可能完美的溶解溶剂,从而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

这是比较困难的,就算是在实验室中,精确配置溶剂也不可能。

但是,越是精确连续的注入溶剂,油藏中的解离效果就越好。80年代,一般的三次采油,能采出剩余油藏的20%,提高40%就等于提高到了30%,意味着上百万吨的原油。

姚泽凡将“供水增压设备”,“螺杆输送器”和“阀门系统”又看了一遍,道:“要是真能提高40%,重头来过也不亏,但是,时间可就来不及了。”苏城大手一挥,道:“时间是我考虑的事,你们考虑技术问题就行了。“

他话锋一转,又评价道:“螺杆输送器,这个已经说过了,咱们先说增压泵。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虽然买了进口的机械,但他们用的都是以前的老式国产l59z注水增压泵,这个不行,落后了。以前的泵,供液能力和分散溶解装置不能完全匹配,自动控制不能完成,要成立一个新的项目组,攻关供水增压设备。”

商所长苦笑道:“咱们哪里还能抽得出人手,这两年,上面逼的紧,我们已经投入全部人手了。”

苏城看看,不足百人的三次采油实验室,的确已经超工作负荷了,研究工也不能挤压时间。

他点点头,道:“我去找人。接下来,是,然后是阀门的结构问题……”

各项目组的人听着,手上的笔也没有停。这都是沉浸该项目好几年的人了,一些人研究化学采油超过10年,“有没有”一听就知。

苏城讲的都是后世经验,从时间上来看,也就是90年代初的先进技术,在国外的期刊中也许都有出现过,只是没有人将之系统的整合在一起罢了。

像是螺旋输送和高压橡皮管输送,并没有什么技术代差,但就是后者比前者好用。

采用前者的设备公司,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多半还是回到了高压橡皮管的路子上来,直到该技术终结。

这些堪称经验之谈的东西,正是中国的研究员所需要的,苏城讲的顺畅,大家也听的认真。

商所长则惊讶于苏城的承诺。

作为研究所的副职,他不知跑了多少次油田总部,有时候还要去山*东和部委跑钱,深知弄钱的困难,像是苏城这样的大胆承诺,他是一次都不敢的。

下午的时间飞逝。

等到6点钟,苏城提出结束,大家犹然恋恋不舍,于是又说了一个小时,才将他放走。虽然好几个小项目,以及设备部的大项目都要因此而修正,但没有一个人怪责。

做设计的人都希望做出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只是大多数时候,大家并不清楚缺陷在哪里。

苏城能够指出来,而且指对了地方,大家自然愿意虚心接受。

第二天早上,苏城到研究所的时候,半数以上的研究员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以上。

姚泽凡更是赤着眼,桌面上泡着浓到黑的茶叶。

“没回去?”苏城首先来到设备部,却见粉剂输送系统已经改出了雏形,高压橡皮管的相关图纸都画了出来,只剩下震荡板的各种调整需要计算后再画。

姚泽凡先喝了一口茶,才哑着嗓子道:“要把丢掉的时间追上啊。”

苏城一愣,这个话感觉极其耳熟。

身后,同一个项目组的余金星应和道:“是呀,想想我们77年,78年工作的时候,那才叫拼命。这才过去了10年,咱们就松懈了。我已经决定,每天早起两个小时,晚回一个小时,每个星期都要加一次夜班,中午饭也在实验室里吃,就不信,弄不出比小日本和美帝好的设备。”

苏城呆滞,道:“你们一点都不松懈……”

“还不松懈,哎,老姚,你上次周末加班是什么时候?”

余金星“哼”了一声,道:“我听说,外国的研究所也是要加班的。小鬼子的研究所尤其厉害,都是睡在研究室里的,我改天也搬一席铺盖过来。”

“老余,人家年轻人才睡办公室的,而且,人家的条件好,不潮不吵,又有睡袋……”

“我也年轻着呢。”没有哪个研究员是好伺候的,像是余金星和老谷的年纪,都是随时可以退休的人,做事全凭一份心,除了讲道理,啥强制措施都没用。

苏城不会劝人,将商遨拉过来,道:“商所,思想工作交给你,余老他们加班可以,熬夜不行。这件事做好,我帮你记一件大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是。”商遨几次三番得到院里领导的告诫,哪敢在第一件事上挑搁子。他立马对余金星道:“老余,你可不能陷我啊,咱们这么多年交情了,加班可不行。”

“唉,苏所长……”余金星喊了一句,就被商遨拉住了。

苏城摆摆手,自去看那图纸了。

这个早上,仍然是以熟悉情况为主。不过,由于昨天的熟悉,研究员们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了。

虽然不至于像是教授在学校那样,被学生们追着询问,但当苏城问到某个方向的时候,众人解释的已经趋向于专业化,而不是科普型了。

这让苏城欣慰的同时略感吃力。他毕竟不是精研型的学者,除了大略的轮廓,对于细致到计算公式的诸如“柱塞直径与功率的关系”,已经缺乏概念了。

不过,大家只以为他出口谨慎,也不以为意。

好容易熬到中午,窗外响起卡车的响亮喇叭声。

苏城松了一口气,从纸堆中闯了出来,喊道:“来两个人,陪我去卸车。”

“卸什么?”

“手套。”

“这就来了?”实验室诸人大为吃惊。

商遨在旁帮腔道:“苏厂长可是把物资库给搬空了,有些是橡胶厂要卖到上*海去的,也给截了下来,一共100箱。”

着话下楼,就见驾驶员居高临下的在抽烟,倒进来的车后厢内,

装满了木箱和纸箱。

100箱听起来不多,但真的见到实物,才知道数量之庞大。

“这有上万只手套吧,用得完吗?”老谷的节俭症又犯了。

“pe手套随用随扔。橡胶的voton耐溶剂耐油,csm手套只有一点,然后还有无指的手套,只有指头的指套,袖套,手箍……连袖套的手套,耐高温和耐超高温的手套,耐低温的手套,电工手套……每个人都要好几套。”苏城扯了车厢上的单子,又道:“商所长之后通知大家,一次性手套用一双拿一双,用后集中处理,里面的干燥箱也要安装起来,专门给橡胶手套和csm手套用的……”大家都上前开始搬运箱子。

老谷搬起一箱橡皮手套,眼眶突然红了,别过头去说:“做了一辈子,好歹退休前用上手套了。我以前都是戴上手套才摸闺女,就怕给她灼了脸。”

他这么一说,几个三十许,家有儿女的研究员都摇摇晃晃的,端不住箱子了。

苏城也一下子呆住了,买手套前,他可没有想到这些,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应该增加保护装备……此时想想,这些化工研究员们,辛辛苦苦的加班回家,手上沾满了各种化学试剂,即使用水洗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会有灼烫的感觉,就算是再想抱一抱孩子,又怎么敢呢,充其量,也就是用手肘搂一下罢了。

若是想极了,也就是像老谷说的,戴上手套摸一摸儿女的小脸罢了。

一双手套,保护的不仅仅是手,还是家庭。

仰首再看这栋三层高的苏式小楼,里面的蕴含的心血,不再仅仅是一种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