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所长大人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所长大人

作者:志鸟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9-16 00:35:50 来源:笔趣阁

林永贵是真心想在三次采油方面大做文章的。

在国内的几个超大型油田中,胜利油田的先天条件是最差的。开采到88年,2万多口油井,一年只能采出3000多万吨,平均每口油井的日均产量仅4吨!悲催的是,这个数字已是历年来的高峰,逐年降低几成定局。

这并不是说抽油机抽上来的液体变少了,而是液体里含的油变少了,平均90%以上的含水量,意味着抽油机抽上来100吨的液体,只有不到10吨是原油,剩下90吨全是废水……不仅浪费了抽油机的电能,而且还得再次费电将油水分离,且以管道的形式将水送回供水站重新注入地下。

整个工程费工费时费钱,意味着二次采油阶段,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不过,液体状的原油没有了,并不意味着油藏就变空了。

至少还有50%以上的稠油,潜藏在液油下。

如果能利用好这部分稠油,胜利油田就能保证10年左右的高产。作为油田老总,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政绩了。

正因为如此,苏城只消说出“一年成功”的话,无论什么条件,林永贵都会同意的。

别说是苏城已经用“双驴头抽油机”证明了技术实力,用“抗偏磨系统”证明了整合能力,用“基础五小”证明了管理能力……就是换成一个普通的技术干部,只要敢说出“一年成功”的话,林永贵也乐意授权。

但除了苏城,谁又敢立这个危险的军令状。

等苏城离开了办公室,林永贵坐着沉思片刻,又将秘书给叫了进来,道:“采油工艺研究院下面的三次采油所好像只有一个副所长?”

“是。现在的所长是由采油工艺研究院副院长万广超兼任,商遨是副所长,另一个副所长年前调走了。”采油工艺研究院是油田的二级部门,里面的研究所又是重要的三级部门,各个头头脑脑都是秘书要熟悉的。

人事大权已经全归林永贵掌握,他颔首道:“那就让苏城兼一个副所长。日常事务仍然由这个商……”

“商遨。”

“日常事务给这个商遨负责,研究方面,可以全部交给苏城来做,人员调配,实验室,都归他管。”林永贵说到这里,还有点不放心道:“你给苏城通知后,亲自送他去采油研究院。另外,明天让袁院长来见我,党委会也把这个加进去。”

秘书一一记录下来,并没有立刻离开,却道:“苏厂长现在是合资厂的厂长,级别还一直是副科。三次采油所是副处的编制,商遨副所长是正科级。”

直到2001年,国企才开始去行政化的路线,1988年的国企内部,行政级别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苏城以副科级的身份进去,商遨身为地头蛇,很容易就压他一头。

林永贵的秘书也是被茅台酒和中华烟三番五次轰炸过的,此时就非常为苏城着想。

林永贵做了一辈子的官员,只听一半就清楚了,等秘书说完,他马上道:“那就给苏城提正科,胜利机械厂以前是副厅级的厂子,他已经低配了……嗯,你去看一下这个商遨,他们如果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就给他换一个壶。”

林永贵最后一句说的不太清楚,但秘书毫不费力的知道,如果两人不和,换壶的肯定是“商遨”。这个话不能让林永贵说,别说商遨一个科级官员,就是说给袁院长,那也是要吓坏人家的,所以,也只能由他这个秘书隔空打牛了。

秘书去了,林永贵从头到尾又将事情想了一遍,才放松下来。

星期一。

“胜利油田指挥部”党委组织部部长丘晨虎与林永贵的秘书一起,将苏城送到了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到了门口,就见研究院一干人等都在外面准备欢迎,其中有熟悉的袁院长和梁建国。

苏城抢步上去,没让他们搞出全体欢迎的大阵势。

“苏科长,你能来,我们就放心多了。”袁院长得到林永贵的授意,此刻握住苏城的手,再真诚不过的道:“我们钻井采油研究院党委会经过研究,一致同意,由苏城同志主持三次采油研究所的工作,以期在一年内,研究出可供实用的聚合物驱技术。这方面,无论是人员,还是研究设备,我们都会尽力支持。”

主持工作的应该是研究所的所长万广超。但是,如果研究工作都由苏城全权掌握,所长也就变成了虚职,研究院干脆让出来,作为表示。

林永贵派了外人来研究院,已经说明他不满意研究院在这方面的工作了。如果派个别人来,大家兴许会抵制一下,但派了苏城来,大家争权夺利的念头一下子就淡了。

一方面,苏城不可能在研究院久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年许以来积累的名望。

就像是古代的名士一样,苏城做到今天,除了名声,还有威望,研究院的官员们,既不想也不愿和他争斗。

一群人其乐融融的聊了几句,就到会议厅中,由党委组织部部长丘晨虎宣布文件,接下来,又是不可避免的酒宴。

到了下午,才算是完成了接引仪式,苏城与商遨也算是熟悉了。

这是个普普通通的研究者,大脸盘,厚嘴唇,四十岁左右的样子,纯凭资历上位,有一点小聪明,也没啥坏心,苏城就让他带着自己,参观三次采油研究所的实验室。

在采油研究院下属,共有6个实验室,包括专门的“三次采油实验室”和“稠油开采实验室”,“石油微生物实验室”,“压裂酸化实验室”这三个相关实验室。另有“井下安全阀检测实验室”和“机械采油实验室”。

在苏城印象里,到中石油成立之后,“三次采油实验室”就变成了中石油的重点实验室,就级别论,相当于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设备和人员配备已经相当不错,至少是目前的大华实业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果让苏城自己搞三次采油,他只能弄简单的蒸汽采油,而且要以改造为主,但是有了三次采油所的技术,他就能直接在三次采油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拿到几个重要的专利。

这对整个国家的石油业都会产生影响。

哪怕仅仅提前两三年,完成实用的聚合物驱技术,都可以给国家节省亿元美元级的外汇。

“苏所长,这是我们制作的聚合物粉剂3087聚丙烯酰胺,已经进行了现场实验,比较成功。”商遨的换上了白大褂,带着苏城在实验室里边走边说,道:“聚丙烯酰胺虽然是19世纪发明的老化工原料,但它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国外目前聚合物驱所使用的聚合物,也多用聚丙烯酰胺。我们的改性试验开始于4年前,直到去年9月做现场实验,老谷当时在试验井连续向1米高的配液池倾倒了80桶试验剂,人都累垮了。”

“老谷辛苦了。聚合物驱,做成聚合物,就算是完成了一半,3087的资料我看过,改性选择的方向很不错,给我们争取了时间。”苏城与旁边的谷研究员握手,触掌粗糙,不由往上翻了一下。

老谷的掌心粗皮,这不是干活磨出来的厚茧,而是化学试剂灼烧的,内红外白,触目可怖。

“怎么搞成这样?”苏城看向商遨。

老谷抽回手,笑道:“和商所长没关系,是我在实验室配液的时候不喜欢带手套,测不准。”

苏城向左右瞄了一眼,就知道原因了,研究所提供的手套竟然是普通的棉质劳保手套,而不是专门的实验手套。前者用来干粗活可以,做精细工作的时候就不好用了。

此等情况在中国是很普遍的,并不是任何人的错,只能说是条件制约。国家穷,就不可能像是国外那样铺张浪费——从投资角度来说,购买昂贵的实验手套就是一种铺张浪费。实验室手套并不便宜,PE手套用一双丢一双,C**手套能防王水和HF酸价格更是不菲,还要用到外汇。至于耐高温和耐低温的手套,国内倒是都有准备,但多是一些代替品,比不得国外水平。

苏城暗自叹息一声,心想: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没有一样不是用命换的,说是减寿10年还是轻的。

他拍拍老谷,道:“辛苦您了,关于实验保护的问题,我随后想办法申请资金。3087聚丙烯酰胺只要能达到要求,这点投资不算什么。”

老谷迟疑了一下,却道:“苏……所长,要是有经费的话,能不能用来购买实验试剂?要生产化就要做现场试验,我们自3087完成后,统共就做了两次现场试验。”

商遨咳嗽一声,道:“老谷,做一次现场试验要好几千,那和手套能一样吗?”

老谷翻翻眼皮,道:“那就把手套钱省下来,多做半次实验也行。我又不是小姑娘,要那细皮嫩肉的没用。”

周围发出低低的笑声。不是他们没心没肺,而是在场的研究员,或多或少都受过化学试剂的灼伤,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

的确,在中国,只要不是死人的事,就算不得什么。

苏城再次叹息,道:“老谷,手套有,现场实验也能做,就像我刚才说的,3087只要能达到要求,这点投资不算什么,你想做多少次现场试验?”

“8次,最少6次。”

商所长担心苏城被将军,忙道:“老谷,你上次找我,说的可是4次。”

老谷嘿嘿的笑,看苏城。

苏城微微点头,道:“我先给你批6次,但这6次现场试验做下来,要完成生产化,可以吗?”

“当然可以。”老谷又笑:“这可是三四万块钱,老袁铁公鸡,能批给你?”

苏城点头,道:“就算油田不批,我手上也有研究经费,你放心。另外,等我买了实验手套来,大家都要记得用,做现场试验也不要自己去倒试剂桶了,可以请外面的临时工帮忙,走账报销。”

研究员们一阵欢呼。三次采油实验室做的现场试验都是重量级的,每次搬运设备和试剂,着实让鲜少锻炼的人肉软筋痛。

苏城再往前走的时候,大家明显热情许多,介绍自己项目的时候,也是打点足了精神。

国内50年代就开始了各种三次采油的技术公关,在场的少说也是第二代的研究员,对于这个领域各有见解,信心十足的根本不期望苏城能带来什么“尖端科技”。

在他们眼中,做机械厂和采油机械的苏城哪怕不懂采油技术也没关系,能申请到经费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项目有许多实验,一些是必须做的自不必说,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做了要么能节省时间,要么能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要么能提高产品的完程度。

可做可不做的实验,做的越多,对项目来说自然越有利。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项目主管,或者实验室主任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苏城知道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初来乍到,他也不准备显露自己的先知先觉,于是只是应承大家对经费的需求,并不时的在随身笔记本上做记录。

一群白大褂眉开眼笑,以为他是在记录经费问题,孰不知里面还有苏城记忆的要点。

这样子走到设备部的时候,众人已经将苏城当作财神爷了。

负责设备的项目组组长姚泽凡已经打好了讨钱的腹稿,自信满满的站出来,笑道:“苏厂长,聚合物驱设备方面,我们准备借鉴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的进口设备,目前四部分里的第一部分,分散溶解系统,已经完成了图纸化,其它三部分完成了40%左右,等到图纸全部完成以后,就可以进入实验设备阶段,再进行生产化实验,第二部分添加剂系统……”

“你们的分散溶解系统,用的是螺旋输送器?”苏城忽然打断了姚泽凡的话。

后者疑惑了一下,点头道:“日本和美国的进口设备,用的都是螺旋输送器,并没有问题……”

“但也不好。螺旋输送器将干粉送入计量下料口漏斗,但计量下料器的下部采用了柔性连接,外侧又装有往复运动的震荡板,连接部分受到震荡板的震荡,很容易就会损坏。另外,螺旋输送器下方是卡簧连接,聚合物颗粒较大的话,就会形成堵塞,最终影响聚合物母液配置的浓度和精度……”苏城对聚合物驱的主要设备的优劣知之甚深。

周围的人都听的呆住了。大家这时候才意识到,人家苏所长,或者苏厂长,本来就是靠技术起家的。

姚泽凡有点疑惑,又有点不服气的道:“咱们现在是在复刻外国人的设备,要是不用螺旋输送器,用什么?”

“高压橡皮管,并且把端面改成斜面。”苏城刷刷画出两笔,道:“震荡板的振荡周期、频率和方向都要改变,不如此,就甭想把聚合物驱设备返销国外。”

听了他的最后一句话,众研究员彻底僵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