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帝御仙魔 第九十五章 攻防应对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不出李晔所料,旬日后前往渤海国的使臣带回消息,渤海王大玮?愿意再度向大唐称臣,服从大唐诏令。一起回来的还有渤海国的使者。

李晔没有在辽东城召见渤海国使者,而是安排对方直接前往长安朝贡。至于使者奉上的国书中,勃海王大玮?主动提出的,可以派遣军队修士,跟随唐军作战的建议,被李晔委婉拒绝。

他看不上渤海国这点力量,让他们参战,多半只有拖后腿的份。

接下来的行动顺理成章,唐军分批渡过鸭渌水,直扑大同江流域。

此时半岛形势,北部为弓裔建立的后高丽王朝,又称后高句丽,领地面积依旧是最大的,西南部则是甄萱建立的后百济王朝,东南部依然是新罗王朝。

故此,唐军首先要打击的对手,跟两百多年前也没多大区别,都是高句丽。只不过跟当年的高句丽相比,眼下的高句丽地盘太小了些,北部大片土地都落在了渤海国手里。

因为大同江上游在渤海国手中,而下游至出海口在后高句丽手中,所以大军第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平壤城。

“十年前,新罗内乱,盗贼四起,乱兵横行,率先举起大旗的,是现在的后百济王甄萱。这个所谓的后高句丽王弓裔,原是高句丽王族后裔,他起兵的地方并不在原百济的领地内,而是在北部。

“后来他逐渐占据原高句丽大片领地,在甄萱自称后百济王后,也自称后高句丽王,算得上是浴血百战成就的大位。”

行军休息的途中,牛蛋跟二狗子聊起此战要剪除的对手。

现如今,牛蛋已经不是都头,而是副都指挥使,二狗子已经是指挥使,且因为进长安修行学院呆了两年,名字也改了,叫作许仲,也就是姓氏加上排行。

两人眼下都是禁军将士,平日里就驻扎在幽州,这回大军东征,调集的都是北境附近的禁军队伍,他们也在出战之列。

“跟契丹人比起来,这些高丽人不是差了许多?看来这回战事会比较顺利,军功容易到手。”二狗子嘿嘿笑了两声,摩拳擦掌。

牛蛋给了他脑袋一巴掌,没好气的骂道:“都已经是指挥使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沉稳,到了战场上,那是能轻敌的?所有的对手,在没变成死人之前,都值得你拼尽全力!”

二狗子连忙点头应是,然而嘿嘿的笑声却没停止,显然也没太把牛蛋的话听进去,满脸都是对军功的美好向往。

牛蛋对二狗子的心情很理解,对方毕竟成亲没多久,而且刚刚有了孩子,现在正是满脑子建功立业,搏一个封妻荫子前程的想法。男人就是这样,成家之后就想着赶紧事业发达,好让妻子得享荣华富贵。

作为过来人,牛蛋每天都要对二狗子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核心就是让他悠着点,别到了战场上就记得不要命的拼杀了,能够活着回去才是对妻子最大的负责。

而此时,后高句丽往弓裔,也得知了唐军即将来袭的消息。

作为一个王族后裔,弓裔颇有远见卓识,胸怀也不小,十年的沙场征战也培养了他各方各面的枭雄素质虽然征战十年,也没打出方圆千里的地盘。

之前举世攻唐的时候,派遣修士响应契丹号召的,就是弓裔。

新罗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国中乱了都无法平定,自然无暇分心他顾。况且现在新罗地盘跟大唐隔得远,而百济则是偏安一隅,也没那么多想法。

唯独弓裔,自觉是高句丽王族,跟大唐皇朝有着历史遗留的深仇大恨,从情感上说,他不想看到唐朝再度强大,从理智上讲,唐朝若是恢复鼎盛面貌,就有可能再度出兵高句丽。

所以他派遣了一部分修士去跟契丹共襄盛举。

只可惜,最后的结果很不美好。举世攻唐那般浩浩荡荡的攻势,莫说没能覆灭唐朝,甚至都没能阻止唐朝国势大兴,这让弓裔这两年一直很不开心。

不开心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源于忧虑。

此次得知唐军来袭,弓裔几乎是一惊而起,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连忙召集麾下重臣,商议应对唐军来袭的策略。

之前那些在高句丽,也算是纵横捭阖的文臣武将,听说大唐前来攻伐,大部分都是胆战心惊,吓得半天拿不出一个有效策略。

一少部分则是沉浸在过往征战的辉煌成果中,完全不能理解唐朝的强大,口口声声说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回一定要效仿先王击败隋朝大军一样,将唐军杀得尸积如山,再垒一座京观出来。

面对吵吵嚷嚷的臣子,弓裔忧愁万分。

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的不说,契丹兵锋之盛、修士之强,他还是清楚的,连契丹联合四方掀起的困局,都被唐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撕碎,他如何敢夜郎自大?

就在弓裔夜不能寐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前去刺探军情的修士回报,说唐军此番来攻,只出动了步骑十万。

“只有十万步骑?”弓裔听到这个数字,就好像站在悬崖上的人,忽然发现所谓悬崖其实只有一丈高,根本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惊喜的禁不住仰天大笑。

“竟然只发动十万步骑,就赶来攻打我们,这未免太小看人了!”

“唐朝太骄傲自满了,他们只是自取其辱!”

“区区十万兵马,这根本就是来送死!”

文官武将们被弓裔告知这个消息后,几乎是同时振奋起来。在他们眼中,唐朝这就是得意忘形了,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种骄傲自大的用兵策略,无疑是给了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王!唐朝欺人太甚,末将断然不能容忍,请大王许末将出征,末将必定让唐朝知道,什么叫百战精兵!”

“大王,末将请为先锋!”

武将们在高兴之余,立马纷纷请战。就算是之前最悲观的人,在得知唐军只有十万后,也有了搏一搏的战心。

弓裔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眼下的高句丽的确不强,跟两百多年前的高句丽都没得比,唐朝若是重兵来攻,他还真的会坐立难安。

但是如今看来,唐朝皇帝李晔,也没有别人传得那么神,赢了举世攻唐那样的大战后,还是和其他人一样,不可避免的膨胀了。现在竟然只想用十万兵马就灭亡高句丽,这就是在犯错,是在给自己机会!

弓裔面带微笑,捻着胡须寻思半响,还是认为不可大意,唐军战力还是很强的,必须全力以赴,干净果断的将唐军击败,把唐朝打痛打怕,这样他们知道了厉害,就不会再成天觊觎这片土地了。

念及于此,弓裔开始点将:“裴玄庆,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防御使,即日赶赴平壤城,主持平壤战事。申崇谦,本王命你为北面行营宣慰使,配合裴将军作战。你二人此行,务必不能让唐军渡过大同江!”

裴玄庆是弓裔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申崇谦是他麾下最足智多谋的谋士,让这两人一起出动,弓裔是没有丝毫保留。

裴玄庆与申崇谦相继起身领命,都是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大王放心,我等定让唐军有来无回!”

七月下旬,唐军在平壤城外完成集结。

赵破虏视察过平壤城防后,回头向李晔禀报:“陛下,平壤城的城防十分严密,护城河被紧急加快、挖深过,城墙也被加固加高了不少,各种防御器械很完备,看来高丽是打定主意严防死守了。”

唐军进入高句丽境内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成规模的抵抗,高句丽军队、修士莫说没有在野外出现,就连边地几个大小城池,都被对方直接弃守。

很明显,高句丽是集中兵力布防在平壤城一线,为的就是不给唐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五指紧握成拳,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让唐军攻不下坚城,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李晔对高句丽的策略并不意外,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平壤城中有多少守军?”

赵破虏回答道:“根据末将观察,再综合各方面情报,平壤城中有守军不下二十万,且左右两座卫城中,各有精兵不下五万!”

平壤城与左右两座卫城,借助地形组成了一个品字形防御体系,互为犄角,从战略上看颇为难解。

李晔露出意味莫名的笑意,“面对十万步骑,三十万兵马竟然踞城而守,朕平生也算征战不少,这种奇怪的战争却还没打过。”

赵破虏自然是理解李晔的意思,也跟着笑道:“若是在咱们国内,战争自然不会是这种打法,唐人可没不管不顾做缩头乌龟的习惯。依臣之见,这些高丽人估计是吓着了......”

攻城方的兵力,必然是守城方的数倍,这是战争常态,没有数倍于敌的兵力,攻防就不敢攻城。同理,防守方若是有数倍兵力,就不会死守城墙,而是会主动跟敌军野外交战。

毕竟,守城虽然占便宜,但对城池本身却是莫大伤害,城中的屋舍建筑、财富百姓都会在战争中遭受莫大损失。所以踞城而守往往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最后一种战法。

李晔摆摆手,示意赵破虏不必多说,直接道:“高丽以为当缩头乌龟,就能保得性命,却不知这也得龟壳够硬才行。传令三军,明日攻城,朕要让高丽人知道,大唐七万步卒,足以攻克世间任何一座坚城!”

“臣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