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夕

帝御仙魔 第九十四章 开战前夕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茫茫的草原上,楚铮手搭额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

虽然光芒依旧刺眼,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有热度,毕竟再过几天就是立秋。不过长途快速行军,将士们难免还是浑身被汗水浸透。

回看一眼身后如洪如龙的骑兵队伍,楚铮眼中的光芒比太阳还要炽烈。这三万骑兵可不是普通骑兵,而是全部由修士组成,修为最低的都是练气一层。

战马也是被丹药塑体后的凶兽战马,别的不说,体态都比之前大了一圈,那一双双黝黑的大眼睛满是摄人心魄的凶光,普通人若是见了,只怕会忍不住伤双股颤栗。

“这半年以来,为了操练这支新骑,你也算是呕心沥血。如今精骑炼成,马上就要进入战场,我看你好像并不怎么安心?”

策马行在楚铮身边的张长安,仍然是一身文官袍服。他这两日见楚铮心绪激荡,像个刚上战场的新卒,在觉得好笑的同时,也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楚铮扶了扶自己的兜鍪,咳嗽两声收敛了神色,“倒不是不安,这支新奇战力如何,我最是清楚不过。真到了战场上,不动则已,动必惊人。只不过普天之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精骑......

“三万骑兵都是修士,想想都觉得如在梦中啊!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它标志着一个战争自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往后的沙场对决,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而我们,就是开创时代的先锋!”

张长安见楚铮越说越激昂,面色又开始泛红,不由得摇摇头。

对自己这个平时看起来性情木讷沉稳,实际上每到激动时刻,热血上头比自己还要冲动十倍的好友,也是感到有些无奈。

这回三万新骑出战,主将自然不是楚铮,他只统领三千部曲而已。但也不是上官倾城,虽然这些新骑隶属狼牙军,上官倾城却没有出面。

依照李晔说法,上官倾城乃是国士,区区新罗,还不必将军亲至。

领军将领是赵念慈的弟弟,经历过落雁口之战,为幸存的五千骑之一,之后一直被上官倾城带在身边教导,据说也是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

“此次征伐新罗,皇朝出动步骑十万,除了你们狼牙军外,余者基本都是步卒。你们扮演的角色,的确是不动则已,动必事关胜负。”张长安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着掩饰不住的羡慕。

他现在是文官,根本没有参战资格,眼下之所以能跟着楚铮出动,是作为大军一名普通的运粮官。格桑部落是现在草原上的大部落,虽然人口和牛羊数量不是顶级的,但富裕程度绝对拔尖,所以这回也承担了不少粮秣供给的份量。

“新罗山川纵横,地形气绝,平地较少且多集中在南部,战争开始阶段,我们的用武之地的确不大。但到我们出场的时候,必然也是到了战争后期,决定胜负的关键时期。”楚铮点点头,很同意张长安的判断。

他忽然奇怪的看了张长安一眼,“你真的不打算跟兵部左侍郎的千金多接触接触?你要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只要你想,现在一定被调回军中了,这场大战也就不用在后面遥遥观看,而是可以投身其中。

“你我兄弟,从河西杀到长安,从长安杀到漠北,若能并肩在新罗纵横,那该是何等快意潇洒!”

这番话正中张长安的心事,让他一时也是有些心驰神往,但末了只是苦笑摇头,“你就别跟我唠叨这事了,祖父已经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我几乎成了不孝子,你就给我省省心吧。”

“看来你真是被美色所惑了.......唉,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也理解你。”楚铮作势要去拍拍张长安的肩膀表示安慰。

张长安没好气的拍开楚铮的手,对他的这番话不屑一顾。

事实上,因为拒绝做兵部左侍郎的女婿,这半年来,他没少被人说是沉浸温柔乡,走进了英雄冢。

但真相根本就不是这样,且不说他跟格桑之间什么都没发生,张长安一直认为,格桑根本就不是什么妖精狐媚子,她长得根本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看,完全达不到做狐媚子的要求。

“这回皇朝向东出兵,攻打新罗和攻打倭国是同时进行,两部兵马都是十万上下。我听说在战争谋划阶段,朝廷是打算两路各遣兵马十五万,新罗还会有水师相助。

张长安转移了话题:“但现在莫说兵马缩减了,水师也是都去了倭国,你们没有侧翼援军,这一战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

楚铮摆摆手,一脸不以为然,“这两三年你没在军中,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因为皇朝集中资源准备战事,军力在这几年中的提升不止一星半点。用十万兵马攻打新罗,正面突进,没有你想得那么困难。

“这回皇朝出动的兵马虽然不多,但都是这几年深厚积累的精华,可以说是代表了禁军目前最精锐的那部分力量。兵贵精不贵多,眼下这十万兵马,要是放在十年前,顶得上五十万大军!”

张长安错愕不已,“此言有些过于夸大了吧?”

楚铮笑得高深莫测,“等到了战场,你就在后面好生擦亮双眼,看看哥哥是如何克敌制胜的。等到哥哥立下显赫军功,你可别后悔没把握机会,重回军中参与大战!”

张长安沉默下来。

他很了解楚铮,知道对方不喜欢说大话,既然楚铮信心如此充足,就不会是无的放矢。如此说来,眼下的王师跟之前恐怕是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三万精骑,带着大军一部分粮秣辎重,经仪坤州东行,旬日后抵达辽东。

而此时,担任攻新罗之役三军主帅的赵破虏,已经先行一步到了辽东城。

辽东城,高宗年间,为安东都护府所在地。

高宗总章元年,李?薰テ聘呃觯?纹饺莱牵?芷渫醺卟兀?衬诮越怠8咦谟谄饺莱巧璋捕?蓟じ??种盟氖??荩?匝θ使笪?捕?蓟ぃ?示?ぴ?饺莱牵?佣?妨17硕愿呃觥?偌玫耐持危?皇6?弦挥绲男侣蕖?/p>

总章三年,新罗为争夺高丽、百济等地统治权,先后集结三十万兵力,对驻守平壤城的两万唐军开战。

战争持续七年之久,至上元三年,大唐迫于西线与吐蕃作战的压力,放弃百济故地,与新罗划大同江而治,仍旧统治鸭绿江南北的高丽故地,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城。

安史之乱后,大唐逐渐丧失对长城外领土的控制权。

契丹兴起,占据辽东,渤海国则占据高丽故地大片土地。大唐战胜契丹后,重新获得辽东,鸭渌水(鸭绿江)南北仍在渤海国手中,半岛南部则在新罗手中。

十年前,农民甄萱叛乱,占领武珍州,并于数年前自称后百济王。

加入甄萱大军的高丽王族后裔弓裔,也已自称后高丽王。

在大唐内部诸侯并起的时候,新罗也陷入内部分裂,现如今三方势力割据地方,互有征战。这个时代,也被称为新罗的“后三国”时代。

眼下的大唐攻打这样一个这样的对手,毫不轻敌的说,十万步骑已经足够。

比之新罗三国,倒是东北面的渤海国,领地面积更为广大,看起来更强一些。

李晔以帝道之眼化身出现在辽东城,于中军大帐中跟赵破虏分析战场形势,“渤海国虽然领地大,但成分比较复杂,??、女真、高丽是基础,杂糅了许多野人部落,虽然从立国之初,就处处学习效仿我大唐,有海东盛国的美誉,但国力其实很寻常。”

在地球的历史上,耶律阿保机最终灭了渤海国,而且很轻松。

“陛下的意思是,我们先奇袭定渤海,解决掉这个侧翼威胁?”赵破虏试探着问。

李晔摇摇头,“渤海国从立国开始,就接受朝廷册封,安史之乱前,连年进贡不断,态度很是恭敬。朕已经派了使臣过去,只要渤海王不糊涂,就应该知道,此时臣服大唐,才是唯一选择。”

既然李晔已经有所安排,赵破虏就只能表示钦佩李晔的早早谋划。

赵破虏没有问,渤海国可以收服,为何对新罗就一定要用兵。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有见识的唐人都不会问。

用中原的话说,新罗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脑后生反骨,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常顽固,只能用铁蹄征伐,不存在威服这个选项。

之前举世攻唐时,渤海国因为受到契丹胁迫,虽然也站在了大唐对立面,但从始至终,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倒是新罗,跟大唐已经不接壤北面被渤海国从中切割,仍然派了不少修士到契丹军中助战。

只不过新罗力量太小,他们的修士根本没有存在感。

“若是渤海国知道进退,大军就可以直接开赴鸭渌水南岸,兵锋直逼大同江。若是他们不识进退,以渤海国的地形,精骑可以长驱直入,朕也正好看看狼牙军新骑的威力。”

李晔这话说得很骄傲自满,赵破虏听了却是连连点头。

狼牙军新骑虽然只有三万,但已有纵横草原的战力,这是事实,根本不需要谦虚。

这时候,李晔忽然想起一件事。

此次出战新罗,势必攻占其所有领土,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治理这块桀骜不驯的地方。铁血手腕自然必不可少,譬如说大量迁徙此地百姓到江南去,但与此同时,也要驯化这里的顽固之民。

而说到教化百姓,无空释门也好,道门也罢,本事都远远不及儒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