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悠闲税务官 > 第737章 试营业

悠闲税务官 第737章 试营业

作者:我就是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5:48 来源:笔趣阁

比起大基建,现在王易更希望这个国家能早点恢复青山绿水,别处处都是钢筋水泥。当灾难来临时,青山绿水还可以吃花吃果吃鱼吃虾,钢筋水泥可不能吃。

虽然,人口是个大问题,但只要把几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分流向周边的发展中城市,诺大的一个国家,在农业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是不会让民众们饿死的。

听王易将炮火对准了大基建,几位领导对视一眼,ZL首先笑了起来:“其实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们当初投巨资在基建和交通上,主要还是因为国土幅员辽阔,必须要有能迅速抵达各地的交通工具来稳住各地的状况。

“而且,现在我们的高速公路依然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全国,很多偏远的山区都还只有普通的水泥路,所以高速和高铁的继续建设还不到停下的时候。”

“当然,除了交通之外,我们已经在控制各地的标志性大投资建筑,争取把这一方面的投入给省下来,用做国防力量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开发。只是,研究毕竟是一个耗时长而且耗金钱的过程。”

“至于你所说的编制、铁饭碗什么的,短期内,还是要控制数量。只有数量稀少,它才会显得宝贵,才会被人重视。当然,我们也在考虑,逐步放开对医院和学校的临编职工的福利限制,不过,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一拍脑袋,就能马上决定并执行的。有些政策,我们必须上会讨论。”

“那就多开会,少扯皮,少说套话。”王易马上接话:“关于医疗方面的,教育方面的,可以集中起来讨论,早点做出改变。如果觉得步子迈得太大,可以先选几个城市做试点。”

“我也知道,从决策,到执行,需要一个各方面接力的缓冲期。但是,我想提醒各位领导,现在已经不是决定什么都必须通过纸面的形式来传达的时代。”

“我们有足够发达的网络,有足够热情的网民,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尝试进行一次网上的全民讨论,加快各种政策的修改速度,保证我们执政党的执行速度能够不被这个网络时代给抛下,抛远,跟得上民众生活的节奏。”

“我现在已经让我手下的计算机人才来编写可以进行远程会议和讨论的大型程序,我打算将它们逐渐在我名下的独资企业里开始试转。不管是待遇审核,还是其他的问题处理,能通过网络来传达的,就通过网络。”

“同样的,我还希望,各省的财政在与中央财政交接时,也可以多多考虑这种网络方式,审核、拨款的流程能够进一步简化。毕竟,病是不等人的,它有自己催化的时间。我们的反应速度越慢,越会被各种病毒赶超、甚至吞没。”

“当然,我现在已经开始投资并会于近日试运营一家大型的中医院。我会邀请各道、佛两派和其他修行宗派派出中坚力量,配合世俗的各位知名中医,对前来求医的病人进行快速的诊断和治疗,尽可能地减少其他一线城市医疗界的治疗压力。”

王易知道,单凭劝和提议,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全部说动与座的各位领导。所以,他不光是说,他还会以实际行动来验证他在医疗行业的设想。

医生想要提升医术?行,修仙吧!只要能感应到灵气,大幅提升六识,相信有天赋的中医会很快出现一大片。

医生想要赚钱,实现人生的物质价值?行,我提供高薪,以我王少侠的名声,担保各位年轻医生的前途是光亮的,受人尊敬的。

医生还想要休息?行!我多聘点合格的医生,实行三班倒或者四班倒,都可以,取消那种必须在医院值班,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的什么住院医,再多多弄些光鲜的职位,让有实力的医生们能够安心在我王少侠的手下治病,救人。

不就是钱嘛?我几个化身好生操作幸福小镇,多赚点税收也就是了!

100亿不够,就500亿。500亿不够,就1000亿!

我以行动和市场规律,来迫使那些高高在上的三甲医院不得不因此而改变老规矩!

……

王易这次和几位领导见面,主要就是为了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的想法。当然,以这些领导们的身份,哪怕是再看重他,再欣赏他,也不会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当众予以表态。

所以,王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之后,就恭敬地告退,让这些领导们再去好好讨论去。

他也清楚,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心急,也不能太慢,一项改革,一个不慎栽了跟头,会影响很大的一片。

不过,做为一名有良心的研究员和修仙者,众所周知的民心代言人,王易将自己的想法汇报了,也算是尽力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马不停蹄地派出化身往返于各修行宗派之间,频频拜访一些有真材实料却又因为各种原因隐退的中医界大佬和新秀。

一个多月后,王易在大西北某市这家大型的中医院试营业了,他所有的产业都为其打出了快速恢复和低耗用的广告。

“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能够用中草药来治疗,就不用西医。”

而且,它依然并入了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的报销体系。

原来那家医院并没有急诊中心,但王易特意划出至少五分之一的地区用做急诊和急诊手术室,配备数名修行有素的道家子弟和知名中医来接待急诊病人。

门诊方面,不分科,只分流,毕竟他请来的每一位名医都是全科能手,这也算是中医行业的特点,全能。

附近城市的中医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择成绩优异者录用,先在中草药区炼习三个月,熟悉了如何炮制药材之后,一部分进中草药区负责流水化的拣药,一部分跟随坐堂中医来望闻问切。

不到迫不及已,不进行手术。

所以住院大楼比起其他的西医大楼来说,相对寒酸,矮小。

这家中医院,就是让病人们来看病之后,抓了药,回去服用。手术耗材极大地减少了消耗,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