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乱入南宋 > 0164章 以工代赈

乱入南宋 0164章 以工代赈

作者:冷氏子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4:37 来源:笔趣阁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赵秉辰愁得眉毛都快要掉了,柳子街外的粮船已经到了十日有余了,他朝李家跑了不下十回,就想问问李伯言,什么时候开仓放粮。

对于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李伯言就想给他来上这么一巴掌,你以为老子做慈善啊,还想白吃白喝?美得你!

当初得了稻种的大户,纷纷毁约,将那些原本签了契约的佃户赶出了庄子。眼下城中流民越来越多,收些新的佃户再容易不过了。这些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自然是有抵御灾害的实力。

那些原本签了五年十年的佃户,倒头来一场空,什么都没了。这也无可奈何,对于那些大户老说,这些佃户就是弱势群体,就连所谓的契约,都是单方面的。签字画押,都是留在主家的卖身契,现在想辞退,就一句话的事情。

州府的衙门外,前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多,赵秉辰头都快炸了。城里的流民越来越多,当初若是没有范伯崇种下的因,也就没有如今的苦果了。他今日已经不下百次地骂了范伯崇、李伯言了。

这简直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秉辰,朝廷的公函来了没啊?这眼瞅着城中流民就越来越多了!”筠翁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

赵秉辰摆了摆手,听着府衙外的哭声,心烦意乱地说道:“湖南各州,受灾最小的便是我们南边地区了。听闻潭州、邵州还有全州,大水冲的房子都垮塌了,一片狼藉。朝廷下放的公文,没提到赈灾粮草何时能到,只说全力救灾,不得延误秋收。”

筠翁皱眉道:“那也得人有力气才种得动地啊,这人都要饿死了,朝廷不拨粮下来,怎么是好?韩相公呢?你没给韩相公上书?”

“上了。如今夏税未收,前线各地的军粮筹措乃是大事,韩相爷也不能徇私拨粮,单给我们永州。”赵秉辰叹了口气,扶额头痛道:“等朝廷拨粮,先至潭州、邵州,等到我们永州,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今年又要饿死不少人了。”

筠翁皱眉道:“眼下永州各地粮价飞涨,一日一个价,都快是平日的三倍了,再这样下去,别说这些流民,就是城中百姓都受不了。”

赵秉辰怒拍桌子,气道:“最可恨的就是那些商贾,一个个牟取暴利,不知黎民疾苦。这李家的粮船都到了,停在柳子街已数日,这个李伯言居然颗粒不卖,这是要饿死一城的百姓他才开心么?真是混账!筠翁,我现在恨不得率永州营的人,直接去抢了他李家的粮船!”

“不可,秉辰。万万不可。”

“那你说怎么办?”

筠翁叹了口气,说道:“眼下我再去求求赵相公,让他跟李家说说,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开仓赈灾。至于秉辰你,让永州营的人将那些流民赶出城,自谋出路去吧。”

“也只能是如此了。饿死在城中,再爆发瘟疫,那真的就是厄难了。”

暴雨洪灾,比连年大旱要轻上不少,至少永州的秋种已经在开始了,只要熬过这三个月,永州就能恢复过来。

“府尊!府尊!”

赵秉辰还在发愣,门外衙役忽然疾呼着跑进来。

“什么事?是那些佃户又闹事?”

衙役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好像都往柳子街赶去了。”

赵秉辰兀的站了起来。

“不好,秉辰,快派兵过去,这怕是要闹事。快些,通知曹通判、柳统制,赶紧去拦住这帮流民!”

一旦闹事,这股风头一起,怕是整个城里还没饿死,要血溅三尺了。

“筠翁,你也快随我去柳子街看看,这真压制不下来,永州危矣。”

两人急急忙忙地坐上轿子,往柳子街赶去。

等赵师到了柳子街,发现永州营已经感到,毕竟还是马快一些。发现这些流民们并没有骚乱,而是排在李家的铺子前。

李家大发善心,开始施粮了?

“都让让,都让让,府尊来了!”

赵师在兵卒开道下,凑近了铺子前,看到流民一个个登记,领了木制的小号牌,然后乐呵呵地扭头就走了,便问道:“你们这是在做甚?”

“禀府尊,东家吩咐了,城中流民,可在庄子上做工,温饱食宿皆由李家负责。哦,对了,吾家东家太忙抽不开身,得知府尊会来,还特请府尊移驾,往庄上一聚。”

赵秉辰眉头一松,虽然不知道李伯言在搞什么鬼,但是能帮着将这群流民养活,那就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便吩咐道:“柳统制!”

“末将在!”

“派五十兵丁,在此维护治安,有扰乱赈灾者,一律押送大牢!”

“末将遵命!”

赵秉辰当然不是白痴,这是绝佳的蹭政绩时刻,岂能不参与。然后坐上轿子,匆忙赶往李福星的庄子上去了。

……

……

庄上的重建工程已经开始。滨湖边上的庄子除了修修补补,倒也没多大扩建。李家早年的旁系,早就在李勋德一代就彻底断了联系,如今李家不到十人,一个庄子自然够住了。

重头戏,全部压在了后边的作坊上。

味精的酿造,需要粮食,眼下正是粮食紧缺,所以没有上工的工匠以及原本来李家庄子上的一百佃户,都参与到了扩建的工程上。

伐木、烧砖,自从东风物流上市以来,李家味精的销量直接翻了一倍,当初的那套作坊,早就太狭窄了,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拆了重建。

烧窑烧玻璃的地儿,也是干得热火朝天。

新到的流民,有进山伐木的,也有帮着将玻璃原料粉碎研磨的,总之也没闲着。李家在这样的日子里,能够让他们有吃有喝有住,已经是活佛在世,他们哪里会不感激涕零。

以工代赈,没错,从治灾老鸟范仲淹那儿学来的一招,如今李伯言也玩上了。管吃管住,不要工钱,这在平日里,哪里来的好事?

赵汝愚看着永州数千的流民,在李伯言的带动下,趋于稳定,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伯言,这次你倒是真做了一桩好事。”

“老师这话说的,难道之前我做的就不是好事了?”

陈傅良站在一旁冷哼道:“压榨百姓,怎能算得了好事?”

“诶呦,陈老这话听着怎么这般酸溜的?”

“哼!”

赵汝愚觑了一眼李伯言,摇头苦笑两声。这一老一小,两个活宝,什么时候才能和睦相处。

“议逊,议逊啊!”

隔着老远,赵秉辰就一路小跑着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