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国接摊子

推棺 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国接摊子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听说索长生与厄玛奴耳被关了两三年,李秘的眸光登时便冷了下来,寝宫中的众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儿一般,纷纷竖起寒毛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陆家茅微微捏起拳头,不觉意往前挪了半步,似乎在担心李秘随时会杀光这里所有人一般!

李秘这一路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生死,尤其黑牢里的经历,更是磨砺了他的性情,让他变得更具震慑力,这些人自是紧张起来。

然而李秘终究是冷静下来,耐着性子朝朱翊钧道:“陛下,这个事情你不让我问,我就不问,你若肯让我问,便恳请点一点头。”

朱翊钧中风之后,口不能言,由于面瘫,也着实没甚么表情,但眼神却很是精准,此时也是艰难地点了点头,抬起自己的手来,颤抖着摘下了右手尾指上的黑金龙戒。

李秘赶忙跪下,双手接过了那龙戒,朱翊钧扯着嘴角,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是没有说出口,但在场之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意味着甚么!

魏忠贤也是机灵,早已将守候在一旁的朱庚给拉到近前来,朝朱庚低声提醒道:“皇上的意思你可看明白了!”

朱庚是个老实人,老实到甚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他已经是首辅,不当这个首辅也没办法,因为整个内阁便只剩下他这么一个辅臣,其他的全都致仕或者罢黜了。

他没有沈鲤的正直凌厉,没有沈一贯等人的圆滑世故,是个熬了一辈子资历才进入阁臣的老实人,而且他在内阁这么久,两三年间竟然没见过朱翊钧一面!

是的,作为首辅大臣,他竟然三年没能见朱翊钧一面!

这三年因为李秘不在,朱翊钧又沉疴在床,东宫太子监国,署理国事,这个首辅都没能见着朱翊钧,其他大臣也就更不用说了。

朱庚已经很老了,又老实巴交了一辈子,他不是动用权术或者历经党争的血雨腥风才爬上来,所以其他被赶出内阁,反倒是他留到了最后。

此时他见到朱翊钧这等状况,才明白过来,自己若再这么下去,皇帝极有可能死在自己的内阁首辅任上!

若是别个,非得欢喜到不行,因为皇帝若是死了,自己就是顾命大臣,无论支持朱常洛还是朱常洵,那都是元老,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少说也得生晋太保,死谥文正了!

然而朱庚是个怕事的,他只是想老老实实度过最后的日子,若不是辞职不管用,他早就回家养老了!

此时见得朱翊钧将自己的黑金龙戒交给了李秘,又得了魏忠贤的提醒,朱庚终于大胆了一回!

他颤巍巍走到前面来,朝朱翊钧请示道:“臣朱庚斗胆,奏请武功伯爵李秘担任左都御史之职,协理内外事务,恳请圣裁!”

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长官,司职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乃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眼下朝廷乌烟瘴气,若李秘担任左都御史,必然涤荡阴晦,重整朝纲!

李秘毕竟是武官出身,若是让他入阁,于理不合,内阁的限制太多,也无法发挥李秘的才干,有力也使不对地方。

可都察院却不同,李秘正是凭借着刑名打出一片声威来的,早先也担任过理问和大理寺副署正,入职都察院乃是合情合理。

不过左都御史乃是二品的官职,可以说已经比肩三公九卿,若是往前两三年,李秘或许还没有资格。

但李秘破了日本的军事阴谋,断了朝鲜的反叛念想,又绝了奴儿哈赤在边地搅局的前途,种种功绩加起来,试问整个朝野上下,又有谁能比得过!

朱庚虽然老实,但并不代表他就是蠢货,只有左都御史这个职务,才能使得李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况且,李秘想要把索长生和厄玛奴耳等人放出来,必然要翻出陈年旧案,也只有都察院才有资格到大理寺和刑部去翻老底。

朱庚也是铤而走险,毕竟朱翊钧原本就是个多疑善猜忌的主子,眼下羸弱不堪,最怕有人窃国,若他信不过李秘,朱庚提出这等奏请,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不过事实证明,朱翊钧将自己的黑金龙戒交给李秘,并不是糊涂昏头。

但见得朱翊钧点了点头,而后艰难地说出四个字来,这也是今夜他唯一说出口的四个字!

“右……右……”

朱庚心头欢喜,赶忙问道:“圣上的意思是右都御史?”

都御史有左右二员,按说左都御史比右都御史的地位要高那么一丢丢,朱翊钧让李秘当个右都御史,估摸着也不想李秘一上来就位极人臣吧。

起码朱庚等人都是这么想的,或许朱翊钧也是为了稳妥起见,不过有李秘出来主持大局,也算是心头大石落地了。

毕竟如今满朝文武,真能站出来主持大局的,已经没有了,沈鲤等人心灰意冷,或相互倾轧,离了朝堂之后,党争纷乱,明面上能一锤定音的,也就没人了。

虽然朱常洛监国,但福王朱常洵的势力实在太大,二者相争,许多事情根本就无法落到实处,但凡朱常洛提出来的,都会成为朱常洵攻讦的目标。

或许有人认为,朱常洛既然是监国太子,权威就不容挑衅,朱常洵到底是个藩王,而且还强留京师不之藩,名不正言不顺,擅自干涉朝政,这本就是僭越之举,就该受到惩处。

然而朱翊钧病重,而郑贵妃几乎主掌了内宫事务,所以很多政事,郑贵妃都会往内事的方面牵扯,强派名目,如此一来,郑贵妃和朱常洵就能够插上一脚了。

除了这个之外,六部九卿统共三十一人,二十四个都已经不上班了,只剩下朱庚这个老实人,处理成千上万的奏章,整个朝堂已经不能用烂摊子三个字来形容了!

别的不去说,单说沈鲤等人离开内阁之后,有人提出让李廷机入阁,东林党人却反对,李廷机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看透了这朝堂的烂事,竟然写了一百二十多封奏折,如何都不愿来上班,政务烂成甚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早番也说过,大明官制其实是非常厉害的一套政治体系,即便皇帝当了甩手掌柜,官员们仍旧能够让帝国正常运转起来。

可如今连官员们都已经开始摆烂,再这么下去,国家机器可就要崩溃了!

所以李秘在此时担任都御史,众人也算是有了主心骨,即便朱常洛和朱常洵仍旧争斗不息,起码有了李秘这个裁判,也不至于让他们闹得太过分。

朱庚正要谢恩,要出去拟制,却又听得朱翊钧吐出了剩余的两个字:“柱……国……!”

“甚么?柱国?”

“柱国……柱国……右……右柱国!”

非但是朱庚,连那些个大太监们也都吓了一跳,本以为朱翊钧为了稳妥,让李秘当右都御史,谁知道朱翊钧并不是反对李秘担任左都御史,而是另外封了李秘一个右柱国!

明朝确实有左右柱国的极品勋爵,那可是正一品的荣誉称号,连开国功臣徐达,也只是封了左柱国!

当然了,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生前受封上柱国的是夏言,只是后来的结局也看到了,最终被处死,没甚么好下场,而且上柱国这个超品封号,也是世宗特别授予的。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也同样追封他为上柱国,结果没多久就开始抄张居正的家了。

便是严嵩这等样的大奸臣,也不敢把柱国这样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李秘一直以来建立了不少武功,所以朱翊钧给他一个右柱国的勋爵虽然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想要让李秘镇得住文武百官,就必须先提升他的身份,否则即便他担任了左都御史,根基到底还是有些浅薄的。

大明朝历史上,生前被授予柱国的,那根本就没几人,也难怪众人如此吃惊了!

然而朱翊钧却仿佛大松一口气那般,眼中充满了期待地看着李秘,似乎想要告诉李秘,大明朝能不能重振旗鼓,就要靠他李秘了!

李秘心里也是苦笑,自己对政务一窍不通,让他担任左都御史还好,起码能够先把索长生等人给救出来,只要索长生出来了,把朱翊钧救回来,起码让他能开口说话了,自己也就轻松了。

如此想着,李秘也赶忙跪下谢恩,眼看着朱翊钧也是累乏了,田义便在朱翊钧耳边问了两句,得了朱翊钧点头,便朝李秘道。

“恭喜李大人了,不过爷已经累了,诸位还是谢恩告退吧。”

李秘自当谢恩,只是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进宫来,既然已经接下了这摊子,也不想再麻烦第二趟,便朝朱翊钧道。

“陛下,朱阁老毕竟年纪大了,总得给他找个帮手,臣建议让南京礼部的叶向高入阁,陛下觉得如何?”

叶向高可是个能人,史书上记载也是三朝元老,不过李秘并没读过多少历史书,只是当初与沈鲤交往之时,与叶向高也有过不错的往来,知道叶向高是个非常不错的官员。

叶向高在南京简直就是浪费人才,倒不如让他入阁来参知政事的好。

朱庚早就想撒手不管了,见得李秘如此一说,心头顿时大喜,心说适才自己斗胆,给李秘请了官职,李秘这么眨眼间就给他兑现了好处,也真是高效到不行啊!

田义已经在帮着朱翊钧躺下,朱翊钧听得李秘的建议,只是指了指李秘手上的黑金龙戒,意思也在明确不过,仿佛在说,这种事你自己拿主意便是了。

但毕竟朱翊钧是没有开口的,没有开口便不算名正言顺,但考虑到朱翊钧这等状况,李秘也只能折中,此时厚着脸皮朝朱翊钧道。

“好,臣会照着陛下的旨意去办好差事的。”

如此,李秘便是谢恩退了出去,然而见得外头的朱常洛和朱常洵,李秘才叫苦起来。

索长生等人被关了起来,他也不知道内厂如今掌握在谁的手里,神机新营等力量又如何了,若只是凭着一个右柱国的光环,只能让朝堂上相互争斗的文武百官,碾压成渣渣罢了!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回自己的力量,只有真真切切的力量掌控在手中,才能为所欲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