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一十一章 炮兵的革命

山河血 第四百一十一章 炮兵的革命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每秒钟1.67公尺!”

几乎是在入学的第一天,高自强便明白了为什么在学校大门处,会醒目的书写上这一校训,在北方高等科专科学校的校园中,学生们走路就像是赶集一样,一路小跑的忙着在教室、图书馆、宿舍间急步快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每秒1.67公尺,这是数学系经过研究后,确实的北方学生的平均步行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速度……”

面对着刚刚入学的新生,作为电子工程系的二年级的老生,高自强自然需要向他们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在学校,有一个北方时间,每秒1.67公尺,每天6个小时、每天l5分钟!前者是步行速度,中者是睡眠时间,后者是每日三餐的时间,实际上,绝大多数同学,走的更快,睡的更短……”

风风火火的以“北方速度”向新生们介绍之余,高自强的心思却早飞到了图书馆中。

“学长,是不是因为人的生命短暂,所以才需要走的更快?”

一个新生好奇的问了一句,其它的同学大都也是当然如此的神情。

“生命短暂?”

笑了笑,高自强却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在将他们领到宿舍的时候,随口说道。

“我想,很快,你们就会知道答案的!”

很快就会知道答案,只需要一个星期,也许更短,他们就会知道,“北方速度”是逼出来的。

对此,高自强可谓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北方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51们课,一年是10门课,3年之内修满30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01&;1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5fq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在将学弟们送到宿舍之后,高自强立即朝着学校的图书馆走去,在校园内有多达54所图书馆,而其中的近半数,却都是毕业后的学生们集体捐赠的,而这24所分布在各院系的“毕业生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们在各个行业所取得的成就。

在民国二十九年时,北方高等专科学校与北方理工学院,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甚至亚洲最负盛名的两所理工类高等学府,而相比于北方理工学院所取得耀眼的学术成就,以及众多闻名世界的中外专家学者,似乎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学术成就,而他所有的声誉,似乎都源自于从这里毕业的近十万名学子,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工厂、研究所行行业业各个领域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正在一步步的实现着他们的理想,为这个国家的强大奠下坚强的基石,而他们自身亦成长为各个行业中的行业精英。

和校园内的其它图书馆一样,在图书馆阅读室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责任、荣誉、奉献、回馈、思想、执着”这十二字组成的校训,

图书馆内静悄悄的,此时已经到了午夜十二点,但图书馆中却依然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除去翻动书页和笔尖划动纸张的声音,似乎再也没有了其它声音,对于高自强来说,他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在北方高等专科,学习非常辛苦,或许这里免除了学费、生活费,但学校的淘汰机制,却迫使每一个人不敢对学业有一丝的懈怠,或许,也正因如此,从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创办至今,这里从未爆发过学生运动,繁重的学习压力已经耗尽了所有人的精力,让学生们只能以百分百的精力倾注到学业中。

“使用雷达电磁波,对飞行弹丸进行连续跟踪,对获得的弹道数据进行平滑,然后外推出炮位或者炮弹落点……”

翻看着手中的《弹道学》的资料,高自强不断的笔记本上演算着外推原理,曾经在炮兵部队服役的经历,使得他在今年暑假期间,于雷达试验场进行学习时,冒出了一个念头——用雷达技术提升炮兵部队的作战能力,而在他的设想中,这种炮兵雷达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侦察,即通过跟踪敌方炮弹的上升段反推出敌炮的位置,另一个功能是校射,即通过跟踪已方炮弹的降弧段外推出炮弹的落点,前者可以使炮兵获得敌炮位置,后者则可以让炮兵准确的炮击敌军目标,尤其是压制并摧毁敌方炮兵部队,而无需借助空中或者地面侦察以及校射。

在高自强这个老炮兵看来,如果他的这一构想实现的话,对于炮兵而言,无异于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炮兵的威力。

“……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和对真空中斜上势物体运动方程进行修正即可以得出雷达的外推原理……”

书写着外推原理时,他又在笔记本上写下真空弹道的方程表示。

“……为外推段水平距离,h为外推点高度,……为平滑点弹丸的水平分速度,……为平滑点弹丸的垂直分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外推段弹丸飞行时间……”

时间过的飞快,当高自强抱着厚厚的一叠资料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放明,已经是凌晨4点了,尽管感觉有些疲惫,但是他的脸上却带着笑容,尽管依如以往一般匆匆步行,但是他的脚步却显得很是轻快,经过不过的演算,他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了那一设想的可能。

“……在战争中,地面炮位侦察雷达可以在数分钟内测定敌方炮位以及已方炮弹落点,从而可以起到压制敌方炮火,减少我方伤亡的效果,其测定误差远低于目视侦察以及校射……”

在坐着十几名同学以及教授的教室内,讲解着自己的构思时,高自强注意到在教室的边角,坐着一名军官,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似乎是在记录着什么。

“在对弹丸跟踪的同时平滑出……以及测出平滑点的位置,则由式(1)可求得……,从而算出弹丸的或者落点……”

转身在黑板上的弹道公式上写下几个数字,随后转过身,高自强又继续解释道。

“为了提高外推精度,考虑到真空弹道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对侦察情况选择弹道函数……,对校射情况选择弹道函数……来代替(1)式中的……项,这样得到以下两组新的方程……”

拿起粉笔,迅速的在黑板上写下两组新的方程式,高自强的神情显得极为自信,而看着同学以及教授们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的眉宇中隐带着些许自得之意。

对于电子工程系甚至对于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从未曾有人尝试过的学科,通过雷达解决多年来困扰炮兵的技术问题,同样的,这也是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科技创新。

“……所以方程(2)外推的弹道必然不能与所有的真实弹道相符,他只是具有一种平均的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某些火炮在一定程度是有效的,但是对某些炮种就要差了,但是可以引入一个弹道轨迹系数……再对……进行修正,使方程(3)更接近真实弹道……”

听着台上的发言阎文勤的只觉得的心脏不时的剧烈跳动着,作为一名炮兵军官,他同样意识到如果这一构想实现的话,对于炮兵的意义,甚至远胜于他所发明的“同时弹着”,那只是一个简单的炮术,而高自强构思根本就是一场革命。

“……将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炮的作用,一门百发百中的火炮不亚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火炮,如果我们研制出这种炮兵侦察雷达,那么,火炮的利用效率将最大限度的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有效的压制敌军炮火,减少已方伤亡,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率,过去需要上千发甚至几千发炮弹才能达成的任务目标,只需要数百发甚至数十发炮弹就可以达成任务目标。”

在发言结束之后,当高自强从台上走回到坐位的时候,阎文勤便主动的朝他走了过去,然后径直问道。

“你当过炮兵?”

在高自强的身上,阎文勤还是发现了许多军人才有的气质,他也许当过兵,甚至可能是炮兵!

“你是?”

“我叫阎文勤。(://.)。”

不过只是听到这个名字,高自强不由的一愣,他立即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谁——华北集群炮术总监,他所发明的“同时弹着炮术”曾在“夏季攻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北集群的炮兵之所以强大,绝不是仅仅只是因为拥有数量众多重炮,更多的却是战术理论上的先进,而促成这一切的正是眼前的这位陆军中校。

“是,是的,我,我曾在炮十旅三团二营六连服役……”

“很好!”

点点头,阎文勤认真的看了看高自强,然后说道。

“如果炮兵总监处全力资助你的研究,需要多长经费?需要那些方面的协助?”

作为炮术总临,阎文勤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炮兵作战效能的新技术,而现在他自然不可能放过眼前的这场。革命”,此时,他倒有些庆幸自己临时起意,旁听了这场内部的学术交流会。

“啊!”

惊讶的看着对方,一时间,高自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他在说什么?资助自己的研究?是资助这个项目吗?(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8296929(典典汉纸)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