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一十章 军人之择

山河血 第四百一十章 军人之择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民26年,初进十月,正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秋老虎”依还在逞兴着其余威之时,此时的中国却是一片灼热,从人心到土地,直至天空,抗战的战火将整个国家置到烈焰灼之中,人心在这个时候越发沸腾起来。

通过邯彰广播电台的广播,几乎全中国上下都知道,在邯彰掀起了一场“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场运动,不仅点燃了邯彰的青年,同样也在全国其它各省各地点燃了。

在西安这座去年曾举世关注西北内陆城市中,这里西北的大后方,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在西安城外,诸如炼油厂、机械制造厂等数座专业工厂建立了,使得这座十朝古都,终于有了直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大量内迁工厂、人口进一步繁华了这座内陆城市。

而此时,在西安城内外的街头巷尾贴满标语,报章杂志连篇累牍地宣传着,宣传着“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一寸土地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好男才当兵,好铁才打钉”之类的标语更是于街道上张贴着,在广播中《从军歌》更是于是古城的上空回荡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l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i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激荡人心歌声在几乎每一个青年人的心中沸腾着,激荡着,同样也在在汉中联中读高三的文自强的心中激荡着,这是为了抗日救国,为挽救民族危亡,基于一片爱国心,和许多同学一样,在初的的争论之后,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加入军队。

骄阳似火,在汉中军政当局在北校场开大会,由川陕鄂边区警各司令郭寄峤主持,他颇为慷慨激昂地讲了一番抗日救亡的道理,鼓励青年报名从军。台下的群众被打动了,开始一个、两个、十个、八个上台报名,跟着就有更多的人去报名,掌声,欢呼声、口号声汇成一片……

这天到底有多少人报名,文自强不知道,总之,很多,很多,他也报了名,在穿上军装的那一瞬间,他只感到前所未有的荣幸,似乎在这一瞬间,他同国家以最亲密的方式融成了一体了。

这些新兵兵成员很复杂,有学生、教师、火柴厂学徒、农场技工,甚至还有保警队军佐以及党部小职员……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从军**,自然引起了报界的注意,在人群中穿行的记者们不住的询问着新兵们为什么从军,同样也有一个记者找到了文自强,现在文自强已经是一个“名人”——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从军。

“文同学,你为什么放弃上大学,而要去从军呢?”

记者看着文自强在提出问题时,又刻意引导道。

“是不是因为大家都有时代的苦闷呢?”

面对记者的问题与引导,文自强却像不开窍似的回答道。

“记者先生,我不知道什么是时代的苦闷,但是我却知道,现在国破家危,谁能无忧i。”

出发前几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亲朋的饯别中度过的。在汉中北街口的一家酒楼上,许多男女同学、亲朋好友,噙着眼泪举杯为文自强和同学们祝福时,邻座七、八个素昧平生的空军飞行员,他们是前往新疆接收飞机,特地过来为他们敬酒送行,欢迎他们从军抗日,共赴国难。

“嘟……”

列车的轰鸣声打断了文自强的思绪,风顺着闷罐车的窗口与缝隙涌入车厢中,为车厢里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吹去了车厢内尿骚味,对于军人而言,闷罐车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交通工具了,在过去的两年间,文自强早就习惯了这种味道。

站在车窗边,文自强朝着窗外的夜空看去,夜空中繁星点点,看起来与在汉中老家的夜空没有任何区别。

“知道吗?星空的魅力就在于,无论身处何处,它们看起来,总是一样的!”

恰在这时,孙邦国站到了文自强的身边,他是北方商学院毕业的军官,是炮6连的连长,而文自强却是炮6连的军士。

相比于文自强,有时候他更像一个文人,而不是军人,或许,这正是北方商学院的军官与职业军校的军官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更像是学者,而不是军人。

“嗯!”

轻应一声,文自强依还望着车窗外的夜空,是啊,无论在任何地方,抬首昂望星空的时候,都是的一样的,或许,正如连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星空魅力所在。

“怎么样,考虑好了吗?”

转头看着文自强,孙邦国从烟盒中取出香烟递给他一根。

“连长,我……”

文自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

他之所以参军,是为了抗日,而现在,停战已经一年了,他似乎已经履行了作为国民的责任,现在,也许是时候回归平民生活了。

当初他之所以参加军队,是为了履行国民的责任,为此他甚至放弃了学业,军队,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人生的历程,一个经历,他不可能像其它人一样,选择将军队视为毕生的职业。

“知道吗?我真舍不得你们走!”

部下的犹豫看在孙邦国的眼中,他的脸上流露出些许可惜之色,他口中的“你们”,并非仅仅只是指文自强,他指的是两年前入伍的那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军,除去赫赫有名的“青年师”之外,数万名从军的知识青年都分配到了各个部队之中,相比于普通士兵,具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文化,是他们最大的优点。

“咱们炮兵,和步兵不一样,一个瞎字不识的步兵,训练几个月,即便是不学文化课,也能作个称职的步兵,可,炮兵不一样……”

吸着烟,孙邦国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文自强若是退役了,意味着他将失去自己手下最出色的排长和助手。

对于普通的陆军部队而言,是否具各文化并不带来天差地别般的悬殊,但是对于炮兵来说,初中生与高中生就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更何况是高中生与小学生。

“嗯!”

点点头,作为一个老兵,文自强自然知道连长为什么这么说。

“炮兵需要计算弹道数据,虽说有计算尺,可还是离不开笔算,”

“他们算的不快啊,照那么算,那就不要打仗了,他们笔算这么慢,等他们算出来前方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人了。”

作为炮兵连连长,孙邦国知道文自强的优点,他总是能轻松的写出一大段公式算出大地测量及火炮射击诸元,而且速度飞快,也正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连里能够在一次次比赛中脱颖而出。

“战士们文化普遍不高,大都是高小毕业,所以……”

孙邦国无奈的摇了下头,不是每一个炮兵连都能沦着考上大学却不去上的战士,在过去的一年间,部队流失了太多的知识青年。

“自强,有兴趣作为军队的委培生去北方高等专科学校读书吗?”

思索片刻,孙邦国看着文自强说道,见他似乎还有一些犹豫,于是立即开口说道。

“北方高等专科学校,也是国内一流的大学,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向营长提出申请,咱们营里还有一个名额。”

根据对知识青年从军的优待条例,部分从军知识青年都可以获得邯彰高等学校免试入学就读的权力,如果他们报考国内其它大学,政府会给他们提供学费,这正是当初许多知识青年从军的动力之一,除此之外,邯彰军还有委培生名额,接受推荐的知识青年,在就读大学期间可以领取少尉津贴。

“连长,我……”

沉默片刻,文自强还是抗拒了这个诱惑摇头说道。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要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终于,在道出这句话后,文自强像是长松一口气似的,整个人都随之解脱了,他看着身边的连长,脸上流露出一些愧色,似乎是因为自己辜负了连长。(://)。

“好吧!”

默默的点了点头,孙邦国无奈的长叹了口气,人各有志嘛!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祝你未来一切顺利,这次演习结束后,就把退役申请递交上来吧!”

“嗯,谢谢长官!”

文自强神情不太自然的道着谢,连长的回答意味着五天后,他就将脱去这身军装,从军人变成平民。

“现在是4月份,你回去准各一下,以你的水平,考大学肯定没有问题,如果考华北的大学的话,还能获得加分,希望……”

回头看着自己的部下,孙邦国的内心情绪却是复杂的,他既为自己即将失去一个出色的部下而觉得可惜,同样也为他感觉到高兴,或许,在其它方面,他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强,退役后,你准各报考那所大学?”

连长的问题让文自强稍微一愣,然后神情不太自然的说道。

“北方高等专科学校!”(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8296929(典典汉纸)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