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南京风云

山河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南京风云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在中日两国间的战争爆发之后,面临军事强国的入侵,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瓦解、灭亡的中国,展开了对抗强敌的“全面抗战”数以百万计的中**人,在战场上用血肉与生命铸就着这个国家的防线,他们要在一万个不可能中,寻求那一个可能……击溃敌人,这种情怀是悲壮的……”

《时代》l938年1月刊

四月的春风刚刚吹绿长江两岸,战争的阴云再一次笼罩了南京,这座中国首都的上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从上海方向撤入国防线的数十万官兵,依托防线展开了坚苦卓绝的防御作战,在皖南的山区,十数万官兵依托山地,拼命阻挡着日军的入侵。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几乎是在春节刚过,日军大本营就下达了进攻南京的命令,随即上海派遣军十余个师团开始从多个方向向南京发起进攻,尽管依托国防线、山地,数十万**官兵不计代价的阻止着敌军的进攻,但战线还是一步步的向着南京逼近。

尽管四月里春光明媚,但此时的南京却笼罩于一片阴雨之中,而南京,这座中国的首都的空气却比天气还阴沉,尽管早在去年l2月,在**撤出上海时,国民政府即已迁都重庆,同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这位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亦已乘永绥号军舰赶赴四川,也标志着南京迁都的开始,但南京于心理上依然是中国的首都。

“日军攻克防线,正步步进逼镇江,南京屏障尽失!”

“日军攻克,占领广德……”

一个个战事不利的消接二连三的从前方传至南京,去年岁末,大上海开始在日章旗的阴影中黯淡下去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日章旗的阴影,迅速地掩盖了江南的田野,而此时日章旗的阴影,笼罩到南京来了。

四月一日,对于作为中国最高领袖的蒋介石而言,可谓是度日如年,在持续八个月的抗战之后,不过只有两百个师的中**队,为抵抗日军的入侵可谓是精锐尽出,而作为抗战中流的近八十万中央军更是伤亡惨重,仅中央军校毕业军官阵亡就多达上万人之多,军官是军队的灵魂,八个月的苦战,正在一点点的消耗着中国的元气。

虽说四月正值初春,按道理天气应正是宜人之时,但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办公室内,身着军装的蒋介石却总不那么舒服,全身热得厉害,连他那光光的头顶上也渗满了细密的汗珠。南京,是守还是不守?自去年7月中日开战以后,尚不到一年时间,中国的半壁河山便已沦入日本人之手,尽管现在民心士气并未因半壁江山的陷落而人心沮丧,但如果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失守,那么会对民心造成何等重剑,会对……但南京如何守得?日军十一个师团从浙江、苏南两个方向南京进攻,占领山东的华北派遣军更是随时准备进攻徐州,如果不是邯郸的航空队不断对平沈铁路、津浦铁路突袭,且有数十万游击队于敌后实施破交战,只怕现在华北派遣军已经南下了。

万一华北日军南下,在徐州的李宗仁,指挥那一群杂牌军,又能挡住日军吗?如果他挡不住日军,华北日军兵进浦口,与南京隔江相望的话,面临三路夹击的日军南京又岂能守处住?那弃守南京呢?这个念头不过是刚刚浮现,蒋介石的心中便涌起阵阵不甘之意,更多的却是不服气,尽管现在看来战争爆发之初,中国的确高估了自己,但日本却严重低估了中国,在上海,日军伤亡愈十万余,在上海的一战,为中国赢得了声望,毁灭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在华北,尽管有着初期的失利,但是邯彰保卫战的辉煌胜利,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可以说,无论南北两个战线,都令中国一举扭转了“几千个外国人就能占领他们的首都……”的印象,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会产生再与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幻想,这一切,都是这场战争所赢得的。

如果南京失守的话……想到弃守南京给国民心理,给国际舆论带来的冲击,蒋介石便知道南京必须要守,但又想到在上海前线,数十万军人用生命气血肉抵抗着日军的入侵,想到数十万军人的牺牲,他的心中便是一阵抽紧,眼角竟有些潮湿。

他的情绪从没像今天这么低落过。能建立起今天的大业,他虽然经受过不少次挫折,有几次甚至不得不一个人亡命日本,但那时的执着和热情似乎要比今天高。那时的他似乎已眼望光明,尽管有时也摔倒,但信心却极强。可今天,作为一国的领袖,国民党的总裁,他想问题,看事情却有些患得患失,反倒没当初那么洒脱了,他不愿中国亡在国民党手中,更不愿中国亡在他蒋介石手中。千世功名可无,千秋罪名却决不可有。

面对开战后的接二连三的败局和军队的伤亡惨重,他甚至怀疑全面对日开战是不是仓促了一点。不是怀疑,这根本就是事实,实在是太过仓促了,中国并没有准备好,整军计划没有完成,按照陆军的最终建军计划应该建成六十个德械师,计划是以今天完成,但是直到现在不过只完成了二十个师的调整,而其中只有六个师被调整为德械师,其它各师不过只走进行编制上的调整罢了,而这二十个师却是中央军的骨干,是实施这场抗战的骨干精锐,但他们现在却伤亡惨战,基层军官、优秀军士更是伤亡殆尽,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但即便如此,面对陶德曼的调停,面对日本开出的苛刻的诸如承认满洲国**、赔偿巨额战费的和谈要求,他依然选择了“不”他清楚的知道,国民是不可能接受如此苛刻的议和条件的,而他本人亦不可能接受。而拒绝意味着什么呢?现在日军向南京全线进攻,就是回答。南京是战,是守?就在这时门被轻轻地推开,走进来的是办公室主任陈布雷,一句话,把在思绪里沉浮的蒋介石拉回现实中来。

“委员长,军令部作战厅刘厅长求见……”

一听是作战部的刘为章求见,蒋介石的眉头却又是一锁,在先前的军事会议上,刘成章的一些见解,正是他心忧的根本。

“请他进来吧。”

“委员长!”

刚一进入办公室,刘成章即看出委员长面色阴沉,一副心事颇重样子,于是便开口询问道。

“委员长,您还在考虑南京之事?”

盯着远方,蒋介石好一会才缓缓说道。

“辛亥军兴,我革命军不过是初刚组织,除部分起义新军,其它皆为各路人士,可谓是训练不精、装备不良,而南京张勋领两万清军防守,且南京附近亦有不少炮台工事,可谓是兵多械精,虽是如此,不过7天,南京既为我革命军光复……”

想到南京这片实在是无法有效防御的防御死地,蒋介石的心里便是一阵叹息,当看堂堂三省首府的南京,不过只是7天,既被一群乌全之众的革命军强攻而克,而现在,南京需要面对的却是数十万日军的多路夹击。

“南京地形实为兵家防御之死地!”

刘为章点头说道,而这一点早已经为高层所共知,否则也不会有迁都之举,南京附近无法防守,只能守外围。**随即修筑了从上海到南京的几道防御工事,包括直接防御北方上海方向杀过来的吴福线和锡澄线两条防线,这是人工修建的防御工事。**必须依靠这些工事和**决战,一旦这些阵地丢了,南京就相当危险,而现在……

“既然吴福先和锡澄线马上就要失守,也就意味着南京正面防御已经失败,再死守南京已经没有意义,从军事上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看着委员长,刘为章又一次提出了在先前的军事会议上他的看法。(://.)。

“况且日军此时并不是仅仅为了攻占南京,更是为了合围歼灭从上海撤退的近40万**大军。日军从东面分南北两路杀来,北路沿着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这线从正面攻打南京,同时追击上海撤退的**部队,而南路日军则全力试图包抄从上海撤退**的退路,同时完全包围南京,它的目标是占领南京的南面的溧水,西南面的芜湖……”

“嗯……”

听着刘为章提及日军进攻南京的目的所在,蒋介石踱回沙发前缓缓落座。

“日人野心,一为夺取南京,以雪华北兵败之耻,二为歼灭我军主力,从而为下一步进攻铺平道路……”

中日之战在于持久,非一城一地之得,而在于兵力是否难够维系,中国非工业后现代国家,没哼哼效的战争动员以及兵力补充体系,一但主力损失,到时中国以何抵抗日本入侵……摇着头,蒋介石默默的闭上眼睛,然后说道。

“可,若是不守南京,于国于民只怕……”

知其所指,刘为章含笑而立,再一次提出他的见解。

“委员长,南京弃不得,守亦不得,既然如此,那为何不作象征性抵抗?”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毁梦n提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